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3日-星期六
時至九月,我國近海休漁期結束,四大傳統漁場之一的渤海“萬船齊發”,又熱鬧了起來。然而近日,搜狐網上一篇題為《休漁25年后,海底荒漠“綠化”幾何》的報道里卻有這樣幾句話:“淡青色的水面下除了泥沙一無所有,水流形成的海底波紋像沙丘一樣,連綿不絕”,“海底沒有海草,沒有牡蠣礁,也很少見到海洋生物”,“現在這種情況在渤海近海區域并不鮮見”。
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渤海綜合治理,陸源污染、海域污染、海岸線保護等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但資源豐度卻不足八十年代初的1/10。生物多樣性,才是海底“綠水青山”的真正“硬指標”,而過度捕撈正是威脅渤海生物多樣性的主要原因和直接原因,還渤海海底一片“綠水青山”,就要堅決遏制過度捕撈,恢復渤海海底生物多樣性。
推動沿海地區經濟轉型,讓漁民經濟收入多元化。許多沿海地區的居民世世代代都是靠打漁為生,經濟來源較為單一,能想到的增加經濟收入的方式可能只有擴大捕撈規模,從而產生惡性循環。俗話說“堵不如疏”,只有因地制宜,推動沿海地區經濟轉型,讓漁民經濟收入多元化,不只依賴捕魚,才能逐步擺脫捕魚對漁民經濟收入的影響,為海底資源的進一步恢復緩解壓力。
改變傳統捕撈方式,科學性、規范性開采海洋資源。傳統的捕撈方式一味的向海洋要產量,近年來,漁船越來越多,捕撈強度越來越大,有的不法分子甚至在利益面前喪失底線,在船上裝吹蛤泵,把海底泥沙吸到網內,過濾后留下貝類魚蝦,像犁一樣把海底犁了一遍,這破壞的不僅僅是海底生態,更是我們未來的生存空間,這種“竭澤而漁”的捕撈方式必須得到改善,只有有計劃,科學性、規范性的開采,才能讓海洋資源經久不衰。
堅決抵制不良飲食習慣,科學、理智選擇海產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富裕了,有的人開始在飲食上攀比、炫富、獵奇,尋找存在感,更有不良商家趁機大肆渲染,肆意夸大野生海產品食用價值,而實際上,有些食材甚至還不如一枚雞蛋營養價值高。我們要堅決抵制不良飲食習慣,科學、理智的選擇海產品,或者用養殖海產品代替野生海產品,還海底一片“綠水青山”。
海洋是我們生存環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陸地需要“綠水青山”,海底也同樣需要“綠水青山”,保護海洋環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作者:孫通 河北省南皮縣王寺鎮人民政府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