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日到4日筆者參加星火旅游網組織的“紀念建軍/秋收起義90周年江西紅色旅游”活動。在互相交流中筆者講到了自己對毛主席詩詞《七律·有所思》的理解。現應候振東,候老前輩的要求,將其整理成文字供大家參考。
七律·有所思
正是神都有事時,
又來南國踏芳枝。
青松怒向蒼天發,
敗葉紛隨碧水馳。
一陣風雷驚世界,
滿街紅綠走旌旗。
憑欄靜聽瀟瀟雨,
故國人民有所思。
毛主席這一首詩,創作于文革的初期的1966年6月。這一年的5月10日毛主席到南方巡視,從杭州途經長沙于17日到達韶山的滴水洞,在這里住了11天,也就是在這段時間里寫成了這首《七律·有所思》。
1966年7月8日,他在武漢給江青寫下那封著名的信。這封信與這首詩應是在同一時間段內寫成的,把這封信與這道詩對照起來讀就能更準確地理解主席這首詩的意境了。
正是神都有事時,又來南國踏芳枝。
“神都”,古謂京城,這里指首都北京。“有事”,指正在醞釀中,將要暴發的“文化大革命”。“南國”,中國南方的泛稱; “踏芳枝”,這里指毛主席到南方各省巡視。正當首都北京將要暴發的“文化大革命”時,我又來到南方各省巡視。
青松怒向蒼天發,敗葉紛隨碧水馳。
青松,比喻廣大學生、工人、農民以及一切革命造反群眾;蒼天,喻指推行修正主義路線的官僚集團、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腐敗份子。
敗葉,腐敗的樹葉,這里指修正主義者、走資派、反動學術權威、牛鬼蛇神等腐敗份子。《易經》中最好的人格模型“乾”,雖然成就了“飛龍在天”的功德,但一不自強、一驕傲、一自以為是就會走向自己的反面,變成“亢龍,有悔!”同樣,最完美的“坤”,一路奮斗、順風順水,成就了“黃裳,元吉”的偉業。但一放縱欲望,一有貪念、一越過自己的本份就可能走向災難——“龍戰于野,其血玄黃”。世界上任何事物都象樹葉一樣:新生、吐牙、茂盛、功成名就、腐敗、死亡(被水沖走或腐爛變泥土)。
對于黨內位高權重的高官們,毛主席一再告戒他們:“要夾著尾吧做人”、要“謙虛、謹慎、不驕(嬌)、不燥”、要“艱苦奮斗”、“不要做官當老爺”、“要和勞動人民打成一片”……但正面的苦口婆心的教育并不能完全起作用,最后只好下決心發動人民起來“造反”——給他們以反面的教育,目的正是想讓他們逃過成為“敗葉”、“亢龍”、“龍戰于野,其血玄黃”的一劫。
人民群眾起來造當權的“青天大老爺們”——走資派們的反,一些經不起考驗的腐敗的走資派,就會在這股洪流中象敗葉一樣被沖走。
一陣風雷驚世界,滿街紅綠走旌旗。
“文化大革命”是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發生過的,它將像第一聲春雷一樣震驚全世界。人民群眾發動起來后,滿街將到處是紅紅綠綠的標語、彩旗、紅袖章、綠軍裝……勾勒出群眾運動將在全國蓬勃興起,如火如荼,方興未艾的轟轟烈烈的場面。
憑欄靜聽瀟瀟雨,故國人民有所思。
憑欄靜聽瀟瀟雨:憑欄,暗示作者自己仿佛已到某一城樓之上;靜聽,很悠閑地聽著,說明作者已經遠離瀟瀟雨;瀟瀟雨,驟急的雨勢。最后一句原為“七億人民有所思”,后改成“故國人民有所思”。故國,原來的國家,從前的國家,暗示這時作者已經不在這個國家里了。
作者知道,對于“文化大革命”,黨內高層“擁護的不多,反對的不少”;全國人民,甚至就是紅衛兵、造反派們也很難完全走出自己私有的那一畝三分地,雖然參與了“文化大革命”運動,但對“文化大革命”也是理解的不多,不理解的不少;中國人民對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認識,光正面教育是不夠的、是認識不清的,必須經過反面的教育才能搞清楚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對于自己、對于國家、對于民族意謂著什么。作者深知,自己的壽命是有限的,自己去世后中國還是要“走一段資本主義道路”。
所以這兩句的意思可以這樣理解:將來我不在這個世界上,也許在天堂的某個地方,悠閑地聽著、看著故國上人們急風驟雨式的私有化的資本主義進程,但到時私有化的資本主義進程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就會給故國人民以反面教育,故國人民就會有所反思,就會知道原來私有化的資本主義進程真的是一條絕路,到時人民就會真正地覺悟。同樣,到那時故國人民就會真正理解作者發動“文化大革命”的用意和良苦用心。
(【原創】來源:昆侖策網)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經驗教訓 ?
? 他山之石 ?
? 讀史明智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