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曾經對薄一波說過,“毛主席下決心要做的事,你可以表示反對,但不要輕易表示反對。在歷史上,有幾次,我曾認為主席的決策不對,表示反對,但過一段時間證明他的決策是對的。以后我就謹慎了,不輕易表示反對了。但后來又有一次,我確信主席錯了,我堅決表示反對,但實踐卻又證明是主席對了。所以,對毛主席的決定你可以反對,但不要輕易反對”。
和周恩來持相同觀點的人不在少數,開國上將王震便是其中之一。
王震與毛澤東,可謂是一朝相遇,一生追隨。1925年8月,剛滿17歲的長沙鐵路工人糾察隊小隊長王震因受命護送毛澤東到長沙韭菜園而與之相識后,便一生折服于毛澤東,追隨著毛澤東。從南泥灣開荒,到南下支隊的“第二次長征”,從和平解放新疆,到開創新中國的農墾事業……王震無不勇挑重擔,奮勇爭先。而毛澤東對王震也特別地厚愛和信賴。新中國成立后,按中央規定,將帥們是不準帶槍去見毛澤東的。而王震卻是唯一的例外。毛澤東曾對警衛交代:“王胡子不會害我,除原子彈外,他帶什么都行。”1964年6月,毛澤東在十三陵觀看軍事表演時遇見王震,打量一番后關心地問道:“胡子,你怎么瘦了?”王震解釋說:“我腸子不好。”毛澤東笑道:“你腸子不好,心好!”“文革”中,毛澤東的這句話就成了王震的護身符。每當受到沖擊時,王震就會高聲說:“毛主席說,王胡子心好!”
毛澤東去世后,隨著資產階級自由化在中國大地沉渣泛起,社會上出現了污蔑詆毀毛澤東的暗流時,王震則勇敢地站出來維護毛澤東,不僅積極參加有關毛澤東的各種紀念活動,而且常常幫助解決一些紀念活動中出現的具體困難。他多次呼吁:“毛澤東思想的旗幟不能丟!”“在中國,若否定毛主席的歷史地位和毛主席思想,遲早會是一場歷史大災難”。
1988年9月9日,在紀念毛澤東去世12周年的一個紀念活動上,心直口快的王震拍了桌子,他說:“我們要為毛主席講公道話!現在把什么都扣到毛主席頭上加以批判,這不公平!是有些壞人的別有用心!”針對有人說“大躍進”期間出現浮夸分,是因為毛澤東“所好”的情況,王震駁斥到:“有人說毛主席講了‘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哪有這回事?這是下邊人說的。我1958年給毛主席匯報時,他還不相信有人會這樣說。”“他說過四、五、八(即長江以南實現畝產800斤,黃河以南500斤,黃河以北400斤)和超英趕美。超英趕美是指鋼產量,那時英國就是1000多萬噸鋼,美國6000多萬噸鋼,毛主席講要用15年時間趕超,這有什么錯?實踐證明,我們很快超過去了嘛!”“說毛主席要割資本主義尾巴,這是陳永貴同志提出來的。毛主席說:‘還是留一點吧!割尾巴,那還不割出血來?還能不疼?’這是我當面聽到的!”
1988年下半年,社會上出現了一股將改革開放引到邪路上去的錯誤思潮。對此,王震憂心如焚。9月30日下午的中共十三屆三中全會閉幕式上,臨近會議結束時,主持人程式性地詢問其它人員還有沒有什么話要說,然后便準備宣布大會閉幕,然而,在主席臺下列席會議的王震卻突然站起身來大聲喊道:“我來講幾句!”這種情況是前所未有的。在人們的驚愕中,王震用震耳欲聾的聲音發泄內心的憤懣:“看了《河殤》,傷了我的心!《河殤》把中華民族污蔑到不可容忍的地步!……改革,照那樣改,再過五十年,就會回到1840年鴉片戰爭那個年代!為什么這樣的壞東西能夠出很多書?!我堅決反對這個,要求向中央報告!”對于王震的發言,會議主持人顯然沒有心理準備,只好簡單搪塞了幾句后,便匆匆宣布散會了。
對此,陳云感慨地說:“在正式舉行的黨的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上,像‘王胡子’這樣挺身而出,慷慨陳詞,向黨中央報告自己對重大問題的看法,從我個人的經歷來看,過去從未有過”。
1988年10月27日,王震在中南海辦公室對幾位理論工作者談話說:“現在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這么厲害,將來我去見毛主席時,我要對他講:‘你講搞不好要改變顏色!’過去我不懂,現在懂了!”
1989年1月11日,王震從湖南長沙返回北京,他在機場對前來送行的湖南省委和軍隊的一些領導干部大聲說:“現在就有那么一股歪風,不準講毛澤東思想!你們不講話,你們將軍不講話!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你們這些將軍,也沒有我這個將軍!”
晚年,王震再一次全面回顧反思了幾十年來自己追隨毛澤東披荊斬棘的艱難歷程,在與時任中國國史研究會會長的鄧立群進行了長談后,又于1993年2月3日,在自己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時,和應召前來的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衛建林進行了一次長談。
他說:“中華民族想要興旺,要靠一代一代人的努力,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在過去,從孫中山先生到毛主席,適應了這個要求,接下來需要大家不斷努力,長江后浪推前浪。”“讓一部分人富起來是對的,但也不能搞兩極分化,如果一旦分化,那么制度的性質就會有了改變,但我們也堅決不能搞平均主義,需要堅持按勞分配。”
“毛主席絕不保守,也不閉關鎖國。解放初,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在政治、軍事、經濟上封鎖我們、扼殺我們,不讓我們開放,我們只能向蘇聯一面倒。后來赫魯曉夫變了臉,美蘇聯手封鎖、扼殺我們,我們只有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一條路,日子過得苦啊!毛主席高瞻遠矚,決定搞乒乓外交,許多國家紛紛與我們建交,我們重返聯合國,這是我們后來改革開放的根本前提條件和基礎。”“緩解中美關系,在當時來講就是一個創舉。中國當時處在帝國主義的包圍之中,要突破一是操作難度大,二是對很多人來講很難接受。但毛主席認為可以利用美蘇不合的有利時機,找到突破口。因為他已經預見到了全球化的趨勢,也知道必須要打開國門搞經濟,在晚年的時候,疾病纏身的他依舊完成了這件事。”
“毛澤東一生倡導改革。紅軍時支部建在連上,成立士兵委員會,是軍隊的改革。供給制到薪金制是改革,兩參一改三結合也是改革。”
王震還表示:“毛主席比我們早看50年。”“毛主席的思想非常豐富,無論是處理國內階級矛盾、進行國內建設,還是外交,毛主席都有精辟的論述。他見解深遠,因而別人看不清或者往往不能理解。”
“當年要趕英超美,其實是很有可能實現的,英國當時的鋼產量也就一千萬噸,而美國是六千萬噸,毛主席也說了要用十五年的時間去迎頭趕上,這在當時看來,也確實是一件可以完成的任務。”
“毛主席非常重視巴黎公社經驗。巴黎公社最主要的經驗,是打碎資產階級國家機器,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其中還有防止收入差別太大。我們不能搞絕對平均主義,要按勞分配。”“毛主席主張干部工資不要太高,干部要參加勞動,密切聯系群眾,接受群眾監督,想用這些辦法縮小差別,防止官僚主義和產生新的剝削階級、階層……兩極分化了,我們社會主義制度的性質就變了,就必然會有人造反,有人鬧事,12億人口的大國就會混亂不堪。”
王震并不諱言新中國成立之后在工作過程中因各種原因所走的彎路,但他強調,這并不意味著人們可以全盤否定黨和組織的工作成果。畢竟在此之前,誰都沒有類似的經驗,只能一邊摸索一邊尋找適合新中國的治理方案。
1993年3月12日,王震因病在廣州去世。臨終前,他意味深長地說了三句話:“我對不起毛主席”,“毛主席比我們早看了50年。”“丟了毛主席思想,丟了公有制,馬克思主義者的受難時刻就要來了。”
來源:紅色文化網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王震晚年談話紀要:你們要為毛主席多講公道話,看完淚流滿面······
2022-10-14改革開放后仍鐵骨錚錚的王震:說說他與毛主席鮮為人知的8個故事!
2019-03-22?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