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國策建言 > 經濟金融 > 閱讀信息
彭勝玉:中國要防范金融制裁甚至金融戰
點擊:6771  作者:彭勝玉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發布時間:2020-12-14 09:24:31

 

1.webp (10).jpg 


可以說,美國區別于世界其他國家的最有力量的兩桿槍就是“軍事”和“金融”。軍事大家都清楚。金融同樣也是一桿槍。美元美國造,全球用,讓美國有了非常大的優勢通過印刷美元攫取全球物質財富并可以打擊對手。

揮舞“軍事”這桿槍發動戰爭,因為巨大的戰爭不確定性,和可能帶來的巨大犧牲,導致決策者在會這桿槍事顧慮和阻力都會很大。而揮動“金融”這桿槍時,遇到的阻力,和會有的顧慮,將明顯低很多。

如果特朗普沒有下臺,特朗普領導的新一屆政府將擁有四年完全沒有連任顧慮的時間,這足足的四年,將可以給特朗普領導的新政府,將給美國國會,美國的鷹派,一個相對安靜和專心的四年窗口期進行國家治理和大國競爭。那么這四年,將是各種大國競爭戰略、各種大國競爭舉措可能都將應運的四年,這其中,就包括對中國的金融制裁,甚至金融戰,會作為考慮選擇。

如果拜登上臺,也不可能一點中美大國競爭不考慮,畢竟隨著疫情在美國肆虐日深,大國危機感強烈的美國,總得考慮做些什么,保住自己的超級大國地位,打壓競爭對手的能力發展及已有實力。

2014 年烏克蘭危機后,美國對俄羅斯實行了一系列金融制裁。俄羅斯作為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依然被美國進行了一系列的金融制裁,那么針對中國來一場金融制裁,甚至金融戰,有什么決定性的因素會阻止它一定不會發生呢,沒有!有人說,中國經濟體量太大,美國不可能全面金融制裁,有人說美國難以把中國整體“逐出”SWIFT,但,這都不是確定能阻止美國不發動對中國金融制裁甚至金融戰的決定性因素。

2014年,美國限制了對俄羅斯金融、能源和軍事領域的主要企業分別超過 14 天、60天和 30 天的國際金融借款,具體對象包括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 (Rosneft Oil,占俄羅斯原油產量 40%)、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 (Gazprom)、諾瓦泰克 (Novatek)等,并限制向這些公司提供用于深海、北極近海或頁巖油的勘探和生產項目的技術。2017 年,美國執行《以制裁打擊美國對手法案》(CAATSA),標志其制裁力度再度加強,可能對任何違反對俄制裁的實體實施次級制裁。2018 年,俄羅斯主權債務遭遇制裁風險,導致市場波動率再度飆升。2014-2016 年期間,俄羅斯國有資產市值急劇降低、盧布貶值、油價暴跌并不斷交織形成對國民經濟的負反饋。2017 年,美國執行《以制裁打擊美國對手法案》(CAATSA),加大了對俄制裁力度,對于任何違反對俄制裁的實體將實施次級制裁。2018年,俄羅斯主權債務遭遇制裁風險,導致市場波動率飆升。

俄羅斯經濟在 2014-2016 年受到了金融制裁的沖擊,本來其經濟增速在烏克蘭危機之前就已明顯下行;另一方面,同期原油價格暴跌,各種綜合因素催生了2014-2016 年間的盧布貨幣危機。這場盧布貨幣危機,金融制裁是直接的觸發因素,并且加速了俄羅斯經濟衰退。

客觀來看,美國對俄羅斯的金融制裁并不是單獨進行的,而是與其他經濟制裁和政治打壓措施共同實施的。從制裁結果來看,曠日持久的制裁使俄羅斯經濟前景不確定性放大,沉重打擊了國內外投資者對在俄羅斯營商環境和投資環境的信心,并造成了俄羅斯嚴重的資本外逃。根據安邦智庫分析報告:由于經濟不穩定并面臨美國的地緣政治壓力,俄羅斯多年來一直處于資本流出狀態,2012 年資本外流 560 億美元,2013 年全年流出規模突破 600 億美元。在烏克蘭危機之后,2014 年 3 月 20 日,俄羅斯經濟部副部長 Andrei Klepach 表示,由于投資人擔憂歐美國家的嚴厲制裁可能對俄羅斯經濟造成打擊,政府估算第一 季度該國資本出逃預計將近 650 億至 700 億美元。這已經超過 2013 年全年的資本外流規模。

俄羅斯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依然被美國進行金融制裁?那么中國也完全要防范美國對中國發起的金融制裁甚至金融戰。本質上來說,可能的金融制裁甚至金融戰不但能起到打壓中國的作用,也可能為美國獲取到巨大財富。

美國將美元武器化,這是全球已經公認的事實。

高盛就對美國制裁中國金融機構提出了三種判斷。投行高盛認為,相信美國不會對中資金融機構實施廣泛的制裁,加上中國內地擁有強勁的外部頭寸,即使海外資金受限制,其影響也應該可控。高盛在報告中指出,該行的基本預測是,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保持不變,雖然不認為美國會對金融機構實施廣泛制裁,但也不能排除會針對個別機構采取行動。高盛認為,倘若美國對中國實施金融制裁,有三方面將最受影響。首先是限制中國銀行業的離岸業務,并可能限制中國企業的海外營運;第二是金融市場可能會對任何美國提出的行動作出負面反應,市場反應的程度將取決于行動的嚴重性。第三,美國的金融制裁對香港的影響可能更大,但預期任何可能的行動,將不會損害港元與美元掛鉤的聯系匯率,因為香港的外匯儲備大約是貨幣基礎的2倍,并且這一比例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一直保持在相同水平。不過,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其金融業占經濟的比例較大,任何金融制裁對香港經濟的影響,都可能比對內地要大得多。

美債規模已經突破26萬億美元,美元信用正在被大量消耗。統計顯示,截至8月4日,美國聯邦債務總額已達到26.5萬億美,目前白宮與國會正在就新一輪財政刺激計劃談判,若立法通過或將進一步增加美國債務規模。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6月初,美國國債增長近3萬億美元,而往年全年增長不超過1.5萬億美元。目前,經濟分析師普遍預測,到2020年底美國國債還有可能進一步攀升并超過30萬億美元。

隨著美債規模的持續攀升,人們開始擔心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還能維持多久。7月26日,全球最大避險基金創始人、橋水基金達里奧表示,最擔心的是美元的穩定性。他說,政府預算不能一直處于赤字狀態、不斷發行政府債券或印錢。

8月6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表報告指出,美國若未能重建財政可持續性、可能導致外國資金對美國固定收益證券需求意外下滑,進而引發金融穩定風險。

8月16日,央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求是》刊文稱,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下也沒有不散的筵席。在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中,當前美國這種前所未有的無限量化寬松政策,實際上也消耗著美元的信用,侵蝕著全球金融穩定的基礎,會產生難以想象的負面影響。新興經濟體可能面臨輸入性通脹、外幣資產縮水、匯率和資本市場震蕩等多重壓力。更嚴重的是,世界可能再次走到全球金融危機的邊緣。

 “今年的全球公共債務將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創下新高”,7月上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在IMF與東京大學聯合舉辦的網絡會議上發出了這樣的警告。據IMF預測,2020年發達國家的公共債務額將達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28%,超過1946年的歷史最高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時期,各國被迫增加巨額財政支出。包括民間借貸在內,全球借款額(國際金融協會調查數據)1~3月創歷史新高,達到258萬億美元,是全球GDP的3倍以上。   

“神奇貨幣的時代”。美國對外關系委員會的塞巴斯蒂安·馬拉比在最近的論文中如此表述各國政府財政支出能力擴大的情況。英國《經濟學人》雜志也將現狀表述為“自由貨幣”。

新冠疫情也會動搖以往的經濟政策常識。“大借債”和“大支出”將會持續到何時呢?處于有利位置的是軸心貨幣國美國。因為美國可以發行全世界通行的美元,最終能通過貨幣貶值來減輕實際債務負擔。中國雖然擺出要挑戰美元主導權的架勢,但不可能馬上就動搖美元地位。

中國可能也已經在采取一些行動。美國時間8月17日,美國財政部公布了月度國際資本流動報告。數據顯示,6月份,中國拋售93億美元國債(約合人民幣643億元),成為拋售美債最多的國家。目前,中國美債持倉總金額仍維持在1萬億美元上方,仍是美債第二大海外持有國。

在美國債務持續飆升的背景下,外國投資者持有美債的占比越來越小了,6月份占比已經跌到了26.6%,創下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面對美國不斷發行政府債券或印錢,投資者已經轉向用黃金增值保值。在美國債務持續飆升的同時,外國投資者持有美債的占比越來越小了,6月份占比已經跌到了26.6%,創下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而日本和中國這兩個美國最大的外國債權人合計持有美國國債的8.8%,也是近8年來最低的份額。統計顯示,到今年6月份,美國政府基金(社保信托基金、各類政府和軍隊退休金等)持有美債5.95萬億美元,占比22.5%,美聯儲持有4.2萬億美元,占比15.9%,美國商業銀行持有1.07萬億美元,占比4.0%。

但美國人不傻,不會一直容忍不利于美元全球霸主地位的形勢態勢一直繼續惡化,也不會眼看著自己的國家一直背負著越滾越大的債務雪球完全讓美國人民買單把自己壓的喘不過氣,美國會琢磨著做些什么?會努力想辦法做點什么改變現狀!

中美關系惡化已成為當前全球政經領域最大的風險因素。從 2018 年至今,美國打壓中國的工具已先后亮相,包括政治與外交施壓、關稅及貿易措施、限制科技與教育交流、限制市場準入、排斥中國 5G、限制中國對美投資、收緊中資企業在美上市、關閉領事館、意欲封殺TIKTOK甚至微信等。不過,在這些手段之外并不包括大規模、系統性的金融制裁。

但要知道,金融制裁甚至金融戰,是美國在和平方式下對中國可能最有“殺傷力”的手段。他在俄羅斯身上已經用過,在中國身上用,既能吸取經驗教訓,也能更好創新改進辦法舉措。

如果有一個辦法,既收獲巨大利益,又能打壓最大對手,同時,阻力不大風險可控,他們會認真考慮的……

中國要加大防范,既要確保金融穩定,也要確保億萬人民辛苦創造的巨大財富不會被人廉價的大肆掠奪!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研究員、察哈爾學會研究員、國際金融論壇[IFF]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央企戰略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