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毛澤東時代的民生清貧,是很多人抓住不放,攻擊毛澤東的"罩門"。當一些事物被"這些師長及公眾人物陰暗和齷齪的進行反復謠傳,自然會被人解讀為那是不能直說的史實"。而扭曲了歷史,往往就扭曲了未來。而扭曲歷史的要害,正是要扭曲未來。
而要想追求未來,就必然要還原歷史!
一、國民黨統治的民國民生不凄慘?
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毛澤東時代的民生與今天相比,或許有許多不盡人意,但判斷歷史是否進步,只能同過去相比,也必須同過去相比!因人們無法拿今天去比較明天,只能在比較昨天中顯影,這就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
1、民國各種饑荒。
舊中國饑荒不斷,全國各地幾乎年年都發生餓死人的水旱災害。其中,較大的幾起是:1920-1921年的華北四省大饑荒,死1000多萬;1928-1930年的北方八省大饑荒,奪走1300萬條性命,5000萬難民;1936-1937年的川甘大饑荒,逾千萬人死亡;1939年的水災大饑荒,1943年中原大饑荒、廣東大饑荒,共有600多萬人餓死;1946-1947年南方大饑荒,粵桂湘就餓死1750萬人。舊中國的老百姓即使沒被餓死,平均壽命也只有35歲。舊中國除了災荒,還有官吏腐敗,兵匪肆虐,惡霸橫行,災難頻繁,迷信泛濫,文盲充斥,缺醫少藥,民不聊生。
魯迅的結論是:中華民族"不像活在人間"!
2、美國記者筆下的河南災荒。
作為特寫鏡頭,具體看看1942年河南的災荒,1943年2月1日《大公報》發表了通訊《饑餓的河南》:"十室九空",人禍更隨處可見。蔣介石下令《大公報》???,采寫記者張高峰被豫西警備司令部逮捕刑訊。這激怒了親蔣的美國記者白修德,他和《泰晤士報》記者福爾曼一起親赴河南,看到了:母親將自己死的孩子煮了吃,有的家庭,把所有東西賣完換得最后一頓飽飯,全家自殺…… 1942年河南至少餓死三百萬人,而官方統計為:1602人。政府非但不作為,且變本加厲盤剝災民。3月22日,白修德的通訊《等待收成》刊發在《時代》周刊,引起轟動美國(國民黨把洛陽電報局將白修德文章發往美國的發報員殺害)。
二、毛澤東時代的"窮根"在哪?
毛澤東時代的民生,相比民國無疑是翻天覆地,但毛澤東時代的27年里,民生畢竟還不富裕,基本都穿帶補丁的衣服,主食基本以粗糧為主,甚至瓜菜代,這都是事實,可"水有源,樹有根",毛澤東時代的民生為什么還不富裕,這有四大深層次原因。
原因之一:新中國建在"一窮二白"之上。
建國時,中國經過了上百年的半殖民壓迫和幾十年的戰爭,幾乎沒有工業和基礎設施、文盲率80%、嬰兒成活率20%、科技水平處于十九世紀中葉。要資本沒資本,要技術沒技術,要外匯沒外匯,要海外市場沒市場,有的只是國民黨發行金圓券,把大陸的財富掠奪一空,將價值100億美元的黃金運往臺灣,留下了天文數字的通貨膨脹。全國人均資產僅僅1美元多點,就是說將全國的固定資產若平均分配,每人只占有一美元;1950年的國民生產總產值是180億美元(一美元兌2.75元人民幣),每人平均只能分到十幾元錢,農業產值占80%。中國是世界最貧窮國家之一。
原因之二:建設新中國一分錢掰八半花。
治國就如治家,一個窮家過日子,掙錢都吃了、喝了,那是"二流子";一個窮家要過上好日子,在保證吃飯的前提下,必須要勒緊褲帶,將有限的資金放在擴大生產,培養孩子上學,建房蓋屋娶媳婦上等等。處于千瘡百孔百廢待興的新中國,一分錢八下里指望著。在絕對困境中建國,毛澤東要顧民生,可也要節衣縮食的籌集中國工業化的資金。在這樣的環境中,必須要勒緊褲帶過幾年緊吧日子。 這樣的國情下,"一要保吃飯,二要搞建設",就是個兩難,又是必須堅持的大政方針。在這樣的國情下,民生的重點只能是保吃飯,只能保最基本的民生,這是萬般無奈。在這樣的國情下,勒緊褲帶也要建國,這也是一個偉大民族的歷史悲壯。在這樣的國情下,就是睡地窨子,也要艱苦創業,他成就了中華民族創業的輝煌。毛澤東時代的28年,創造出遠遠超出5000年中國創造出的物質財富總和!
原因之三:"準戰爭環境"要用錢衛國。
毛澤東時代整個處在,"大戰不斷,小戰(局部戰爭)接二連三、一切按最壞的情況做準備"的"準戰爭環境"下。評論毛澤東時代的民生,絕不能脫離"準戰爭年代環境"的歷史實際。
一、"國內局部戰事不斷。
剛建立的新中國,內有上百萬國民黨殘兵、上百萬土匪作亂。國內剿匪從1949年進行到1962年;國內戰爭從1949年進行到1974年:舟山群島之戰、萬山群島之戰、上海防空保衛戰、海南島之戰、東山島之戰、東海海戰、一江山島之戰、炮擊金門、西藏平叛、反臺灣國民黨軍隊特工登陸騷擾、"八·六"海戰與崇武以東海戰、對美國和臺灣國民黨空軍的反偵察、反襲擾作戰。
還有,1960年底至1961年初,中國邊防部隊與緬甸國防軍在中緬邊境"金三角"地區前后兩次實施了聯合清剿國民黨殘軍的作戰行動,史稱中緬聯合勘界警衛作戰。這是我軍歷史上特殊的、鮮為人知的越境作戰行動等。
二、衛國立威必打之戰。
毛澤東時代國土寸土不讓,打衛國立威之戰絕不手軟!
1、抗美援朝"投入舉國之力。
1951年,中國的全部財政預算才126億人民幣,軍費比例超過50%,(比例數大,絕對數小)。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立國之戰,這是中華民族的自立之戰,無論花多少錢,都必須去打!我們最后打贏了!
2、饑餓中打贏了中印之戰。
三年困難時期,急需休養生息,可印度咄咄逼人搶占中國領土。
蘇聯與美國裝備和支持印度發動邊界戰爭,毛澤東堅定地說:不管你印蘇聯軍,還是美印聯軍,即便再來一次八國聯軍,我們中國也要與你們打!打出一個真理來。 短短30天,中國完勝中印之戰!
3、援越抗美投入53億美元。
美國軍事作家、評論家拉瑞斯約本海默:在他那個時代,只有那個時代,我們空軍在靠近北越領空時候,戰斗機就會自動報警,因為那里有中國派駐的34支火炮與導彈防空營。 我們國家:美國!請你永遠記住這位偉人:毛澤東!
4、中蘇邊界沖突耗資巨大。
珍寶島戰斗規模不大,但對國內的政治、經濟的影響之深,卻超過了建國后歷次軍事斗爭。舉國進入"要準備打仗"的臨戰態勢。
5、西沙之戰意義深遠。
1973年9月,南越非法宣布將南沙群島的南威、太平等10多個島嶼劃入版圖,還不顧中國政府的嚴正警告,于1月15日派驅逐艦隊強占西沙金銀、甘泉兩島。中國軍隊收復三島,全殲入侵的南越軍隊。
沒有那一場硬仗,中國現在還有南海嗎?
三、備戰備荒一刻不停。
戰可以不打,但兵不可一日不備。
1、"深挖洞"建成地下長城。
珍寶島之戰一爆發,中國全面進入了"要準備打仗"的臨戰態勢,為防蘇聯核襲擊和入侵,全國城市軍民集中力量修防空洞,僅北京市平均每天有30萬人參加戰備勞動,修建平戰結合的人防工程體系,面積達二百七十多萬平方米。
2、"兩彈一星"投入168億。
在極為困難的情況下,毛澤東下大決心:"當了褲子都要搞"。整個"兩彈一星"投入168億人民幣,中國擁有了原子彈、氫彈、導彈、動力攻擊潛艇、衛星。沒有"兩彈一星",就絕沒有今天中國的地位!
3、"三線"建設投入6000億。 準備早打,打核戰爭,"三線"建設就投入6000億元。這些錢都打水漂了嗎?投入6000億元的"三線"建設,不是建設和開發大西北嗎?沒深刻改變中國經濟建設的格局嗎?
四、毛澤東是"人民大救星"
民生需用錢,建設需用錢,打仗需要用錢,國家又"一窮二白",在這樣的情勢下,毛澤東時代的民生必須勒緊褲袋去艱苦創業!
1、誰最有資格評價毛澤東時代的民生?
民生是人民的民生,毫無疑問,人民最有資格評價民生。而最有資格評價毛澤東時代民生的人,應該是當時最普遍的大眾百姓,而不是那些受了一些委屈的“精英”在那里哇哇大哭!因為,他們是那個時代民生的主體,因為他們還都有一個共同的經歷,都經歷了新舊社會的對比。
俗話說:有比較,才有鑒別。老一代人都經歷過舊社會啼饑號寒,流離失所,賣兒賣女,妻離子散,老一代人最有體會是毛主席把他們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毛澤東不僅根本性的改善了人民的生存條件,讓饑腸嚕嚕的人民吃飽了飯,衣不遮體的"東亞病夫"們有了衣穿,結束了洪災澇難造成的流離失所,更開天辟地第一次作了國家主人翁!不受當官和有錢人的氣,人人相對平等。民心是鏡,民心如天。
毛澤東時代走過來的廣大工農群眾依然深切懷念毛澤東!因為他們深知:相比舊中國的悲慘生活,毛澤東時代的民生,無疑是極其偉大的歷史進步!
2、農民咋算毛澤東時代的"窮帳"。
有個農民這樣算了一筆毛澤東時代的"窮帳": 1970年至1980年小麥市場價格:0.38元/市斤。 農民賣掉一市斤小麥能干啥? 可給讀小學的妹妹交0.28元書籍費(八兩小麥);
農機所需柴油價格,0.08/市斤,"1市斤小麥"可換"4.38市斤柴油"; 公共汽車每次收費伍分錢,可乘"柒次公共汽車";
一張電影票只需"壹角錢",可"看3.8次電影";
一個雞蛋伍分錢,家里養只老母雞下蛋,就足夠供兩個學生上學,還能供應家里油鹽醬醋茶之需。
3、毛澤東時代的民生絕不僅是吃穿。
毛澤東時代雖然民生清貧,但一家能養4、5個孩子,現在的老百姓誰能養得起?而民生又僅僅是吃穿嗎? 毛澤東時代的掃盲、免費教育,消滅了血吸蟲、麻風、天花、鼠疫、霍亂,徹底掃除了賣淫、吸毒、妓女、高利貸、人剝削人,物價穩定、沒有毒化食品,社會安定,路不遺失,讓億萬人走上了工作崗位,讓婦女解放了,從工農中大量提拔干部,真正讓人民當家做主。
那時的城市居民還享受公費醫療、義務教育和福利住房,這三項福利是家庭吃喝以外總收入的2.8倍。 特別是將人均壽命從解放前的35歲,提高到1970年人均70歲等等,這不都是民生嗎?這不都是毛澤東時代創造的民生奇跡嗎?
4、毛澤東始終與人民同甘共苦。
在那個艱苦創業的年代,人民生活還未解決溫飽,但毛主席貪污了嗎?毛澤東奢靡了嗎?毛澤東不始終與人民同甘共苦嗎?
建國后,毛澤東只做了兩套衣服(參加開國大典的禮服和訪蘇時的禮服),買的一雙圓頭皮鞋一直穿到與世長辭。
毛澤東除公眾場合或接見外賓,平時穿的衣服經常補丁摞補丁,工作人員勸他換件新的,毛澤東說:"老百姓能穿補丁衣服,難道毛澤東就不能穿帶補丁的衣服嗎。"直到毛澤東逝世時,他的一件睡衣用了二十多年,補了73個補??;一條毛巾被補丁達70多個,一雙拖鞋穿了20多年。
毛主席從不吃補品和山珍海味,但三年困難時期"他不吃肉,我們的共和國就是給他老人家一天殺一口豬算過分嗎?毛澤東的女兒也常常餓的"夜不能寐"。毛澤東說,"誰讓你們是我毛澤東的女兒啊!"
1976年,農歷除夕之夜。毛澤東在病榻上吃了幾口他喜歡吃的武昌魚和一點米飯。這就是開國領袖的最后一次年飯。
這就是人民領袖,這就是人民的太陽。
全面認識毛澤東時代的民生,就不能孤立地看,而應全面地看,應歷史地看,應辯證的看。
毛澤東時代的民生相比舊社會,那是天翻地覆之變!
當然,我們也不否認毛澤東時代的民生狀況,還存在很多不盡人意之處,可這能簡單歸咎于毛澤東嗎?
毛澤東時代能保障絕大多數百姓基本的生存條件,就已是天大的奇跡!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