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慶祝建黨97周年,我這個九十二歲黨員,也要勉力創文,匯報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體會。
2018年5月,中共中央宣傳部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以下簡稱《三十講》)的“出版說明”中指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的首要政治任務。……本書緊緊圍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分三十個專題全面、系統、深入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科學體系、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實踐要求,是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輔助讀物。”
根據中宣部的要求,我不顧年老多病,從今年五月底開始,通讀了全書。該書在第三十講中強調指出:“深入學習這一思想,要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堅持全面學、貫通學、深入學,帶著信念學、帶著感情學、帶著使命學,真正做到學深悟透、融會貫通、真信篤行。”“原著原文是最權威的,只有學深學透原著原文,才能全面準確把握這一思想的真諦真義、思想精華。”(第348頁)我根據這個精神,把學習《三十講》和“學深學透原著原文”結合起來研讀,頗受教益,對“全面準確把握這一思想的真諦真義”,有一些粗淺的感悟,現將其寫出來,向該書編者、讀者匯報和請教!
一、如何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
《三十講》第二講第26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的標題下,作出了如下的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條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不是別的什么主義。”這個結論是符合習總書記思想的。但又感到有些不夠解渴,不如習總書記2013年1月5日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講話,對此講得那樣“全面準確”。他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我們黨始終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條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這就是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不是別的什么主義。”(《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第109頁)習總書記在這里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就因它“既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條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而且特別強調“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總書記發出了如此斬釘截鐵的鏗鏘之聲,是有其深刻的用意的!
習總書記在那次講話中,不僅強調“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而且揭示了科學社會主義的五條基本原則。2013年10月,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主編、學習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讀本》(以下簡稱《讀本》),根據習總書記講話的內容,把這些基本原則寫進了該書的“前言”,其內容如下:“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批判資本主義舊世界的基礎上,對未來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過程、發展方向、一般特征作過科學的預測和設想。主要包括: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組織生產,滿足全體社會成員的需要是社會主義生產的根本目的;對社會生產進行有計劃的指導和調節,實行等量勞動領取等量產品的按勞分配原則;合乎自然規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無產階級革命是無產階級進行斗爭的最高形式、必須由無產階級政黨領導、以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為目的;通過無產階級專政和社會主義高度發展最終實現向消滅階級、消滅剝削、實現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的共產主義社會的過渡;等等。這些構成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遵循。”(第6-7頁)這就清楚地表明,《讀本》早就向世人公開宣傳了習總書記關于“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內涵,認為它“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遵循”。但是,如果不講“科學社會主義的五條基本原則”,不講“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這就丟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魂,怎么能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啊?!
習總書記不僅為我們揭示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必須遵循的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而且在講話最后作出了總結,指明了中國的前進方向。他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是根植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要我們堅持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就一定能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一定能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第118頁)
二、如何回答“國內外有些輿論提出中國現在搞的究竟還是不是社會主義的疑問”?
習總書記2013年1月5日的講話,非常有力地回答了這個問題。他說:“近些年來,國內外有些輿論提出中國現在搞的究竟還是不是社會主義的疑問,有人說是‘資本社會主義’,還有人干脆說是‘國家資本主義’、‘新官僚資本主義’。這些都是完全錯誤的。我們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那就是不論怎么改革、怎么開放,我們都始終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基本要求。這就包括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包括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這些都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體現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內容,如果丟掉了這些,那就不成其為社會主義了。”(《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第110頁)這一大段論述,不僅從理論上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指出質疑“中國現在搞的究竟還是不是社會主義”的觀點“是完全錯誤的”,并列舉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公有制為主體”等等“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體現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內容”。這樣有理有據的回答,是具有極大的說服力的。
可惜,《三十講》第27頁,只是照抄了習總書記這一大段話的開頭部分(從“近些年來”到“我們都始終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而對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體現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內容”,一句話也沒有講。按照習總書記的說法,“如果丟掉了這些”“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體現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內容”,“那就不成其為社會主義了”,怎么能夠有力地回答“國內外有些輿論提出中國現在搞的究竟還是不是社會主義的疑問”啊!
為了有力地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以憲法的規定來論證這個問題。我國憲法關于中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的規定,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和我國具體實際相統一的精神。
在政治制度方面,憲法第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這些確立了我國的國體和政體,即國家的階級性質和政權的組織形式。
在經濟制度方面,憲法第六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第七條規定:“國有經濟,即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經濟,是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力量。國家保障國有經濟的鞏固和發展。”
憲法中的這些規定,從總體上遵循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既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共性,又體現了區別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中國特色。這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當然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但是,要在實踐中真正堅持這些原則,必須下大力氣。2010年7月28日,《人民日報》發表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的文章稱:改革以來“民營經濟異軍突起,已占我國GDP總量的55%以上,吸納城鎮就業的80%以上,現在已經形成‘國有經濟為主導、民營經濟為主體、外資經濟為輔助的所有制結構’。”2017年10月21日上午,黨的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行新聞記者招待會,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冉萬祥說:非公有制經濟對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貢獻,可以用“56789”來概括,即稅收貢獻超過50%,國民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對外直接投資均超過60%,高新技術企業占比超過70%,城鎮就業超過80%,對新增就業貢獻達到90%。這就充分表明,憲法規定的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已經被動搖,這是必須認真對待的重大原則問題。這個問題如長期不能解決,那就會像習總書記所說的那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那就不成其為社會主義了”,從而“在根本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
三、如何解析“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
《三十講》第8頁講:“人民立場,是我們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我們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第85頁又說:“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這是符合習總書記思想的。但是,光這樣講,似乎沒有“全面準確把握”習總書記關于“立場”問題的豐富深刻的思想精華。
2014年2月17日,習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指出:“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立場。馬克思主義政治立場,首先就是階級立場,進行階級分析。有人說這已經落后于時代了,這種觀點是不對的。我們說階級斗爭已經不再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并不是說階級斗爭在一定范圍內也不存在了,在國際大范圍中也不存在了。”習總書記在這里旗幟鮮明地批評道:在當今國內外還存在階級斗爭的情況下,認為講“階級立場”、搞“階級分析”,是“落后于時代”的“這種觀點是不對的”。事實上,在存在階級差別的社會里,立場總是有階級性的,沒有非階級的立場。《辭海》認為,“立場”即“階級立場”,指立足于一定階級,反映這個階級的利益和要求的根本態度。不同的階級立場決定人們不同的基本觀點、思想方法、政治態度和階級感情。因此,習總書記在講“立場”時,不僅講“人民立場”,還認為“首先就是階級立場,進行階級分析”。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談到“立場問題”時,明確指出:“我們是站在無產階級的和人民大眾的立場”;并進一步強調:我們要為人民大眾(指工人、農民、兵士和城市小資產階級這四種人)服務,“就必須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上,而不能站在小資產階級的立場上”。這就表明,我們共產黨人必須站穩無產階級的立場,才能真正為人民大眾服務,而不能反過來。這是無產階級(亦稱“工人階級”)的階級特性決定的。人們都知道,工人階級是先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代表,最有遠見,大公無私,最富于組織性、紀律性和革命徹底性,是社會主義革命的領導階級,它的歷史使命是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最終實現共產主義,解放全人類。正因為如此,所以作為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的中國共產黨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堅持工人階級立場。
人民是一個政治概念,各種成分是存在階級差異的。因此,我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制定憲法時,正是站在工人階級立場上,運用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方法,使我們弄清了依靠誰、團結誰的問題,為愛國統一戰線作出了明確的界定。憲法序言寫道:“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必須依靠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在長期的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已經結成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有各民主黨派和各人民團體參加的,包括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的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這個統一戰線將繼續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的成員,當然都是屬于人民的范疇,這是毫無疑義的。對此,憲法也要作出科學的準確的階級分析,明確規定“工人、農民、知識分子”是“依靠”力量,其他則是“團結的力量”。在統一戰線中,中國共產黨是“領導”者,各民主黨派和各人民團體是“參加”者,還包括“勞動者”、“建設者”和兩種“愛國者”。這是多么深刻、細致的“階級分析”啊!如果丟掉了“階級立場”和“階級分析”,我們就不可能制定出這樣完美的馬克思主義的“愛國統一戰線”政策。在愛國統一戰線中,由于私營企業主私人占有生產資料,無償占有勞動者的剩余勞動,當然不是勞動者。但他們對發展社會主義事業存在有利的一面,故稱之為“建設者”。有的人丟掉“階級立場”和“階級分析”,把“建設者”隨意混同于“勞動者”,抹煞兩者之間的本質區別,這就違反憲法了。我們既要鼓勵、支持私營企業對社會發展有利的一面,又要引導、制約他們與社會發展、勞動者利益相矛盾的一面,這樣才能使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
四、如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對于這個問題,習總書記在2014年2月17日的講話明確指出:“我們認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就要堅持公有制為主體、按勞分配為主體,就要促進共同富裕,西方國家能接受嗎?”這就清楚地告訴我們,要“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就必須堅持公有制和按勞分配這兩個主體地位,促進共同富裕,消除兩極分化,這是我們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國家的觀點,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是不可能接受這個觀點的。這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所得出的正確結論。
《三十講》非常重視“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多次提到“公平正義”、“實現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等等。該書在第104頁講:“我們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第142-143頁講:“建設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實現收入分配合理、社會公平正義、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逐步縮小收入分配差距。”第231-232頁講:“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實現公平正義是我們黨的一貫主張。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在全體人民共同奮斗、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通過制度安排,依法保障人民權益,逐步建立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障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實現社會公平正義首先要做大‘蛋糕’。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決定性因素。”從這些論述中可以看出,編者認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首先要做大‘蛋糕’”,提高“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這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決定性因素”;同時要“建設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逐步建立社會公平保障體系”等等。這些措施,對“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當然是會發生一些積極作用的。但是沒有觸及到生產資料所有制這個要害問題,是不可能真正解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問題的。
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公平正義”是一種抽象的觀念,它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離開生產方式,追求抽象的“公平正義”,只能是“水中撈月”。古往今來,人類對理想社會的憧憬始終貫穿著對“公平正義”的追求。但由于歷史和階級的局限,最終都難以避免失敗的命運。西方學者曾辛辣地指出,資本主義只是在形式上保障每一個公民擁有平等的機會使用他們的權利,而這種權利最后帶來的結果是:一切人都有“在橋梁下睡覺”的平等權利。馬克思主義第一次把公平正義的實現建立在科學基礎之上,指明社會不公的根源在于以私有制為基礎的資本主義剝削制度,只有徹底摒棄這種社會制度,建立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制度,才能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否則,是絕對不可能的。美國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號稱社會保障很完備的國家,在那里仍然不可能實現共同富裕的公平正義。這是世所公認的。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要實現共同富裕的“公平正義”也非易事。2015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清華、北大、人大、復旦五位青年黨員學者著的《大道之行——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社會主義》指出:“改革開放30多年間,中國創造了經濟增長最快速度的世界記錄,但同時也快速從一個相當平等的社會變成一個非常不平等的社會。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979年中國的基尼系數只有0.317,到1999年就越過了0.4的警戒線,而到2008年進一步攀升到0.483,不平等程度比美國還要高,中國成為世界上收入最不平等的國家之一。”(第183頁)“中國財富差距更是大得驚人。調查數據表明,中國的家庭資產差距持續拉大。1995年中國家庭凈財產的基尼系數為0.45,2002年0.55,2012年達到0.73,。最富的1%家庭占據了30%的財富,最富的10%家庭擁有的財富在63%-85%區間。如果沒有有效的方式加以遏制,中國的貧富分化就會愈演愈烈,‘共同富裕’的政治承諾將成為畫餅。”(第183-184頁)怎么辦呢?該書認為,“國有經濟還是中國穩步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經濟基礎。在一個資本占據主導地位的社會里,貧富差距不斷趨于拉大就如同物體在地心吸力作用下不斷趨于下墜一樣。政府二次分配之手是無法遏制這一趨勢的,根本之道,就是在生產資料占有上做大公有經濟的比重,使全體人民成為最大資本家,而國家成為最大的CEO”。(第199-200頁)這本出版三年、暢銷60萬冊的政治理論讀物,在“跋”中道出了真心話:作為共產黨員和青年學者,我們要“像開墾過的大地裸露自己靈魂一般,我們捧出我們的心靈。”我在此引用該書的大段論述,正是想把作者的“靈魂”、“心靈” “捧”到大家面前,以求共享之!
五、為何不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三十講》在第十八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中,講了七個問題。其中第一個問題最后一段,在第196頁講到“堅定文化自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時指出:“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和話語權,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這一大段論述,完全出自于十九大報告講到構成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的第七條方略時講的內容。它是在“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個題目的統領下,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七個要素。可是,在照抄這段話時,對統領這段話的“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卻只字未提,似乎十九大報告根本沒有談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似乎它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毫無關系。事實果真如此嗎?非也!其實,十九大報告把“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基本方略”之一,正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人們都知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最初是在2006年10月11日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的,其基本內容是:“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黨的十七大報告第七部分講社會主義文化問題,其中第一點就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接著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黨的十八大報告第六部分關于“文化強國建設”的四個方面內容中,第一點就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并再次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在這個總目標之下,其第五項任務就是倡導24個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八大修改通過的黨章,增寫了“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正是在此基礎之上,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擴大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容量,除了繼續強調“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之外,在原有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之前,加上了“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使之成為“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這樣完整的表述;另外,還增加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和話語權,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樣,黨的十九大報告不僅大大豐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而且大大提升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地位,認為它是構成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四條基本方略之一,肯定其是“興國之魂”的重要地位,統領文化發展方向的重要作用。
《三十講》只字未提“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一“基本方略”。該書第十八講第二個問題“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強調“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國家的重要穩定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就會魂無定所、行無依歸。”“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深入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這就表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它是不可能取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因為,這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根據十八大報告和十九大報告的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文化建設的一個總綱領,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則是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一個方面的重要任務。只講“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不提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將其排斥在外,這如何“全面準確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要求?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之所以如此重要,黨中央多次強調它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就因為它首先強調“堅持馬克思主義,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馬克思主義是“興國之魂”的理論基礎,“遠大理想”和“共同理想”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掌握了正確的理論基礎和奮斗目標,自然成為“興國之魂”。我們論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還應該談及如何“堅持馬克思主義”,如何牢固樹立“遠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內容,否則,就有可能導致“失魂落魄”,那就不利于“全面準確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了。
馬克思的名言告訴我們:“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我們期盼該書在修訂時,能夠按照馬克思所說的那樣,真正地在理論的徹底性上下功夫,而不要避重就輕、避難就易,丟掉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只有這樣,才能用真馬克思主義來“說服人”、“掌握群眾”,從而轉化為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質力量。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92歲老黨員高為學:要“全面準確把握這一思想的真諦真義”——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有感
2018-07-17?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