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而是說,盡管戰士們是英勇的,但由于國民黨采取了片面抗戰路線,采取‘永遠拋棄主動權,永遠不要人民的戰術’,所以衡陽仍然淪陷了。”
這篇前言,突出了“忠勇衛國”的“國民革命軍第10軍”,并稱衡陽保衛戰是“以弱御強、以寡敵眾的典范戰例”。
前言力圖使參觀者相信,“衡陽保衛戰”是一場堪與“盟軍諾曼底登陸”相并列的輝煌勝利。
坦率地說,這樣的并列是不倫不類的、令人汗顏的。
首先,諾曼底登陸是一場進攻戰役,拉開了英美盟軍從西線進攻德國本土的序幕。而衡陽保衛戰和抗戰初期的南京保衛戰、武漢保衛戰等等戰役一樣,都是防守戰役。
雖然到了1944年,日本法西斯已是強弩之末,國民黨政府壟斷了全部美援,國軍還在駐華美國空軍的支援下擁有了制空權,但仍然沒有意志和能力對日軍發起反攻。
其次,諾曼底登陸是以盟軍完勝而告結束的。
在諾曼底登陸作戰中,盟軍擊潰了防守法國海岸的德軍,斃傷俘德軍11.4萬人,占領了灘頭陣地,并開始向縱深發展。
而衡陽保衛戰,從軍事的角度上看,則是一場完全失敗。
之所以說是“完全失敗”,是因為這一失敗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1、衡陽被日軍占領;2、守軍第10軍在軍長方先覺的帶領下,向日軍投降。
歷史事實是:在抗日戰爭接近尾聲的時候,衡陽保衛戰的失敗絕不是如這篇前言所夸夸其談的那樣是什么“重要壯歌”,而是作為整個豫湘桂大潰敗的一部分,重創了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陣營中的聲譽,其直接影響,就是中國完全被排除在分割二戰勝利果實(劃分戰后勢力范圍)的雅爾塔會議之外,一個至今仍然無法改變,并令國人難以釋懷的地緣政治后果,就是外蒙的獨立。【點擊閱讀】
關于這個問題,必須嚴肅指出,作者在這里采取了不夠光明的斷章取義的手法,試圖誤導參觀者,使他們相信,毛主席也認為衡陽保衛戰是一場勝利。
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
我做了一點考證。
“守衡陽的戰士們是英勇的”這句話,的確出自毛主席的手筆。是毛主席為延安解放日報修改社論時,以評論員的語氣加寫的。
這篇社論,發表于1944年8月12日,即衡陽淪陷后的第四天,社論的原標題是《論衡陽的陷落》,毛主席將其修改為《衡陽失守后國民黨將如何》?
通觀這篇社論的全文,稍有閱讀理解能力的讀者就會有明白,毛主席寫這句話,絕不是要肯定國民黨在衡陽保衛戰中的所作所為,更不是要確認衡陽保衛戰是一場勝利,而是說,盡管戰士們是英勇的,但由于國民黨采取了片面抗戰路線,采取“永遠拋棄主動權,永遠不要人民的戰術”,所以衡陽仍然淪陷了,戰士們的犧牲被虛擲,血白流了。
社論中還有一整段文字,非常痛心地闡釋了衡陽淪陷在軍事上的嚴重后果——
“衡陽的重要性超過長沙,它是粵漢、湘桂兩條鐵路的聯結點,又是西南公路網的中心,它的失守就意味著東南與西南的隔斷,和西南大后方受到直接的軍事威脅。衡陽的飛機場,是我國東南空軍基地和西南空軍基地之間的中間聯絡站,它的失守就使辛苦經營的東南空軍基地歸于無用;從福建建甌空襲日本的門司,航空線為一千四百二十五公里,從桂林去空襲則航空線要延長到二千二百二十公里。衡陽位于湘江和耒水合流處,依靠這兩條河,可以集中湘省每年輸出的稻谷三千萬石,還有極其豐富的礦產于此集中。這些對大后方的軍食民食和軍事工業是極端重要的,它的失守會加深大后方的經濟危機,反過來卻給了敵人以‘以戰養戰’的可能性。”
請問,前言的作者怎么可以不顧整篇文章的主旨,割裂上下文,單取一句話,用偉人的話來為一場失敗的戰役背書呢?
衡陽保衛戰前期,打得相當堅韌,這是事實,但這一事實改變不了一個更大、更沉重的事實,即衡陽保衛戰以失敗告終。把一場失敗的戰役說成是“以弱御強、以寡敵眾的典范戰例”,想達到什么目的呢?難道要在未來重復失敗、復制失敗嗎?
大爭之世已然來臨,中國需要自信、需要自豪感,但所有這一切,都不能建立在自欺欺人的基礎之上!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