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1日-星期一
五、《宣言》第一章對毛澤東及毛澤東思想的影響
眾所周知,毛澤東1920年在北京大學圖書館任管理員時讀到《共產黨宣言》的。他在1937年同斯諾的談話中講到:
“一九二零年冬,我第一次將工人政治地組織起來,并開始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及蘇聯革命的影響下領導他們。我第二次到北平時,我讀了許多關于蘇聯的事情。同時熱烈地尋找當時中國所能見到的一點共產主義書籍。三本書特別深印在我的腦子里,并且建立了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我一旦接受它是歷史的正確解釋后,此后絲毫沒有動搖過。這幾本書是:《共產黨宣言》,這是用中文印的馬克思主義書籍,考茨基著的《階級斗爭》和吉古柏的《社會主義史》。一九二零年夏,我在理論上和某種程度的行動上,變成馬克思主義者,并且自此以后,我自認為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了。”(《毛澤東自傳》,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1年版,第35—36頁)
他還說過,讀完《宣言》等書后,“才知道人類自有史以來就有階級斗爭,階級斗爭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初步地得到認識問題的方法論。”(《毛澤東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9頁)但他認為,《宣言》中講的階級斗爭只是歐洲的階級斗爭,沒有講中國的階級斗爭,我要研究中國的階級斗爭。“我只取了它四個字:‘階級斗爭’,老老實實來開始研究實際的階級斗爭。”(《毛澤東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9頁)這句話就表明了毛澤東首先接受的就是《宣言》第一章中所闡發的階級斗爭思想。于是他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世界觀、歷史觀、認識論、方法論和階級斗爭理論開始認真研究中國的具體國情特別是中國的階級斗爭。
《毛澤東選集》第1卷第1篇文章就是毛澤東1925年所寫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1927年又寫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他特別主張調查研究中國具體國情,特別反對那種照抄照搬書本和領導講話、文件的教條式的本本主義。他在《反對本本主義》一文中講到“我們調查工作的主要方法是解剖各種社會階級,我們的終極目的是要明了各種階級的相互關系,得到正確的階級估量,然后定出我們正確的斗爭策略,確定哪些階級是革命斗爭的主力,哪些階級是我們應當爭取的同盟者,哪些階級是要打倒的。我們的目的完全在這里。”(《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3—114頁)毛澤東的這種思維方法不正是《共產黨宣言》第一章中的階級斗爭觀點和思維方法的再現嗎!
毛澤東不僅早期重視研究現狀,特別是研究現實的階級和敵我斗爭狀況,而且這種認識方法貫穿于他一生的理論和實踐活動中。
毛澤東率領紅軍到達延安后,就繼續研究中國的國情、中國社會各階級的狀況、抗日戰爭的形勢和前景、中國革命的發展前途和階段、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任務等。如《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戰爭和戰略問題》,《新民主主義論》,尤其是1939年的《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文。該文不僅簡要敘述了中華民族的歷史、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會的歷史,而且較為詳細地闡發了中國百年的革命運動、革命的對象、革命的任務、革命的動力、革命的性質、革命的前途、革命的兩重任務和中國共產黨。這篇著作是毛澤東繼《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之后,又一篇最典型的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和唯物辯證法研究中國國情、中國社會性質、中國社會各階級狀況及中國革命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的重磅性的著作。其基本觀點和思維方法也完全是延續了《宣言》第一章的階級斗爭理論和科學的思維方法。
毛澤東思想最光輝、最精彩、最杰出的內容之一就是毛澤東在西柏坡和七屆二中全會報告闡發的“兩個務必”和“不當李自成”等繼續革命的思想。這是毛澤東作為戰略家對即將建立的新中國之后的重大預見。建國之后近七十年的實踐證明毛澤東的這一預見的科學性、真理性。但這一思想也絕不是毛澤東坐在屋子里苦思冥想出來的,歸根結底也是對現實研究的結果。
因為毛澤東認為,中國革命雖是共產黨人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但它也必然與幾千年封建社會中連綿不斷的農民革命有其持續性和共同性。毛澤東通過對農民起義及歷史更替的周期率的歷史研究特別是讀了郭沫若先生的《甲申三百年祭》后認識到,即使共產黨人領導完全區別于歷史上農民起義的中國革命也必然會出現“李自成”現象。共產黨人不能完全根除這種現象的發生,但絕對能夠通過新的民主制度及黨的思想建設根本克服歷史周期率的重演和保障新政權的性質。這同樣源于毛澤東對《宣言》第一章唯物史觀和唯物主義方法的自覺運用和發展。
建國以后,毛澤東也同樣重視唯物主義的研究方法。如毛澤東關于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十大經濟關系的研究,對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之后的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的研究,對社會主義公有制確立之后意識形態領域的階級斗爭現象的研究。特別是1962年黨的八屆十中全會闡發的關于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的階級、路線、道路斗爭、資本主義復辟等問題的重大分析和判斷的黨的基本路線的闡發。特別是伴隨著對蘇聯赫魯曉夫修正主義路線的批判和研究,他在《九評》中系統闡發的中國共產黨人關于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十五條基本內容,后在1967年十月革命五十周年兩報一刊社論中精煉后的六條內容也無不滲透、體現貫穿于其中的《宣言》的基本階級斗爭的精髓特別是第一章的唯物主義世界觀、歷史觀、認識論和方法論。
相關閱讀:
郝貴生:《共產黨宣言》第一章對《宣言》之后馬恩理論研究的影響
郝貴生:《共產黨宣言》第一章在整個全書中的理論地位——論《共產黨宣言》第一章在全書和馬克思主義整個體系中的理論地位(二)
郝貴生:論《共產黨宣言》第一章在全書和馬克思主義整個體系中的理論地位(一)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侯立虹:毛澤東是“兩個徹底決裂”光輝典范——紀念《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之三
2018-04-05?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