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南昌起義軍湯坑之敗,源于歐震倒戈?叛徒可恥,卻非關鍵
點擊:9078  作者:鐘一    來源:兵說視界  發布時間:2020-05-22 10:04:59

 

1927年南昌起義,歐震擔任第24師71團團長,之后隨起義部隊南下。緊接著,歐震擔任第二十四副師長。

 

 

【歐震(1899-1969)】

 

按照很多文章的說法,1927年9月,當起義部隊退至潮汕,在湯坑地區展開激戰時,歐震陣前叛變,結果讓起義部隊遭到重創。不少觀點認為,歐震的叛變,是南昌起義軍南下途中命運的關鍵轉折點。

 

關于歐震陣前叛變的依據,主要來自兩篇回憶文章。這兩篇文章名為《張黃事變前后的粵局》和《再述陳濟棠》,作者凌仲冕,系南昌起義時薛岳師的政治部主任。

 

 

【凌仲冕】

 

凌仲冕在文章中指出,當薛岳師部在湯坑被起義部隊包圍之后,團長鄧龍光率領第一團,對起義部隊展開了反包圍。就在這關鍵時刻,起義軍葉挺部營長(凌仲冕誤以為歐震當時是營長)歐震陣前叛變,與蔣軍部隊里應外合,使得起義部隊遭重創,薛岳部和鄧龍光部因此獲得湯坑之戰的勝利。

 

除了凌仲冕之外,其他南昌起義親歷者的回憶文章中,卻無歐震叛變的只言片語。這讓人很疑惑:如果歐震在如此重要的戰斗中陣前叛變,眾多親歷者不太可能集體忘卻。

 

南昌起義大浪淘沙,出了許多開國元勛,也出了不少叛徒,這些叛徒的名字在許多史料和當事人回憶錄中都能找到。比如二十軍的副營長趙福生,率部逃跑的第十師師長蔡廷鍇,二十軍參謀長陳浴新,等等。歐震在南下時當副師長,職務很高,如果陣前叛變,應該會有所記錄。

 

孤證不舉,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記錄,是不能光憑一個人的回憶而下定論的。但凌仲冕的說法,被人們廣泛引用,金一南在《苦難輝煌》中多次提及歐震叛變之事,應該說,這是缺乏考證的。

 

 

【蔡廷鍇】

 

我們從歐震當時的職務來看,可以發現他很難具備陣前叛變的條件。

 

19278月,歐震隨起義部隊南下至撫州的時候,軍事參謀團將歐震從七十一團團長升為第二十四師副師長。而歐震之所以晉升,實際上是明升暗降,這跟蔡廷鍇的離隊有關。蔡廷鍇于1927年8月率部脫離起義隊伍,起義軍從蔡廷鍇的叛變中吸取教訓,決定適當調整一些干部,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聶榮臻回憶:二十四師有兩個團長不可靠,想換掉他們,又來不及安排。于是直到南下的途中才采取措施,將這兩人改為副師長,離開他們掌握的部隊。聶榮臻口中兩個不可靠的團長,一個是古勛銘,另一個就是歐震。

 

 

歐震當時不是黨員,忠誠度顯然是不夠的。起義軍對歐震已有防范,將他從七十一團團長升為第二十四師副師長,就是讓歐震不能直接控制七十一團,防止他帶部隊叛變。

 

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回憶:葉挺扣押了歐震和古勛銘,在撤退的途中,這兩個人被調回軍部監視。葉挺本想消滅這兩個人,但畢竟曾一起出生入死,便不忍下手。

 

據此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知曉:歐震雖然在撤退途中升為副師長,但處在監視之中,也沒有掌握部隊。在湯坑戰役中,沒有兵權的歐震,就算叛變,也不可能拉著隊伍叛變,是不可能對這場戰役的勝負產生關鍵影響的。

 

事實上,歐震并不是在湯坑戰役中叛變的,而是后來起義軍失敗后,徹底脫離了隊伍,倒向蔣軍陣營。起義軍被打散后,許多起義官兵另謀出路。有的返回家鄉繼續革命,有的留在潮汕當地,還有的投靠蔣氏,歐震就選擇了后者。

 

歐震和起義軍南下時的對手、蔣軍團長鄧龍光是同鄉,歐震投靠了鄧龍光。鄧龍光對歐震很照顧,任命他為副團長,歐震從此成為蔣軍的鷹犬。

 

 

【鄧龍光】

 

客觀地說,起義軍在湯坑之戰中失敗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歐震個人是否倒戈,而是在于兵力對比和策略的錯誤。

 

首先,起義隊伍進入廣東后,兵力有1萬多人,但是通過三河壩、潮汕分兵之后,投入湯坑戰役的兵力非常有限。而蔣軍投入湯坑戰役的兵力,保守估計是起義軍的三倍。兵力如此懸殊,本來就難以取勝。

 

其次,起義軍南征廣東的策略是錯誤的。在敵強我弱的局面下,企圖通過在廣東建立革命根據地,再發動一次北伐,這是不切實際的想法。策略錯誤,局部戰役失敗毫不奇怪。

 

 

【三河壩烈士紀念碑】

 

歐震雖然不是在湯坑戰役中叛變,但后來徹底叛變,這只是時間早一些、晚一些的問題。此人的投敵叛變,給紅軍造成了重大破壞和損失。他后來追隨薛岳,紅軍長征時一路追殺昔日的戰友,手上沾滿鮮血。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不忘卻這個可恥的叛徒。

 

叛徒是沒有好下場的。當1949年我軍解放全中國的時候,歐震急急如喪家之犬,逃亡臺島,最終客死異鄉。而他當年參加南昌起義的戰友,有很多則成為新中國的開國元勛。

 

作者:鐘一  來源:兵說視界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