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高達7.5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4.3%。互聯網已經深度融入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眾多領域,深刻改變著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方式。我國思想文化環境相應發生著快速變革,社會思想輿論格局得到整合重塑。網絡思想狀況作為社會思想文化狀況的集中呈現地,在2017年涌現出了一些新現象,呈現出了一些新特征,值得關注。
一、2017年度網絡思想狀況形勢總體向好
1、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引導力、感召力、凝聚力進一步提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意識形態工作作為黨的一項極端重要工作在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和落實網絡強國戰略等工作中得到貫徹落實。隨著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不斷加強,黨員干部“四個意識”顯著增強,網絡空間中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得到大力弘揚。這突出體現在:
其一,黨的十九大得到全國人民的廣泛關注。在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前,《將改革進行到底》《輝煌中國》等七部大型專題片僅在央視新媒體的播放量就達到12億次。在十九大召開以后,各類宣講解讀文章在網上廣泛流傳。這表明網上網下同心圓建設產生了明顯的成效。
其二,網絡正能量明顯匯集,主流輿論不斷壯大。“點贊中國!”“厲害了,我的國!”“為祖國瘋狂打CALL!”等網絡流行語得到廣大網民的自覺廣泛使用,表明愛黨愛國等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在網絡空間具有了深厚的民意基礎。2017年8月,愛國主義商業電影《戰狼2》引起網絡熱議,片中宣揚的主旋律得到絕大多數網民的好評,體現了主流意識形態的強大感召力。
其三,網民的是非意識增強,是非辨別能力提高。韓美聯合部署薩德反導系統事件、中國訪美學者章瑩穎失蹤案分別發生于2月和6月,引起廣大網民長達數月的集體性持續關注,這表明我國人民對于西方“自由”“民主”“人權”價值觀具有反思與質疑的意識。9月,“港獨”宣傳海報被撕行為得到國內網民一致贊賞。10月,英雄烈士名譽、見義勇為善舉受到新修訂施行的民法總則保護,通過法律途徑維護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這一重大舉措也得到廣大網民的普遍支持。網絡上掀起了自覺捍衛革命先烈、英雄人物名譽等各項活動。
這一系列事件表明,愛國主義等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深深扎根于人民心中。
2、黨和政府、黨媒政媒主動參與社會輿論的行為更加積極有效。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網絡群眾路線作為新時代群眾路線的重要途徑,要求領導干部善于運用網絡了解民意、開展工作。
2017年,在重大社會事件的處置與回應過程中,網絡群眾路線得到了有效落實。11月,北京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大興火災事件引起網民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北京市政府給予了高度重視,迅速展開調查并在網上及時公布調查進展,同時,有關部門在網下緊密配合,采取有力措施處理相關責任人,并進行專項整治工作,以防止類似惡性事件再次發生。
這一系列網上網下密切配合的主動舉措,即使事件得到較為妥善的處理,同時也得到了網民的廣泛認可,從而展現出黨和政府積極回應群眾關切的優良工作作風。
除此之外,黨媒政媒主動參與群眾性網絡公共討論的意識和能力顯著增強,使用網言網語進行信息傳播,注重與網民的交流互動,已經成為越來越多黨媒官媒在互聯網上的自覺行為。
3、基于網絡媒介技術的社會思想輿論格局正在重塑。
近幾年網絡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新的媒介形式層出不窮。盡管所有的新技術都源自已有技術的組合,但是網絡空間的信息技術迭代升級速度空前,在分解已有形式的過程中不斷重組嶄新的媒介形式。
由于數字流具有可互換性,這使得不同形式的媒介可以輕易變換形式,相互融合,產生變革。事實上,我國社交網絡的發展勢頭非常迅猛,在微信、微博主導的網絡輿論格局之外,以知乎、喜馬拉雅、嗶哩嗶哩為代表的網絡交流社區也在迅速發展,不斷塑造出多元細分的思想市場格局。
需要注意的是,基于社交人際關系網絡的思想交流平臺,具有去中心化、自組織化的特征,網絡上的個體作為一個個傳播節點可以實現相互直接聯系,進而形成一個個基于趣緣、多點互動的獨立思想交流群體。這些小眾化、耦合式的網絡社區容易產生種種亞文化,一方面有助于促進社會的思想創新,另一方面也容易滋生疏離主流文化的傾向,從而具有鮮明的兩面性。
此外,當前我國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正在走向深度融合,知識付費發展迅速,這有助于促進少數意見領袖與眾多社會成員之間的緊密聯系,形成思想互動圈層,從而改變我國社會的思想輿論格局。
4、網絡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仍然復雜。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意識形態領域斗爭依然復雜,國家安全面臨新情況。當前,互聯網已經成為輿論斗爭的主戰場、主陣地、最前沿。
如,瀘州青年墜樓事件被謠傳為官二代欺壓百姓,這些網絡言論表明,目前網絡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主要表現為非對抗性的人民內部矛盾,突顯出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的群眾認識問題與利益訴求。
除此之外,習五一、崔紫劍等正能量“意見領袖”遭到網絡話語暴力、《軟埋》等歪曲土改歷史的文學作品受到網絡個別熱捧等極端現象表明,我國社會人民內部矛盾也存在著個別社會問題意識形態化并激化為對抗性敵我矛盾的隱憂。
網絡輿論事實上已經成為反映我國社會意識形態領域狀況的晴雨表。
二、網絡思想未來發展是對時代呼喚的回應
1、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將對網絡文化建設提出更高期望。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斷。這一矛盾在文化領域突出表現為,人民對于高品質文化生活的需要與有效供給不足之間存在著差距,從而給低俗庸俗媚俗文化產品留下了一定傳播空間。
互聯網作為廣大人民群眾獲取文化消費資料、進行文化交流活動的一個主渠道,網絡文化發展的狀況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權益。作為國家文化建設的戰略工程,以內容建設為根本,立足網絡傳播特性,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應該成為下一步工作的重要方面。
除了內容創新以外,形式創新仍然需要進一步加強,要進一步使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網絡語言來講述深刻的道理。
2、社會轉型期群眾的焦慮心態,將對網絡綜合治理提出更大挑戰。
互聯網是社情民意的集中呈現地,反映著人民群眾的思想狀況。當前,中國社會正在經歷經濟社會轉型期、全面深化改革攻堅期及傳統媒體轉型期,三期疊加對于人民群眾的心理產生了巨大影響。
為了化解人民群眾的社會焦慮心態,迫切需要將網絡納入國家治理體系。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時特別強調,要發揮網絡傳播互動、體驗、分享的優勢,聽民意、惠民生、解民憂,凝聚社會共識。他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
2017年,廣大群眾圍繞著房價問題、讀書回報率和財富分配等問題進行網絡公共討論。而《我是范雨素》一文網絡熱議則折射出網民對于底層群眾的情感共鳴,這一系列網絡輿論事件反映出部分民眾面對社會轉型期而產生的不安情緒、焦慮心態。
這些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現實關切往往成為網絡公共討論的焦點及輿論風險點,這就提出了要進一步強化網絡綜合治理,堅持以網絡上暴露出來的民生問題為切入點,努力形成網上網下同心聚力、齊抓共管,共同防范社會風險,共同構筑同心圓的更高要求。
3、信息技術推動網絡輿論格局的分化重組,將對網絡社會生態建設提出更新要求。
《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17》顯示,互聯網發展正從“人人互聯”向“萬物互聯”轉換?;贗Pv6協議的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將相應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時指出,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不斷發展,使互聯網的社會動員功能日益增強。網絡不僅是一個社交媒體平臺,更是中國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網絡作為一種新動能,必然推動中國社會發生巨大的發展變遷。
2017年,在大量新興信息技術的推動下,去中心化的網絡交流社區日漸形成,大規模全網聯動惡性事件少發,網絡輿論生態總體上呈現出積極理性的良好態勢。
當前,網絡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勢頭強勁,未來基于分眾化、分布式、協同性特征之區塊鏈技術的網絡社區將繼續深入發展,這將為網絡輿論生態的進一步改善提供技術支撐。同時,隨著以BAT為代表的中國先進網絡信息技術走出國門,成為世界范圍內廣泛使用的社交網絡平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思想將在國際社會得到更大范圍的認同和踐行。
三、多策并舉促進網絡思想狀況進一步實現良性發展
1、通過網絡平臺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黨的十九大通過的黨章修正案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我們黨的行動指南,這是黨的指導思想的又一次與時俱進和創新發展。
這一偉大思想涵蓋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基本問題,指明了中國未來的前進方向。
這一思想將成為今后中國社會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和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的最大共識,從而使這一思想切實變成全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發揮最大的實踐指導作用。為了最大范圍凝聚社會共識,就必須充分發揮網絡在宣傳和傳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優勢。
這就要充分利用網絡宣傳的創新方式和手段,著力提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同時進一步實施網絡內容建設工程,總結提煉好中國故事,培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一致的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進一步落實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制定實施科學的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考核評價制度,區別對待政治原則問題、思想認識問題和學術觀點問題。
2、高度重視互聯網的社會文化屬性?;ヂ摼W不僅具有技術屬性,而且具有社會屬性、文化屬性。
雖然互聯網自身是技術形式,但是在互聯網的設計、建構和運營過程中,人文價值觀念無不體現其中,因而互聯網也是一個國家人文精神的重要載體。同時,在以互聯網為基礎形成的社會交往活動中,人們也會提出具有自身價值觀念的利益訴求。而互聯網社會文化屬性的突出表現就是意識形態性,體現為網絡社會思潮、網絡輿論、網絡藝術等多種形態,具有廣泛滲透、交互回應等多面特性。
英國社會學家約翰·湯普森認為,大眾傳媒在現實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為人們編織著信仰、價值和集體認同。簡而言之,大眾媒介已經成為支配意識形態的核心體系。互聯網通過技術賦權,將政府、社會組織、人民群眾都集中在一個平臺上,國家與社會之間在互聯網公共領域進行廣泛頻繁的互動,正在使政治文化、大眾文化相互改造、相互融合,從而對中國社會文化形態形成變革性影響。
對于互聯網的社會文化屬性,我們必須給予高度重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新技術新應用安全評估管理規定》的要求,對于具有新聞輿論屬性或社會動員能力的互聯網媒介技術進行安全評估,積極依靠網絡信息技術的創新驅動,打造網絡思想輿論向上向善的發展空間。
3、進一步推進網絡社會協同治理。
網信事業要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網民是人民的一部分,網絡是民意表達的窗口,因而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需要推進網絡社會的協同治理,為人民群眾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當前,網絡新媒體的不斷涌現,加速了網絡社會化與社會網絡化的雙向進程,這就要求我們把互聯網納入創新社會治理模式的框架之中。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隨著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發展,社會治理模式正在從單向管理轉向雙向互動,從線下轉向線上線下融合,從單純的政府監管向更加注重社會協同治理轉變。
這就要求我們,利用互聯網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的優勢,推進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分別發揮好網絡監管部門、網絡運營主體和廣大網民群眾的不同作用,努力形成彼此相互諒解、良性互動的結構。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進一步建設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會態勢、暢通溝通渠道、輔助決策施政,實現網上引導工作與網下實際工作的相互配合,進而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
4、有理有利有節地開展網絡空間的意識形態斗爭。
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中,進行偉大斗爭始終是一項重要內容,這是對于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把握和自覺擔當。他十分重視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尤其是網絡空間的意識形態斗爭。他多次強調,互聯網已經成為輿論斗爭的主戰場,直接關系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和政權安全。
因此,我們要堅決爭取網絡意識形態斗爭的勝利,切實把互聯網這個影響國家安全的最大變量轉化為促進改革發展穩定的正能量。為此,我們需要根據矛盾分析方法,科學區分不同性質意識形態斗爭,在分類應對的過程中促進網絡意識形態安全。
普通群眾由于認識方法的差異、具體利益的差別引起的網絡意識形態斗爭屬于人民內部矛盾,需要通過思想引導、利益調整等群眾路線的方式來解決,這是網絡意識形態斗爭的主要類型。個別敵對勢力由于根本立場分歧而進行的、以顛覆社會主義政權為目標的網絡意識形態斗爭屬于敵我矛盾,需要采取法律手段給予嚴肅查處。
這兩類矛盾、三種意識形態斗爭類型,必須加以嚴格清晰的劃分,進而相應采取科學的處理方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們需要秉持的基本方針是,斗爭是為了更好地團結干部群眾,凝聚人心。
在事關意識形態領域政治原則和大是大非問題上,我們必須著眼于團結和爭取大多數,有理有利有節開展意識形態斗爭,旗幟鮮明地反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虛假論,幫助干部群眾劃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認識,凝聚最大共識。
5、堅決維護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網絡空間主權。
相較于一些西方國家倡導的網絡自由理念,中國更加強調網絡主權思想,突出各國自主選擇網絡發展道路、網絡管理模式、互聯網公共政策和平等參與國際網絡空間治理的權利,這是對于西方國家網絡霸權主義的有力應對,受到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熱情擁護。維護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網絡空間主權,并不意味著封閉隔閡,而是要求進一步促進國際網絡空間的互聯互通、共享共治。
自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提出了尊重網絡主權、維護和平安全、促進開放合作、構建良好秩序的全球互聯網治理“四項原則”,和加快全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打造網上文化交流共享平臺,促進交流互鑒;推動網絡經濟創新發展,促進共同繁榮;保障網絡安全,促進有序發展;構建互聯網治理體系,促進公平正義的“五點主張”,中國始終致力于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現在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進入了關鍵時期,我們要利用一年一度召開的世界互聯網大會契機,推動中國關于全球互聯網治理的“四項原則”“五點主張”成為國際網絡規則,加快提升我國對網絡空間的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推動建構公平合理的國際網絡空間秩序。我們要圍繞“一帶一路”建設規劃,堅持網絡與信息化先行,加快中國與周邊及沿線國家信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在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過程中助力人類命運共同體目標的實現。
?。ū疚臑橹醒腭R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大項目[項目編號:2016MZD012]與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17KDB046]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網絡文明與文化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來源:紅旗文稿)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