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理論研究  > 閱讀信息
郝貴生:政治同經濟相比不能不占首位——紀念列寧誕辰154周年
點擊:  作者:郝貴生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發布時間:2024-04-15 09:32:17

 

12.jpg

【內容摘要】“政治同經濟相比不能不占首位”是列寧主義的極其重要思想。這一思想是列寧在批判俄國的經濟主義思潮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19世紀末出現的這股思潮依據經濟利益起決定作用推導出“經濟斗爭應當有首要意義”的觀點。列寧痛斥這種觀點是絕對錯誤的,無產階級的經濟利益只有通過政治斗爭來實現,政治同經濟相比不能不占首位。其理由,一是經濟斗爭與政治斗爭的內在統一性及政治斗爭的首要意義;二是俄國經濟主義的理論根源是伯恩施坦“運動就是一切”的修正主義觀點;三是經濟主義的所謂“賦予經濟斗爭本身以政治性質”其實質是資產階級性質;四是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后,政治同經濟相比仍然占首要地位。列寧這種思想有極其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一是有助于完整理解和掌握唯物史觀關于社會基本矛盾辯證關系的科學原理。二是有助于正確理解毛澤東“無產階級政治掛帥”思想的深刻含義。三是有助于批判把蘇聯解體歸結為列寧”政治占首要地位”的錯誤思潮。四是批判和糾正中國當代存在的列寧當年所批判的極其嚴重的經濟主義思潮,也就是毛澤東時代所批判的唯生產力論。社會主義革命的根本任務就是在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消滅私有制、消滅階級,這樣才能真正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政治同經濟相比不能不占首位”是六七十歲以上的老同志都非常熟悉的列寧的一個重要名言。沒有列寧和列寧主義,就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毛澤東思想,就沒有新中國。中國共產黨人不能忘記過去,忘記過去就意味著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背叛。今年4月22日,是列寧誕辰154周年。為此,筆者在以往研究列寧這一思想的基礎上,再做深入的研究和修改。

俄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興起一股經濟主義思潮。這股思潮鼓吹“工人運動的座右銘是為改善經濟狀況而斗爭”、“對每一個盧布工資增加一個戈比,要比任何社會主義和任何政治都更加切實而可貴”,且還把馬克思主義的物質利益觀點作為其理論依據。他們說:“根據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學說,各個階級的經濟利益在歷史上起決定作用,所以,無產階級為自己的經濟利益而進行的斗爭對它的階級發展和解放斗爭也應當有首要的意義。”這種邏輯推理正確嗎?其結論究竟是馬克思主義觀點,還是歪曲和否定馬克思主義的修正主義觀點呢?

面臨著這種打著馬克思主義旗號歪曲馬克思主義的對俄國工人運動有極其嚴重危害性的錯誤思潮的泛濫,列寧勇敢地站了出來予以痛擊。他在1902年所寫的名著《怎么辦》一文中講到,這個邏輯推理中,連接二者的“‘所以’二字是用得完全不恰當的。根據經濟利益起決定作用這一點,決不應當作出經濟斗爭(等于工會斗爭)具有首要意義的結論,因為總的說來,各階級最重大的、‘決定性的’利益只有通過根本的政治改造來滿足,具體說來,無產階級的基本經濟利益只能通過無產階級專政代替資產階級專政的政治革命來滿足。”(《怎么辦?》《列寧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2頁)也就是說,絕對不能依據馬克思主義經濟利益起決定作用的觀點推導出經濟斗爭有首要意義,而否認政治斗爭的必要性。十月革命后,再次重申經濟與政治關系的科學論述。他說:“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政治同經濟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不肯定這一點,就是忘記了馬克思主義的最起碼的常識。”(《再論工會、目前局勢及托洛茨基同志和布哈林同志的錯誤》,《列寧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7頁)列寧為什么這樣批判經濟主義?為什么政治斗爭起決定性作用。列寧的這一思想對于當今中國共產黨人來說具有何種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列寧批判經濟主義的實質及其荒謬性


1、闡述經濟斗爭與政治斗爭的內在統一性及政治斗爭的首要意義

列寧批判經濟主義只強調經濟斗爭而放棄政治斗爭的實質是不懂經濟斗爭與政治斗爭的內在統一性。列寧認為,無產階級的經濟斗爭與政治斗爭是不可分割的內在統一的整體。馬克思主義從來不否定經濟斗爭,無產階級通過經濟斗爭把工人階級組織起來,又通過政治斗爭喚醒工人階級的社會主義覺悟,最終奪取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消滅私有制、消滅階級。這才是馬克思主義的首要任務。離開政治斗爭只進行純粹的經濟斗爭,實際就是鼓吹工聯主義。“因為經濟斗爭而忘掉了政治斗爭,那就是背棄了全世界社會民主運動的基本原則,那就是忘掉了全部工人運動史所教導我們的一切。”(《我們的綱領》《列寧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5頁)列寧還說,《共產黨宣言》已經確立了從那時候起就成了一種起碼的嘗試,一切階級斗爭都是政治斗爭,工人運動只有轉向政治斗爭,才能脫離萌芽狀態和幼年時期,才能算是階級的運動。世界上不論什么地方,不論過去和現在,不和政治斗爭緊密相連的社會民主黨是沒有的。社會民主黨沒有政治斗爭,就等于河里沒有水。無產階級如果不進行政治斗爭,就永遠不能擺脫受剝削壓迫的無權地位。列寧還說:“如果工人不能像德國工人和歐洲其他一切國家(土耳其和俄國除外)工人那樣享有自由集會、結社、辦報紙、派代表參加人民的集會這些權利,那么任何經濟斗爭都不能給他們帶來持久的改善,甚至不可能大規模地進行任何經濟斗爭。而要想獲得這些權利,就必須進行政治斗爭。”(《我們的綱領》《列寧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頁)列寧反復強調工人階級政治斗爭的首要意義。他說,促進工人階級的政治發展和政治組織,是我們主要的和基本的任務。誰把這個任務推到次要的地位,不使一切局部任務和個別斗爭手段從屬于這個任務,誰就會走上錯誤的道路,并給運動帶來嚴重的危害。工人階級階級斗爭的根源是經濟利益,也是從經濟斗爭開始的,但經濟利益的最終實現必須通過政治斗爭。這是階級斗爭發展的一條客觀規律。經濟主義的錯誤就是違背了階級斗爭發展的這一客觀規律性。

2、揭示俄國經濟主義的理論根源是伯恩施坦“運動就是一切”的修正主義觀點

列寧認為,俄國經濟主義的這種邏輯推理完全是伯恩施坦“運動就是一切”的修正主義觀點在俄國的具體體現。如列寧說:“波·克里切夫斯基(俄國經濟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所重復的是‘俄國社會民主黨中的瓦·沃’的議論(即政治服從于經濟等等),以及德國社會民主黨中的伯恩施坦派的議論(例如沃爾特曼正是用這種議論來證明工人應當首先獲得“經濟力量”,然后才能考慮政治革命)。”(《怎么辦?》《列寧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2頁)伯恩施坦“運動就是一切”完整的表述是“運動就是一切,最終目的算不了什么”。這是他在1899年公開出版《社會主義的前提和社會民主黨的任務》一書提出的。這種思想不僅影響整個第二國際,在俄國的影響也極其之大。如“合法馬克思主義”、“經濟主義”、“取消派”、“召回派”、孟什維克主義、“超帝國主義論”、布哈林主義等。列寧從從總的方面揭露批判了這句話是其典型的修正主義理論的核心和實質。他說:“‘運動就是一切,最終目的算不了什么’,伯恩施坦的這句風行一時的話,要比許多長篇大論更能表明修正主義的實質。臨時應付,遷就眼前的事變,遷就微小的政治變動,忘記無產階級的根本利益,忘記整個資本主義制度、整個資本主義演進的基本特點,為了實際的或假想的一時的利益而犧牲無產階級的根本利益,這就是修正主義的政策。”(《馬克思主義和修正主義》,《列寧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頁)同時對其在俄國的各種表現形式也進行了具體的剖析和批判。列寧批判經濟主義單純強調經濟斗爭而否認政治斗爭的首要意義就是批判伯恩施坦“運動就是一切”的產物,或者說,“運動就是一切”是俄國經濟主義的深層次的理論根源。列寧說,經濟主義就是“無非是機會主義的一個新的變種”,是重復“德國社會民主黨中的伯恩施坦派的議論”,“是修正主義、機會主義的俄國形式。”他們的“批評自由”就是“機會主義派在社會民主黨內的自由,就是把社會民主黨變為主張改良的民主政黨的自由,就是把資產階級思想和資產階級因素灌輸到社會主義運動中來的自由。”(《怎么辦》,《列寧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7頁)列寧還說:“他們說經濟斗爭具有頭等重要的意義,他們把無產階級的政治任務推到次要地位,縮小和限制這些任務,他們甚至聲稱,要在俄國成立獨立的工人政黨的言論,只是人云亦云,工人只要進行經濟斗爭就行了,政治可以讓知識分子聯合自由派去搞。(《我們運動的迫切任務》《列寧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3頁)“有人在幫助工人進行經濟斗爭,但是有關整個運動的社會主義目的和政治任務,卻根本不向工人解釋,或解釋得很不夠。另一方面,社會主義也在脫離工人運動:俄國社會黨人又在紛紛議論,說反對政府的斗爭應該由知識分子單獨進行,因為工人只能進行經濟斗爭。”(《我們運動的迫切任務》《列寧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3-284頁)這種從伯恩施坦那里躉來的觀點實際是“敗壞工人群眾的社會主義意識(而社會主義意識則是保障我們獲得勝利的唯一基礎)為代價,換得的卻是一些實行微小改良的冠冕堂皇的草案,這種改良微小到了極點,甚至比從資產階級政府那里爭取到的還要少!”(《怎么辦》,《列寧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7頁)

3、揭露經濟主義的所謂“賦予經濟斗爭本身以政治性質”的實質是資產階級性質的

列寧指出,經濟主義有時也承認政治斗爭,甚至主張“賦予經濟斗爭本身以政治性質”。但是經濟主義的這種所謂“政治性質”并不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的“政治”含義,而是工聯主義的含義。列寧說:“‘經濟主義者’并不絕對否認‘政治’,而只是常常從社會民主主義的政治觀滑到工聯主義的政治觀上去。”(《怎么辦?》《列寧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0頁)所謂工聯主義的政治觀,就是力圖通過“立法和行政措施”來改善工人的勞動條件,而根本不去觸動資本主義國家機器,不去推翻壓迫和剝削工人階級的資本主義制度。因此,這種工聯主義的政治就是工人階級隊伍中的資產階級政治,它與社會民主主義的政治相去十萬八千里。社會主義者從來都把爭取經濟改良的斗爭包括到自己的活動范圍只內,認為它是無產階級爭取徹底解放的偉大斗爭的有機組成部分。但是社會主義者絕不把無產階級爭取經濟上的某些改良當做自己的最終目的。“一切經濟斗爭都必然要變成政治斗爭,所以社會民主黨應該把這兩種斗爭緊緊地結合成無產階級統一的階級斗爭。這種斗爭的首要目的應該是爭取政治權利,爭取政治自由。”(《我們的綱領》《列寧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6頁)革命的社會黨的真正任務不是臆造種種改造社會的計劃,不是勸導資本家及其走狗改善工人的處境,不是策劃密謀,而是組織無產階級的階級斗爭,領導這一斗爭,而斗爭的最終目的是由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并組織社會主義社會。此外,經濟主義也號召工人“組織起來!”但是這種組織只是組織互助會、罷工儲金會和工人小組。列寧說,我們當然完全同意工人組織起來的呼吁,“但是一定要補充一句:不但要組織互助會、罷工儲金會和工人小組,而且要組織政黨,組織起來同專制政府和整個資本主義社會進行堅決的斗爭。不這樣組織起來,無產階級就不能去進行自覺的階級斗爭,不這樣組織起來,工人運動就會軟弱無力,只靠一些儲金會、工人小組和互助會,工人階級永遠不能完成自己所肩負的偉大歷史任務:使自己和全體俄國人民擺脫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奴隸地位。”(《我們運動的迫切任務》《列寧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6頁)

4、闡述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后,“政治同經濟相比不能不占首位”

無產階級沒有奪取政權之前,要把政治斗爭擺在經濟斗爭之前。那么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之后,還要不要把政治斗爭擺在首要位置。機會主義托洛斯基和布哈林指責列寧從政治上看問題是片面的,他們主張從經濟上看問題和從政治上看問題“有同等的價值,‘兩者’都可以采用”。列寧痛斥了這種觀點,指出他們“就在理論上墮落到折中主義立場上去了。”列寧這里闡明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政治同經濟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不肯定這一點,就是忘記了馬克思主義的最起碼的常識。”(《再論工會、目前局勢及托洛茨基同志和布哈林同志的錯誤》,《列寧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7頁)列寧為什么這么講呢?一是因為,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之后,被推翻的反動統治階級還會十倍、百倍、千倍企圖奪回他們失去的天堂,小生產方式還會每日每時都產生資本主義。二是社會主義不能不是衰亡著的資本主義與生長著的共產主義彼此斗爭的時期,換句話說,就是已被打敗但還未被消滅的資本主義和已經誕生但還非常幼弱的共產主義彼此斗爭的時期。三是不講階級斗爭的政治與不講階級斗爭的社會主義都是胡說八道。因此列寧在駁斥托洛斯基和布哈林狡辯說他們自己真正關心的是生產,而列寧只是關心形式上的民主時說:“這樣說是不對的,因為問題只在于(從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來看,也只能在于):一個階級如果不從政治上正確地看問題,就不能維持它的統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產任務。”(《《再論工會、目前局勢及托洛茨基同志和布哈林同志的錯誤》,《列寧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8 頁)那種根本不承認社會主義歷史階段還存在階級斗爭的“小資產階級民主派的特性就是厭惡階級斗爭,幻想可以不要階級斗爭,力圖加以緩和、調和,磨掉銳利的鋒芒。……或者認為自己的任務是設想種種方案把相互斗爭的兩種力量調和起來,而不是領導其中一種力量進行斗爭。”(《無產階級專政時代的經濟與政治》《列寧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0頁)這種小資產階級民主派必然反對實質為階級斗爭的政治,也必然反對“政治同經濟相比不能不占首位”的思想,把社會主義和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任務單純歸結為經濟斗爭和發展生產力,取消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的斗爭。這絕對不是馬克思主義,而是歪曲和反對馬克思主義,是典型的修正主義的觀點。

二、列寧批判經濟主義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1、有助于我們完整理解和掌握唯物史觀關于社會基本矛盾辯證關系的科學原理

唯物史觀認為,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決定整個社會的政治、精神結構。也就是說,社會的發展變化是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過程,在這個基本矛盾中,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但唯物史觀從沒有把這種矛盾關系看做單向關系,而是雙向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任何階級在階級社會里追求物質利益,當然要發展生產力。但物質利益能否最終實現并不取決生產力,而取決于生產關系的分配制度。而建立和維護什么樣的生產關系,又取決于上層建筑和政治制度。所以追求物質利益是一個階級進步的源泉和動力,但能否最終實現自己的階級的利益還取決于建立什么樣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所以歷史發展中進步階級最終要實現自己階級的經濟利益時,都要從經濟斗爭發展到政治斗爭。這是一條客觀規律,實際就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規律。資產階級為實現自己經濟利益,也從經濟斗爭發展到政治斗爭。英國、法國爆發的資產階級革命的根源源于物質利益,但最終解決物質利益的是奪取政權的政治斗爭。大家所熟知的《共產黨宣言》談到無產階級階級斗爭從自在階段發展到自為階段的發展歷史時,就是從當初的從破壞機器、增加工資的單純經濟斗爭發展到組織成為階級、組織為政黨、要求奪取政權、廢除私有制和和摧毀保護私有制的一切上層建筑。所以《宣言》中說:“一切階級斗爭都是政治斗爭。”即一切開始為經濟利益的階級斗爭最終一定會發展為奪取和鞏固政權的政治斗爭。列寧闡述經濟斗爭與政治斗爭的關系原理正是依據唯物史觀社會基本矛盾的原理。

同時,把經濟利益起決定作用觀點主觀推斷為經濟斗爭的決定作用而否認政治斗爭是典型的形而上學和唯心主義觀點。恩格斯去世前就存在這樣一股思潮。1900年,德國資產階級哲學家、歷史學家保爾·巴爾特用庸俗的社會學理論攻擊歷史唯物論是“經濟自動論”、“經濟決定論”、“經濟唯物主義”,硬說歷史唯物論只承認經濟的決定作用觀點。對這種荒謬觀點,恩格斯在晚年書信中對其進行了深入批判。恩格斯強調,一是指出巴特爾對歷史唯物主義一無所知,他不懂得“物質社會條件是原始的起因,但是這不排斥思想領域也反過來對這些物質條件起作用,然而是第二性的作用。”巴特爾沒有資格談論歷史唯物主義。二是唯物史觀在承認經濟運動決定政治斗爭的同時,必須承認政治斗爭對經濟運動的決定性的反作用。恩格斯認為,政治是經濟的集中體現,政治斗爭歸根結底都是圍繞著經濟解放而進行的。“總的說來,經濟運動會給自己開辟道路,但是它也必定要經受住他自己所確立的并且具有相對獨立性的政治運動的反作用,即國家權力以及和它同時產生的反對派的運動的反作用。”(《恩格斯致施·康米特》《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01頁)三是把某些不正確的東西強加給馬克思,卻污蔑馬克思自相矛盾,捏造唯物史觀完全否定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恩格斯說過,無論馬克思還是他本人都從未否認上層建筑的反作用。政治斗爭對經濟斗爭有極其巨大的反作用。“如果政治權力在經濟上是無能為力的,那么我們何必要為無產階級的政治專政而斗爭呢?暴力(即國家權力)也是一種經濟力量!”四是指出巴特爾等人的錯誤的思維方式形而上學,“這些先生們所缺少的東西就是辯證法。他們總是只在這里看到原因,在那里看到結果。他們從來看不到:這是一種空洞的抽象,這種形而上學的兩極對立在現實世界只存在于危機中,而整個偉大的發展過程是在相互作用的形式中進行的(雖然相互作用的力量很不相等:其中經濟運動是最強有力的、最本原的、最有決定性的),這里沒有什么是絕對的,一切都是相對的。”(《恩格斯致施·康米特》《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01頁)如果說,保爾·巴爾特等人把馬克思主義的物質利益觀點歪曲所謂“經濟決定論”,攻擊和根本否定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那么俄國的經濟主義是把“經濟決定論”實質是唯生產力論思想強加給馬克思主義,用他們所歪曲的、片面的觀點推斷出無產階級不要和丟棄政治斗爭的觀點,也是根本否定和反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也是典型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觀點。

2、有助于正確理解毛澤東“無產階級政治掛帥”和“階級斗爭為綱”思想的深刻含義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也正是十月革命的影響,毛主席開始學習研究《共產黨宣言》等馬列著作。他最早接受了《共產黨宣言》中一切階級斗爭都是政治斗爭、無產階級的階級斗爭從自在階段發展到自為階段、從經濟斗爭發展到政治斗爭、最終消滅私有制等思想。這也是《宣言》中的共產黨人的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顯然這些思想對毛澤東一生的革命建設實踐發生了極其巨大的影響。他早期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以及建國后的革命建設的一系列著作無不受到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關于經濟斗爭與政治斗爭關系思想的影響。他的關于“政治統帥軍事”、“政治掛帥”、“階級斗爭為綱”思想可以說就是《宣言》及列寧著作中政治斗爭較比經濟斗爭具有首要意義、政治同經濟相比不能不占首位等思想影響的產物。筆者2010年紀念“鞍鋼憲法”50周年時,就對毛主席的“無產階級政治掛帥”思想做了17000字的較為詳細的闡發。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政治就是各階級之間的斗爭。共產黨人不講政治是錯誤的,同樣不講階級斗爭的政治也是錯誤的。講政治、政治意識就必須講階級斗爭。列寧說,一切非階級的政治和非階級的社會主義都是胡說八道。那種認為“政治掛帥”“階級斗爭為綱”是錯誤的觀點是違背馬克思主義的。

3、有助于批判蘇聯解體后把原因歸結為列寧“政治占首要地位”的錯誤思潮

1990年,社會主義的蘇聯轟然倒塌了。究竟什么原因?人們都在探討其背后的深層次的原因。其中部分俄羅斯極右勢力和西方的所謂民主社會主義者就把原因歸結為列寧主義,特別是列寧的政治占首要地位和無產階級專政思想。我們國家也有部分學者跟在這股思潮后面跑。大家知道,列寧主義各個論斷之間也是一個有內在聯系的系統的整體。與列寧“政治占首要地位”思想直接聯系的觀點有,社會主義可以在相對落后的國家通過暴力革命取得勝利,取得勝利之后要堅持階級斗爭,堅持無產階級專政等基本思想。那些反對列寧主義的人們認為,列寧主義不是馬克思主義,它是“俄國這一落后的小農國家中出現的馬克思主義的變種,而且以其極左的面目、崇尚暴力專政,極大地篡改了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則是馬克思主義糟粕的集大成、混合體。”列寧主義是“暴力萬能論”“國家萬能論”,“是超越歷史發展規律”的。“列寧、斯大林、毛澤東是一脈相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前30年,毛澤東是亦步亦趨地跟著列寧的腳印走過來的”。這種思潮就把蘇聯解體的主要原因歸結為列寧的上述理論。蘇聯解體后,俄國人公布了一個普列漢諾夫生前的所謂“政治遺囑”,觀點就是認為,原俄國的生產力和經濟還比較落后,還沒有發展到政治革命地步。因此列寧發動十月革命的條件不成熟。“列寧的根本錯誤,就是超越歷史發展規律,要使封建落后的俄國跳過發展資本主義的民主革命階段,直接進入社會主義。”所以十月革命是錯誤的,也是導致蘇聯解體的內在的原因。

所以出現這種從根本上否定列寧主義的錯誤思想,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歪曲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基本矛盾原理,歪曲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唯物辯證關系,只強調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關系,而否認生產關系對生產力、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毛主席早在《矛盾論》中就說過:“誠然,生產力、實踐、經濟基礎,一般地表現為主要的決定的作用,誰不承認這一點,誰就不是唯物論者。然而,生產關系、理論、上層建筑這些方面,在一定的條件之下,又轉過來表現為主要的決定的作用,這也是必須承認的。”這種反對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甚至一定條件下的決定作用的觀點,是國內外一切反對列寧主義“政治占首要地位”思想的理論和認識論根源。蘇聯建國70多年取得的極其輝煌成就,且建設成為與美國平起平坐的超級大國的客觀事實,證明了列寧的十月革命道路是正確的,中國走俄國人十月革命的路,實踐檢驗也是正確的。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是帝國主義國家對蘇聯的和平演變和蘇聯共產黨赫魯曉夫等人背叛馬克思列寧主義、背叛人民群眾根本利益、背叛科學社會主義的結果。

4、有助于批判和糾正中國當代存在的列寧所批判的極其嚴重的經濟主義思潮

俄國的經濟主義是伯恩施坦修正主義思潮的重要表現之一。上世紀赫魯曉夫修正主義實際是伯恩施坦修正主義思潮的延續,這種以“運動就是一切,最終目的算不了什么”為顯著特征的修正主義的思潮,也嚴重影響到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毛澤東在世時,那種用物質刺激代替政治掛帥等思想就是這股修正主義思潮在當代中國的影響。把社會主義和無產階級專政的根本任務歪曲為僅僅是發展生產力,也是這股思潮的重要表現。他們的理論依據就是生產力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就是經濟利益原則起決定性作用的觀點。這與俄國的經濟主義思潮如出一轍,極其相似。

歷史的是非需要澄清。第一,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之后,從來沒有忽視發展生產力。1958年之所以搞大躍進,就是重視發展生產力的表現。固然大躍進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較多,但那是前進中的問題,成績是主要的。中國建國后的大量的基礎工業都是大躍進期間奠定的。它說明我們黨從來沒有忽視發展生產力。說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之后,毛澤東忽視發展生產力,這完全是污蔑、造謠。周總理四屆人大政府工作報告中高度評價毛澤東時代特別是文革期間的巨大的經濟建設成就就是對這種“忽視發展生產力”論調的最有力駁斥。第二,毛澤東時代經濟建設方面的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正是堅持了“政治掛帥”、“階級斗爭為綱”思想,也就是堅持社會主義公有經濟,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結果。毛主席親自樹立的大慶、大寨兩面紅旗就是對“政治掛帥”、“階級斗爭為綱”思想的具體詮釋,也是那個時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積極性和精神面貌的真實寫照。由此說明了“政治掛帥”、“階級斗爭為綱”與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完全是統一的,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經濟建設與政治斗爭關系,特別是對列寧思想的繼承、延續、深入和發揮。污蔑毛澤東把“政治掛帥”、“階級斗爭為綱”與生產力發展絕對對立起來的觀點是完全錯誤的。第三,那種污蔑毛澤東時代“國民經到了崩潰邊緣”的論調也完全是惡毒攻擊、造謠誹謗行為,是為他們完全否定污蔑毛澤東時代黨的正確路線推行其反馬克思主義的修正主義路線提供扭曲的事實依據的。第四,社會主義經濟和政治制度建立以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生產力沒有任何錯誤,但這個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經濟必須在正確路線指引下,社會主義公有制和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在“政治掛帥”的大前提下進行。離開這個大前提的所謂“經濟建設為中心”就絕對錯誤的。而事實上幾十年的改革開放中的“經濟建設為中心”,在相當程度上恰恰被一些人搞成改公有制為私有制、改計劃經濟體制為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自力更生、艱巨奮斗為“造不如買,買不如租”、“與國際接軌”的單純依賴外援的發展路線。這也是“政治掛帥”,但不是“無產階級政治掛帥”,而是“資產階級政治掛帥”,是資本主義私有制和“人本性自私論”為核心的剝削階級意識形態代替社會主義公有制和“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階級斗爭表現,是列寧所批判的俄國經濟主義思潮在當代中國的再現和翻版。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就是《宣言》指出的共產黨人的最高綱領,鞏固無產階級專政,消滅私有制,“兩個決裂”,消滅階級和階級差別,其包含著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但不能簡單歸結為發展生產力。離開“無產階級專政、離開“消滅私有制”,離開消滅階級,單純發展生產力是永遠實現不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共產主義的遠大目標的。真正高舉馬克思主義大旗的中國共產黨人就應該象列寧批判伯恩施坦那樣,堅持毛澤東倡導的“反潮流”精神,給予20世紀末以來存在且發生嚴重危害性的中國當代經濟主義思潮、庸俗生產力論,予以堅決的反擊和批判。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教授;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首發)


【昆侖策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公眾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善之淵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烽火HOME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