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鐵穆臻:毛主席親自具體指揮的東征之戰
點擊:  作者:鐵穆臻    來源:昆侖策網  發布時間:2024-06-26 09:03:54

 

 

【提要】毛主席軍事上的雄才偉略、用兵如神以及政治上的高瞻遠矚、斗爭藝術爐火純青,在東征之戰就充分體現了出來。這場戰役的經典不亞于人類軍事史上其他任何一場經典戰役。

 

一、東征之戰的背景——毛主席領導下,中國無產階級先鋒隊及其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問鼎中原”的決心

 

東征之戰,是主席親自指揮的經典戰役。

 

北上?還是南下?張老四嚷嚷著南下,主席主張北上。

 

南下,就是往人煙稀少、民族語言和生活習慣不太一樣的地方走,就是往群眾基礎和經濟基礎都很薄弱的地方走,不可能開辟出扎實的根據地。南下,真搞成了也頂多是偏安一隅,無非是做個紅色劉湘,不會有什么出息,成不了“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的氣候。

 

北上,群眾就多一些,語言和生活習俗就相似一些,群眾基礎和經濟基礎就相對有利于建立根據地;北上,前往矛盾聚集之地,這才有利于逐鹿中原、問鼎天下,和各路諸侯以及日寇斗智斗勇中發展壯大。

 

誰是可以“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的偉大的戰略家?當然是毛澤東!張老四頂多是諸侯的料……說他諸侯的料就已經抬舉他張老四了,后來張老四不過是蔣匪幫的小特務一枚。

 

中央紅軍到了陜北,主席就開始規劃發展革命力量的問題。

 

北上到陜北,要想繼續擴大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紅軍的政治影響、組織規模、軍事力量、經濟實力,擴大無產階級領導下的革命力量,就要繼續打到外線、問鼎中原——所以主席精明的眼直接認定了要打閻老西。

 

正值中日矛盾白熱化的時候,我們就是要提出舉國抗日的口號,以擴大無產階級的政治影響。我們以此旗號,東征討賊、揍他不和小鬼子使勁動手的閻老西,我們師出有名。“命令英勇的抗日主力紅軍,即刻出發,打到山西去,開通抗日前進道路,同日本直接開火” 。這就占據了政治主動!閻老西看了,很可能會像當年的南昌的贛軍司令部在《旬刊》上發文那樣,發出“毒矣哉”的哀嘆!

 

這就是主席,不僅是精謀善戰的軍事家,而且是掌握著爐火純青的斗爭藝術的政治家。

 

為什么揍他閻老西?主席講了這幾點:“他有五個弱點:(一)戰略形勢孤立,蔣介石、張學良暫時不能援助:(二)戰略上的防御地位:(三)人民一般不滿:(四)作戰指揮差:(五)攻擊精神差。”

 

主席不愧是身經百戰的大軍事家,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主席也強調了注意分析閻老西的優勢:“(一)優勢兵力;(二)本身作戰能力;(三)防御力較強;(四)社會力量強,有民團與保甲制度。” 

 

主席深知——無產階級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是為人民服務的,群眾是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我們要一邊打閻老西,一邊發動群眾打土豪,在群眾之中發展革命軍事力量、革命經濟力量、革命組織力量,為我們大規模逐鹿中原打扎實基礎。

 

所以主席強調:“我們的長處是:(一)進攻的;(二)能打運動戰;(三)有偵察條件;(四)有陜西游擊隊、地方干部的配合;(五)有人民援助;(六)紅軍能作戰。在作結論時,強調首先要打勝仗,才能創造蘇區;還對新兵的補充和訓練,干部的訓練和配備,槍支彈藥的修造,被服、食鹽的供應等各項準備工作,提出具體任務和要求。” 

 

 

作為用兵如神的軍事家,主席堅持不打無準備無把握的仗,他很早就讓林彪等人加緊有關東征的地理情況調查研究工作,并加緊東征訓練準備。1月14日,主席致電彭德懷,左權、聶榮臻,徐海東、程子華:“規定紅一軍團和紅十五軍團分別于二十日前和二十四日集中于臨真鎮和甘谷驛;要求兩軍團集中后,加緊訓練,二十七日完成一切準備;提出紅一方面軍司令部于二十七日開達延長城。” 

 

為了使戰斗具有突然性、打閻老西一個措手不及,主席特意強調:

 

“為嚴守行動秘密,這項命令直至二月十二日紅一方面軍主力東渡黃河前才公布。” “請前委先來前方,注意蔭蔽,走延水城(延水城,即陜西延川縣城。)、雙廟河、川口鎮至袁家溝(地方干部、警衛連今后隨劍英)。”“東征行動在渡河之日以前對居民群眾仍須嚴守秘密,每個指戰員注意嚴守秘密。” “隱蔽運動避敵發現,為爭取勝利之嚴重條件,各兵團應遵照迭次命令,于敵機活動時間停止運動,派出主官首長指揮,繞過暴露地段及集中地。如不嚴格隱蔽因而暴露企圖,將唯各兵團首長是問。” 這里也可見主席治軍的嚴格。

 

隱蔽行動,突然出擊,這種戰法,和后來毛主席指揮平津大戰的時候所用的戰法極其相似。

 

主席作戰很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做最困難準備,他致電彭德懷說:“只有取閻錫山為對手,基本的作戰方針取穩扎穩打,依靠黃河發展并以調孫楚……求得陜北殘敵的肅清,躍進深入敵后野戰急進,有大批分派撤退無隔斷危險時才行之。同時保證第二批退回渡河的船只。”后來,主席還強調:“一定要保證黃河各渡口在我手中,使我進退有據。” 主席果然是算無遺策,提防著隔斷退路的危險。

 

就是在這樣復雜而緊張時候,就在主席這樣抓緊指揮紅軍具體開展軍事行動的時候,主席也沒忘記教育林彪不能搞本位主義、宗派主義的問題:“我們向你們屢次提出這個問題,不是單從發展一軍團的觀點出發,而是從發展北方以至全國的革命武裝力量出發,要求你們在原則上與實際上更大與更具體地注意。”

 

 

二、集中兵力突襲敵人,殺他閻老西一個措手不及!

 

東征的打法,主席在2月17日強調:“不論從戰略上,從戰役上,從消滅山西敵人上,從消滅陜北敵人上,均須集中全力爭取東面勝利。” 集中優勢兵力,雷公打豆腐,才能有效地消滅敵人。

 

“因此,二十八軍主力須移于吳堡附近,第一步乘李生達……撤退,肅清吳堡、佳縣、神木、府谷一帶;第二步配合沿河武裝相繼渡河,向柳林、軍渡以北山西地方發展蘇區。” 這就是主席的具體部署。

 

2月18日,主席和彭德懷一起下達了東征的命令:“東渡黃河,以堅決手段消滅東岸地區之敵,占領呂梁山脈各縣,首先占領石樓、中陽、永和等縣,粉碎沿河堡壘線,控制船渡于我手中,在東岸造成臨時作戰根據地……以溝口、河口兩處為主渡點;兩軍團派出渡河司令員、政治委員及船只指導員,指揮每個渡河點,以保證最敏捷、最有秩序地渡河;二十一日晚八時為渡河時間。”這里明確體現了主席兵貴神速的思想。

 

渡河的時候,主席使用了“聲東擊西”的作戰方法,給閻老西打迷魂陣。2月20日,主席和彭德懷致電林彪、聶榮臻,徐海東、程子華,劉志丹,蕭勁光并告毛澤民、葉劍英: “甲、渡河時間一律本日二十時(即下午八時)開始,不得先后參差。乙、本日二十時起至明晨八時止,各電臺每二時聯絡一次,特別是渡河得手與否立即電告。丙、林、聶以小部從福祿坪佯攻,徐、程以小部從辛關佯攻。丁、閻紅彥率八十一師第三營從馬花坪渡河、徐、程派一個營從社里渡河。戊、彭從溝口渡河,毛依河口得手與否決定從河口或從溝口渡河。”這里也體現了主席關于注意各部隊之間聯系的行軍思想。

 

 

20日晚8時,紅一方面軍主力突然開始東征,強渡黃河,迅速突破閻老西匪軍的防線。至23日,紅一方面軍就閃電一般的迅速、全部控制辛關至三交鎮之間各渡口,占領了包括山西三交、留譽、義牒的橫寬五十余公里、縱深三十五公里地區。

 

這就是兵貴神速!這就是出其不意!

 

閻老西氣急敗壞,驚慌失措,急調晉綏軍主力回防,并向蔣匪高呼救命……

 

2月21日,毛主席做了之后的作戰部署——繼續擴大戰果,集中兵力,迅速占領要地、消滅敵人。同時,主席提醒方面軍直屬隊注意提防敵人,構筑好工事……

 

主席致電彭德懷,聶榮臻、林彪,徐海東、程子華:“從河口至三交鎮沿河之敵約兩團現在我大包圍中。我一軍團應速向小蒜鎮、十五軍團速向義牒鎮截敵追敵,兩軍團并各以先頭師乘勝向石樓急進,相機占領該地。義牒鎮、河口兩點是方面軍主力后方聯絡線,十五軍團須酌派小部保護,候抗日游擊隊明日或后日接替。” 

 

主席也致電葉劍英、楊尚昆并飛送徐海東、程子華:“方面軍直屬隊接十五軍團渡河后,即在對岸適當地點宿營,嚴密配備警戒,構筑工事,并派小隊分向上下游堡壘線各十里以上偵察游擊,等候我到達。” 


主席還致電彭德懷,林彪、聶榮臻,要他們下迅速奪取中陽;致電徐海東、程子華,集中主力須盡一切可能奪取石樓。23日,主席在給徐海東、程子華的電報再次指出:“石樓為東征戰略要地,須盡一切方法奪取之。”可見主席對戰局抓得很緊。

 

主席判斷——敵人短時間內還很難進攻我軍的有利戰機。同時,為了克服困難、打開局面,主席致電彭德懷并告林彪、聶榮臻,徐海東、程子華,他強調:“不論中陽、石樓等城能否攻克,不論閻錫山向我進攻之力量與時機如何,方面軍目前基本的方針是用極大努力,在中陽、石樓、永和、隰縣等縱橫二百里地帶建立作戰根據地,為赤化山西全省之起點,為迎接閻錫山后我進攻之戰場,全部工作的中心放在迎接更大戰斗的基礎上。” 

 

2月24日,主席發布訓令:“閻錫山因倉卒應戰,須從陜北及遠地調兵,到戰役攻擊之日尚須十天左右時間。方面軍有堅決粉碎敵人援兵之任務,基本方針是在柳林、離石、中陽、孝義、隰縣、永和一線內圍石樓,求得打增援部隊,用大的速度爭取居民群眾與紅軍一致,集中兵力消滅敵之一路至兩路,取得在山西發展抗日根據地之有利條件,完成東征計劃第二步任務。目前極短時間之內(估計十天左右),我們是處在兩個戰斗任務之間,即渡河戰斗已經完結,而進攻尚未到來,其任務是集中全力準備作戰。具體要求是:(一)使紅軍與居民群眾相結合;(二)使紅軍干部了解與熟悉山西的敵情、地形、政治經驗、社會情形等;(三)從政治上和軍事上提高戰斗力。”

 

 

同日,極其謹慎的毛主席致電周恩來,提到了保護渡口的問題:“請速動員綏、清、延、延(綏、清、延、延,指陜西綏德、清澗、延長、延川。)四縣沿河赤少隊迅速過渡,拆毀堡壘,發動群眾保護渡口。” 西路軍徐陳首長但凡有半點主席這樣的警惕意識,也不至于被敵人切斷退路,最終導致西路軍幾乎全軍覆沒!主席還致電總理,強調紅二十八軍主力盡快東調,這樣的話奪取吳堡、佳縣、神府許多地方,有利于直接援助主力。可見主席充分集中兵力、抓主要矛盾的作戰風格。

 

圍點打援、發動群眾、集中優勢、擴大政治影響、知己知彼、發展力量、注意渡口保護工作……上到戰略,下到戰役,上到政治,下到軍事,都說得清清楚楚,毛主席果然是軍政兼顧、統籌全局、算無遺策,中國革命能有這樣的大軍事家指揮,何其幸也!

 

26日,毛主席和彭德懷致電林彪、聶榮臻:“對關上之敵,如地形有利,應于二十七日堅決消滅之。”充分利用有利地形,這也是主席很重要的一個作戰思想。

 

在毛主席親自指揮下,紅軍勢如破竹,閻老西更加驚慌失措!

 

一邊打仗,也要一邊發展我們自己的政治、軍事、經濟力量。主席和彭德懷致電林彪、聶榮臻、朱瑞,徐海東、程子華、郭述申:“關上、水頭之線,即石樓、中陽、孝義、隰縣四縣交界地區,是我軍作戰樞紐,在地形上又是最好的臨時后方根據地。望下創造作戰根據地的決心,努力進行該地東南西北四方面各五十里地區的群眾工作。” 這也可見主席對單純軍事觀點的反對。

 

紅軍的連戰連捷,使主席自豪地說:“一軍團與十五軍團連日的勝利,特別是關上的勝利與水頭的占領,使紅軍取得了在山西創立根據地的初步自由”,“使我們奪取了石樓、中陽、孝義、汾西、隰縣五縣交界這個在軍事上有極大意義的地區”,“對于我們的作戰與創造根據地給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同時,主席也指出:“水頭的勝利,使汾陽公路與汾水鐵路完全暴露在我們面前,估計閻錫山會使用四五個師在短期內向我進攻。因此一切為著打第二個勝仗,是我們現時唯一正確的口號。”


 

毛主席作戰思想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一個戰役階段考慮到下一個階段戰役情況,就是考慮各階段聯系的問題,注意全局。主席對閻老西準備反攻的判斷就體現了這一正確軍事思想。

 

打仗,打的是政治仗。要想打勝仗,必須發展在群眾之中的政治影響,發展政治組織力量,發動群眾,并發展無產階級政治路線領導下的人民武裝。所以主席說:“為鞏固這一區域,爭取打第二個勝仗,兩軍團主力應在以關上為中心與以水頭為中心的地區,蓄養部隊銳氣,發動群眾斗爭,把英勇的紅軍與有利的地區結合起來。”

 

把“瓦解敵軍”和“官兵一致”、“軍民一致”并列為三大“建軍原則”,是毛主席的重要創造。其中,在東征作戰的時候,主席也爐火純青地運用優待俘虜的政策:“必須向全體紅色戰士指戰員說明優待俘虜、特別優待官長的用意何在,以及對于清查敵軍大小軍言,一經解除武裝,一律不得剝衣,不得搜身,不得打罵,不得捆綁,不得譏笑,而以熱烈歡迎、誠懇招待的態度向著他們,用此策略以瓦解白軍。” 

 

3月4日,主席判斷——閻老西的進攻部署已完成,于是他和彭德懷致電林彪、聶榮臻,徐海東、程子華并告劉志丹、蕭勁光:“要求各部隊除進行駐地附近地方工作外,加緊作戰準備,偵察敵情,待敵前進,弄明情況,然后迅速集中主力消滅其進攻部隊一路或數路。” 可見主席的未雨綢繆。

 

這時,東征之戰就進入了下一個階段——從容應敵階段。

 

 

三、實事求是,從容應敵,精準收尾

 

閻老西匪軍殺過來了?不怕!主席指示——集中優勢兵力,干死他一路兩路!具體如何打,視情況而定。

 

3月5日,毛主席和彭德懷致電林彪、聶榮臻,徐海東、程子華。主席提到:“我軍應以關上、水頭為樞紐,背靠石樓,集中兩軍團最大主力,以連續戰斗消滅其東面之兩路或三路為基本作戰方針。如南面之敵迫近水頭,亦可從南面打起,依明日情況決定。” 同日,主席還致電徐海東、程子華,又強調了關鍵在于集中優勢兵力殲敵的問題。

 

主席不僅精通戰略,而且精通戰役戰術。關于如何消滅敵人,主席特別指出——集中主力,打擊敵人側后,包圍消滅敵人;千萬注意抄敵人后路,給敵人實質性打擊。

 

3月6日 主席和彭德懷致電林彪、聶榮臻、徐海東、程子華:“我軍以待機各個擊破,集中主力,連續戰斗,先打東面,再打北面,擊其側后,包圍消滅之戰法,本日兩軍團均須集結休息,不應作戰。”主席還致電林彪、聶榮臻:“為準備打一仗后,又打第二仗,又打第三仗,必須以主力一部抄敵后路,把敵包圍消滅,免去追擊。必須免去追擊,才能當日集合隊伍于一處,才便于打第二仗,才便于應付意外變化。敵人戰斗力雖弱,但主力數不少,我們應該集結部隊好好地打。” 

 

3月8日主席領導大家研究了兌九峪(今兌鎮)戰斗部署,決定在這里集中兵力重創閻老西匪軍。3月11日,主席和彭德懷致電林聶徐程:敵軍被我擊潰而且向兌九峪方面撤退,“我軍有以主力乘勝東進,致迫太原,徹底打破閻敵總進攻部署,擴大戰略上的戰果,擴大宣傳,擴大蘇區,擴大紅軍,奪取民眾,爭取創造蘇區有利條件之任務。” 這就是“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僅要在軍事上擴大戰果,而且要在政治上、軍隊組織上、群眾中發展力量,不遺余推動革命力量的大發展。

 

3月12日,主席主持召開了紅一和紅十五軍團的干部工作會議,做了這樣的細致部署:“以總部特務團和黃河游擊師組成中路軍,轉戰隰縣、交口、石樓、永和一帶,牽制晉西方面的敵軍;以紅一軍團全部及紅十五軍團第八十一師主力組成右路軍,沿汾河和同蒲路南下作戰以紅十五軍團主力兩個師為左路軍,北上直逼太原向晉西北行動,并掩護紅一軍團南下。

 

中路牽制,右路集中作戰,左路威脅敵人掩護右路——清晰的戰役部署!

 

由于閻老西就是不認揍,再次死皮賴臉的向石樓方向反擊,結果搞得太原和晉南、晉西北防守減弱。主席精準把握戰機,分別致電林聶、徐程:“右路軍繼續南下,相機奪取趙城、洪洞、臨汾,并向曲沃、聞喜、運城前進,以小部在霍縣附近牽制關麟征(關麟征,當時任國民黨軍第17軍第25師師長)部。左路軍乘虛北上,第一步相機占領文水、交城及其附近區域,破壞電線,擴大宣傳,聲言進攻太原;第二步相機占領靜樂、嵐縣、岢嵐等地,創造晉西北游擊根據地。中路軍牽制反擊之敵,控制黃河渡口,維持后方交通。右路軍從十九日起由霍縣地區南進,占領趙城、洪洞、臨汾、襄陵(襄陵,舊縣名,1954年和汾城縣合并為襄汾縣)、曲沃等縣廣大鄉村,破壞同蒲鐵路一百余公里。左路軍于十八日由靈石以西地區北上,二十五日襲擊晉祠鎮,威脅太原,并于三十一日進至興縣以南曹家坡地區。” 這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正好趁虛狠狠揍一頓閻老西的這些巢穴!越是這樣大張旗鼓威脅太原,閻老西越著急。

 

在這里,我不得不再次提一嘴西路軍的問題——看看,主席指揮東征的時候,就緊緊地注意著控制黃河渡口的問題,就極其重視維持后方交通的問題,西路軍領導但凡有半點主席這樣的謹慎、周全、縝密的戰略意識,也不至于讓那么多紅軍戰士犧牲呀!

 

主席抓緊占據,不放棄一切可以擴大戰果的時機。3月20日,他和彭德懷致電林聶、徐程:“晉敵新部署尚在遲疑未決中,我一軍團在南面,十五軍團在北面,應利用此時間擴大占領區域,擴大進攻聲勢,擴大政治宣傳,破壞統治基礎,加緊爭取民眾當紅軍,盡可能占領幾個縣城。” 同時,主席反對沒有意義的戰役上的消耗戰,不打不勝的仗。他指出:“如城高難下,不必強攻,以擴大宣傳、擴大紅軍為第一。” 這就是實事求是!

 

打東征之戰,就是為了革命力量的大發展——發展軍隊、發展群眾基礎、發展群眾組織、發展補給物質基礎、發展黨組織力量。所以,主席致電林彪、聶榮臻:“你們可在霍縣、趙城、洪洞、臨汾、曲沃廣大區域放手發動群眾,擴大紅軍能達千人目的即是大勝利”“注意搜繳民團槍支武裝游擊隊。霍縣、趙城、洪洞、臨汾四縣東西均山地,可能造成部分蘇區。注意建立黨支部。如得有大批新報紙,我們即派隊來取。” 同日,主席和彭德懷還致電徐海東、程子華:“在此區域內,消滅地主武裝,消滅北上小于自己之敵軍部隊,盡最大可能,用一切努力奪取一二個縣城于我手中。”“廣泛地擴大宣傳,分發財物,發動廣大群眾,直至普遍建立游擊隊,建立政權,分配土地。”“猛烈擴大紅軍,爭取在一個月擴大一千五百人”。軍隊也要擔負變革生產關系、組建政權、做群眾政治工作的任務,這是毛主席在軍隊建設歷史上的原創性貢獻。

 

 

3月25日,在四江村中央政治局會議,毛主席的報告更清晰地論述了他“逐鹿中原”的戰略構想:“華北是全面對日作戰的戰場,華中是后方。黃河流域以華北五省為戰場,其他為后方。經營山西,是對日作戰的重要步驟。我們的方針,是‘以發展求鞏固’,只有發展才能求得鞏固。目前經營山西為主,也要準備在河北、山西、綏遠三省進行運動戰。在戰略上采取大膽的方針,因為客觀環境好。在戰役上采取謹慎的方針,在有利地形上以多勝少,以求減少錯誤。” 打到群眾基礎最多的矛盾焦點去,這才有利于擴大紅軍的影響,有利于逐鹿中原。大膽的戰略、謹慎的戰術,主席確實是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腦闊四海,并吞八荒”之才的無產階級大戰略家。

 

之后,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集中兵力擴大戰果、發展革命政治經濟以及軍事力量的實踐,革顯著發展。4月13日,毛主席和彭德懷致電周恩來并告林彪、聶榮臻:“右路軍發動了汾河群眾,籌措了款,解決了被服,特別爭取了擴大紅軍的勝利;左路軍亦連戰皆捷,特別十二日三角莊戰斗,擊潰敵第六十六師一個旅,消滅一個團,團長被俘;中路軍在石樓、隰縣、汾西廣大地區發動了群眾,組織了游擊隊,二十余區域開始分散土地,打了些小仗。”電報還指出,“東渡以來紅一方面軍擴大二分之一”。14日,主席致電林聶:“尋敵作戰以運動戰為上策,以打停止中之敵為下策。” 看看,無時無刻不緊密指導著他們!

 

4月24日,由于國民黨軍將大舉向紅軍進攻,主席和彭德懷兩次致電林彪、聶榮臻,徐海東、程子華,宋任窮、蔡樹藩,宋時輪、閻紅彥并告周恩來:“紅一軍團三個師以桑壁鎮為樞紐……并派兵向永和、石樓、大寧三城及永石、石大之間游擊偵察;紅十五軍團進至康城鎮、勍香鎮之線;紅二十八軍在義泉不動,派隊向縣、午城游擊偵察;紅三十軍由勍香鎮出發,在黑龍關、土門鎮之線擴大影響,迷惑陳誠。總部于明日率第一分隊由康城鎮出發,以三天到桑壁鎮與林、聶開會。” 實事求是,隨機應變,迷惑敵人,主席的戰術實用而多樣。28日,主席指出:“東面情況已根本地發生變化,喪失了繼續作戰的可能,為穩固計決定西渡。” 

 

可見,毛主席根據實際情況,精準收尾——有戰機就打,沒戰機就跑,這就能保持主動,立于不敗之地。主席的軍事指揮藝術的張弛有度、爐火純青在東征之戰充分體現。紅爺們白天休息,夜間渡河。由于主席長期堅持嚴謹扎實的作戰方針,紅軍得以保持著進退自由的主動,從而安全地渡過了黃河。

 

東征之戰無疑是一次輝煌的大捷。“紅軍東征,歷時七十五天,消滅國民黨軍七個團,俘敵四千余人,繳獲各種槍四千余支,炮二十余門,取得江河作戰經驗,提高了戰斗力,迫使晉綏軍由陜西撤回山西。紅軍擴大新兵八千余人,籌款三十余萬元。在山西二十個縣開展了群眾工作,宣傳了黨的抗日主張,擴大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政治影響。”東征大捷,不僅實現了革命力量大發展,而且擴大了我黨和紅爺們在山西的政治基礎,為我們不久之后全面打到外線、問鼎中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毛主席軍事上的雄才偉略、用兵如神以及政治上的高瞻遠矚、斗爭藝術爐火純青,在東征之戰就充分體現了出來。東征之戰確實是主席把軍事指揮藝術發揮的非常精彩的一戰,這場戰役的經典不亞于人類軍事史上其他任何一場經典戰役。

 

【注:文中引文均摘自《毛澤東年譜(1893-1949)》第35章,1936年,43歲】

 

(作者系昆侖策特約評論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毛著和毛時代史研究Maoism”,修訂發布)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公眾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善之淵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烽火HOME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