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陳文玲(著名經濟學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執行局副主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研究室原司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面對美國戰略轉向我們怎么辦?
——在中國企業500強大會上的專題演講
(2019年9月1日)
非常感謝宏任會長對我的推薦,我現在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任總經濟師。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是2015年12月份黨中央政治局開會確定的國家25家高端智庫,高端智庫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要圍繞國家重大的戰略部署,進行戰略研究、決策研究和政策研究,資政啟民,引導輿論。
宏任在工信部曾經任總工程師,多年來我們多次交流接觸,他有深厚的學養,對中國的宏觀經濟、微觀經濟都有很多研究。今天是中國企業500強大會,在座各位是中國最強企業的帶頭人,都是強人,今天的500強企業是中國最強的企業。
中美問題大家肯定是非常關注的,不僅是在座的各位關注,每一個中國人都關注,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和人民也關注。中美關系已經超出了雙邊意義,對全球經濟、社會、和平發展可以說是最大的影響和變量。中美關系如何?是合作還是摩擦?是冷戰、脫鉤還是融合、包容?是走向建設性的合作伙伴關系,還是走向對抗、對立和對弈?這不僅關系到中國經濟的發展,關系到美國經濟的發展,也關系到全球經濟的發展與世界和平大勢。
這幾年,我對中美問題的研究,包括重要文章、研究報告、媒體采訪、會議發言、專題講座和與美方的交流對話,累積了差不多接近70萬字的材料。有些文章大家在網上可以找到,最新的一篇文章是“對中美經貿關系的分析與研判“,發表在人民日報社《學術前沿》第七期上,22000字,對中美經貿關系包括中美貿易談判歷程,美國發起貿易戰的危害,對世界經濟對兩國經濟,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服務鏈和價值鏈,對全球貿易規則、貿易秩序、貿易體系的破壞,文中有比較系統的分析。
今天在座的各位是500強企業的企業家,從某種意義上說,未來中美這場博弈、競爭或者說中美之間的斗爭,能不能取勝?一方面取決于政府戰略、策略與政策,我認為最終將取決于中國企業的創造力,取決于中國企業的發展水平,取決于中國企業能不能成為和美國企業直接抗衡的力量。要突破美國對中國設立的瓶頸,特別是制造業的瓶頸、高技術的瓶頸,要靠誰呢?必須靠企業,靠企業家,靠企業為載體集聚頂級科學家形成的創造創新能力。只有政府、企業、行業協會、社會民眾,能夠像美國現在社會形成的高度共識一樣,美國社會很分裂,但是在對華強硬方面是社會共識、兩黨共識,我們各方面也要有高度共識。當然,美國現在正在分裂,但特朗普對中國發動貿易戰,還有著它深厚的社會基礎。
對于我們來說,要突破美國的遏制、打壓、圍堵,甚至置之死地而后快,到底應該怎么辦?到底怎么樣認識這些問題呢?大量關于文章里面和文件里面已經講的,我就不再占用大家寶貴的時間了,重復這些大家可以看得到的東西,可以聽得到的東西,大家都能接觸到的這些信息,我的講座意義就會遞減。
今天我想從三方面和大家談一談我對中美關系、中美問題的分析和看法。
第一、美國到底怎么啦?
美國為什么這樣呢?僅僅是因為特朗普上來當總統就這樣嗎?這是認識與美國斗爭的非常重要的問題。美國對華戰略的邏輯演變,不是從特朗普總統開始的,是從中美1972年建交之后,始終伴隨著中美關系發展,但是不同時期表現形式不同而已。
通常分成四個階段,1971年中美關系的“破冰之旅”,尼克松、基辛格到中國來訪問,開啟了中美接觸的先河。1979年改革開放第二年,中美正式建交。美國卡特總統的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和基辛格的位置一樣,他代表總統到中國訪問,做了大量推動中美建交的工作。我去年在中心接待了到訪的布熱津斯基兒子外交家馬克·布熱津斯基,和他交流對話談了半天。馬克·布熱津斯基從家里拿來了他父親生前沒有公開過的40幅照片,還有他父親的私人日記,一幅照片一幅照片地回放,并且讀了他父親的私人日記。他父親記載下來的中美建交一幕一幕的片斷。按照私人日記中的記載,當時是美國伸出了橄欖枝,推動中美建交,美國方面是為了聯華抑蘇,聯合中國來對抗蘇聯,推動中美建立了正常關系。當時世界上兩個超級大國同時對中國進行遏制打壓,中國要突破這樣的重圍,對美國進行了積極回應。鄧小平訪問了美國,在訪美日程中專門安排到布熱津斯基家里做客。那時候形成新的中美俄大三角關系,中國和美國實際上是站在一起的。
在和中國建交的事情上,布熱津斯基對鄧小平說,我們還是要向蘇聯通報的。我覺得世事滄桑,滄海桑田,四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而不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中美建交以后,第一個階段是接觸。兩個國家從原來沒有外交關系,到正式建立外交關系。我們國家建國初期,美國為首的西方社會是不承認中國的,是對中國進行封鎖和圍堵的,希望把新中國扼殺在搖籃里。但是他們沒有成功,中國堅強地站起來。到1976年,美國的戰略發生了轉變,準備聯合中國抑制蘇聯,中國在兩個超級大國的打壓下,選擇了和美國接觸。1978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1979年中美兩國建交,這兩個時間幾乎是同時的,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所以,中美第一個階段就是接觸。
第二個階段,中美關系是“接觸+防范”。小布什政府2001年到2008年,那時候中國的GDP是美國的1/12,小布什政府對中國的戰略是什么呢?就是“接觸+防范”,防范是美國對中國始終堅持的戰略的基線。
到了奧巴馬時期,從2008年到2016年,美國對華的政策是“接觸+遏制”,大家可以看到,到奧巴馬時期,就開始遏制中國了,那時候中國GDP占到美國的40%。2018年中國GDP占到了美國的66%,而建交初期不到5%。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經濟變化,也是中美建交這40年中美實力對比的此消彼長。
接著是特朗普,美國最奇葩的總統上臺。延續了美國對中國的遏制一面,減少了接觸的一面,增強了對抗的一面,減少了合作的一面。如果讓我概括,特朗普2016年11月20號候任總統,2017年1月20號正式就任總統,他對華戰略是什么呢?我認為是“遏制+脫鉤”,而且現在正在加快推進。
特朗普和前邊所有的美國總統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要維護美國的霸權地位。原來的美國總統從政治上、意識形態上、政治制度上對你防范,但仍然和你接觸。中國經濟總量到奧巴馬時期占了美國的40%,美國認為中國有可能加快發展,特別是我們加入WTO以后,所以采取了“接觸+遏制”。
到特朗普時期中國經濟總量達到美國的66%。制造業占全球的28.8%,制造業41大類、191中類、525小類一應俱全,成為制造業體系最完備的國家。改革開放初期,美國制造業產值占全球的33%,中國制造業產值占全球的2.18%,現在接近30%,而美國下降到了14%以下,這也是中美之間的此消彼漲。二戰結束的時候,美國制造業產值占全球50%,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美國占33%,現在占13%多。美國承接英國產業轉移是第二輪產業轉移,美國開始產業向外轉移是鋼鐵、汽車,主要轉移到日本和西德,當時東西德還沒有合并,后來從日本、西德轉移到亞洲四小龍,這是第三輪產業轉移。第四輪制造業轉移從東亞和東南亞轉移到了中國和新興經濟體,還有一些后來發展比較快E11國。世界制造業布局不斷發生變化,特別是當前由于中美經貿關系的不確定性,加之中國制造業的成本驅動,世界經濟格局包括制造業正在發生新的變化。
從貿易上來看,中國從2013年貨物貿易超過了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體。我們對美國的出口商品,比美國對我們的出口要多幾倍。實際上2017年美國就在做發起貿易戰的準備,從2017年8月份開始進行301調查。2017年中國與美國貿易額是5880億美元,到2018年中國和美國的貿易額達到了6335億美元。中國對美國出口的商品,比美國對中國出口的商品,按照美國的統計我們是多了4000多億美元。從美國特朗普總統開始提出加征關稅開始,500億美元、2000億美元、3000億美元,實際上他提的是3250億美元,加起來是多少呢?2500億+3250億,是5750億美元。
美國對中國的出口2017年是1300億美元。我們對美國加征關稅開始是500億美元,最新一輪8月23號出臺是對美國75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分了四檔:25%、20%、10%、5%。中美第12輪貿易談判已經結束了,13輪談判9月份中國經貿團隊還會不會到美國去?我個人認為,還是會去的,貿易談判還會進行,但是底線還要堅持。
談判是為了什么呢?談判是為了通過談判走向合作。但是美國在談判中已經有四次出爾反爾,最大的一次就是這次。在6月29號,中美兩國元首在日本大阪會晤,美方承諾,不再出臺新征關稅,這個話沒有幾天,到12輪貿易談判時,美國和中國談判團隊在上海和平飯店進行談判之后無果而終,特朗普馬上決定加征關稅,對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1600億加征到15%,剩余加征關稅到10%。8月23號再一次加碼。對已經出臺的25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到30%,剩余的3000億美元加征關稅到15%。一部分從9月1日開始,一部分在12月份圣誕節之后開始,主要是和美國圣誕節關聯度比較大的商品。大家知道,美國有一幅漫畫,問: 圣誕老人是從哪兒來的?答: 圣誕老人是從中國來的,圣誕老人、圣誕樹都是中國制造的,大都是中國義烏制造的,所以把這部分商品甩出來圣誕節之后征稅。
現在貿易戰并沒有結束,而且是在不斷升級。貿易談判談了12輪,美國多次出爾反爾,貿易戰升級到對所有輸美商品加征關稅,2500億美元的商品突破了25%,加征到了30%,3000億美元商品從10%加征到15%,貿易征稅的規模史無前例。
二、美國為什么遏制中國?
所以,我們必須要分析,美國為什么要這樣做呢?我想從五個方面來分析特朗普政府為什么要這樣做。
第一,美國戰略之變。美國國家戰略發生了大的轉向,2001年9月11號,紐約“雙子座”被稱基地組織給炸了,用飛機撞擊摧毀了兩座高410米的紐約標志性建筑。從9.11事件之后。美國連續多少年,一直到2017年12月,美國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美國的核威脅報告,美國的全球軍力報告、美國的國情咨文等,幾乎所有的國家重大文件的戰略取向,排在第一位的是恐怖組織和恐怖主義襲擊。排在第二位的是流氓國家,流氓國家原來列出十幾個流氓國家,包括伊朗、委內瑞拉、北朝鮮、安哥拉等。排在第三位的是其他大國。基本上都是這樣的三大排序。
從2017年12月份開始,美國的戰略轉向從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開始,把中俄作為對美國最大的安全威脅,排在美國安全戰略報告首位,成為對美國威脅最大的排在第一位的要素。中國和俄羅斯之間,又把中國放在了俄羅斯之前;排在第二位的是流氓國家,但流氓國家縮小成伊朗、北朝鮮;排在第三位的是恐怖主義襲擊。美國整個戰略發生大轉向。
在美國,對華強硬成為主流和政治正確。美國的執政團隊經過兩年的調整,核心團隊調整了83%,當然還不止83%,現在換人率已經超過90%,執政團隊都已經悉數換成鷹派,而且很多是鷹派中的鷹派,是非常強硬的對華強硬派。比如說納瓦羅,納瓦羅原來就是三流的經濟學家,寫的《誰殺死了美國》,當然說的是中國,寫的《致命中國》,當然與事實大相徑庭。他以前從沒來過中國,但是卻研究中國,得出的結論是,中國對美國是最大的威脅。
現在與中國和經濟貿易談判的貿易談判代表萊特希澤70歲,是原來美日貿易談判的副代表,也非常強硬。他是一個律師,專門打國際貿易的官司,對日本談判的時候,一是逼日本減少對美國的出口,包括汽車、鋼鐵。再一個就是聯合四個國家逼日本簽訂《廣場協議》。日元被迫大幅度升值,導致日本進入衰退的20年。這次和中國進行貿易談判,主談判手就是他。我們中心去年12月3號到7號到美國華盛頓,與美國總商會舉辦第12輪《中美前高官和企業家對話》,美國總商會會長多諾霍先生請到了特朗普女婿庫什納,美國總商會會長和他進行了對話,差不多一個多小時。會長問庫什納,您對中美貿易談判前景如何怎么看?庫什納說,我認為前景是樂觀的,因為萊特希澤是非常棒的談判高手,總統對他非常信任,給他充分的授權,我們現在的談判團隊是小規模的談判團隊,低調而高效地開展工作。北美美加墨重新談判自由貿易區,先是和墨西哥談雙邊談判,墨西哥的外長差不多來了美國一百多趟,我們和他開玩笑說,你可以到白宮來上班了。美國萊特希澤代表了美國的強硬派進行貿易談判,美加墨貿易談判,先和墨西哥談成了,然后再和加拿大談,以前叫美加墨自由貿易區,重新談判以后,叫美墨加自由貿易區,墨西哥先投降了,然后加拿大也就拿下來了。美國準備和中國談判達成貿易協議,原計劃在第10輪或第11輪結束談判。12月1號習近平主席和特朗普總統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元首會晤再次達成共識,緊接進行第10輪、第11輪談判。但是美國也沒有預料到,第10輪談判之后中國對文本中一些內容做了修改,對于那些不平等的、居高臨下的、文本不平衡性的、還有美國過高的要價的條款,提出了修改意見。第11輪談判的時候,劉鶴副總理召開了記者會,公布了中美之間三個重要分歧。
第一個重要的分歧是,中國要求取消相互加征的所有關稅。對2500億的商品加稅,在2018年5月19號談判的時候,美國就承諾,而且也發了共同聲明,要取消相互加征的高關稅,不到十天的時間,5月29號美國就出爾反爾,馬上出臺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高額關稅。第10輪談判之后,中國政府對談判文本進行了修改。中國政府要求,第一個就是要取消加征的高額關稅。
第二個就是不能讓中國做出不切實際的承諾,也就是不能強買強賣。本來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兩國元首達成共識,中國可以增加從美國進口商品,我們的市場也有需求,比如說美國的大豆和生豬,美國的牛肉,美國的能源,實際上中國市場都是有需求的。沒打貿易戰之前,2017年進口美國的大豆是3200多萬噸,占美國大豆出口的62%,打貿易戰之后2018年,直線下降60%多,今年就幾十噸,這是貿易戰的結果。
第三個重大的分歧,就是文本的平衡性。什么叫文本的平衡性?就是兩個國家在文本的表述上必須平等和相互尊重。據華爾街日報披露,因為中國政府沒有公開過,一些消息來自外媒。據稱,文本上表述美國要求中國增加多少進口數量,如果中國達不到,美國將對中國重新恢復加征關稅,中國不得進行反制,中國不得向WTO組織起訴。這樣的文本表述,霸道霸凌到了極端的程度,這不像是兩個平等的大國,更像是一個霸主國家對被他殖民國家的一種表述方式,中國不可能在這方面讓步。今年4月15日到21日,外交部派我帶領小型專家團團到美國調研。我們和美國相關智庫、貿易談判辦公室中國負責人、美國國安部門中國室負責人、美國相關大學等交流對話,接觸了一些方面的人。我們和美國最大戰略研究機構一位研究中美問題專家會談,我去年3月份去美國也和他有一次會談。那時候,他的態度還屬于美國全民主張對華強硬的共識階段,處于情緒亢奮階段,對中國的意見很大。他們認為中國加入WTO,加入世界體系經濟后發展很快,但是沒有尊重WTO規則,批評中國強制性技術轉讓,企業盜竊知識產權。當時我問,您能不能舉出例子來?他告訴我說,美國企業有這些反映,但是沒有一個美國企業敢實名舉報,因為企業在中國還要生存和運營,所以他們不敢說具體事情。我說,我看了你們的301調查報告,你們要據此對中國加征關稅,沒有任何的真憑實據,說企業怕報復,但是如何才能推動中國改善營商環境,才能把這些問題提出來能使中國政府有所改進呢?你們必須提出來真憑實據。今年這次我們到了美國,還是這位中美關系戰略研究專家,他告訴我,他們專門組織了跟蹤中美貿易談判的研究課題組。他非常明確地說,中美貿易談判即使達成協議,但是一年以后也會回到原點。即使中國承諾多進口,但是美國能出口什么呢?美國有什么商品能夠值這么多錢呢,美國出口中國的能源在原有的基礎上翻一番,最多30億美元,美國大豆出口最多是140億美元,整個農產品不超過300億美元。美國飛機一年出口300多架,每1架1個多億美元,也不到400億美元。這些商品加起來的錢,大約就是中國從美國進口2017年1300多億美元,2018年1500多億美元。美國向中國出口什么呢?中國什么才能消除貿易逆差呢?
中國確實需要美國高技術產品、軍工產品、量子產品等高技術的東西,但美國是禁止向中國出口的。美國對世界上163個國家都允許高技術產品出口,只對幾個國家禁止,其中對中國始終是禁止的。中國朱镕基總理、吳儀副總理去美國談判,每次都在談美國能不能放松高技術產品出口,但是美國始終都沒有對中國開放過。那么,現在在美國要對中國打壓遏制的情況下,更不可能對中國放松高技術產品出口了。因此,如果高技術產品不出口,農產品總共不到300億美元,飛機300億美元,美國還有什么可出口的呢?美國這位專家說,一年以后還會回到原點。結果還沒到一年,就回到原點了貿易協議沒有達成,加征關稅愈演愈烈。所以,美國戰略轉向,這是美國對中國發起貿易戰的原因,貿易戰只是遏制中國初步的動作,目的是用貿易高關稅的大棒來打擊中國。
第二,轉移美國的社會矛盾。包括兩黨矛盾、種族矛盾、階級矛盾,社會矛盾到了峰值。美國處于高度的分化狀態,共和黨和民主黨勢不兩立,窮人和富人差距越來越大,美國1%的富人掌握40%的財富。美國聯邦儲備局做過一個調查,美國40%的家庭,家庭存款不到400美元,50%以上的家庭存款不到600美元,美國是借貸消費的國家,特朗普政府關門35天,80萬公務員沒有任何的工資,只能去打零工。所以,美國的貧富矛盾非常激烈,而且到目前為止,美國有3800萬人要靠領食品券生活,4000萬人處于相對貧困狀態。美國相對貧困當然比我們的標準高,但在美國相對貧困的人口占比重很大,美國只有3.2億人,4000萬相對貧困人口占了10%以上。
美國的種族矛盾也非常激烈,黑人和白人的矛盾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激烈,白人至上主義,已經成為民粹主義非常重要的表現形式。當然美國內外矛盾也很激烈,包括與中國、與其他國家的。美國各方面矛盾已經激化到一定的程度。美國社會矛盾激化需要轉移,需要找一個發泄的地方,特別是鐵銹地帶的工人、失業的群體、失落的中產階級,他們是美國總統選票的基礎。美國轉移社會矛盾找到的對象就是中國,他們說中國奪走了你的就業崗位,中國的產能過剩,美國制造業轉移到了中國,美國就業崗位轉移到中國,中國剝奪了美國人的就業崗位。他們怎么樣能夠使美國社會同仇敵愾,怎么讓老百姓痛恨中國呢?美國特朗普公開演講時說,中國人過好日子過得太長了,中國現在是發達國家,美國才是發展中國家。美國特別有名的調查中心,蓋普洛調查中心進行民意測驗,從2016年開始的設問都有,你認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是哪個國家?接近50%美國人回答是中國,比回答美國是最強大國家的人多十幾個百分點。美國政客宣傳,中國現在不得了,中國強大了,中國的日子過得好了,而這些都是從美國拿走的。特朗普在很多場合和他的推特上講,每年中國從我這兒拿走5000億美元,現在錢數又漲了,是拿走上萬億美元。中國怎么拿走你的錢的呢?中國出口給你的是商品,你付的是美元,現在的美元與實物商品、與黃金沒有任何關系。你用的是美元,是沒有實物支撐的信用貨幣,換的實物商品和服務,怎么叫中國剝削了美國,拿了美國的錢呢?美國副總統彭斯去年10月份的“鐵幕講話”說,我們用25年的時間,重建了中國,特朗普也跟著喊,美國重建了中國,使他們過上好日子,美國現在落后了,美國沒有高鐵,美國沒有這個沒有那個。我認為,現在的世界是顛倒的,顛倒者就是美國,他在轉移矛盾,把這些怨氣,他們把美國自身的這些矛盾轉移到中國身上,當然他也向歐洲轉移,向日本轉移、向韓國轉移,但最主要的是向中國轉移。
第三,美國執政者之變。原來美國的執政者是利益集團的代言人,比如說克林頓是律師,80年代的里根是演員,是美國電影協會的主席,老布什二戰當過兵,是二戰時的戰斗英雄,駕著飛機專門轟炸過日軍。老布什的父親也就是小布什的爺爺是全美棒球冠軍,布什家族是比較富足的。但所有的美國總統從華盛頓開始,歷屆總統都是政治家,都是政客,都是建制派。
現在美國換了一個美國總統,本身就是資本家,他當總統的時候家產評估,也就是他的身價是35億美元。特朗普三次破產,三次崛起,直到成為美國總統。特朗普真的是交易型總統,原來沒當總統就精通交易,到什么程度,除了撰寫了《交易的藝術》一書,不僅是交易的藝術書中談到的極限施壓和談判技巧,他真的有商業頭腦,他把特朗普這個名字注冊成商標名,美國有特朗普大廈、特朗普酒店,都是花錢買的以特朗普名字命名的商標。紐約第五大道特朗普大廈真的是他的財產,其他的特朗普品牌的商業或者商品大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商標。注冊特朗普商標賣了多少錢,據說賣了5億美元,其中有一個品牌是抽水馬桶,這個馬桶商標就叫特朗普。
除了特朗普本人,他身邊用的人大都是資本家。原來的國務卿是美孚集團的董事長蒂勒森,現在財政部長姆努欽是大財團的董事長,萊特希澤是四大律師事務所之一的負責人,專門負責打國際貿易官司的。美國現在是是資本家直接執政,所以,現在的美國叫美利堅合眾國有限責任公司,特朗普是董事長。特朗普淡化了意識形態,但是強化了經濟利益,把所有的對象作為交易對象。我認為,現在的美國是交易型政府,所有的東西都是拿來作交易的。高關稅,多收稅費是交易;在中東挑起動亂,中東開始打仗,賣軍火是交易;放寬金融管制,把奧巴馬為了防止金融危機再度爆發的法案廢除了,是為了金融資本家進行交易。
美國的盟國原來是88個,現在是66個,歐盟算是一個。美國在盟國駐軍一直是美國出錢,這是美國為了自身利益提供的“公共產品”。特朗普執政后在盟國駐軍,需要盟國出錢,特朗普從去年開始還加收50%利潤,即是說我在你這兒駐軍,你除了給我提供軍費之外,我還要加收50%作為利潤。特朗普在全世界和歐盟打、和日本打、和韓國打、和印度打、和中國打,圍繞一個字——“錢”,怎么樣使美國獲得更多的利益,從別人那里拿來更多的錢。可以說現在的美國,用蠅頭小利失去大國信用,失去戰略利益,失去長遠利益,逐步失去美國幾十年建立的盟友體系,失去在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中的地位。
特朗普是一個政治素人,他過去沒有當過官,宏任還是我們工信部的總工,特朗普連鄉長、村長、縣長、市長都沒有當過,從商人一下子就當到了總統。所以,他對體制內建制派運作完全不懂,而且他也完全不屑一顧。我聽美國專家講,特朗普不看文件,我們天天學習,他什么文件都不看,像自己看齊,候任的時候,奧巴馬簽署了那么多文件看不看呢?據說一個都不看,只廢不看。每簽署一個行政令,就廢掉奧巴馬原來簽署的22個行政令。他一上臺當總統,把奧巴馬任命的480多個外交官一刀切全免了,美國一年多時間,在好多國家沒有大使,包括像澳大利亞這樣的盟國沒有大使,一年多后把亞太地區總司令哈里斯派到澳大利亞,然后很快又把他撤回美國了。特朗普完全不按規矩辦事,而且他想撤誰就撤誰,撤的時候非常簡單。發一個推特,蒂勒森是他的第一任國務卿,相當于外交部長,他到非洲訪問,還沒有回來,特朗普發了一個推特說,你被解雇了,他就不能再進白宮了。不像我們中國有中組部和各級組織部門,先進行考察如果你不合格,然后組織談話,然后任免,嚴重的再處理,特朗普什么過程都沒有,就是推特說你被解雇了,從此你不就要再進白宮了。幾乎所有人任免都是這樣的,包括情報局長科恩,解雇的時候科恩也沒有在美國,因為科恩堅持調查美國總統特朗普通俄門,所以特朗普對他恨之入骨,特朗普曾經把他叫來問,你認為做情報局長對美國總統最重要的是什么?科恩說“忠誠”。
后來科恩調查特朗普,他認為是對他極大的不忠誠,就把科恩免職了。國務卿、情報局局長、國家安全顧問,美國24個機構的負責人基本上都免了一遍。目前為止,還有6個內閣成員是臨時負責,特朗普也不回避自己的觀點,他在推特上說,我非常喜歡用臨時的,臨時的好處理。華盛頓郵報專門有一個課題組跟蹤總統每天發的推特,不光是華盛頓郵報,包括美國國會議員和美國各個部門的人,很多人每天早晨六點鐘第一件事是要看總統發出的推特??偨y所有的政策和人事任免,都發在推特上,他很勤奮,早晨三、四點鐘起來發推特,到六點鐘已經發了一堆了。據統計,特朗普兩年多發了3萬多條推特,美國不像中國,有中央文件和國務院文件,有各級各類會議。美國什么文件都沒有,就是發推特,兩年發了三萬多條推特,據華盛頓郵編統計,有一萬多條推特是謊言,是錯誤的話,是前后矛盾的話。
特朗普總統實際上特別希望聽好聽的話,聽表揚的話,據說,在他的辦公室里面放著四臺電視,其中有一臺電視是專門負責表揚總統的新聞。美國副總統彭斯專門組織了一個團隊,收集各個方面對總統的表揚。前兩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很高興,前天他發推特說,我現在在共和黨支持率,已經達到了94%,民意支持率已經達到了51%,而蓋洛普、CNN的民意調查,總統的民意支持率現在達到了新低。
美國總統和他的執政團隊撕下了四張面紗。一是撕下了政治家的面紗,美國直接就是資本家執政。二是撕下了經濟全球化、貿易便利化自由化面紗,高舉逆全球化的旗幟。三是撕下黑社會老大的面紗,想打誰就打誰,想免誰就免誰。我我去年赴美調研的時候,曾經與一位資深中美關系組織的副會長討論這個問題,我問,現在美國總統這么隨便,這么任性,想免誰就免除誰,美國人民沒有意見嗎?誰來管一管特朗普?他回答說,這是總統的權力,美國總統在競選之前,是充分民主的,是全民選舉的,經過民主程序,總統有權利組閣和任免。但任何總統也沒有像特朗普這樣,老布什、小布什執政兩年換人率17%,克林頓執政的時候換人率稍微高一點39%,任何人也沒有達到特朗普這個水平。特朗普這個人和這個執政團隊的,把原來所謂建制派的做法基本上拋棄了。
第四,在國際事務上的大國關系之變。中國和美國斗而不破保持了40多年,從主流上來說經濟上聯系越來越緊密,合作領域越來越寬。在奧巴馬時期,雖然是“合作+遏制”,但是那個時候中美之間還有96個對話機制,而且中美之間在很多國際問題上達成共識。比如說關于簽署氣候變暖的《巴黎協定》,兩個國家率先批準,向聯合國遞交了國家批準文本。奧巴馬做出關于核安全的保證,并因此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特朗普完全不按規矩辦,大國關系、國際關系實際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中國高關稅的貿易戰,和中國的科技戰,和中國的金融戰,都已經開始或者正在出現,未來有沒有網絡戰?有沒有軍事斗爭?我想中國都應該有充分認識和準備,因為在美國與所有大國關系中,對中國打壓遏制是首位的。與此同時,美國和歐盟現在也在掐,和日本也有矛盾,雖然簽署美日貿易協議,但實際上美國訴求沒有達到,日本的訴求也沒有達到。原來美國和印度關系非常好,現在取消了對印度的最惠國待遇,對印度出口美國40億美元的商品加征關稅,為什么呢?印度執意要買俄羅斯軍事武器,執意要從伊朗進口石油。美國勸說印度,不要從蘇聯購置武器,但是印度在大國中間,正如按基辛格所講的,印度實際上是在大國之間尋求平衡尋求利益的國家。印度現在是武器購買排在首位的國家,有的武器要從俄羅斯買。印度還要從伊朗進石油,是排在中國之后的第二大進口國,中東石油產量占全球的40%,沙特阿拉伯占了中東的40%,伊朗僅次于沙特阿拉伯。美國制裁伊朗,去年11月5號要求各國不能再從伊朗進口石油,但排除了8個國家,今年5月5號美國要求,一律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如果再從伊朗進口石油,誰進口美國制裁誰。按照美國和歐佩克組織達成的協議,凡是進行石油交易,都必須用美元結算。美元原來是國際貨幣,與黃金掛鉤,35美元相當于一盎司黃金,布雷頓森林體系1971年8月15號解體之后,美元和黃金已經沒有任何關系,但是美國為了維持美元霸權地位,使美元繼續充當國際貨幣,所以綁定了石油,所有的石油國家必須用美元結算。這種情況下,伊朗就用本幣和對方國家的本幣進行結算,所以,現在印度用印度盧比和伊朗貨幣進行計算,中國進口用人民幣結算。日本也很狡猾,日本也從伊朗進口,美國派日本做伊朗的工作,特朗普對伊朗喊話,說伊朗給我打一個電話,我們就可以坐下來談。但是伊朗就是不給你打電話,就不跟你談判。特朗普到日本訪問,請安倍去做工作。安倍訪問伊朗,和伊朗簽訂了關于石油貿易等協議,加強了和伊朗的關系,因為日本也是石油進口的主要國家,也要從伊朗進口。美俄的關系、美日的關系、美印的關系、美伊的關系、美韓的關系,都處在變動的過程中。
冷戰時期世界是兩個超級大國對壘,冷戰結束之后“一超多級”一個超級大國就是美國,多極就是美日歐再加上中國、印度、俄羅斯等國家。而現在是“合縱連橫”,大國之間的競爭博弈異常激烈,再也沒有國家絕對選邊站隊。2011年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與美國商會在美國舉辦第二輪中美二國對話的時候,有一天中午,基辛格在一家中餐館宴請國務院原副總理曾培炎就餐。當時基辛格說,中美唯一正確的選項就是合作,中美兩個國家如果走向對抗,世界秩序就會大亂,各國就會選邊站隊。
實踐證明,中美兩個國家對抗或者對弈或者斗爭,直接影響了世界經濟發展形勢。IMF、世界銀行、OECD都下調對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期,但是并沒有出現基辛格先生所說的選邊站隊。各個大國根據國家利益和權利、國家的核心利益,進行的是利益關系的重新排列組合。比如說在自由貿易方面,我可能站在中國一邊,比如說武器進口方面,可能站在美國一邊,根據自己國家利益在調整大國關系。我看現在的大國沒有絕對的小跟班,除了澳大利亞之外,但澳大利亞也有很大的改變。美國安全顧問蓬佩奧到澳大利亞,談在澳設置中程常規導彈基地被拒絕。美國要在亞洲尋找導彈基地,和韓國談,韓國不同意,和日本談,日本不同意。蓬佩奧跑到澳大利亞,和澳大利亞談,將中程常規導彈基地設在澳大利亞,澳大利亞也不同意,目前為止,美國在亞洲要設置的導彈基地一個也沒有談成。你就可以知道,世界以前的盟友關系、依附關系正在改變。歐洲以前是靠美國軍隊保護的,現在的歐洲已經對美國失去依賴的信心,默克爾、馬克龍多次商量要建立歐洲軍隊。歐洲原來沒有獨立結算體系,所有石油結算要用美國主導的全球結算體系,中國也要用它的結算體系。美國對伊朗制裁以后,歐盟主席容克去年9月3號說,我們在美國進口石油只占2%,為什么非得要用美國的結算體系呢?歐盟一定要繞過美元建立自己的結算體系,歐盟經過幾個月的努力,現在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結算體系,用歐元和伊朗進行石油交易結算,用歐元和俄羅斯進行結算,
大國的關系之變是什么樣的變化呢?是變向更加多元化、多樣化、多極化,而且是縱橫捭闔,大國之間出現強人之爭。目前主要有三類執政者,一類是強人執政,懷揣夢想,推動自己的國家再現歷史輝煌;一類是民粹主義者,把自己的利益凌駕于其他國家和全球利益之上,以保持自己第一或者偉大;一類是年輕氣盛且雄心勃勃的新一代。比如,普京是不是強人?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2014年我到俄羅斯調研的時候,聽說普京最崇拜彼得大帝。在俄羅斯的首都莫斯科的莫斯科河上修建了一艘巨輪景觀,揚起風帆的船上站著彼得大帝,彼得大帝化裝成工人到歐洲取經,學習歐洲先進的技術,回來振興沙俄,后來把沙俄變成強國。彼得大帝,還有葉卡捷琳娜二世,是俄羅斯歷史上最輝煌時期的沙皇,現在莫斯科河的巨輪站著彼得大帝,我們與俄羅斯智庫交流,還和有關人員交流中,發現他們都把普京稱為普京大帝。所以普京這是一個強人,就是民間傳說中的“誰說我就打誰”的強人。所以,俄羅斯雖然GDP下降,是單一的資源型國家,但是不能否認俄羅斯是戰略大國,包括其軍事生產能力。印度莫迪是瑜珈的高手,和別人握手,可以把你手上留下印記。所以特朗普與安倍握手,握得安倍齜牙咧嘴,和副總統彭斯握手,握得他跌跌撞撞,幾乎要摔跟頭。他和所有人的握手都要顯示自己的力量,。都拉過來懟回去再拍拍你,反正要整你一下。但是他最怕的是和莫迪握手。莫迪曾經和一個人握手,把一個人的手上的血握沒了,手上留下的是握手的白印,所以莫迪訪問美國,與特朗普是一個大大的熊抱,莫迪瑜珈內功太厲害了。安倍是日本執政史上最長的首相,這之前日本是十年九相,幾乎每年換相,安倍也是一個強人,而且他的外交有伸有屈,他的屈實際上是伸。美國退出了TPP,他馬上扛起大旗,一個腳站在亞洲當CPTPP的頭,另一只腳站在歐洲,和歐盟很快就建立了日歐FTA。日本目前在所有國家當中,是建立FTA規模最大的國家。土耳其埃爾多安也是一個強人,他的夢想是恢復奧斯曼帝國,土耳其是53個伊斯蘭國家的領頭羊。菲律賓杜特爾特也是強人,馬來西亞馬哈蒂爾92歲了,也是一位強人,他先后廢了三個總理,三個總理都是他扶上去的然后又廢掉了,這些人實在都不行,所以他92歲又披掛上陣了。這是第一種強人。
第二種是民粹主義者。黑天鵝飛了一只又一只,還有灰犀牛,特朗普就是一只黑天鵝,誰也沒想到就飛出來了。2016年4月份,我們去美國進行智庫調研,接觸到的近10家智庫預測美國總統就是希拉里,沒有一家智庫預測是特朗普。他們對我們說,美國只要有點品位的人,要說投票投給了特朗普都不好意思,怕別人說怎么投給這么差的人。結果黑天鵝就飛出來了,還一飛沖天了,今年6月18號特朗普在佛羅倫薩發表競選演說,口號是讓美國繼續偉大。而且他公開說,我是美國最偉大的總統,當然我不敢說是第一,因為第一是華盛頓,只能說我排在他后面。在特朗普推特上也有很多自我表揚的話,像他有這么強的自信心,內心這么強大,這么多人罵他,面不改色,當然心還跳的人,世界上真的絕無僅有,也只有特朗普。在美國國內,包括到英國出訪,人們做大的仿真特朗普都是裸體的,美國的特朗普裸體巨大雕像就矗立在街頭,他也沒有羞恥感。去年北約七國領導人會面,大家都那樣看著他,照片叫“光明頂”,是默克爾在推特里發出來的。
所以,現在大國關系之變,這也是國際格局調整演化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特朗普宣稱,美國如果沒有我,美國經濟就得垮臺,我已經讓美國偉大了,我再選任總統,可以讓美國繼續偉大,如果美國換了人當總統,美國經濟肯定會垮臺,只有我才能挽救美國經濟?,F在的特朗普、英國的約翰遜都是典型的民粹主義者,這是第二種。第三種是金正恩、馬克龍等新生代。
第五,美國的價值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來美國維護全球秩序和全球規則,是世界秩序與規則的主導者、推動者,建設者,現在他是攪局者、破壞者、肇事者,角色完全不一樣。二戰以后世界銀行、IMF和WTO三大組織都是美國主導成立的?,F在美國對三大組織都有意見,當然意見最大的是WTO。特朗普總統退群,已經退了聯合國人權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移民組織、巴黎協定、TPP、中導條約、世界郵政組織、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準備退出世界武器條約,還準備退出WTO。
2018年我接待了美國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訪華團,我和他們討論關于特朗普退群問題,我說特朗普總統下一步還要繼續退群,如果退出WTO以后,還要退什么呢?只能退出聯合國了。如果聯合國退了以后,還沒有實現特朗普夢想,我想可能他要退出地球了。所以特朗普現在正在組建太空軍,最后用太空軍把他送到太空,然后就可以統治整個宇宙了。我說到這里,大家就笑了。他的價值觀完全不一樣,原來美國是世界秩序與規則的領導者、維護者、建設者,現在把這些權利和責任放棄了。
他還放棄了美國的普世價值。原來美國歷屆總統在當選總統以后,通常在進行總統首次演講的時候,一只手扶在圣經上,一只手向美國人民宣誓。你們看一下美國總統就職演說,幾乎每一篇最后的話都是,上帝保佑我們美國,內容中肯定有要把美國的民主、自由、博愛等普世價值向全世界輸出。
特朗普把這些東西已經放棄了,其實在美國國內民主、自由都不存在了。在世界上原來當世界警察,還貌似公正和維護世界秩序,現在世界警察也不當了,如果你讓我當可以,你必須給我錢,再給我一點利潤,我要收保護費了。美國放棄了傳統價值觀和傳統美國的世界上承擔的角色,這是一個很大的改變。
從這些方面來看,這是美國對中國遏制的幾個主要原因,而不是我們所一般理解的,還有一般人所說的,中國經濟增長了,對美國出口多了,美國覺得吃虧。美國說吃虧了,但是我認為都是“借口”,都是由頭,醉翁之意不在酒,就在于以貿易戰作為序曲,接下來的科技戰、金融戰,但不排除軍事戰。
前一段時間,我和香港明天更美好基金帶領的企業代表對話,與21位香港企業家進行了兩個半小時的交流。他們帶著三個問題,一是對國際形勢怎么樣看?二是對中國經濟發展怎么看?三是對香港問題怎么樣看?實際上,香港的問題也是中美問題,香港暴亂是美國金融戰的組成部分,我認為美國對中國的金融戰第一戰就是匯率戰,第二戰就是香港保衛戰,把香港搞亂,使香港國際金融地位喪失,香港資本外流,流到哪兒,流到美國紐約和新加坡。更加危險的是明年,我國金融領域全部開放,美國華爾街大鱷會不會在中國炒作,熱錢會不會流出、流入,我們能不能擋得住外部輸入性風險?
三、我們怎么辦?
美國如果不放棄關稅大棒,如果繼續對中國科技進行遏制打壓,我們對美國就不能放開金融,當然這還有待于中央做決策。我們要分析當前的經濟形勢,實際上還是蠻嚴峻的。
我最近到北京亦莊調研,看了生產放療設備的一家美企,生產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醫療設備。他們說一臺最先進的設備,核心模塊速光刀有四千多個零部件,整套設備兩萬多個零部件。速光刀的頭部生產在美國,零部件從中國出口到美國要加征25%的稅;速光刀在美國生產之后,從美國進口到中國亦莊組裝又要加征25%的稅;生產出的整機主要賣到美國,再加征25%的稅,其中反復進出口加征了多少關稅?50%到75%。我問他整臺機器中國國內生產的零部件占了多少?他說占60%。這么高的關稅,企業未來準備怎么辦?他們未來準備把速光刀的生產部分轉移到中國。貿易戰兩敗俱傷,但是美國有很多解決不了的問題。
但是美國很多科技領域仍然在中國的前列,比如說美國的人均教育經費是我們國家人均教育經費的8倍,頂尖級的科學家是我們國家的8.7倍,美國接受留學生是我們的5.2倍,美國高校入學率是我們的2倍。
所以,從科技創新能力看,和美國相比,任正非所講的基礎教育,還有原始創新、共性技術、顛覆性技術,中國和美國差距比較大。我們在全產業鏈上高端頂端尖端的東西少,我們也缺少像德國企業中的隱性冠軍。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把一個零部件、一個模塊做到世界冠軍,才是最重要的致勝之寶。我曾經到一個在江蘇蘇州太倉的德企去調研,一家德企生產高檔汽車里面的一個軸承,由十幾個零部件組成的,做得像工藝品一樣,在全球汽車領域銷售占90%。這樣的企業,什么樣的貿易戰能打垮呢?去年中宣部做改革開放40年百企調研,我帶隊做福耀玻璃和阿里巴巴調研,我和曹德旺從早晨九點鐘開始談,一直談到下午1點20分,討論了好多問題。其中我就問了他一個問題,現在中美貿易戰對你有沒有影響?他說,對我沒有任何的影響。因為美國高端汽車生產用的都是我的玻璃,我的玻璃功能多,可以供制冷用電,可以產生光伏電源,可以滿足汽車內的動力需要,玻璃未來還有換氣的功能、通風的功能、保溫的功能、隔音的功能,包括寶馬和福特,最高端的車都是用他的玻璃,而且他的玻璃比其他品牌的汽車玻璃還便宜1/3。他說,美國企業不用我的用誰的呢?他和任正非說的話是一樣的,他不用我的不是傻嗎?不用我的不就虧了嗎?
我認為,我們國家要真正戰勝對手,我們只有超越他們,我們只有把在產業鏈、供應鏈、服務鏈、價值鏈上鏈條某一個零部件、某一個模塊、某一個服務環節,做成世界隱性冠軍,無可替代,那么什么樣的貿易戰都不能打垮我們。
美國現在公布的企業實體名單,第一批公布了3個,中興、華為、大疆無人機,大疆無人機也是民營企業,生產的無人機在占全球無人機市場的80%,第二批公布45個,第三批又公布100多個。但是我可以和大家說,在這些實體名單中的企業已經在某些方面超越了美國,美國不打壓你,不對你限制,還繼續請你以超過他們的速度增長,那倒奇怪了。
而且在美國實體名單上的這些企業,80%以上都是民營企業。當然也有國有企業,國有企業本來就是他們打擊的對象,就是他們阻止進入的對象?,F在呢?又擴大到打擊到民營企業。今年7月8號,我們中心和董建華先生中美基金會聯合在香港召開了中美經貿關系現狀與未來專題研討會。老布什三兒子尼爾·布什參加發言,董建華先生發言,曾培炎理事長發言,美國很多朋友,包括美國前貿易談判代表都發言了,大家一致的是,反對貿易戰,珍惜過去40年形成的越來越緊密的關系,那個會議組織得非常成功。
其實在這個會議上,大家就在反思,中美關系為什么會走到這一步呢?我認為現在在美國,從2017年特朗普上臺以后,開始一年還比較平穩,后來發起貿易戰,短短一年多時間,經歷了三個反轉,開始是對華強硬亢奮期,加征高額關稅后,一些企業、農場主、消費者受到傷害,美國進入反思期,現在進入質疑期或者分化期,對特朗普政策質疑,質疑的企業、質疑的人、質疑的經濟學家越來越多。
所以我想,貿易戰打來打去,這肯定是最后導致美國由盛轉衰歷史長周期中的一個重要時點。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美關系的變化是一個重要變量,今天的貿易戰就是一個轉折點,就是美國從最強大的國家轉向衰退的開始。
美國挑起的中美貿易戰,美國現在對整個世界,是世界和平與發展最大的風險。會影響世界經濟的增長。IMF對世界經濟預測已經從年初3.7%、3.5%、3.3%到3.2%,連續四次調低了預期。已經影響到國際貿易的規則、貿易的秩序,甚至會瓦解貿易體系。會影響到世界和平的發展,美國已經退出中導條約,馬上準備退出世界武器條約。而且,美國在中國的涉臺問題上先后出臺了5部相關法律,其中兩部是專門針對臺灣的法律,一部是《臺灣保障法》,一部是《臺灣旅行法》。以前,美國官員不能到臺灣旅行,現在涉臺法律有三點突破,美國的高官可以到臺灣旅游,美可以在臺灣設立辦事機構,將來軍隊可以駐扎臺灣。美國已經觸碰了中國臺灣問題的底線,現在幕后操縱把香港搞亂了,香港也成為美國手里的一張牌。搞亂香港,把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打掉,這就是美國金融戰的一個組成部分,臺灣問題將成為美將來軍事戰的組成部分。
所以,現在美國貿易戰牌出了,結果是兩敗俱傷,科技牌出了,有贏有輸,華為5G肯定會超過美國,中國國家工信部已經發放四張5G商業牌照,上海明年會完成試點。我們到華為北京最新展館去參觀,看到了華為5G設備體積已經很小了,直接掛到電線桿上就行了,布局非??欤覀儑?G3G4G已經有了幾百萬個基站,升級改造很快,5G設備可以直接利用,中國5G肯定領先美國,美國很著急,讓一個企業宣布美國已經實現了5G,最后大家使用覺得還是4G,所以挺無恥的。
美國的做法,還會影響世界和平發展?!吨袑l約》是里根和葉利欽簽訂的,也是劃時代的。美國退出《中導條約》以后,大規模發展中程常規導彈,在亞太地區尋找導彈基地,現在還沒有找成。美國退出世界武器條約呢?美國發動戰爭真的是沒有任何約束了?,F在美國太瘋狂了,瘋狂到什么程度呢?5月10號中國反制美國加征關稅以后,到5月30號,20天美國攻擊了36個國家。最新的一個消息,就是前幾天在什么地方刮臺風,每個臺風的熱量相當于兩千個扔到廣島的核炸彈。今年大西洋季風特別活躍,臺風可能要登陸,氣象部門向特朗普匯報,臺風有可能會穿越大西洋到北美,會從美國路過。特朗普說,既然要從大西洋過,我們就用核武器阻擋它不行嗎?世界輿論一片嘩然,一個臺風熱當量相當于兩千枚核武器,炸廣島的核武器。就是這樣常識問題,被美國總統叫板,特朗普基本上屬于瘋狂狀態,所以說美國國會有人提出彈劾總統,認為他基本上是瘋了。
美國駐世界衛生組織兩位專家,從特朗普一上任就認為特朗普神經有毛病,現在更認定他神經有毛病。美國國會在6月份成立了專門的重大課題研究小組,小組的名稱就是總統瘋還是沒瘋特別評估組,7月份開始評估,現在結果還沒有出來。所以,現在世界最大的不確定性,最大的風險是來自于美國,而美國最大的風險,來自于掌握著決策權的不靠譜的總統。
(作者系著名經濟學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執行局副主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研究室原司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來源:昆侖策網【授權】,轉自“陳文玲評說”)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