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國策建言 > 外交國際 > 閱讀信息
樸扣東:對中美關系的戰略背景及其發展趨勢與對策之探討(下)
點擊:  作者:樸扣東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發布時間:2021-04-07 09:04:29

 

1.webp (15).jpg

 【編者按】在新時期新階段的國際戰略格局下,要有效應對美國及西方反華勢力的戰略圍堵、戰略遏制直至戰略剿殺,特別是拜登政府整合“整個聯盟資源”和整合“整個政府資源”的極限剿殺,中國必須從現實主義的態度,而不是從理想主義的態度和原則出發,來審視和考量我們的安全戰略、國防戰略和國家統一戰略。圍繞這一課題,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樸扣東作了系統深入的思考和論述。由于篇幅較長,作者授權昆侖策網和“昆侖策研究院”分為上中下三篇系列編發。此為下篇,以供研究參考。


上中篇已發(可點擊文后【相關閱讀】瀏覽)目錄為:
一、引言;
二、新時期、新階段國際戰略格局下美對華戰略架構
(一)美國的全球戰略與人類歷史上最后一個正在走向衰落的世界帝國
(二)當今世界戰略格局類似于中國古代的“三國”時代
(三)美國對中國的戰略目標
(四)“民主、自由和人權”是美國推行全球戰略的政策工具
(五)中國已經被美國列為“主要戰略對手”
(六)中國應當擺脫目前的戰略被動態勢

三、對我國的安全戰略的初步探討
 
既然目前我們所面臨的安全形勢,是被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作為“主要戰略對手”,而不是次要的對手,而且這種態勢已經越來越明顯。面對這樣的一種形勢,當務之急,就是我們應審時度勢,預變在前,轉患為利,統籌規劃實施國家的安全戰略、國防戰略和統一戰略。
 
 1. 中俄聯合,共存共榮。

中國是一個快速崛起的新興大國,是共產黨執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戰略。而美國在當今世界戰略格局中仍然處于“一超獨霸”的地位,如何繼續維持其“帝國永續”無疑是既定不變的“終極目標”。中美間這種結構性矛盾,決定了美國圍堵和遏制直至剿殺中國的戰略取向不可能改變。特別是在兩極世界格局被打破,其中“一極”——美國“一超獨霸”,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愈加擴大,美日、美韓、美澳、美加同盟愈加緊密,美國正在拼湊的美日澳印“印太版北約”逐漸成型,而且正嘗試“放射狀”擴展四國機制:在印度洋地區建立“四國+”的合作關系,美國正試圖把菲律賓、越南甚至印尼等東盟國家作為“4+x”的潛在合作對象。有鑒于此,中國不能靠一國之力、單打獨斗而與美國糾集盟友搞百年大博弈,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結成抗美統一戰線,必要時也必須考慮結盟應對挑戰。中俄作為當今世界“一超兩極”中的“兩極”,唯有肩并肩,背靠背,相互協調,相互依托,抓緊構筑實際意義上的戰略安全聯盟(另外我還一直主張構建中俄朝東北亞戰略安全架構),才是防止被美國及其西方敵對勢力各個擊破的最現實的選擇,也是維護全球戰略穩定和世界和平與發展利益的根本保證。二十世紀70年代的美國總統尼克松和國安事務助理基辛格就聰明得很,因為他們巧妙地利用了中蘇之間的矛盾,聯合中國與蘇聯抗衡。現在是我們聯合俄羅斯與美國抗衡的時候了。
 
美國現在不僅是以自身所具有的戰略優勢,還糾集“……每一個,或者至少是……過去的盟友都站在同一立場上”圍堵、遏制直至剿殺中國。所以,在目前國際戰略格局已經發生重大演變的新形勢下,如果中國再繼續囿于不結盟政策,就等于放棄了通過建立集體安全保障機制維護國家安全的權利。更何況結不結盟,這是一個國家的主權,任何國家都無權干涉他國行使這一主權。我們也不應該放棄這一主權。因此,在當今這種波譎云詭而又充滿危機的大棋局中,我們應當與時俱進,采取非常地緣戰略手段,抓緊構筑并落實中俄戰略安全聯盟。這樣,一方面不僅對維護全球戰略平衡,確保中俄共存共榮至關重要,而且對中國還可以起到穩定周邊、修好印度、越南、蒙古以及其它獨聯體國家,尤其對美日等西方反華勢力等形成戰略上的威懾,使其不敢貿然插手我國的臺灣、香港、新疆、西藏和南海內部事務。
 
總之,抓緊構筑中俄戰略安全聯盟,利益極大。不抓緊構筑或因喪失時機不能及早構筑起中俄戰略安全聯盟,損害極大,特別是一旦因為我們一時不積極不主動而致使美國促成“美俄和解”甚至“聯俄制中”,或者因為美國的離間分化而使中俄聯盟不成,我們就很可能會為此而遺憾千古。
 
2. 遠交德法,結好歐盟。
 
二十一世紀伊始,德、法、意等歐洲國家,就對美國執意部署導彈防御系統和拒絕履行《京都議定書》等均表達了疑慮和警覺,就連美國的堅定盟友英國對此也頗有微詞。這不能不給我們一個提示:按照當時有觀察家的說法,歐洲一些大國似乎已經或即將著手為面對未來“共同的敵人……組成了一個反對美國的聯合陣線,為大西洋兩岸的對抗做好了準備”。不僅如此,時任美國安事務助理賴斯也曾表達了一種對“美歐之間存在戰略分歧”和“美歐注定形成對手”的困惑。10多年以后的今天,面對美國蠱惑和拉攏其北約盟國“聯歐制中”的做法,包括德、法、意等一些大國在內的歐洲國家,也或表現出抵制,或表現出疑慮,或表現出警覺。作為北約成員國的匈牙利更是明確表示出反對的態度。就在不久前舉行的歐盟國家首腦峰會剛一結束,德國總理默克爾就對外表示,“雖然歐盟和美國在價值觀上有很多共同點,但這并不意味著在對中國的政策上,歐盟與美國也是一致的”,“這點是絕對明確的”。法國雖然近來在美國“聯歐制中”喧囂中表現出色,但在中國的強力反擊之下,法國眼見“情況不對”,原本要穿航南海和臺海“部署任務”的法國軍艦,突然表示“暫時不考慮來了”。這從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直有著自主外交傳統的法國,并不想陷入美國蓄謀的“聯歐制中”的泥沼中,原因是法國的經濟復蘇和貿易出口離不開中國。此外,在中美對峙愈演愈烈之際,英國著名政治家老約翰遜也強烈要求自己的兒子——英國現任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為了大英帝國的根本利益,為了英倫三島最徹底的和平,勇敢地站出來,支持正義,支持中國!并且指出:“如果(英國)盲目地跟著美國跑,英國早晚會吃大虧!而大英帝國的世紀復興之夢,不但遙遙無期,而且使得英國徹底淪陷為美國的附庸!”
 
由此可見,對于中國來說,德、法、意和匈牙利等國家,雖然距離很遙遠,但從世界戰略的角度考慮,一個政治經濟地位強大而又聯合起來的歐盟,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而且也將是對美國維護其“霸權永續”終極目的的強有力牽制。對此,我們切不可因為歐盟一些國家由于一時受美國蒙蔽而與中國“交惡”而放棄和解與合作,越是這個時候,中國越是無須沉默,必須清晰明確地表達出中國愿與德國、法國、意大利、匈牙利等歐盟各國,當然也包括與類似英國這樣的美國的“鐵桿盟友”交好的鮮明態度。而且我們還應當積極、巧妙(用不著遮遮掩掩,羞羞答答,猶抱琵琶半遮面)地施展外交手段,采取各種策略和方法,千方百計地把美國與德、法、意、匈等歐盟各國的“美歐戰略分歧”昭示于天下,以此喚起德、法、意、匈乃至整個歐洲對美國要繼續維護“一超獨霸”圖謀的警覺。
 
我們還應當鼓勵并支持德國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一切努力,因為一個擁有強大政治、經濟和科技實力的德國,必將發揮越來越大的對歐洲的領導和凝聚作用。
 
我們還應考慮,鼓勵歐盟在安全領域等方面擴大集體行動范圍,支持加快歐洲一體化進程。因為一個一體化的歐洲,對美國繼續“一超獨霸”、維護“霸權永續”的戰略企圖,無疑是一個不好的選擇。一體化歐洲的出現,無疑將有利于多極化世界格局的發展。
 
無論美國口頭怎么講,但從骨子里,從美國國家利益考慮,絕不會樂見歐洲一體化的出現,更不會樂見多極化世界格局的出現。可以想象,隨著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美國在歐洲問題上的處境將會越來越尷尬。
 
我們應到充分、巧妙地利用這一點。
 
3. 遠交近親,破解重圍。

安遠親,友四鄰,睦周邊。對諸如朝鮮、古巴、巴基斯坦、柬埔寨、老撾、泰國、緬甸、尼泊爾、孟加拉國、斯里蘭卡、馬爾代夫、伊朗、敘利亞以及委內瑞拉等國,中國必須果斷地在政治、經濟、外交以致于軍事上加強磋商和協調,確保或爭取在緊急情況下和需要的時候能堅定地站在中國一邊;對當前的緬甸局勢的發展,我們不能聽之任之,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政策和策略,促其向著有利于維護中緬大局穩定的方向發展;對一切與西方反華勢力特別是與美、日、澳、加與印、越等國為敵以及有罅隙、有爭端的國家和民族,積極擴大并發展友好合作關系,優勢互補,相互支持,共存共榮;對雖然與美、日、澳、加是盟國關系但與其也有一些深層次結構性矛盾的國家和民族,諸如歐盟、法國、德國、韓國、新加坡、菲律賓等國,中國亦應立足長遠,捐棄前嫌,擱置爭議,分化瓦解;中歐歷史和現實均與我國無根本的利害沖突,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切不可因一時出現波折而毀于一旦。對過去曾經堅定支持過中國的非洲、拉丁美洲的國家和人民,中國更要積極發展和擴大在政治、經濟、外交、文化以至軍事領域的合作和交流,進而堅定支持他們的一切正義行動。中國的發展,要與世界緊密相聯,互相促進,平等合作,交流進步,求得雙贏與多贏。要與周邊友好國家,建立真正意義上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努力打造周邊睦鄰友好帶、戰略穩定帶、經濟合作帶,構建周邊地緣戰略依托。同時,我們要充分利用好多邊會議、上合組織、博鰲論壇、東盟(10 +3)、東亞峰會、亞太經合、歐亞峰會、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等重要場合,闡明中國立場和主張,充分展示負責任大國的風范。
 
我們要扶持一切美國所謂的“麻煩制造者”。在當今世界,最令美國戰略家和決策者頭疼的莫過于俄羅斯、伊朗、朝鮮、敘利亞、委內瑞拉、古巴等國。所以,敵人的敵人就是我們的朋友。對中國來說,加大并強化對這些國家的扶持與武裝的力度,是不錯的選擇。這次中伊簽訂25年全面合作計劃,為中國與其他國家加強合作、打破美國制裁和封鎖無疑起到了示范作用。當然,這也許會使中國的國際形象一時有所影響,但比起由此可以耗費美國軍力,遲滯甚至牽制美國揮師亞太的步伐,致其歇斯底里、疲于奔命,此舉利大于弊。
 
 4. 主動作為,先機制勝。

在中日釣魚島主權爭端上,宜取主權法律化,島嶼國有化,巡防常態化,軍演例行化,靶場固定化,戰備經常化。在南海諸島主權爭端上,應取島礁建設與軍事建設并舉,自主開發與合作開發并重,威懾與反應適度,懲戒與分化并進,巡防與駐守并行。尤其是更要做好適機擇其一點,對因受美國指使膽敢尋機挑釁的國家進行一次堅決徹底的懲戒式打擊的萬全準備,而且出手要狠,重拳出擊,以儆效尤。在朝鮮半島,要有效預置,有效封控,有效震懾,有效反擊。對戰略通道和戰略要地,要盡早戰略預置,存在顯示實力,戰則一劍封喉。對太空和外層空間,要有效占領,有效反制,有效自衛,以此打破美國精心構筑的對華戰略包圍圈。

中美關系就好比是“一山二虎”或者“與虎謀皮”。有句話叫做“一山不容二虎”,只有相互咆哮,才能學會共處一山。你只有該咆哮時就咆哮,該壓脖頸時就壓脖頸,該勒軟肋時就勒軟肋,才能逼著它少做壞事。實際上,機遇往往就是在戰略博弈當中爭取的,主動性多,機遇就大,主動性少,機遇就小,甚至會失去。我們的對策是,要善于利用各種因素,這些因素包含政治因素、經濟因素、軍事因素、外交因素、地緣因素、人文因素以及硬實力、軟實力、巧實力因素等等。對美國應經常發出批評與抵制甚至不惜一戰的聲音,并成為常態,摒棄好壞不分、是非不分,甚至敵友不分的慣性思維,實話實說。要堅決克服崇美、媚美、恐美的心理。
 
在國防建設中要進一步大規模升級換代,并大幅增加自身戰略武器的數量和質量及生存能力、突防能力,繼續加快研制并列裝自身的導彈防御系統及其它顛覆性的殺手锏武器,外交上乃至軍事上要適時果斷出手,堅決打亂美國的“新聯盟戰略”和“新印太戰略”的步伐,有效預置并挫敗其阻撓并打亂中國大陸加快武統臺灣的戰略企圖,必要時應視時勢發展對中國的現行核政策進行相應的調整。針對一些國家簽訂的侵犯中國主權的南海勘探協議,中國應適時果斷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例如在有關海域進行軍演,或宣布該地區為實戰演習區域或適時建立南海防空識別區,堅決遏止一切肆意挑釁和侵犯我國南海主權安全和海洋權益的行動。
 
 5. 識破詭計,兩手應對。

歷史和現實表明,美國推行新戰略,善耍詭計,慣用兩手,對中國更是如此。一手是繼續與中國做一些表面文章,比如在氣候變化等方面與我們搞點“合作,更不排除利用諸如“朝核問題”、“伊核問題”給中國“挖坑設陷”。在當代許多國際問題上,美國還需要中國的配合,尤其是還要大把大把地敲詐中國、勒索中國,所以,常常是一會兒皮笑肉不笑,一會兒說翻臉就翻臉,而且是翻臉比翻書快。這對美國有多方面的好處和利益。美國從中國近40年來的經濟發展中獲利頗豐。現在,深陷新冠疫情和經濟危機的美國更是難以離開中國這個潛力無限的巨大消費市場。通過表面文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中國的斗志,消除中國的警惕,軟化中國的政治意志,減輕美國推行新戰略的阻力。另一手是圍堵和遏制直至剿殺中國。這是以前奧巴馬推行“亞洲再平衡”戰略、今天拜登兜售其“新戰略”的首要任務。盡管拜登和美國政府高官上臺之初在一些場合表示,歡迎中國的發展,中國的發展對美國不構成威脅,美國與中國是“競爭關系”,但這不過是蒼白的說辭而已。事實上,美國一直以來就視中國為戰略對手,現在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顯著增強和崛起速度的加快,而且已經將中國列為主要戰略對手。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美國從總統到國務卿、從防長到戰區指揮官,更是聲嘶力竭、狂妄叫囂,指名道姓地展示與中國對抗到底的決心,擺出一副要在戰略氣勢上壓倒中國的姿態,甚至公然叫囂要做好與中國“不惜一戰的準備”。這是對中國的赤裸裸的挑釁和訛詐,它無疑是在告訴世人,誰才是亞洲老大。
 
中國對美國的政策,也應是兩手對兩手。不能因為美國滿口的外交辭令,特別是近一段時間以來,就是類似這種的空話套話拜登閣僚及其軍政要員們也懶得跟我們說了。在此狀況之下,我們更不能忘記了美國圍堵和遏制直至剿殺中國的真實企圖,尤其不能因為美國的歇斯底里、張牙舞爪,就被敵人嚇破了膽,也不能因為美國視中國為主要戰略對手,就拒絕對話,放棄對美交往。一方面,我們應該力爭中美尤其是兩軍關系平穩發展,減輕震蕩,把美國對華戰略的破壞性減少到最低限度,以利于我們的崛起大局。加大與美國的經貿和人文往來,尤其是中美輿論界和民間對話交往,適當增加對美國國內的投資,既有利于我國經濟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牽制美國對華圍堵和遏制直至剿殺之沖動。在國際舞臺上,有選擇、有條件地與美國合作,不斷提升中國的話語權。另一方面,我們要摸準美國的軟肋,尤其要拿捏美國的“七寸”,把握好分寸,掌握好尺度,反擊美國的打壓,讓美國知難而退。比如,中國是美國國債的最大購買者,中國如果不購買或者伺機拋售對市場有示范效應,其他國家一定會關注并很可能產生跟隨效應,而且一旦超量發行的美元購買量減少甚至拋售量大幅增加,美元貶值速度加快,將對美國民眾的財富影響巨大,從而必定減少美元的發行,美元將轉而升值。最重要的是,通過此舉,中國的外匯儲備不僅不會成為美國的“唐僧肉”,而是轉而成為制約美國的重要經濟力量。再比如,面對美國對我國的“華為”和“新疆棉”等的極力剿殺,必要時中國必須果斷拿美國的波音、微軟等等開刀,逼其罷手。
 
 6. 組合出牌,封控反制。

一是增強與周邊鄰國的關系,加深與周邊國家的經濟依存度,同時也應使他們認識到,做中國的鄰居是安全的;即使是對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盟國,也應該使它們感受到,它們與中國的經濟利益超過了與美國關系的重要性。可考慮在美國鼓動的以東盟為主導的排除中國參加的亞盟組建之前,抓緊籌建以中國為主導的亞太地區經濟同盟+組織,抵御美國的挑戰和離間活動。二是進一步加強并整合我國在東海和南海的維權力量和活動,做到常態化、實戰化、規模化、制度化,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機制,切實維護我國的海洋權益不受侵害。還可以組織漁民規模化、實戰化出海捕魚;鼓勵漁民在我島嶼上居住和進行開發,同時加大漁政的執法和保護力度。在此,對秦安戰略研究院關于在東海和南海建立海上生產建設兵團的建議表示贊成。對某些鄰國肆意侵犯我國海洋權益的行動,應及時堅決果斷予以制止。三是對在確屬我主權范圍內進行開發活動的鄰國及其合作者應采取強硬態度,可實施嚴厲經濟制裁措施,必要時可對其合作項目實施摧毀,捍衛我國的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四是對美國在印太的活動,必須劃出一條紅線,并采取必要的應對措施,讓美國在政治、外交、軍事、經貿、金融領域等諸多方面得不償失。
 
我們要抓緊扭轉被動局面,“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審時度勢,縱橫闔閭,布好高人一籌的棋局。例如,與其努力要求增加中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的影響力,不如利用外匯儲備,完善并強化中國自己的對外援助組織,比如類似中國早年倡導建立的亞投行,對此可以發揮出更加積極的作用。這個組織將采用中國標準來研究和處理有關的對外援助問題。如歐洲國家需要幫助,他們可以向這個組織提出申請,我們也可以派人去歐洲調研,拿出整改的可行性報告,提出整改意見和援助方案。同時應考慮把美國挑撥中國與周邊鄰國關系的問題,與中美關系領域內的其他問題(貿易、金融等)聯系起來,美國如果再在周邊挑釁,將在其他一些領域內付出代價。
 
綜上所述,世界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以及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任何國家任何勢力都阻擋不了。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不論是中美之間,還是印太各國之間,只有順應和平與發展的歷史潮流,才能實現和解與合作,才能實現共贏與發展。美國將中國視為“主要戰略對手”和“主要威懾對象”,是美國的一項長期的戰略決策,并且在扎扎實實地推進,而不是像有些人所說的是虛張聲勢和虛多實少。我們要居安思危,對現實和潛在的“危機”,心中是要有數的。冷靜觀察,沉著應付,注意有理、有利、有節,采取剛柔并濟、釜底抽薪和“準備最壞,爭取最好”的戰略和策略。但也不要過分高估它對中國國家安全和利益的威脅程度及其對中美關系的影響。我們必須冷靜地對美國做出恰當的估計,提出積極穩妥的應對之策,既要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核心利益,又要力推中美關系向著穩定的方向發展。這不但有利于中美兩國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

【相關閱讀】
樸扣東:對中美關系的戰略背景及其發展趨勢與對策之探討(上)
樸扣東:對中美關系的戰略背景及其發展趨勢與對策之探討(中)

 (全文完;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