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2日-星期五
在前幾日中航工業集團最新發布的宣傳片中夜色下第五代隱形戰斗機殲-20的炫酷視角分外奪目,但該紀錄片還有一個亮點卻鮮有人注意到,那就是首次曝光了國產運-20大型運輸機生產線。
運-20機身分段
運-20作為我國首款自主研制的220噸級大型運輸機不論是個頭還是運力都足以擠進同類軍機中的前三甲,與俄羅斯伊爾-476、美國的C-17旗鼓相當。正所謂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我軍對運20的量產需求至少是200架規模,而在沒有運-20以前的日子我們只能靠數量僅有20架左右的伊爾-76運輸機在各類高強度的運輸任務中連軸轉,面臨著機械疲累與人員疲累的雙倍風險。
運-20機頭
運-20還有3個月服役期就將滿三年,對于一款新型軍機來說這是一個很關鍵的時間節點,意味著它即將形成整建制作戰能力。整理近三年來運-20的服役動態可知,該機已經與空降兵進行了空降訓練,并實施了多機編隊飛行訓練,同時還進行了高原實戰部署訓練,可以說距離全面形成戰斗力的日子已經越來越近。
運-20空降訓練
最近運-20飛行員馮瑋更是明確指出:運20今年將會耳目一新,而且一定不會讓大家失望!
運-20發動機裝配
飛行員的這句表態究竟釋放了什么意涵?有人說這預示著運-20要換國產發動機,但這個說法并不全面。
運-20換裝國產發動機的消息并非空穴來風,因為早在兩年前運-20總師唐長紅就已經披露了該機換裝國產發動機的時間表,就是兩年后,也就是2019年。
運-20新機下線
如此來看今年運-20將迎來兩大節點:分別是形成整建制作戰能力與換裝國產發動。二者結合起來則預示著另一個重大變化,那就是運-20的產能將不再受發動機制約,從而進入高速批量生產階段。
昔日,我們為了解決運-20的心臟問題籌劃了三條并行策略,首先是用俄制D-30渦扇發動機讓運-20飛起來用起來,然后設置雙保險立項兩款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分別是渦扇-18與渦扇-20,前者是基于D-30發動機的改進升級版,后者則是性能更優的新型發動機。
機身合攏
截止目前,渦扇-18已經在轟-6K轟炸機中得到應用,而渦扇-20早在多年前就已經裝機試飛。今年運-20不論是換裝渦扇-18還是渦扇-20都意味著它的動力裝置將不再受制于人。
轟-6K生產線
同時飛行員馮瑋強調了“耳目一新”,由于渦扇-18就外觀而言與俄制D-30發動機并沒有大的區別,因此難以稱得上耳目一新,這就意味著渦扇-20真的是好事將近了。
運-20持續批量生產
以往運-20亮相的飛行畫面多是單機狀態,而今年該機將有望以更強大的空中編隊形象亮相藍天接受全國人民的檢閱。這與殲20的亮相慣例是如出一轍的,從最初的單機到雙機再到4機編隊,展示的不僅僅是數量變化,而是由量的積累到質變的成果展示!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