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文史資料 | 地質學家之外的李四光
點擊:  作者:鄒宗平    來源:昆侖策網  發布時間:2019-09-23 10:12:11

 

在外孫女鄒宗平的記憶中,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李四光是個更為具體生動、有血有肉的人。他既是有著堅定信仰的科學家,也是尊重女性的謙謙君子。而李四光加入政協的過程,也是十分有趣...

 

 

圖為1954年底李四光夫婦與外孫女鄒宗平一起享受冬日的陽光

 

李四光(1889—1971),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黃岡人,蒙古族。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地質學家、教育家、音樂家、社會活動家,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學家和為新中國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元勛,2009年當選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我的外公是李四光,他曾對年幼的我講過許多自己的事情。現在我從中選出幾件往事講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地質學家之外的“李四光”,一個不被大家熟知的“李四光”。

孫中山:湖北李四光
16歲就向往革命,非常的好

 

外公早年在日本留學的時候,認識了宋教仁和馬君武,后經這兩位先生又認識了孫中山。本來他留學是想要學習造船技術,以此實現強國夢想的,但到了日本接觸了這些革命者以后,發現中國的問題不僅是工業的極度落后,更主要的是社會的極度腐敗。要想讓中國變成一個強國,不僅要學工業、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推翻清政府的腐敗統治,所以他更加積極地靠近在日本的進步學生。1905年8月20日,宋教仁帶他到了中國同盟會成立大會會場。成立當天,全體與會人員來到旁邊的一間小屋子里面宣誓,外公是由孫中山帶領的。待宣誓完畢,孫中山見他長得比較小,于是問:“你今年多大了?”他說:“我今年16了。”孫中山非常高興地說:“湖北李四光16歲就向往革命,非常的好。”還送給他八個大字:“努力向學,蔚為國用。”而后,外公用他這一生來實踐了這八個字。

 

自此,外公成為同盟會第一批會員中最年輕的成員,因此后來周總理評價說他是“辛亥革命的老同志”。

 

1910年,外公在大阪高等工業學校畢業以后回到了湖北,在一個中學做老師。清政府一貫不承認國外的學位,所有留洋學生都要到北京去參加一個考試。于是次年6月,外公接到清政府通知,到北京參加考試。考試成績公布以后,他被授予了工科進士的稱號,此時是10月左右,因此他大概是宣統皇帝統治期間最后一批進士之一了。

 

不久,外公在北京聽到了武昌起義爆發的消息,立刻趕回武漢,組織人力車夫、碼頭工人為起義軍搬運彈藥,運送傷員。起義成功之后,外公被推選為湖北省實業司司長。

 

1969年,毛主席接見科技界群眾代表時,與李四光(左)交談


毛主席:你能不能給我找點書?

 

1969年,毛主席在接見科技界群眾代表時,在隊伍中看見了外公,就一把拉住他說:“我正好找你有事。”兩人從天體的起源聊到人類的起源,最后主席說:“我現在對科學挺有興趣,你能不能給我找點書?”外公問:“主席想看哪方面的書?”毛主席說,就你研究的那些。外公回去后找了一些書,發現都太專業晦澀了,不太適合主席看,就給主席寫了張便條說:“給您找了一些,但是不太適合您看。我給您寫一本吧。”后來外公就寫了那本著名的科普讀本《天文•地質•古生物》。

 

 

蔣介石請客:李四光怎么沒有來?

 

外公這一輩子特別討厭蔣介石,所以他老躲著蔣介石,一輩子都不愿意跟他照面。

 

抗戰時期有一次外公到重慶去開會,蔣介石宴請參會人員。外公開完會就回了廣西,沒去參加宴請。誰知他的桌簽被放在了蔣介石的右邊,宴請開始的時候一看外公沒來,蔣介石就有點不高興,說:“李四光怎么沒來?”翁文灝打圓場說:“他病了,重感冒。”蔣介石這才作罷。解放后外公見到翁文灝還說:“你救了我一命。”

 

1937年,外公和他創立的地質研究所本來在廬山,結果日本人很快打來了,要趕快撤退。當時國民政府命令所有中央機關、研究機構一起搬到重慶去,但外公想,重慶比較小,去了恐怕要與蔣介石抬頭不見低頭見,所以他請時任廣西大學校長的馬君武聯系了廣西軍閥李宗仁,希望能將研究所搬到廣西。李宗仁特別歡迎,于是外公就聯合物理所打了一個報告說,大家不要一股腦兒都搬到重慶去,也搬幾個研究所到廣西去,廣西也很落后。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很快便獲得了批準。所以他和地質研究所就搬到了廣西桂林,一直到1944年。

 

1952年,周總理與李四光交談中

 

周總理:如果你們發現了李四光

請協助他回國

 

1948年,外公代表中國地質學會到英國去參加第18屆國際地質大會,會后便留在英國做地質考察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郭沫若給他寫了一封信,歡迎他回國來。1949年9月,人民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外公的名字就出現在《人民日報》刊登的政協委員名單之中。國民黨當局看到了這一消息,就叫駐英大使鄭天錫去找外公,想讓他發表聲明,拒絕接受政協委員的稱號,而且不要回國。此時,陳西瀅找到外公說:“你要想離開就趕緊走,要不然你就走不了了。”當天晚上外公就提著小箱子去了法國。其時,外婆還留在英國。后來外公到了瑞士,給她寫了一張明信片,外婆便也輾轉到了瑞士。會面后兩人買了從意大利到香港的船票。然而那時候不像現在有固定的航班,船票都是沒有日期的,他們在歐洲足足等了三個月,其間與所有人都失聯了。上船后又行駛了差不多一個月才到香港。

 

周總理始終非常關心外公的去向。他很擔心外公會從東歐回國,因為那時東歐都是共產主義國家,而外公拿的是國民政府時期的護照,這樣會產生簽證問題。于是周總理就發電報給當時駐布拉格的新華社社長吳文燾說,如果你們發現了李四光,請協助他回國。吳文燾給周總理發電報說,現在沒有李四光的消息,他肯定會從西歐回來的。所以周總理就委托葉劍英找了一位黎先生到香港去,黎先生會說英文,到香港也比較好偽裝。這時發生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外公的護照上寫的是他的英文名字J.S. Lee,J 意思是仲揆(外公原名,后用作字),S是四光,L是李。但黎先生沒弄清楚,隱約記得叫Jes Li,就拿這個名字到處打聽外公的下落。這時,我外公也托好友陳厚甫打聽怎么回國。很巧的是,陳厚甫遇到了黎先生,問他:“你說的是不是叫J. S. Lee啊?”黎先生說:“我也搞不清楚,有點像。反正是英國來的老紳士,學地質的。”陳厚甫說:“我正好有一個這樣的朋友也在打聽怎么回國。”這樣陰差陽錯居然就接上頭了。

 

外公到了香港后,他的老朋友到碼頭來接他并安排了住所。兩天以后,黎先生來拜訪外公,先給他講了一下內地的形勢,然后說:“我奉總理的指示安排你回國,你在這兒安心休息等待。”過了一天黎先生又跟他說:“明天早上,你們夫妻倆到海灘上去散步,其他的就不要管了。”第二天早上,外公、外婆就依照囑咐去散步,沒一會兒就來了一輛車,司機說他是黎先生派來的。兩人上車后就過了羅湖橋,最后到了南京火車站。其他東西,大大小小箱子好幾個,后來在黎先生安排下拿了回來。回國前外公已經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所以當他回到北京,《人民日報》的報道標題就是《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四光昨日抵京》。

 

其實,外公回到南京的時候,滿腦子還是想著回南京地質所做研究。但因為是周總理安排他回國的,所以他還是先到了北京。周總理來看他,兩個人關上門在房間里談了三個多鐘頭。外公說:“我的興趣主要在做研究,我想再回南京去。”周總理就跟他說:你這種想法不完全正確。其實你回來之前,就要開地質工作者的代表大會。這件事已經籌備了很久了。當時你與國內失聯,很多人都不知道你到哪兒去了,有人說李四光是不會回來的,還是開吧。我相信你一定會回來的。現在還沒有回來,一定是碰到了什么困難。我就等你回來開這個會,因為我認為你是組織地質工作最合適的人選。你當初去做研究是孫中山跟你說“努力向學,蔚為國用”,現在國家需要你來做組織工作,你也應該把這個重擔給承擔起來。這也是為了振興中華。最后外公接受了周總理的意見,答應來做組織工作。

 

周總理:我可以做你的入黨介紹人

 

解放前,外公除了參加過同盟會之外,沒有參加過任何政治組織;1950年回國以后,他也沒有提出要入黨。這是因為他覺得自己思想上還有很多需要改造的地方。此前他出國的時候,國民黨打內戰,中國是一塌糊涂的,等到1950年回國,他看到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新中國。他認為自己年輕時參加辛亥革命想要得到的結果,現在看到了,所以他非常熱愛新中國,對共產黨非常地崇敬。他認為,大家在為新中國成立而努力的時候,他還是一個生活相對優裕的舊知識分子。因此他沒有資格參加共產黨,只有為國家建設而繼續努力。

 

 

到了1957年,外公左腎上長了一個特別大的結石導致尿血,當時以為是癌癥,就在杭州休養。一天,周總理一個人來療養院看他,還特別高興地說:“我把他們(指秘書、警衛等)全部甩了!”兩個人到屋子里關上門,又談了好幾個鐘頭。周總理先是講了講國內的形勢,然后說:“李老,問你一個問題,你為什么不申請入黨呢?”外公非常驚訝地說:“怎么可能呢?像你這樣的人才有資格做黨員,我還有很多舊思想需要改造,我怎能入黨呢?”周總理說:“李老,你這種想法是不對的,過去雖然你沒去打仗來建立新中國,但是你為這個國家做了很多工作。你應該申請入黨,這樣的話你才能更靠近黨組織,可以進步。”周總理還說:“如果你有意愿的話,我可以做你的入黨介紹人。第二位入黨介紹人,我建議你找董老。”周總理說的“董老”指的是董必武。董老是湖北人,在辛亥革命時期就和外公相識。周總理這么講,可謂為外公考慮得十分周到。

 

事后,外公認真地考慮了周總理的意見,回京后就跟時任地質部黨組書記何長工講:“我覺得我還是應該申請入黨,在入黨過程中和入黨以后繼續改造思想。”但他自己也說:“總理那么忙,我怎么能去找他做入黨介紹人呢?”何長工說:“我來做你的入黨介紹人吧。”由于外公時任地質部部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所以他的入黨介紹人一位是何長工,另一位是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張勁夫。1958年,外公終于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1964年夏,李四光周末帶外孫女到香山櫻桃溝散步

 

李四光:

你想要一個每天卿卿我我的人

還是要比較有本事、努力工作的人

 

外公與外婆的相識是很浪漫的。一次賑災義演上,外公看到一位年輕女士在臺上彈鋼琴,于是問旁邊一位物理系教授她是誰。剛巧這位物理系教授的夫人是那位女士在教會學校的同學,于是她特別熱心地介紹外公與后來的李夫人、我的外婆許淑彬相識。外公對外婆說:“我在英國讀書的時候,因為學習比較緊張,就買了個小提琴,找人教我拉。我拉得不怎么好,回國以后沒人愿意給我伴奏,你愿不愿意給我伴奏?”外婆說:“好,我給你伴奏啊。”那時外公32歲,外婆26歲。兩人一個拉小提琴,一個伴奏,一來二去便成就了一段姻緣。1923年1月,他們倆就結婚了,蔡元培主持了他們的婚禮。

 

外婆和外公的家庭背景完全不一樣。外婆是一個大小姐,父親在清政府中的職務相當于現在的江蘇省教育廳廳長,民國后又到北洋政府外交部供職,比較有錢也比較洋派。那時女性念書的機會不多,但外婆從小就被送到了上海的教會學校念書。她一直在家里很受寵,脾氣非常大,生活也很奢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反觀外公,他的父親只是一個農村的私塾先生,家里比較窮。外公從小在農村長大,還要做砍柴、放牛等農活。他自己的生活是很簡單的。由于小時常見農村男人喝醉酒打老婆,他因此而受到很大刺激,非常反對這一封建陋習,所以一生滴酒不沾。

 

1935年李四光去英國講學前與夫人許淑彬、女兒李林在上海

 

去日本留學之前,大家想,家鄉可算是出了一個大知識分子,于是湊錢請他吃了一頓飯,又是甲魚又是雞的。外公從小吃葷的機會比較少,吃完這頓飯在去往日本的船上就開始生病,一直上吐下瀉。到了日本去看醫生,醫生對他說:“你這個人不太適合吃大葷,你的腸胃接受不了,以后不要吃葷了。”

 

自此以后,外公一輩子都不吃肉,即便是魚蝦也吃得很少,吃得最多的“葷腥”就是雞蛋。但外婆愛吃,且什么好吃吃什么,外公盡管自己生活簡單,但都盡量滿足她,而且外婆在家里是管事的。因此兩人相處得十分融洽。

 

當然,兩人之間難免會產生一點小矛盾。有一次,外公搬了一塊石頭回家,他覺得那是一個特別好的冰川標本,于是帶回來想在空閑的時候拍照研究。不久他帶學生出野外,而外婆因為是江蘇無錫人,特別喜歡吃雪里蕻,每年冬天都要腌一缸,正愁找不到適合壓雪里蕻的石頭,一看這塊石頭不錯就給壓上了。咸菜是腌成了,但這塊石頭就不知道弄到哪兒去了。等外公從野外回來,想再看看這塊石頭卻怎么也找不到,就問她石頭跑哪兒去了,外婆這才知道“闖禍”了。外公非常不高興,但他一生都對女性非常尊重,尤其是對我外婆百般呵護,從不對她發脾氣,所以盡管如此也只是很耐心地對她講:“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地質標本。以后我的石頭你要動的話,最好先問我一下,別給我扔了。”

 

還有一段時間,外婆嫌外公一天到晚忙工作,沒空陪她,很生氣。有一次,她把石頭堆了一床就到她哥哥家去了。外公見了,知道外婆生氣了,就趕快去把她接了回來。外婆生了女兒之后,外公每天下課以后趕到醫院去看她,問完“你今天好不好、昨晚睡得好不好”,就掏出一塊小木板,擱在膝蓋上開始寫文章。外婆很生氣地說:“你這人怎么一點情趣也沒有!”外公說:“你自己選擇一下,你想要一個每天卿卿我我的人,還是要一個比較有本事、努力工作的人呢?”后來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外婆也很支持他的工作。

 

 

外公只有我母親一個獨生女兒。外公是地質學院士,我母親李林是物理學院士,我父親鄒承魯則是生物化學院士。“用創造的精神和科學的方法求人生的出路”是外公一生的真實寫照,也一直在激勵我不斷博學慎思而篤行。


(來源:中國政協網、《縱橫》編輯部 中國文史出版社,本文根據北京市西城區第一圖書館“名人之后話名人”系列講座錄音整理,選自《縱橫》2018年第4期) 

 

【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文史資料 | 地質學家之外的李四光

    2019-09-23
  • 內容 相關信息

  • 文史資料 | 地質學家之外的李四光

    2019-09-23
  •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