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去年,《通信兵的故事》公眾號曾兩次發表過史祥彬將軍關于多次進藏執行任務的回憶文章,史將軍是筆者的老領導,看了他的文章便也產生了提筆沖動。
筆者于1969年2月入伍,1985年5月調入總參通信部通信處無線組,分管衛星通信、微波通信等方面的業務,當時的通信處處長正是史祥彬。
通信處領導與無線組成員合影
(北京-1985)
前排左起:劉榮軒、陳遠芬(副處長)、史祥彬(處長)、張慶心(副處長)
后排左起:崔凱、黃少嶺、李國玉、陳振生
1987年3月9日,史處長要我做好立即進藏執行任務的準備。事情的緣由大致是:中印邊界東段正在發生自1962年邊界戰爭以來最嚴重的軍事對峙,起因是印軍滲透到我旺東地區,隨后又進入克節朗地區,目前正在展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演習。為遏制印軍的蠶食和滲透,總參已于年初下達命令,要在克節朗、朗久地區進行設點,任務代號為“874演習”。為確保設點行動的成功,總參和外交部已成立聯合工作組,由總參作戰部牽頭,總參通信部也派一人參加,立即前往西藏。
筆者意識到此行非同往常,然而時間緊急,也來不及準備什么,重點關照了一下照相器材,3月11日便隨工作組一同飛赴成都。
發生在1987年的這場危機,算得上是中印兩國關系史上的一件大事??赡苁穷檻]外交方面的敏感,多年以來,中印兩國都沒有就事件原委發表過官方報告或權威性的專題研究。這件事雖然已經過去了三十多年,但中印邊界地區的緊張局勢一直未能得到根本緩解,近年來更是沖突不斷,所以即便是往事重提,也不能無所顧忌。落筆之前做了一些檢索,網上已能搜到有關874演習的回憶文章。即便是總部工作組的情況,在公開的出版物中亦有所涉及。例如:
“成都軍區黨委決定由廖錫龍副司令員負責,陶伯鈞參謀長協助,共同指導完成這次設點任務。國務院、中央軍委都極為重視,為做到萬無一失,授命總參謀部、外交部、軍委空軍組成了聯合調查組,總部工作組組長為總參作戰部作戰處處長陶智??偛抗ぷ鹘M于3月中旬赴西藏,就設點事宜展開深入細致地調查研究。總部工作組在西藏調研20天,3月31回到成都。”(《傅全有傳》/解放軍出版社/2015)
“總部工作組向成都軍區轉達了總參謀部和外交部在設點問題上的明確意見:這次在爭議地區的軍事活動是去設點,而不是去拔點。要樹立兩種思想,一是要敢于對峙,二是不怕犬牙交錯。要嚴格遵循中央軍委的指示:既要設點,又要避免武裝沖突。”(《傅全有傳》/解放軍出版社/2015)
筆者雖是總部工作組的成員,但主要任務是了解通信保障方面的情況,軍機大事參與不多,留在記憶中的就更少。本文重在回憶當年的個人體驗和感受,為方便讀者理解事件的原委和了解中印邊界東段的全貌,文中加入了一些背景介紹及戰事回顧。文中出現的照片和圖片多出自筆者個人收藏或制作,不無遺憾的是,當年拍攝的現場照片大都隨工作報告上報,留在手中的多為借助他人之手、供個人留念的“到此一游”之作。
4
抵達林芝軍分區
3月14日,總部工作組由拉薩出發前往林芝軍分區,并于當晚到達八一鎮。當年西藏境內的公路路況普遍較差,出了拉薩基本上都是砂土路,好在我們乘坐的都是進口SUV越野車(當時西藏軍區團以上單位已配裝),一路上沒有遇到太大麻煩。
由拉薩至林芝的道路是川藏公路南線的一部分,全長約430公里,也就是現今G318國道的林拉線(林芝-拉薩)。途中要翻越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這是川藏線的最高點。山口常年積雪,其高度和風景令到達這里的人無法掩蓋內心的激動。
說來也巧,我們車隊在翻越山口時,頭車的輪子卡死在冰凍的車轍槽里,致使整個車隊被困一個多小時(后來靠路過的卡車給拖了出來),這讓筆者有機會充分領略了山口風光。由于氣溫太低和嚴重缺氧,稍加活動心律就急速增加,開始還挺興奮,時間一長就只好躲進車里歇著,三根火柴并在一起才點著了一支煙。
車隊在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拋錨
(1987.3)
米拉山具有顯著的地理分界意義,是拉薩市—林芝市(藏中—藏東)的界山。山以西地區(拉薩方向)氣候干燥寒冷,而東部地區則是溫暖潮濕,植被較為茂盛。
2017年,耗資380億元的林芝-拉薩高等級公路全段(除隧道在建段外)通行,使原本拉薩到林芝8小時的車程縮短為5小時。2019年,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特長隧道-米拉山口隧道雙向通車,車程再度縮短半小時。從此米拉山口的壯麗風光對川藏線上的游人來說或將成為歷史,不知是喜是憂。
米拉山口風光
(攝影/四海翁/2013)
林芝(2015年設立地級市)古稱工布,平均海拔高度約為3000米,是西藏的軍事重鎮,以往西藏軍區的機動作戰部隊大都駐扎于該地區。藏南地區涉及西藏6個縣的國土,其中4個縣屬于林芝地區,即墨脫、米林、朗縣、察隅(軍事設防屬昌都軍分區),中印邊界實控線總長約780公里(占東段的70%)。
林芝地區的邊防線雖然較長,但中印邊界的實控線與麥線大體一致,且大都位于山脈(西部和中部屬喜馬拉雅山脈,東部屬米什米山脈和崗日噶布山西支脈)的最高主脊線上,山脊多為風化露巖,常年積雪,不適合生存,也難以提供后勤保障,可謂天然屏障(是為當年英印帝國之所圖)。
然而麥線原圖的比例是1英寸等于8英里,非常粗略,且換文中并沒有文字描述,也沒有提到是根據什么原則畫出這條線的,這便留給貪心不足之徒可鉆的空子。
林芝地區中印邊防線概要
本文制作的圖片都是借助GE衛星影像圖,而GE標出的麥線均來自于印方理解。上圖可見,在東邊的麥線上有兩處伸向印方一側的突出部,形狀很像魚尾巴,俗稱“大魚尾”和“小魚尾”。筆者曾拿麥線原圖的影印件(下圖)做過比對,確信這兩個魚尾巴的面積已被印方大為縮水。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娘姆錯一帶(墨脫鎮南面)。
由于雙方對麥線的理解和主張存在爭議,所以在兩個魚尾巴和娘姆錯502線一帶就形成了中印兩國軍隊的交叉巡邏區。通過巡邏宣示主權總比建點設控引發沖突的風險小得多,實際上這些地方的交通條件極為惡劣,更適合建野生動物保護區。印方已經在這一帶設立了所謂的“Dibang WLS”- 丹巴野生動物保護區,北鄰我國設立的雅魯藏布大峽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麥線原圖中“魚尾巴”的形狀
(中文均為本文作者所加)
盡管存在爭議,林芝地區自1962年邊界戰爭結束后,至今全線無戰事。
其實麥線上的天然屏障也有兩處明顯的“缺口”,或稱“通道”。一處是在墨脫縣境內雅魯藏布江大拐彎的出口方向上(大峽谷也是來自印度洋的水汽進入青藏高原的輸送通道)。印方曾叫囂:麥線在墨脫方向有一個嚴重缺口,沒有遵照“分水嶺原則”。照此說法,整個雅魯藏布江峽谷的歸屬都成了問題,貪心之大遠超其當年的英國主子。還有一處位于最東端,即察隅河流經的下察隅-沙瑪-瓦弄地帶,這一線曾是西藏昌都至印度東北部地區古商道的一部分。
1962年反擊戰,我軍在東段的主戰場是在克節朗-達旺方向,其它方向主要是配合作戰,以佯動和推卡行動牽制當面印軍。第一階段作戰于10月20日打響,昌都軍分區前指(昌指)在察隅方向以兩個營的兵力實施佯攻,至25日逼近瓦弄,俘敵4人。在東段中部,林芝軍分區的來果橋、塔馬墩等邊防哨卡前推至麥線,后進占甲久、拉曼等地,殲敵15 人(斃11)。
第一階段作戰結束后,印度政府并未接受慘敗的教訓,決意再作軍事較量。鑒于印軍在瓦弄方向不斷增加兵力,我軍決定將原計劃用于達旺方向主戰場的54軍130師全部轉用察隅地區。該部10月21日出川入藏,27日在機械化開進途中接到命令,立即折向瓦弄。
由軍長丁盛組成指揮所(丁指),統一指揮130師和昌指所轄部隊,于11月14日傍晚發起反沖鋒。至16日拂曉,我軍主力一舉突破印軍主要防御陣地,印軍第11旅兩天之內全軍覆沒。我軍繼續追剿殘敵,于11月21日進至金古底。如果筆者沒記錯的話,這應當是我軍首次,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的一次踏上中印邊界東段傳統習慣線。瓦弄作戰共殲敵1200余人(俘502),史稱“瓦弄大捷”。
在第二階段作戰中,林芝軍分區的部隊和西藏軍區獨立營在東段中部向梅楚卡、都登一線反擊。經數日戰斗,梅楚卡地區殲敵78 人(斃30), 都登地區殲敵12 人(斃8)。
在林芝軍分區機關駐地留影
(1987.3)
藏南地區山高谷深,交通條件極為惡劣。1959年我軍西藏平叛之后,印度政府決定向麥線全面推進,1960年印軍第四師開始在邊境地區部署,到1962年9月,鄰近麥線共建立了24個哨所。然而這些哨所的生存處境極為艱難,基本上都處于饑寒交迫之中。尤其是在麥線中部地區,開戰后印軍大都一觸即潰,甚至是望風而逃。我軍在梅楚卡地區作戰中就曾發現,印軍中竟然有5人是被活活餓死的。
我方墨脫邊防的交通條件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從地圖上看,墨脫縣城與林芝市的直線距離也就100公里,但三面環繞的山脈和依山奔流的雅魯藏布江讓它成為與世隔絕的“雪域孤島”。1954年西藏軍區曾派出過工作隊,有少量人員進入墨脫。1962年6月,158團先遣隊翻越天險多雄拉雪山,終于趕在印軍前面控制了墨脫縣的白馬崗地區。
我國政府于1965年開始修建通往墨脫縣城的公路,由于最初嘗試的修建線路的地質條件太惡劣,五次開工都沒能完成。后來換了線路,由波密縣扎木鎮至墨脫縣城墨脫鎮,全長117公里,1975年動工,歷時6年,耗資2538萬元,結果是路段損毀嚴重,無法使用。
黑鷹直升機在墨脫(網搜)
1985年10月,成空依靠剛引進的黑鷹直升機開辟了林芝-墨脫運輸航線。然而受山口和峽谷強氣流的威脅,航線的安全風險極大。我軍歷史上一共摔過4架黑鷹,其中的兩架就是折翼在這條航線上。第一架是機毀人存,第二架則是機毀人亡,據說四名機組人員的遺骨是幾個月后才找到的,收在一起不滿一臉盆。(關于筆者的黑鷹經歷后面將會提到)
總部工作組在林芝的日程安排僅有一天,主要是與林芝軍分區和擔負874演習任務的當地駐軍領導交流情況,原想去墨脫邊防看一下,盡管已調用了黑鷹直升機配合工作組的行程,但時間上實在來不及,況且1987年的邊界危機并不涉及墨脫方向。
工作組在林芝軍分區機關留影
(攝影/崔凱/1987.3)
今非昔比。2009-2013年,國家全額投資9.5億元改建公路成功,墨脫全年能通車9個月,大體上告別高原孤島歷史。從2017年10月開始,三年總投資12億元整治改建,至2018年底,對底盤較高的車輛已實現全年通車,眼下小車亦可實現全年通行。海拔4000米的墨脫小縣城只有1萬多人,我國政府如此不計工本地修建一條縣級公路,實為西藏邊境地區戰場建設的重大舉措。
在另一個“缺口”方向上,下察隅鎮已有S201省道與G318國道相連。茶馬古道支線 - “丙察察線”(丙中洛-察瓦龍-察隅)已于2019年完成四級公路改造,成為滇藏新通道。如今,沿著河谷的上察隅鎮、下察隅鎮、古玉鄉、竹瓦根鎮等均已實現了村村通瀝青路。
5
抵達山南軍分區
3月16日一早,總部工作組由林芝出發前往澤當,全程約450公里,行車路線就是當今的S306省道。對應前面提到的318國道,S306省道又稱林拉線的南線。這條南線總體上(除加查縣城至桑日縣城段)與雅魯藏布江重合,高山峽谷,地勢險峻,綿延不絕,景色奇美。
這條線的東段(林芝地區)與喜馬拉雅山脈主山脊的走向基本平行,也就是與麥線平行,途中的米林縣城至麥線的直線距離僅10公里左右,由此可見此線的重要邊防價值。874演習期間,駐扎在林芝地區的參演部隊大都是經由此線開赴錯那戰區。
當年的省道,仲達鎮-布丹拉山口
(1987.3)
當年的路況非常糟糕,所幸我們沒有遇到塌方。據說這條南線是從雅魯藏布江古道上發展而來的。
20世紀初,曾有兩個著名人物先后出現在這條古道上。一個是1909年入藏的陳渠珍(清政府援藏川軍的一名管帶,著有《艽野塵夢》),由腳木宗(今八一鎮)前往窩冗噶伽(今米林縣臥龍鎮),查抄夏扎·班覺多吉(西藏地方政府要員,大藏奸)的財產。另一個是奉麥克馬洪之命于1913年潛入西藏的貝利(英軍上尉諜報官,著有《無護照西藏之行》),沿雅魯藏布江勘測,搜集有關“劃界”資料。
1913年11月貝利完成地圖測繪后到達西姆拉,將地圖交給麥克馬洪,見到了參加西姆拉會議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夏扎。1914年3月25日,夏扎私下在麥克馬洪的地圖上簽章,這便有了后來所謂的《德里換文》。
在距澤當91公里處,車隊翻越海拔4910米的布丹拉山口,筆者登頂遠眺,飽覽壯麗風光,盡掃一路顛簸帶來的疲憊。
海拔4910米的布丹拉山口
(1987.3)
如今的S306省道已鋪上了瀝青,運輸能力大為改善。更令人振奮的是,作為川藏鐵路的組成部分,拉薩-林芝段鐵路已經進入驗收階段。據說最初有兩條候選線路,北線更容易修建,但最終還是選擇了貼近藏南的山谷線路,全線橋隧總長占線路總長近75%。
另據央視報道,川藏鐵路預計2026年全線貫通,數十萬鐵路建設者正在創造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奇跡工程。在筆者看來,川藏鐵路的戰略價值難以估量,實可擔戴得起那句“厲害了,我的國!”
總部工作組于3月16晚抵達山南軍分區機關駐地澤當(2016年2月,山南地區改稱山南市,澤當成為山南市乃東區下屬的一個鎮)。澤當是吐蕃文明的發源地,也是山南市政府所在地,海拔3560米。
西藏第一座宮殿 - 雍布拉康,
澤當南郊扎西次日山(網搜)
山南地區北接拉薩,南與印度、不丹兩國接壤。該地區物產豐富,素有“西藏糧倉”之稱。藏南地區涉及西藏6縣的國土,其中的錯那和隆子兩縣屬山南地區,中印邊界實控線總長約320公里。
1959年平叛之前,山南地區是西藏反動上層長期經營的老巢,是叛亂武裝的所謂根據地。叛亂武裝企圖憑借雅魯藏布江之險,背靠印度,借助印度的陸路支援、空中接濟和山南地區豐富的人力、物力,長期與解放軍周旋。
1959軍3月10日,達賴集團在拉薩發動武裝叛亂,一周后達賴喇嘛本人出逃,26日抵達山南隆子宗(縣),宣布西藏獨立,31日經錯那宗(縣)的沙則跨過麥線,進入印控區。西藏叛亂及達賴出逃對中印關系影響極大,嚴重加劇了兩國邊界的對抗態勢。
在我軍入藏前,西藏實際上處于有邊無防的狀態。和平解放后,受各方面條件的限制也只是重點設防。1959年3月,我軍在迅速平息拉薩市區的叛亂后,即向盤踞在山南地區的叛亂武裝發起進剿,并全面進駐邊防。為有利于邊境地區的穩定,我軍在平叛作戰中堅持不越過麥線,所以這條在平叛作戰形成的實控線就與麥線基本一致。
山南地區中印邊防線概要(危機前)
自1959年起,中印邊界東段凡是具有歷史標志性意義的爭端事件幾乎都發生在該地區:
Ø 沙則事件。沙則(又名兼則馬尼)位于麥線以北的克節朗河谷東端。1959年4月,印軍一支巡邏隊越過麥線,在該地搭起哨棚。8月9日,印軍再次入侵,并于14日在該地建立哨卡。該事件成為印度政府單方面在事實上修改麥線的惡劣開端。
Ø 朗久事件。朗久位于隆子縣扎日鄉馬及墩以南約2公里,麥線以北。1959年8月25日,馬及墩工作隊率山南軍分區一團二連進駐雅列普,開展群眾工作。當該連前衛分隊進至金古底時,入侵朗久的印軍無端向他們開槍射擊。我方被迫自衛還擊,擊斃印軍2人。印軍蓄意挑起事端后膽怯心虛,于27日撤出朗久哨所,退往麥線以南。該事件是中印邊界首次爆發武裝沖突。
Ø 尺冬事件。1962年6月,印軍開始在麥線以北的克節朗河谷地區建立哨所,并公然在拉則拉山口豎起了界碑。與此針鋒相對,我軍成立西藏軍區前指,組建藏字419部隊,開展反蠶食斗爭。9月,我軍進入克節朗地區設立哨卡,印軍在擇繞橋制造了流血事件。10月8日,印軍越過克節朗河北岸,企圖占領尺冬(印稱僧崇)。10月10日,我軍在尺冬被迫自衛還擊,殲敵6人,打退印軍。10天后中印邊界戰爭全面打響。
Ø 土倫山口事件。土倫山口位于錯那縣浪波鄉實控線上。1975年10月20日,一支印軍巡邏隊突然越過土倫山口,被我邊防部隊發現。在隨后的對峙中,印軍無視我方警告,竟然舉槍向我方開火。就在槍響的一瞬間,我方立刻予以還擊,當場斃敵4人,其余倉皇逃回。該事件是自1962邊界戰爭結束以來,雙方在邊界東段第一次發生武裝沖突,也有人戲稱是中印邊界最后一槍。
Ø 桑多洛河谷(旺東)事件。該事件引發了1987年中印邊界危機(前已述及)。
Ø 東章對峙事件。1999年7月,印軍越過麥拉山口,侵入錯那縣浪波鄉的東章草場,中印雙方在此發生82天的武裝對峙。
山南軍分區機關駐地一角
(1987.3)
總部工作組在澤當僅住宿一晚,次日便趕往錯那。
6
抵達錯那邊防團
3月17日一早,總部工作組由澤當出發,直奔山南軍分區邊防二團團部駐地錯那。全程約217公里,行車路線就是現今的S202省道。與雅魯藏布江古道的高山峽谷相比,這邊的地勢要開闊很多,可惜時令不巧,否則當可領略“西藏糧倉”之大美。
扎西次日山腳下的西藏第一座農田
- 薩日索當(網搜)
當年的S202省道還都是砂土路,沿路可見始建于1959年的通信線路。由于自然環境惡劣,我邊防部隊通信兵為確保有線通信暢通,付出了極為艱苦的努力。
澤當至錯那的道路和架空明線
(1987.3)
據原山南軍分區通信科長張秉德的回憶(《874演習,那鮮為人知的故事》/杜宗林):
“1987年3月初 ,總參徐惠滋副總參謀長前往邊防二團視察874演習陣地前夕,澤當至錯那線路突然中斷,208維護哨報告,烏山口方向倒桿嚴重,通信四連30余人搶修一晝夜未果。事不遲疑,我親自率通信連有線排楊元順、馬正強、王昌權三人攜被復線增援。”
“察看現場后,我決定用被復線臨時代通倒桿線路。那時天色已晚,四周死一般寂靜,積雪齊膝深,我們背上器材開始放線作業。海拔4500米的雪地負重作業,每前進一步都十分艱難,放完一盤線與錯那機房試線一次,累了席地而坐稍事休息,困了抓把雪擦臉提神,奮戰9個多小時,終于代通?;氐竭B隊,我們4人的大頭皮鞋竟凍硬在腳上,半天脫不下來。”
從澤當向南行四十多公里便是海拔6635米的亞堆扎拉山,山上終年積雪不化,形成冰川,是為雅礱河的主要源頭。車隊翻越亞堆扎拉山口時作短暫停留,此處海拔5205米。如果不算飛機,這應當是筆者此生離天最近的一次。
海拔5205米的亞堆扎拉山口
(1987.3)
途中與軍區劉副參謀長(左)合影
(1987.3)
途中與軍區情報處達瓦(藏族)
副處長(右)合影(1987.3)
車隊行進到距錯那約20公里處,眼前突然一亮,一片碧藍的湖水冒出高原,這便是海拔4900米的拿日雍措湖。據說“錯那”這個地名就是來源于此湖,“措”(亦可譯為“錯”)在藏語中的意思是湖,“那”就是“前面”的意思。
與軍區張政委(左)
在拿日雍措湖畔合影
(1987.3)
錯那縣位于西藏自治區南端,地勢北高南低,最高海拔7060米,最低海拔18米,相對高差達7000多米,總面積3.5萬平方公里(大部為印度所占),中印邊界實控線總長213公里。
錯那鎮(當時還是錯那鄉)是錯那縣政府駐地,位于西藏高原的邊緣,屬高原丘陵地帶,地勢相對平坦,海拔4380米,干燥寒冷,難覓草木。
抵達邊防二團團部
(錯那-1987.3)
此照可證,營區地面上確實見不到植物(或許與季節有關)。據說邊防二團有位主管領導曾說過,誰栽活一顆樹就給他立三等功,然而至今也沒出現立功者。
錯那鎮的蔬菜都是從澤當運來的,受道路條件和氣溫的限制,整個冬季是沒有新鮮蔬菜可吃的。團部的條件雖然好一些,但餐桌上也見不到綠色,吃菜主要是靠脫水干菜。那個年代的脫水技術實在太差,且儲存過久(據說是60年代的產品),干菜入口根本嚼不動。說得夸張一點,前面的咽下去,后面的還在嘴里,從嘴里能將整根菜再拔出來。
招待上級來人主要靠軍用罐頭,這東西剛開始吃還有些新鮮感,沒兩天就開始反胃。由于海拔高,水的沸點低,飯煮不熟,傳說中的高壓鍋也沒見到。工作組在錯那縣境內活動了十幾天,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基層連隊,條件還要差一些。好在多數情況下住地的海拔較低,且連隊中以四川兵為多,麻辣調料當家,下飯是必須的。
當晚在團部招待所過夜,我們是3人一間屋。高海拔(據說團部的海拔高度有4500米),無植被,原本就缺氧,再加上夜晚寒冷,門窗緊閉,各位舍友都在忙著喘氣,根本無法入睡。好在從林芝出發時軍分區為工作組每人配備一個氧氣袋(形似枕頭),以防不測,我們靠此救命袋勉強入睡。然而袋中儲氣有限,到了后半夜又被憋醒,只能坐在床上繼續練習喘氣。
不在四五千米的海拔高度上過一夜,你還真難以體會到那些常年駐守在雪域高原上的邊防指戰員們是多么的可敬。
邊防二團通信連(錯那-1987.3)
左起:本文作者、通信股賈股長、
通信連領導
無論是從地理位置、環境條件還是從邊界對峙狀態來看,錯那鎮一帶都是較為理想的兵力集結地和后勤保障基地,因此邊防二團團部也一直是錯那地區重要的邊防通信樞紐。
1962年中印邊界戰爭開始前,軍委通信兵部為邊防二團配備了200瓦電臺,直接與總參謀部溝通了無線電聯絡。反擊作戰期間,通信兵精心組織實施戰役范圍的通信保障工作,在西藏前線設立逐級和越級無線電通信網。前線部隊的各種情況,通常只需3分鐘就能上報總參作戰部和中央軍委首長。
當高原地形條件造成局部通信盲區,導致基層指揮員暫時無法與直接上級保持電臺聯系時,前線電臺可以向空中盲發電報,由軍區前指大功率監聽臺和轉信臺接收和轉發,使部隊保持良好的通信聯絡,而且可以越級接受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國華的直接指揮。
1963年2月19日中央工作會議期間,毛主席在聽取張國華匯報時還特別稱贊了通信保障工作:“你們接到電報跟我們同時接到的。比如11師先頭團給他們師部、給你們指揮所、給我們北京的電報是同時發出來的嘛。”
874演習期間炮兵308團在錯那集結
(圖源:《87.4軍事演習》/王平)
作者:崔凱 來源:通信兵的故事 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