大部分家長都擔憂孩子睡眠不足,反映出孩子們睡眠質量普遍較差的真實現狀。如何緩解對中小學生睡眠不足的焦慮,家長、學校和老師及社會各界都需要反思,必須開一副治理的“綜合藥方”,多措并舉多為孩子減負,才能讓孩子們有充足睡眠時間,能睡一個香香的安穩覺。
根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發展藍皮書(2020)》顯示,6到17周歲的青少年兒童中,約有三分之二的小學生和四分之三的初中生睡眠嚴重不足。其中66.6%的小學生、77.1%的中學生睡眠時間達不到標準;48.2%的中小學生感覺睡眠不足;23.5%的中小學生晚上很難入睡,睡眠質量欠佳。殊不知,中小學生如果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精神不能集中,記憶力、注意力及理解力衰退,容易引發各種疾病,會導致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加上他們正處于發育成長期,還會影響身體健康。因此,這種現象必須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不能因睡眠不足毀了下一代。
孩子們的睡眠為何嚴重不足?究其原因,其一,雖然現在社會大力提倡“減負”,但是父母們望子成龍和學校要提高升學率,變相導致了學生學業負擔過重、壓力太大。除學校老師布置的作業,還有課外補習班布置的作業需要完成,不少高年級學生做作業常常都超過深夜12點,緊張的學習擠占了大量睡眠時間,降低了中小學生的睡眠質量。其二,使用電子產品、玩游戲,也是影響學生睡眠的重要因素。電子產品和互聯網改變了少年兒童的生活習慣,深夜做完作業后又開始玩手機、打游戲,更是加劇了晚睡現象,從而導致睡眠時間嚴重不足。
為了孩子們健康成長,必須開出一副“綜合藥方”來治理。一方面,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要不折不扣落實國家關于中小學生減負的政策,進一步減輕學業負擔,避免“題海戰術”消耗學生的睡眠時間,各科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應該“少而精”。另一方面,家長要肩負起監護人職責,不要僅重視考試分數,而忽略了孩子的身體健康,應當盡量少給孩子報課外補習班,從而減輕額外學業負擔,同時,對自己孩子深夜玩手機、打游戲等影響休息嚴格管控,別讓玩手機“侵占”睡眠時間。此外,教育主管部門應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改革現行中高考仍“唯分數”的教育評價機制,從教育考評制度上真正多為孩子們減負。
總而言之,治理中小學生睡眠不足現象,改善孩子們睡眠質量,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培養少年兒童健康的生活方式,關注少年兒童的睡眠健康,是全社會的責任,期待上述“綜合藥方”發揮藥效,讓孩子們不輸在睡眠不足的“起跑線上”,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作者:鄭子恒 工作單位:河北省滄州市泊頭市紀委監委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