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7日-星期四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漢口這棟老樓背后的故事,小學生們脫口而出……
點擊:4097  作者:記者    來源:長江日報  發布時間:2019-07-20 09:43:32

 

 漢口中共中央宣傳部舊址暨瞿秋白舊居陳列館

武漢市江岸區吉慶街126號,是一棟灰墻紅門的兩層小樓,繁華中靜守歲月變遷。這里是漢口中共中央宣傳部舊址暨瞿秋白舊居陳列館

1927年初,與共產黨合作的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由廣州遷往武漢,中共中央各機關亦陸續從上海遷至武漢。同年3月,時任中共第四屆中央執行委員、中央局成員、宣傳部委員的瞿秋白抵達武漢,先后主持中宣部和中共中央工作,漢口輔義里27號(即今吉慶街126號)成為中宣部辦公地和他的住所。

瞿秋白在這棟小樓里籌備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為毛澤東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作序。

 

漢口中共中央宣傳部舊址中展出的辦公室復原場景

日前,長江日報記者和中共湖北省委黨校教授張秋實一起走進漢口中共中央宣傳部舊址暨瞿秋白舊居陳列館,追尋從大革命到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武漢開展報刊宣傳工作的紅色記憶。

在復雜斗爭中領導報刊宣傳

提倡在工人農民中發展通訊員

 

瞿秋白、楊之華夫婦在中共五大開幕式后的合影

陳列館大廳門口,瞿秋白的半身銅像首先映入眼簾,青年時期的他,清瘦的臉龐,濃密的頭發,堅毅的目光,戴著一副圓框眼鏡。銅像下方的生卒年月顯示為1899-1935年,他被捕犧牲時年僅36歲。

19272月中旬左右,中央宣傳部主要工作人員黃文容、羊牧之先行到漢。3月,瞿秋白到漢,并以中央宣傳部委員的身份,負責了一段時間宣傳部的工作。不久,中央調其夫人楊之華也從上海來漢工作。當時的輔義里27號,樓下是中宣部機關,瞿秋白夫婦住在樓上。

瞿秋白那時才28歲,在漢期間非常忙碌,常奔波于中共中央各機關與武漢國民政府之間,在工農群眾中做宣傳鼓動工作。他白天工作一天,晚上還要在小樓里伏案寫作到深夜。張秋實說。

展廳的透明展柜里,一張張泛黃的舊報紙,沉淀著中國共產黨早期宣傳工作的珍貴歷史記憶。

張秋實介紹,宣傳鼓動戰線是黨的工作的重要方面,當時在武漢的進步報刊有《漢口民國日報》《湖北農民》《湖北工人》《湖北婦女》《革命商人》《青年之路》等,瞿秋白對這些報刊非常重視和關心,把它們當做宣傳國民革命、揭露帝國主義及封建軍閥黑暗統治的武器和陣地。在復雜的斗爭局勢下,他領導報刊宣傳工作,一直強調報刊是階級斗爭的武器。他指出,所登的文章,所發的消息,都要有鮮明的階級性,但要講究斗爭策略

《漢口民國日報》于19261120日創刊,每天出版對開3張,發行量1萬余份。名義上,它是國民黨的報紙,實際上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以國共合作統一戰線的公開面貌出現的大型日報,也是共產黨開展革命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輿論工具。其社長是董用威(必武),經理是毛澤民,總主筆先后為宛希儼、高語罕、沈雁冰(茅盾),20多位編輯、記者絕大多數是共產黨員。該報在辦報方針、宣傳內容、經營管理上,都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指導。《湖北農民》的主編是陳蔭林,也是共產黨員。

兩報在宣傳國共合作的武漢國民政府的革命政策、報道北伐戰爭的勝利、支持工農群眾運動、揭露帝國主義與新舊軍閥的罪惡行為等方面,旗幟鮮明,戰斗力強,在全國及國際上頗有影響。張秋實認為,這與瞿秋白的領導作用分不開。

19274月上旬,黨中央決定讓沈雁冰擔任《漢口民國日報》主編。沈雁冰前去拜訪監管宣傳工作的上司、老朋友瞿秋白。

他精神煥發,但頭發卻留得很長,大概沒有時間理發。他聽說我要編《漢口民國日報》,就說當前的報紙宣傳要著重這樣三個方面:一是揭露蔣介石的反共和分裂陰謀;二是大造工農群眾運動的聲勢,宣傳革命道理;三是鼓舞士氣,作繼續北伐的輿論動員。沈雁冰在《我走過的道路》一書中回憶。

在漢期間,瞿秋白不管多忙,總要抽時間到宣傳部,與具體負責同志商討各階段的報刊宣傳方針。他要宣傳部的同志定期到各報社了解出版、編輯、發行情況。每晚睡覺前,瞿秋白都要認真閱讀各報,發現問題及時指出來,他認為,辦報和打仗一樣,要知己知彼,及時了解敵我友的反應和動態。

瞿秋白還提倡在工人農民中發展通訊員,把報紙的根深深扎在群眾中,這說明他是堅持走群眾路線。張秋實說。

為《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作序

促成在漢發行第一個單行本

 

張秋實教授向記者介紹,油畫中場景為瞿秋白深夜為毛澤東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作序

陳列館二樓展廳內,一本泛黃的書籍格外引人注目。這本書名叫《湖南農民革命》,左側印有漢口長江書店印刷字樣。這就是毛澤東撰寫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張秋實說。

1927年初,中共中央農委漢口辦事處負責人毛澤東深入湖南農村進行實地考察,歷時32天,走遍湘潭、湘鄉、衡山、醴陵、長沙5縣,掌握了大量農民運動的材料和信息,寫成《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給中共中央。

當年,《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首先在中共湖南省委機關刊物《戰士》周刊連載。但是,3月間在中共中央機關刊物《向導》上只刊發了一部分,便被停發。

張秋實介紹,瞿秋白到武漢讀到毛澤東的這份報告后,很是欽佩和贊同,他第一個站出來為之叫好。當他知道這篇報告被禁止在黨中央機關刊物上刊登以后,他感到既氣憤又不理解。

這樣的文章都不敢登,還革什么命?瞿秋白吩咐秘書羊牧之與黨在漢口創辦的長江書店聯系。4月,長江書店為《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出版了單行本。為大力宣傳農民革命運動,瞿秋白計劃要連續出版這方面的著作,所以將書名改為《湖南農民革命(一)》。這也是《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這篇歷史文獻出版的第一個單行本,它是在瞿秋白的直接促成下出版的。張秋實說。

1927411日深夜,瞿秋白在百忙之中為《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寫下序言:中國農民要的是政權,是土地。中國革命家都要代表三萬萬九千萬農民說話做事,到前線去奮斗,毛澤東不過是個開始罷了。中國的革命者個個都應當讀一讀毛澤東這本書,和讀彭湃的《海豐農民運動》一樣。

瞿秋白是彭湃、毛澤東從事農民運動的最堅定的支持者。張秋實說。瞿秋白深刻認識到,農民問題在中國革命中的重要地位,中國無產階級只有團結農民,與農民階級組成同盟軍,建立工農聯盟,中國革命的勝利才有希望,而聯合農民革命的關鍵,是解決土地問題,實現耕地農有。這在當時,理論認識非常高,他把中國農民幾千年來爭土地、奪政權,為自身利益作斗爭的問題看得很透徹,正是源自為民謀利的初心和使命

張秋實認為,武漢之于瞿秋白,是一個有著特殊意義的地方。大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承擔救國救民的任務,打倒帝國主義,推翻封建專制,讓中國人民站起來。瞿秋白是黨的早期領導人,他敢于追求真理,批評黨內錯誤,關心黨的事業,為工農群眾謀利益,并為之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這是出于革命的初心和使命

張秋實研究瞿秋白數十年,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她被瞿秋白的擔當精神、實踐精神、奮斗精神所感動,作為一名黨史研究者,我更有責任和義務把革命先烈的歷史事跡和革命精神傳播出去、傳承下去,不斷發揮資政育人的作用,教育引導青年黨員學子守初心、擔使命

紅領巾小小講解員走進場館

傳承紅色基因

 

瞿秋白的臥室兼辦公室

每逢周末,江岸區銘新街小學的張夢琪就會和同學們一起走進漢口中共中央宣傳部舊址暨瞿秋白舊居陳列館,以紅領巾小小講解員的身份,為前來參觀學習的市民、游客提供志愿講解服務。

據悉,自開館以來,共有400多名紅領巾小小講解員走進陳列館,開展志愿服務

2017年,在爸爸媽媽的鼓勵下,還在上小學三年級的張夢琪參加江岸區紅領巾小小講解員志愿者招募,正式成為一名紅領巾小小講解員

兩年多來,她每周六走進陳列館,每次開展約兩個小時的志愿講解服務,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學習講解中共中央宣傳部在漢歷史和瞿秋白的革命事跡。

女兒非常喜歡瞿秋白這個歷史人物,對有關他的影視書籍很感興趣,做紅領巾小小講解員也是一件很有意義、充滿正能量的事情。張夢琪的母親陳儉梅說。

陳儉梅認為,女兒走進紅色場館,在志愿講解服務中學習革命先烈事跡,接受革命傳統教育,這種形式很新穎、易接受,讓孩子深受啟發,對她的學習、生活、成長幫助挺大,如今,女兒更加懂得和平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學會了珍惜和感恩

據介紹,江岸區為充分發揮轄區紅色資源優勢,加強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自2016年開始啟動紅領巾小小講解員志愿服務項目,目前已連續開辦四屆,從全區各中小學校共招募400余名紅領巾小小講解員,開展志愿講解服務。

經過語言表達、形象禮儀、專業場館知識講解及實戰指導培訓后,紅領巾小小講解員利用周末和節假日,走進漢口中共中央宣傳部舊址暨瞿秋白舊居陳列館等8個場館,講解黨史、國史,服務參觀游客上萬人次。孩子們通過小手拉大手,以實際行動憶初心、守初心,接受革命傳統教育,追憶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