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國要注意,搞斗爭時候容易‘左’,搞聯合時容易右。”
01
新冠疫情肆虐,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冰裂聲也驚心動魄的2020年即將過去,2021年即將到來。一方面,對中國極端敵視的特朗普即將離去但尚未離去,另一方面,對華態度相對曖昧,不那么張牙舞爪的拜登即將上臺又尚未上臺——這個時刻,一切皆是混沌,也似乎一切皆有可能。一些人又開始對美國心旌蕩漾了,“莫不成他會回心轉意”?于是,一位在對美關系上頗有話語權的人急急忙忙地跳出來承諾,“中國的對美政策沒有變化。”什么話?這簡直是縱你虐我千百遍,我仍待你如初戀,難道離開美國就不能活嗎?為什么不能堂堂正正地提醒即將上臺的拜登新政府,特朗普執政四年的所作所為,已經嚴重損害了中美關系的基礎,美國如果想恢復中美關系,必須主動糾正特朗普的錯誤?還有一位儼然在引領網絡愛國主義潮流的人也急急忙忙地跳出來向拜登大拋媚眼,說什么“我要重申,中西主流價值觀的共同性要遠大于分歧”,“強調中西共同價值,這不是一個策略,而是實事求是”,這種犧牲中國文化尊嚴,主動向西方價值觀投降,硬往上貼的勁頭,也的確令人嘆為觀止。
所有這一切都意味著,的確有那么一股勢力,急于想在中美關系中回歸臣妾地位,這幾年中美兩國的“對抗”,令他們感到不適應、不安全,乃至惴惴不安,他們急于和美國鴛夢重溫,卻根本沒有意識到,如果中國急于向美國懷里扎,被外交老油條拜登看出破綻,那么特朗普之后的中美關系,將建立在更加不平等的基礎上。
02
這樣一種心態,從歷史的角度上說,和近代以來中國曾長期處于半殖民地狀態,無力主宰自己的命運有關。于是,不相信自己的力量,不敢自主掌握自己的命運,總是期待大國、強國的保護和“善意”,已經成了很多精英的潛意識,這是臣妾主義的社會和心理基礎。從現實角度上看,晚近四十年來,許多精英的利益已經和美國深深嵌扣在一起,他們的榮耀來自美國,后路也預留在了美國,他們當然急于使中美關系“重回正軌”,盡管這可能使整個國家和民族為之付出代價。
03
在中美關系面臨調整之際,重溫毛主席當年如何處理中美關系的歷史經驗,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最近,一位老將軍和我談過這樣一件事,令我印象深刻。“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下半年中央軍委就指示軍政大學在原政治學院舉辦學習班。三個月專學列寧帝國主義論,我有幸參加了。關系正常化,不能忘記帝國主義本質。中央的立場非常明確,毛主席考慮得十分全面。”
毛主席是辯證法大師,他處理任何問題,都歷來強調要防止一種傾向掩蓋另一種傾向。中美關系剛剛開始改善,毛主席就預見到黨內軍內對美國重新產生幻想的傾向可能抬頭,立即安排高級軍政干部“專學列寧帝國主義論”,認清美帝國主義的本質沒有變化,使他們明白,邀請美國總統來訪,不過和美帝國主義斗爭的新形式罷了!
為什么要防止對美國產生幻想?因為有幻想就會受騙,就會付出重大代價。抗戰期間,蔣介石就是對美國抱有幻想,結果導致中國在雅爾塔被美國出賣,以至于中國作為戰勝國,所遭受的損失比戰敗國還要大,今天也無法改變的后果就是外蒙古與中國的分離。
04
1972年尼克松訪華,根本原因是當時美國深陷越南戰場,焦頭爛額,國內反戰運動一浪高過一浪。美國要從想越南體面撤軍,沒有中國的合作是完全做不到的,因為如果中國愿意,就可以讓美軍在越南遭受一場奠邊府式的慘敗,這對美國是不能承受之重。所以,尼克松訪華,是美國有求于中國,而不是相反。毛主席對這一點洞若觀火。

但在尼克松和基辛格看來,如果在這樣的基礎上和中國談判,他們肯定不能占上風,最好是能夠營造出一種中國有求于美國的氛圍,這樣他們的地位就主動了。為了實現自己的如意算盤,尼克松和基辛格的具體做法就是渲染“蘇聯威脅”。據《毛澤東年譜》記載,1973年11月12日,下午五點四十分,毛澤東在中南海游泳池會見基辛格,周恩來、姬鵬飛在座。“我們認為現在有更大的現實可能性,他們(指蘇聯)特別要摧毀你們的核能力。”“我們認為,如果出現這種事情,將會對我們大家都產生嚴重后果,所以我們決心加以反對,我們已經決定不允許中國的安全遭到破壞。”
對于基辛格代表尼克松和美國政府表達的這番“好意”,毛主席并不領情,反而說:“蘇聯那個野心跟它的能力是矛盾的,它要對付這么多方面,從太平洋講起,有美國、有日本、有中國,有南亞,往西有中東,有歐洲,總共只有一百多萬兵,守也不夠,何況進攻?要進攻,除非你們放它進來,把歐洲、中東讓給它,它才放心。這樣才能把兵力往東調。”
毛主席和基辛格的這段談話,看似隨意,天南地北,海闊天空,其實是高手過招,刀光劍影,不經意間毛主席已經把年少氣盛,風頭正勁的基辛格斬落馬下。
作為國際政治的高手,基辛格通過強調蘇聯要對中國進行核打擊,暗示中國向美國尋求庇護,并且對提供庇護表現得十分主動。但是,毛主席隨手就擋回去了,少來這一套,蘇聯沒那個能力,中國也不需要美國保護,你基辛格不要想在我這里搞空手套白狼。毛主席還不動聲色地警告了美國——不要搞禍水東引!“除非你們放它進來”,但代價很大,美國必須把“把歐洲、中東讓給它(指蘇聯)”,美國愿意嗎?可以想見,如果毛主席在和基辛格談話時稍微示弱,對美國的“提醒”表示感謝,對美國的“慷慨”表示接受,基辛格就會儼然以中國的保護者自居,從皮包里拿出新條件了,但毛主席是絕對不會給他這個機會的。與基辛格這次會見5天之后,毛主席在中南海游泳池住處,召集周恩來、喬冠華、王海容、章含之、沈若云、唐聞生等談對這次中美會談的看法。由于都是自己人,毛主席的話就講得非常明白了。“美國說蘇聯要打我們,才不要信他們的話呢。我那篇講話,意思是把他的球踢回去,當心,北極熊要咬你們,要向西,到歐洲、中東和美國,對付他的‘當心!北極熊要整中國’。對美國要注意,搞斗爭時候容易‘左’,搞聯合時容易右。”
一個多月后,在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會議上,毛主席對高級將領講得更加明白:“我向基辛格講了差不多三個小時。其中只有一句話:當心,北極熊要整你美國!一整太平洋的艦隊,第七艦隊,二整歐洲,三整中東。”
概括來說,毛主席絕不讓尼克松、基辛格鉆空子,美國有求于中國,你基辛格不要忽悠得好像中國有求美國似的。現在你既然想從越南體面撤軍,那就先和臺灣當局斷交、廢約,并從臺灣撤軍吧!
05
可以想見,如果中美關系能夠始終在毛主席構建的軌道上運行,“對美國要注意,搞斗爭時候容易‘左’,搞聯合時容易右”,中美關系今天就會健康得多,特朗普也絕不敢如此肆無忌憚。
不對美國的帝國主義本質抱持任何幻想,同時透過美國的強大外表看到它虛弱本質,在原則問題上決不讓步——這是毛主席留給后人重要的外交經驗。認真體會這些外交經驗,并用來指導拜登上臺后的中美關系,時刻排除臣妾主義的干擾,中國就能在中美關系中立于不敗之地。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獨立評論員郭松民”)【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