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1日-星期一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引領農民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二十多年來,山西省河津市龍門村在村黨委書記、村委主任原貴生的帶領下,堅持黨建引領、產業強村,不斷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組織村民走共同富裕道路,在實踐中探索出一條鄉村振興的成功之路。202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2億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萬元。龍門村先后被評為“全國文明村”“全國十佳小康村”,龍門村黨委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原貴生同志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連續四屆當選為全國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大黨代表。
一 因地制宜發展工業產業,多輪驅動壯大集體經濟
龍門村位于山西省西南部秦晉交界的河津市禹門口,是“禹鑿龍門”“魚躍龍門”故事發生地,全村有3800多口人,耕地面積僅有1179畝,人多地少難以脫貧致富。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后期,龍門村黨組織審時度勢,決定利用山西鋁廠占用該村土地的賠青款,依托當地的煤炭資源優勢發展焦化產業,發展集體經濟,帶領村民走共同富裕道路。1988年年產2.5萬噸的焦化廠建成投產,為發展集體經濟積累了原始資本。
1996年夏天,一場泥石流沖毀了龍門村西溝自然村,危難關頭原貴生挑起了村黨委書記的重任。他上任后,團結帶領龍門村黨員干部和村民,大膽探索以發展集體經濟為主體,融合股份、外資、聯戶、個體等相結合的多輪驅動、滾動發展的企業經營模式。二十多年來,龍門村先后投資40多億元,上馬了焦化、建材、電力、精鋁、炭黑等十余個項目,組建了龍門集團,形成了焦化、建材、新能源、余熱發電、貿易、房地產、旅游七大產業互為依托、互相促進的產業格局,推動企業集團向多元型、產業融合型、規模型發展。
二 面對現實及時轉型,推進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2018年,焦化產業面臨國家新一輪淘汰政策,龍門村“兩委”班子經過認真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村民意見,決定籌集資金實施172萬噸焦化配套液化天然氣、干熄焦發電項目,推動企業集團向高新技術型、生態環保型、規模擴張型發展。經過三年的緊張施工,該項目全面建成投產。焦化板塊形成年產172萬噸國標一級冶金焦、10萬噸液化天然氣、10萬噸合成氨、3億度干熄焦余熱發電能力,其中6.8米搗鼓焦爐屬于國內最大的單體焦爐;建材板塊形成年產100萬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150萬噸水泥、100萬立方商砼、4.5兆瓦余熱發電能力,成為晉南地區重要的綜合建材生產企業;旅游產業板塊推出了黃河龍門景區和龍門鄉村游兩個主打產品。龍門集團向綠色、生態、環保轉型,向文化旅游產業延伸,向高質量發展邁出了堅實步伐。2022年,龍門集團實現銷售收入67.5億元,給國家上繳稅金1億多元,企業固定資產突破40億元。
三 開放包容的企業文化,增強了企業發展凝聚力
“進了龍門村,就是龍門人。”這是龍門集團每一個外來職工的深切感受。二十多年來,隨著龍門集團不斷發展壯大,吸引了大量外來人員前來就業。近幾年就陸續招聘了500多名大學生。龍門集團秉承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凡工齡達到10年的職工,被授予龍門村“榮譽村民”,和村民一樣享受村集體年終分紅;外來職工子弟考上高中、大學,和村民孩子一樣享受村集體獎勵的助學金;工齡滿3年的職工,和村民一樣享受購買村集體住宅樓的優惠條件。企業給職工創造平等的上升通道,不少外來職工在龍門集團這個大舞臺展示才華,用真才實學為企業擔當重任。開放包容的企業文化,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為企業展翅騰飛增添了強大動力。
四 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讓企業員工安居樂業
龍門村“兩委”班子認真踐行“以人為本”的理念,在企業發展壯大過程中,堅持為企業員工和村民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最近二十年,龍門村先后投資2.2億元,建起了四縱八橫的32棟高標準住宅樓;投資3600余萬元,為住宅區建設了商貿服務中心、文化活動中心、老年活動中心、醫療服務中心、旅游接待中心,投資3000余萬元建起了標準化中學、小學、幼兒園,形成了設施齊全、服務完善的新村社區;累計投資6000萬元實施生態保護工程,打造千畝濕地公園、構建千畝環村林帶、建設10萬平米的綠色公園,形成村在林中、人在畫中的園林化和美生態。
與此同時,龍門村黨委十分重視優秀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教育,累計投入3000萬元,先后建起了黨建展覽館、圖書館、村史展覽館、民俗文化博物館、大禹文化館、中國名村展覽館等文化教育基地,堅持對黨員干部、企業職工和村民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增強他們愛黨愛國愛集體的主人翁情懷。形象生動、豐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和內容,吸引社會各界人士和中小學生前來參觀學習,年接待學習參觀者10萬余人次。龍門文化教育基地成為運城市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范點”。
五 全面落實民生“七有”,村民的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圍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發展目標,龍門村“兩委”班子認真貫徹、抓好落實。目前,龍門村60歲以上的老年人分年齡段每月領取600、650、700、750元的養老補貼;村民的養老、醫療保險全部由村集體買單,村民的醫療費在新農合報銷的基礎上,剩余部分全部由村集體承擔;村里建有老年公寓,讓孤寡老人頤養天年;每年為教書育人做出突出成績的優秀教師予以重獎,為企業職工和本村子弟考入大學一本的每人獎勵5000元、二本的每人獎勵3000元、高中達線的每人獎勵1000元,村集體累計投入獎學金373萬多元。隨著村集體經濟逐步發展壯大,龍門村堅持每年為村民分紅,分紅標準已遞增到每年每人5100元,每個村民累計分紅超過5萬元。如今的龍門村,民生“七有”目標已全面落實,家家住樓房,人人有分紅,就業有保障,本村上中學,看病不花錢,養老不發愁,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沒有落下一個人,村民們的幸福生活像芝麻開花——節節高。
(作者系運城市委政策研究室原主任;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張志斌:宜居宜業共同富裕的樣板——來自河津市龍門村壯大集體經濟的報道
2023-12-10?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