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古田縣藍田書院,系八閩最早的書院之一。
藍田書院理事長余云輝博士解書院石鼎之鼎文
藍田書院的石鼎放置在書院進門處,有一定的風水含義。石鼎,象征著道統和權力。這個鼎四平八穩。鼎,左青龍,右白虎。
石鼎刻有篆書。石鼎的青龍一側刻的是“尊道”,白虎一側刻的是“貴德”。石鼎朝南一側刻的是“名正、法備”;石鼎朝北一側刻的是“物均、民安”。“尊道、貴德、名正、法備、物均、民安”指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治理國家的順序、次第和方法。
具體而言,治理天下必須把“尊道”放在第一位。
(1)“尊道”。就是遵循天道和道統。天道就是宇宙法則,沒有人可以戰勝天道,必須遵循。“道統”是指“以道統御”的治國理政原則。比如,毛澤東思想、社會主義道路、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等就是新中國的道統,各級后來者和后來執政者必須尊此道統,否則就是“離經叛道”,國家和社會就不能安定。
(2)“貴德”。這是第二位,尊道之后就是貴德,必須“以德為貴”,而“大德曰生”。對眾生平等、慈悲為懷、遵守人倫、敦親睦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等行為,都屬于“貴德”的范疇。
(3)“名正”。是指在尊道貴德的基礎上,要秉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做事。因為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的,名與實經常不符,難免出現本質與現象不一致的情況。所以,我們對事物的認識要不斷的去求真求實,以正其名。這是中國名學的基本思想。
(4)“法備”。第四個步驟是“法備”,就是建立完備的法律制度體系,實行依法治國。在走過“尊道、貴德、名正”這三大程序流程的基礎上,才能談法制或“法備”,否則,所謂的法制必然是惡法。依法治國不能排第一位,只能排第四位。善法的前置性程序是“尊道、貴德、名正(即實事求是)”。可見,在古人看來,依法治國是有前提的。如果我們簡單的照搬西方的依法治國,搞法律至上,拋棄“尊道、貴德、實事求是(名正)”,那么,必然天下大亂。
如果統治者能夠按照“尊道、貴德、名正、法備”的順序治理國家,那么,必然會形成良好的社會秩序,經濟自然就會發展起來,社會財富就可以迅速增長,但是,同時必然伴隨著產生兩極分化和分配不均。這就引出了第五項任務。
(6)“民安”。只要“尊道、貴德、實事求是即名正”,那么就可以有序地發展經濟,并積累大量的社會財富;只要實施“物均”的政策,實現社會公平公正,避免兩極分化和社會不安定,那么,就可以實現“民安”。“安”字,在古代象形字中,不僅意味著人民物質上生活安定,而且意味著通過圣賢教化,可以把心安止于天道之上,做到“正心誠意”。“正者,止于一也;一者,道也”。“正心”,即:心止于一、止于道、止于至善。
“民安”與“尊道”又鏈接起來了,形成了一個生生不息的循環。
這就是我們古人數千年來治國理政的次第和流程。
(作者系藍田書院理事長、經濟學博士,昆侖策特約經濟評論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