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3月,毛澤東在成都主持召開中央會議期間,參觀杜甫草堂,評價杜甫的詩是“政治詩”。其實,毛澤東自己的詩也是“政治詩”。這在《沁園春·雪》一詞中有豐富的展現。
1913年11月1日,年僅20歲的毛澤東寫道:“奮斗,夫以五千之卒,敵十萬之軍,策罷乏之兵,當新羈之馬,如此而欲圖存,非奮斗不可。”[1] 22年后,毛澤東帶著疲乏至極且僅有數千人的陜甘支隊[2]真的就出現在一片荒涼的高原上,這時的毛澤東信心滿滿的奮斗目標卻是“何時縛住蒼龍”即打敗蔣家王朝及其用美式裝備的國民黨軍隊,這是何等戰略張力。同一個意思,在四個月后,在大氣磅礴的《沁園春·雪》一詞中再次展現:
沁園春·雪
(1936年2月)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馀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3]
這首詞作于紅一方面軍于1936年2月由陜北準備東渡黃河進入山西省西部的時候。毛澤東明白,此舉沖擊的不僅是閻錫山,更是蔣介石的舊世界。戰事未開,氣勢已張。1945年10月,毛澤東在重慶曾把這首《沁園春·雪》書贈柳亞子并在重慶《新民報晚刊》發表。這是在國民黨的大本營直接向蔣介石及其集團發出“試比高”的挑戰,并明確宣布試比的結局一定是“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春江水暖鴨先知”[4],據說:
當時蔣介石看了毛澤東這首詞后,既十分惱火,又十分震驚。他立刻找來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副秘書長陳布雷,問:“你看毛澤東的詞如何?”向以“國民黨內一支筆”而著稱的陳布雷如實答道:“氣勢磅礴,氣吞山河,可謂蓋世精品。”蔣介石說:“我看他毛澤東野心勃勃,想當帝王……毛澤東來重慶不是來和淡的,而是想來稱帝的!”[5]
一句“欲與天公試比高”就讓蔣介石坐臥不寧,后面又來了個“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蔣介石讀出了這分明是要改朝換代的節奏。當時蔣介石也是從政治上而不僅僅從文學上讀這首詞——當然這首詞本身就是沒有多少人讀懂的高不可及的“政治詩”。蔣介石讀出了味道且惹得瞋目盛怒。這時蔣介石如果知道這是毛澤東9年前的詞作——那時毛澤東剛到陜北,手頭只有幾萬人的部隊,那蔣介石內心一定是五味雜陳,甘苦自知。
但這還沒完,如果說詞的上闕說的是要改朝換代,下闕要說的是要建立的是一個什么樣的國家:這是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一個嶄新的人民民主的國家。故此,毛澤東說:
江山如此多嬌……
這將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更沒有四大家族反動派的國家,在這樣的國家面前,會讓“無數英雄競折腰”,秦皇漢武會自覺“略輸文采”,唐宗宋祖自慚“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在即將出現的人民共和國前也不過是“只識彎弓射大雕”的馬上武夫。而這些帝王恰恰又是蔣介石讓下屬頂禮膜拜的。蔣介石標榜封建道德,其部下多以“兄”“弟”相稱,辦公室的訓詞多是忠、孝、節、義。可這些在毛澤東詩詞中卻成了“略輸文采”和“稍遜風騷”,這讓蔣介石在下屬面前情何以堪。
最后“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喻意就不言而喻了。對此,毛澤東有過明白注釋,他說:
雪:反封建主義,批判二千年封建主義的一個反動側面。文采、風騷、大雕,只能如是,須知這是寫詩啊!難道可以謾罵這一些人們嗎?別的解釋是錯的。末三句,是指無產階級[6]。
1945年4月21日,毛澤東在討論中國共產黨第七次代表大會的的工作方針時說:“從古以來沒有這樣的人民,從古以來沒有這樣的共產黨,”[7]
“有能雄時者,無對手也。”[8]用人民性批判蔣介石的封建性,蔣介石經常讓部下“忍”,毛澤東對自己的干部講革命理想,蔣介石滿口“仁義禮智信”,可在毛澤東這里講“為人民服務”。國共兩黨的境界高下,判若泥云,其所代表的中國的方向,不言自明。毛澤東對推翻蔣家王朝的信心滿滿,1948年1月,毛澤東告訴陳毅其原因:“蔣沒有土改,我有土改。”[9]
注釋:
[1] 毛澤東:《講堂錄》(191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澤東早期文稿》編輯組:《毛澤東早期文稿》,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28頁。
[2] 1935年9月10日,中共中央率紅一、紅三軍和軍委縱隊先行北上。12日,黨中央在川甘邊界的俄界召開政治局會議,為了縮小目標便于行動,會議決定,將軍委縱隊和紅一方面軍主力共七八千人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支隊。成立由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林彪、王稼祥組成的五人團,領導紅軍工作。11月3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革命軍事委員會成立,毛澤東任主席。同時紅一方面軍總部再次成立。陜甘支隊完成使命。
[3] 吳正裕主編、李捷、陳晉副主編:《毛澤東詩詞全編鑒賞》,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第178頁。
[4]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李定廣評注:《中國詩詞名篇賞析》下,東方出版中心2018年版,第108頁。
[5] 侯全亮、白波、張帆、徐騰飛:《血凝長河 抗戰中的黃河記憶》,黃河水利出版社2016年版,第7頁。
[6] 毛澤東:《對〈毛澤東詩詞十九首〉的批注》,《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61頁。
[7] 毛澤東:《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方針》(1945年4月21日),《毛澤東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92頁。
[8] 毛澤東:《講堂錄》(191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澤東早期文稿》編輯組:《毛澤東早期文稿》,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30頁。
[9]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下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275頁。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戰略問題研究中心教授;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布)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