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原打算出一本書,書名叫《國企改革再評論》。把十年間公開發表的國企改革評論文章集合呈現,再以現在的觀點與視角,對舊文所涉題材逐一進行二次評論。也許是因為批評味太濃,沒有出版社愿意接單。在此連載,給聽得見、聽得進批評意見的人,留下值得深思的話題。
《“南京國資退房令”的市場化悖論》 《國資劃轉社保:陰謀還是陽謀?》 《國企高管離職潮或已來臨》 《是時候考慮給國資委改名了!》 《謹防國企改革主題跑偏》 《國企改革的動力,發自內心還是受制于環境?》 《國企高管薪酬,與其“限”,不如“放”》 《建議開展習近平國有經濟思想研究》 ……
不忘國企初心,繼續改革前進
(《學習與研究》2016年第9期)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這是黨中央向全體共產黨員發出的號令,也是以中國共產黨的名義,向全國人民,乃至全世界做出的莊嚴宣示。
當前,正值全面深化改革,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勝利前進的關鍵時期。每一個行業領域,都應該結合自身的發展歷史與現實情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初心”為基準,為本源,以此來檢視過往,校正方向,統一思想,繼續前進。
國企改革已開展30年了。走過的歷程,可謂百轉千回,跌宕起伏,取得的成就,可謂今非昔比,浴火重生。這樣的過往與這樣的評價,并不能取得社會一致性的認可。各種理論與實踐,一直在強有力地牽扯著改革的前進方向,有時候,還會由內而外出現偏移的動力。那么,我們在向前走的過程中,在走了很遠,走在一個看起來十分光輝的區間時,有沒有忘記走過的路,走過的過去,和為什么出發?
當前的國企改革,或者說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的國企改革,在一些基本問題上,大有偏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初心”的傾向。若不能當頭棒喝,予以警醒,必將釀成大錯!
那么,發展國企的“初心”是什么?直白一點說,我們要國企干什么?
2013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進中央委員學習十八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講到:“黨的十八大精神,說一千道一萬,歸結為一點,就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這是新一屆黨中央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最明確、最直白的立場宣示。當前,一些對國企改革的錯誤認識,正是出自于對這一本源問題的理解上。
國企的“初心”體現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先進性和優越性。中國共產黨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通過在特定歷史時期暴力革命對官僚資本的剝奪,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公私合營贖買,國家資本金不斷地投入,以及長期高投入、低消費的建設積累,形成了一筆龐大的經營性國有資本,這就等于是為每一位社會主義國家的公民無償提供了一筆能夠帶來財產性收入的“股本”。這筆“股本”通過國企的組織形式,所投入、運營、產出的稅后利潤,歸全民所有,而不是歸少數乃至極少數私人所有。國家通過對這部分資本稅后利潤的調劑使用與再分配,要么間接地用于改善國民福利和保障,要么在未來直接進行現金分紅,從而抑制因生產資料占有的不平等而引發的兩極分化,促進公平正義,實現共同富裕。這就是社會主義與“其他什么主義”本質區別的直觀體現。
更為重要的是,當前的全面深化改革,是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激發國有企業的內生動力,在競爭中增強實力,不斷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最終通過市場的力量而非國家機器的干預,使國有企業不斷提高競爭力,國有資本不斷保值增值,國有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在全社會經營性資本中所占據的比例越來越大,最終自然而然地走進實現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的共產主義社會。
因此,從社會主義的過去走來,朝著社會主義的光輝未來向前走,不管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記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的“初心”。當然,這個“初心”就是中國共產黨的最高理想與最終目標。
一些人似乎忘記了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初心”,將國企的地位和作用等同于“其他什么主義”的國企,限定國企僅在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上發揮作用(注:黨中央的提法是國有資本“更多投向”上述領域,而非“限定”),或者要求國企僅在民企不愿干、不能干、市場機制失靈的行業領域發揮作用,而在經濟效益較好的行業領域,則要求國企要給民企讓出“飯碗”,甚至要求國企退出所有競爭性領域。一些政府部門把本該由政府公共財政承擔的任務和責任,理所當然地壓在國企身上,導致國企包袱沉重,資產回報率低于民企,反手又因此而要將國企私有化。在私有化的同時,卻又將上述任務、責任和包袱由公共財政承接兜底。幾經折騰,將本屬于全民所有的資本逐漸耗散式微。且不說國企資產回報率低于民企這一判斷是否科學準確,是否忽略了影響國企資產回報率的非經濟因素,即使國企的資產回報率低于民企,就能成為國企讓位于民企的理由嗎?要知道,拿掉了本來屬于全民的、資產回報率“也許”不太高的資本占比,即使后來“可能”高出幾個點,其利潤也只是屬于極少數私人投資者所有,與全民沒有了法律意義上的財產關系。試問,這樣的國企改革方向,是否違背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和意志?人民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這樣的國企改革方向,是否違背了中國共產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中國共產黨能否坐視不理、聽之任之?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作關于《決定》的起草說明時講到:“1992年,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說:‘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回過頭來看,我們對鄧小平同志這番話就有更深的理解了。所以,我們講,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堅持社會主義是原則,改革開放和發展經濟是路徑,改善人民生活是目的。發展經濟可以看作是目的。但是相對于改善人民生活這一終極目的來說,它只能是路徑。如果認為放棄公有制主體地位可以發展經濟的話,但是因為這樣而導致私人資本的過度膨脹,產生嚴重的兩級分化,改善人民生活就成為一句空話,那就是對社會主義“初心”的背叛,那就真的是死路一條了。
因此,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幾次重要講話所指出的,國企改革的方向和重點,不是要用行政手段來人為地限制、約束國企的存在領域和發展空間,不是要束縛住國企在市場化競爭中的手腳,不是要將國企改造成類似資本主義國家政府“守夜人”的附庸。“國有企業不僅不能削弱,而且還要加強”“要在深化改革中通過自我完善,在鳳凰涅槃中浴火重生”“必須理直氣壯地做強做優做大”“必須搞好”。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發展壯大國有經濟,鞏固公有制主體地位,從而體現社會財富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眾的社會主義優越性。
(作者系廣東省國有資本研究會會長、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全民監事”,有修訂)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梁軍:初心依舊,風雨兼程 ——國企改革再評論之三十八(完結篇)
2021-01-01梁軍:國資系統會對經濟學家敬而遠之嗎?——國企改革再評論之三十七
2020-12-26梁軍: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還有誰不服氣?——國企改革再評論之三十六
2020-12-19吳文新:國企改革要堅守初心擔當使命 ——基于習近平“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之闡釋
2020-12-15梁軍:我對處置“僵尸企業”的一點保留意見——國企改革再評論之三十五
2020-12-12?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