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究竟誰是抗戰的中流砥柱?
70多年前,日寇肆虐中華大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收復淪陷國土104.8萬余平方公里,解放人口1.255億,抗擊了60%以上的日軍和100%的偽軍,成為中國抗戰的主力軍和中流砥柱。這是鐵一般的事實。而這些年,“國粉”們網上網下大講正面戰場,對抗戰的認識似乎完全翻過來了,是國民黨打了很多大仗硬仗,犧牲了許多將士,抗戰主力軍也是國民黨,而共產黨則是游而不擊,無足輕重。眾說紛紜雖然有點亂,但也有助于深入研究認識歷史,克服片面性。
抗戰是救亡圖存的民族戰爭,國共兩黨都進行了殊死作戰,一個正面戰場,一個敵后戰場,二者相輔相成,否定哪個都不正確。全面抗戰的第一年,是以國民黨軍隊的正面戰場為主,因為日本要吞并中國,統治中國的是國民黨,它必然以國民黨為主要打擊對象,同樣,國民黨對日本侵略者也是蠻拼的。但從1938年底開始,直到抗戰勝利前,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卻成了主戰場。為什么出現這種變化?因為日本吞下大半個中國后,發現從國民黨手里奪走的地盤,除城市和交通線外,廣大山區和農村竟成了共產黨的天下,不得不掉回頭來,以對付身后的敵人,否則,拼命搶來的東西,等于送給了共產黨。這一轉向,大大減輕了正面戰場的壓力,使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假使沒有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日寇進攻方向就不會變化,早已一潰千里的國民黨軍,將面臨滅頂之災;當然,如果正面戰場上國民黨軍隊都投降了,或者被消滅了,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敵后抗戰也將面臨更大困難。
許多人不明白,當時共產黨既不掌握國家政權,又沒有多少武裝力量,與國民黨比實力相差懸殊,怎會成為抗戰的中流砥柱和主力軍呢?其實道理并不復雜,因為二者有幾個不同:
其一,一個全心全意抗戰,一個三心二意抗戰。毛澤東當時說,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就是要抗戰到底。即使面對國民黨一次又一次的反共摩擦,甚至新四軍大部被圍殲,也沒改變聯蔣抗日的立場,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因而成為民族解放的希望;而蔣介石則不同,始終對日本抱有幻想,先是攘外必先安內,拱手讓出東三省和華北五省,在日軍以正面戰場為主要打擊方向時,還能積極抗日、消極反共,當矛頭轉向敵后戰場,對他以政治誘降為主、軍事進攻為輔時,便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甚至與日本人勾勾搭搭。
其二,一個堅持全面抗戰路線,一個推行片面抗戰路線。毛澤東認為,人民群眾是民族革命戰爭的力量源泉,只有動員起全國的老百姓才能進行戰爭,所以放手發動和武裝群眾,實行主力軍、地方軍和民兵自衛隊三結合,使日寇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而蔣介石則不同,生怕人民群眾動員起來危及其統治地位,推行單純由政府和軍隊抗戰的片面抗戰路線,不僅極大地制約了國統區抗日力量發展,也導致了正面戰場屢屢失利。
其三,一個靈活機動作戰,一個單純防御作戰。由于敵強我弱,毛澤東的戰略戰術是化整為零,深入敵后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靈活機動地打擊敵人,所以軍隊越打越強,抗日根據地越打越大;而蔣介石則不同,要么畏敵如虎不敢打,要么是被動的防御作戰,組織了多個與日軍的會戰決戰,幾乎沒有一場是勝仗,導致大片國土淪陷,直到反攻階段還是一敗涂地。
其四,一個堅信自己的力量,一個寄希望于外國人。毛澤東認為,兵民是勝利之本,內因是變化的根本,通過人民的持久抗戰,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就一定能把日寇驅逐出去;而蔣介石則不同,不相信甚至疑忌打擊人民抗戰力量,總是期待英美在華利益受損后會出手相助,將抗戰勝利寄托在外國干涉、援助和國際形勢變化上,爭取不到及時有力的援助便謀求妥協,因而不能組織有效的抗戰,也難以發揮主力軍作用。
(本文以《中共緣何成為抗戰中流砥柱》為題發表于昨日《環球時報》,此為全文;作者是昆侖策研究院副院長兼秘書長;來源:昆侖策研究院)
責任編輯:昆侖俠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