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國策建言 > 文化教育 > 閱讀信息
秦芬:必須堅決抵制“去意識形態化”思潮對教育事業的侵蝕
點擊:  作者:秦芬    來源:紅色文化網  發布時間:2024-11-17 13:14:10

 

去意識形態化思潮對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挑戰及其應對

 

摘要:宣揚去意識形態化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我國意識形態領域進行滲透和腐化的重要手段,其本質是打著去意識形態化的幌子,用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取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近年來,去意識形態化思潮在教育領域的影響日益顯露,給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帶來了嚴峻考驗。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了教育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意義,強調教育是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根本途徑。因此,必須堅決抵制去意識形態化思潮對教育事業的侵蝕,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強化意識形態宣傳教育,注重對錯誤思潮的批判,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立德樹人功能,自覺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意識形態教育,同時加強對教育意識形態安全的法治保障。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1)站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高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這一重要論述進一步明確了教育作為基礎性和戰略性支撐的重大意義。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必須警惕“去意識形態化”思潮對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負面影響,深刻認識我國教育事業、意識形態建設所面臨的嚴峻挑戰,不斷加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教育事業的引領作用。

 

一、去意識形態化思潮的成因、主張和實質

 

“去意識形態化”思潮由來已久,最早泛起于20世紀50年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社會主義國家的蓬勃發展引起了資本主義國家的恐慌和仇視,為遏制社會主義浪潮,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不僅從經濟、政治、軍事上打擊社會主義國家,更無時無刻不試圖從思想上滲透、腐蝕、分化社會主義國家,“去意識形態化”思潮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并不斷發展起來的。相較于軍事侵略和經濟掠奪,意識形態滲透成本更低,更具有隱蔽性和偽裝性,往往能收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因此,西方學者紛紛論證意識形態已經過時,打著“打倒意識形態”的旗號來宣揚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尤其是冷戰結束后西方學者認為東歐劇變、蘇聯解體意味著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失敗,意味著馬克思主義走向了死胡同,故而宣稱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戰勝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從丹尼爾·貝爾的“意識形態的時代也已經走向了終結”(3),到福山將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認定為“人類意識形態演化的終點”(4),再到塞繆爾·亨廷頓用“文明的沖突”取代不同意識形態之間的斗爭(5),直至目前一些西方學者宣揚“普世價值說”和“價值中立說”等,“去意識形態化”思潮一直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進行滲透和挑戰的重要手段。近年來,由于中國的崛起有力論證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打破了西方模式的壟斷,在世界東方開辟和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兩種制度和兩種思想體系的較量日趨激烈。由是,西方國家認識到通過簡單粗暴的污蔑和歪曲已經不能徹底動搖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合理性,故轉而利用更具有迷惑性的“去意識形態化”思潮來對中國的主流意識形態進行攻擊和毀謗,妄圖通過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把人們思想搞亂,然后渾水摸魚、亂中取勝”(6)。

 

“去意識形態化”思潮隨著時代的演變不斷更新著話語表達方式,其核心主張不外乎以下三點:一是主張意識形態已經終結,認為強調意識形態的政治功能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意識形態所倡導的階級斗爭和政治斗爭屬于一種傳統的革命話語模式,這一理論框架已經不適用于指導如今的社會發展,因此主張脫離政治、脫離意識形態來理解、看待、評價各類事件和問題。比如在文藝領域,主張文藝無國界,應遠離意識形態,反對文藝為政治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在教育領域,主張傳授不受意識形態干擾的所謂“純粹的知識”,反對愛國主義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在新聞宣傳領域,主張“言論自由,采編獨立”,反對新聞審查和社會主義思想的宣傳等等。二是主張價值中立,將意識形態學術化。西方學者認為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之間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人們無法輕易評價事物,不論是馬克思主義還是西方資本主義思想都只是不同的學術體系和學術流派而已,學術界應該擺脫意識形態、階級立場、價值取向來進行單純的學術研究。要站在中立的立場上把不同的意識形態放在平等的地位供人選擇、評價和批判,不贊成將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放在主導地位,甚至把馬克思主義的一元指導視為“思想獨裁”,推崇指導思想的多元化。三是主張“普世價值”具有超意識形態性,將西方的平等、自由、民主、人權、博愛等來源于特定社會關系和歷史狀況的思想包裝為超階級的、普世性的共同價值追求,認為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超越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價值理念,因而要求各個國家都要效仿西方的制度和模式。比如政治方面追求三權分立和憲政民主的制度設計,經濟方面追求全面的私有化、經濟利益最大化、片面依賴市場調節的自由化傾向,社會方面忽視人的社會性、追求原子式的個人主義、以自我為中心等。

 

“去意識形態化”的實質并非真的要拋棄意識形態,而是去馬克思主義、去社會主義,把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夸大為永恒的、普世的、終極的意識形態,從而達到用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取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目的。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批判了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對意識與存在、思想和現實之間關系的顛倒性和虛假性認識,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7)。因此,意識形態是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社會主義社會有意識形態,資本主義社會也有意識形態,任何社會都不可能脫離意識形態而存在,“去意識形態化”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當今世界,在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占據話語主導權的情況下,“去意識形態化”的各種主張實質上是賦予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們描繪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義的思想”(8),通過強調西方價值觀的不可超越性及其政治制度的合理性,淡化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影響力,瓦解社會主義國家全體人民的認知體系、價值體系和信仰體系,進而推翻共產黨執政的社會主義制度,鞏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全球的霸權地位,維護資產階級的經濟利益和政治統治。質言之,在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社會制度、兩種意識形態長期存在的歷史背景下,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將是長期的、復雜的、尖銳的,具有現實性、客觀性和不可調和性。因此,“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任何輕視和任何脫離,都意味著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加強”(9)。所謂“去意識形態化”“去政治化”,在西方資產階級那里完全是狡詐陰險的欺騙,在不明事理的人那里則是鏡花水月的空想。

 

 

二、去意識形態化思潮對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挑戰

 

進入新時代,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內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更加艱巨繁重,經濟社會的深刻變革、利益格局的不斷調整以及互聯網技術的深度發展使得意識形態領域的交鋒碰撞成為常態。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形式更為隱蔽、多樣和復雜,以“去意識形態化”思潮為幌子的西方意識形態滲透手段層出不窮,教育“去意識形態化”便是表現之一。教育“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0),任由“去意識形態化”思潮在教育領域泛濫,只會葬送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

 

第一,取消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教育事業中的指導地位,動搖中國共產黨對教育事業的領導地位。教育具有歷史性和階級性,必然會受到一定時期一定階級的意識形態的影響,“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看,任何國家、任何社會,其維護政治統治、維系社會穩定的基本途徑無一不是通過教育”(11)。所謂的教育和政治無關不過是資產階級欺騙人民群眾的偽善說法,“在各方面的教育工作中,我們都不能抱著教育不問政治的舊觀點,不能讓教育工作不聯系政治”(12),要“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13)。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教育提高人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作用,才能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真正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經過了更加全面、更加徹底的加工,不僅有著比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更久遠的淵源,而且有著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不能相比的傳播工具,一旦我們在教育領域放松警惕,任由“去意識形態化”思潮的侵擾,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就會利用自己在大眾傳媒、公共話語、文化傳播等方面的優勢地位大肆影響我國的意識形態教育和塑造,千方百計地用他們的那一套思想觀念解構和消解馬克思主義。長此以往,有的人就會“奉西方理論、西方話語為金科玉律,不知不覺成了西方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吹鼓手”(14),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說服力、感召力、影響力就會大打折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就會遭到質疑,馬克思主義的權威性和影響力就無法鞏固和發揚,黨對教育事業的領導作用就會被削弱。

 

第二,消解青少年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和自信,進而動搖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青少年是國家、民族的未來和希望,青少年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和自信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能否成功。如果我們放任“去意識形態化”思潮在教育領域泛濫,我們的教材、圖書、繪本等就可能出現歪曲歷史事實、傳播兒童色情、丑化中國、否定和排斥中國歷史文化、抹黑民族英雄、簡單灌輸種族優劣思想、制造民族對立等內容,就可能出現美化侵略、美化西方國家、推崇資本主義制度、歌頌所謂“普世價值”等內容。在高校,“去意識形態化”思潮的滲透尤其嚴重,一些學科的教材體系和話語體系變成西方理論的翻版和再版,一些學者打著“學術交流”“學術爭鳴”的幌子,大肆宣揚西方的哲學社會科學,傾銷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話語體系,否定中國自己的價值觀念、學術理論、制度建設等,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認知體系和信仰體系,而“長時期的學術滲透必然使中國青年、中國教育、中國社會認同‘美國標準’,偏離中國理論、中國制度、中國道路和中國文化”(15)。青少年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確立的關鍵時期,很容易受到形形色色的思想體系的影響,針對各類社會思潮缺少批判和鑒別能力,教育“去意識形態化”會導致青少年追求個人至上的利己主義而忽視團結合作的集體主義,追求驕奢淫逸的享樂主義而放棄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追求西方所謂的“自由民主”而質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西方蓄意的、體系化的“認知作戰”中成為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俘虜”。

 

第三,搞亂我國教育事業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進而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發展方向。教育事關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和根本方向,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成敗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對此,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16)。每一項科技的發明創新都離不開人才,每一個人才的培養和成長都離不開教育。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要想創造新的輝煌偉業,有效應對國內接踵而來的風險挑戰和國外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推動我國現代化事業健康平穩向前發展,推動民族偉大復興事業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就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忠誠于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去意識形態化”思潮所宣揚的西方消費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價值觀念對于成長期的青少年來說具有很大的誘惑力和吸引力,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用在互聯網領域的主導權傳播的娛樂文化、消遣文化、快餐文化等在很大程度上沖擊了青少年的歷史認同和文化自信。如果不能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他們進行引領和指引,正確的認知體系和價值觀念就難以確立,最終會導致我們培養的人才缺乏使命感和責任感,缺少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缺失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服膺和跪拜于西方資本主義的思想觀念和價值體系。離開堪當時代重任的人才支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會淪為空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也就無法實現。

 

 

三、新時代加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教育事業引領作用的實踐路徑

 

強調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是共產黨人始終堅持和發揚的優良傳統,也是黨的事業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17),這不僅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而且也是我國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方向和目標。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在教育領域立場鮮明地堅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從而為社會主義教育事業明確思想引領、匯聚強大力量、凝聚廣泛共識。

 

第一,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

 

“任何意識形態都是受歷史條件制約的,可是,任何科學的意識形態(例如不同于宗教的意識形態)都和客觀真理、絕對自然相符合,這是無條件的。”(18)馬克思主義作為能夠指導發展、引領方向的科學理論,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其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必須一如既往地不斷堅持和強化。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為我國的意識形態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根本保障。一方面,要著力加快推進制度化建設。針對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思想和理論成果,不僅要建立健全研究、闡釋、宣傳等方面的制度機制,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發展和創新,還要建立常態化、規范化、長效化的思想理論學習制度和育人制度,針對不同的學習對象建立因人而異的教育體系,讓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有充分認識,對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能深入理解,從而自覺地堅持和捍衛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另一方面,必須建立健全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通過完善落實意識形態工作的監督考核機制和追究問責機制守好意識形態安全的“責任田”,加強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引領作用。要嚴格落實《黨委(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各級領導要按照“一崗雙責”的要求對職責范圍內的意識形態工作負起責任。各級各類學校要提高意識形態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將意識形態工作與教學工作緊密結合,制定和完善學校意識形態工作的相關制度規范,通過明確的責任清單來落實主體責任,每學期要定期開展調研摸排、集中研判、報告考察等,確保學校的意識形態工作制度健全、權責清晰、工作細致、考核規范。

 

第二,必須強化意識形態宣傳教育,注重對錯誤思潮的批判。

 

“宣傳思想陣地,我們不去占領,人家就會去占領。”(19)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思想不去占領,非馬克思主義的錯誤思想就會去占領,因此,守好宣傳思想陣地,鞏固共同的思想基礎,是加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教育事業引領作用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要強化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宣傳教育,引導新聞出版界、文學藝術界、社科理論界、科技教育界等意識形態陣地與黨同心同德,加大宣傳力度,充分發揮各自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鼓勵他們創作出更多生動活潑、鼓舞人心、健康向上的作品。此外,還要充分發揮融媒體“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的傳播優勢,將電視、報紙、廣播、互聯網等媒介進行整合利用、互通有無,實現宣傳教育內容和方式的與時俱進,讓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不再局限于學校和課堂。另一方面,要對各領域出現的否定黨的領導、攻擊馬克思主義、批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等錯誤思想和言論進行嚴肅處理,堅決封堵西方資本主義思潮的滲透。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和科學性就是在同各種思想的斗爭中不斷確立起來的,因此,面對如今的新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去意識形態化、網絡民粹主義等種種錯誤、腐朽、落后思潮,要增強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批駁和應對的能力,敢于亮劍,敢于斗爭,及時有效地亮明態度,理直氣壯地加以批判,堅決揭露其真實面目,深刻剖析其產生發展的內在機理和思想體系的本質內核,通過不斷建構科學的意識形態來擠壓錯誤思潮的生存空間,為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廓清思想迷霧、澄清模糊認識提供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學術支撐。

 

第三,必須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立德樹人功能。

 

“學校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可不是一個象牙之塔,也不是一個桃花源。”(20)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學校教育作為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徑,承擔著立德樹人的關鍵使命任務。具體而言,在教育內容上,要立足于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以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為基礎,以與時俱進的最新理論成果為重點,構建具有原創性和主體性的話語體系和教學體系。教材必須充分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知識體系和價值觀念,同時要加強對教材內容的政治把關,對于“政治上把握不對、不到位的教材,要一票否決”(21)。在教育對象上,既要注重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又不能忽視對中小學生的教育和引導。青少年是西方敵對勢力主要的思想滲透對象,青少年時期又是意識形態塑造和建構的關鍵時期,因此要密切關注青少年的思想動態,構建全方位、全過程的教育環境,發揮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協同育人作用,通過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建設來加強協同合作和資源整合,切實增強不同階段的育人效果,引導青少年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教師隊伍建設上,必須不斷提高教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和管理,提升教師的知識素養和教育能力,為業務水平突出的教師提供更加充分有力的支持,建設一支奮發有為的意識形態工作隊伍。同時,也要強化師風師德建設,完善考核監督機制,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對于刻意以西方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誘導學生的教師要嚴肅處理,真正實現“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22)。在教育方式上,要改革和創新意識形態教育的方式和渠道,既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多采取案例式、啟發式、互動式教學,也要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現實參與中加深理論認識。當然,也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教育”的形式來進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用微視頻、微閱讀、微電影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不斷強化理論認同。在監督管理上,要加強對學校意識形態陣地的治理,教育系統要對相關內容進行全面有效地監督,對師資、教材、教學方法、教學紀律甚至語言體系都要謹慎監管。學校要定期排查整改,嚴格把關每個環節,構建意識形態工作“一盤棋”的工作格局,建立意識形態安全風險預警機制,加強統籌管理和檢查問責,確保敵對勢力的思想腐蝕遠離我們的校園和學生??偠灾?,必須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抓好課堂教學育人主渠道,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使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為學生成長成才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

 

第四,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2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歷了幾千年的傳承、發展和積淀,已經成為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根和魂,我們每個人都會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都不可避免地會傳承一部分文化基因。因此,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更有利于喚起青少年的文化主體意識,進而提升其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理解和認同程度。當今世界,美國意識形態霸權的確立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依靠美國文化的輸出,利用各種文化產品的“軟包裝”來掩蓋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硬內核”,例如迪士尼、NBA、麥當勞、漫威宇宙等都是被美國精心打造的文化符號,旨在潛移默化地傳播美國的文化和價值觀,使其在全球范圍內達到認可和共識。為了突破西方的“圍追堵截”,我們一方面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富營養,充分挖掘其中具有時代價值的文化元素,如“民惟邦本”“厚德載物”“舍利取義”“天下為公”“天人合一”“革故鼎新”等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天然契合的思想內容,為馬克思主義增添具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中國特色的意識形態話語表達。還要重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其成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的強大文化資源支撐,成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底氣所在,為文化自信和歷史自信的確立奠定最深厚的根基。另一方面也要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教育的形式,學??梢越Y合本地歷史和傳統設計校本課程,同時利用班會、升旗儀式、活動課等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傳統文化活動,讓學生在互動、體驗和參與中加深對傳統文化以及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感知。此外,還可以積極探索多樣化的教育載體和手段,充分利用客戶端、視頻直播和社交媒體等新媒體形式,支持網絡上的意見領袖和“大V”傳播和弘揚傳統文化。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大紀念日等慶典上可以設計能體現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傳統文化活動,為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賦予深厚的文化底蘊。

 

第五,必須加強對教育意識形態安全的法治保障。

 

法律是維護我國意識形態安全的重要保障,可以起到硬性約束和規范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意識形態領域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無處不在,政治領域沒有槍炮的較量一直未停。”(24)為了有效應對意識形態領域的風險和挑戰,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數十部關于意識形態安全的法律法規,涉及國家安全、網絡等領域,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等,起到了一定的規制作用。但是,隨著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越來越深刻復雜,有必要填補意識形態安全法治體系中的立法空白,加快法治化進程,以適應新形勢新要求。一方面,要根據現實需要制定并完善關于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愛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為主要內容的全國性法律,通過法律來確定意識形態安全領域的底線和邊界,明確學校對意識形態工作的基本權利和義務,規定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的基本任務、組織保障、責任機制、處罰措施等,從而有效遏制危害意識形態安全的言論和行為,保護愛國主義的價值觀,倡導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另一方面,要堅決維護現行意識形態安全法治體系,嚴格依照相關法律處罰各種損害意識形態安全的行為,把意識形態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學校要加強對青少年的意識形態法制教育,通過相關的法律課程,切實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對在教育領域內出現的各種思想滲透、政治攻擊、煽動顛覆活動保持高度警惕,給予快速有效的處置和應對,充分發揮法律的警醒和震懾作用。在互聯網時代,尤其要嚴厲打擊各種利用網絡煽動輿論、散播謠言、誘導輿情走向、破壞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等行為,打好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攻堅戰,讓互聯網不再成為法外之地。

 

總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需要加快推動教育現代化,培育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業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科技領軍人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強大的人力資源支撐,因此教育領域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必須堅持并不斷加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教育的引領作用,堅決抵制“去意識形態化”思潮,牢牢筑起抵御西方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滲透的堅強堡壘,確保社會主義教育事業不變色、不變質,使青年一代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理想信念堅定的時代新人,“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25)。

 

注釋: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34頁。

(2)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34頁。

(3)[]丹尼爾·貝爾:《意識形態的終結:五十年代政治觀念衰微之考察》,張國清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462頁。

(4)[]弗朗西斯·福山:《歷史的終結與最后的人》,陳高華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9頁。

(5)參見[]塞繆爾·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譯,新華出版社2009年版,33頁。

(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年版,37頁。

(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2頁。

(8)《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180頁。

(9)《列寧選集》第1,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327頁。

(10)《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710頁。

(11)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年版,343頁。

(12)《列寧選集》第4,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302頁。

(13)習近平:《論黨的青年工作》,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年版,185~186頁。

(14)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年版,72頁。

(15)劉建華:《當前美國對華意識形態滲透的新手段及其應對》,《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1期。

(16)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33頁。

(17)《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328~329頁。

(18)《列寧選集》第2,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96頁。

(19)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年版,30頁。

(20)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6頁。

(21)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年版,352頁。

(2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330頁。

(2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年版,167頁。

(2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政治建設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年版,18頁。

(25)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71頁。

(作者:秦芬,本文原載《馬克思主義文化研究》2024年第1期;來源:紅色文化網)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善之淵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烽火HOME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