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和1978年參加高考且被錄取的當年大學生們,其實都是在1978年入學的。只不過1977級是上半年入學,而1978級是下半年入學。當時,人們不說是七七級,或者七八級,而是說成七七屆和七八屆。后來有人訂正,說畢業的年份才說“屆”,而入學的年份應該說“級”。這么著,當年的那種誤稱才算被改了過來。
當年這兩個年級的學生們,除了所謂“少年班”之外,其余的學生入學時,年紀最小的也是1960年左右出生的。這些當年最年輕的學生們,今天也都是60歲以上的人了,應該步入退休者的隊伍了。這也就是說,當年恢復高考后第一批、第二批入學的大學生們,現在應該已經開始淡出歷史了。
曾幾何時,七七級或者七八級的大學生們被看成為天之驕子,一時風頭無兩。而且在一段時間內,他們幾乎就是社會中堅的代稱。當年的這些中青年學子,也是風華正茂,同時也感覺自己前途絕對是非常無限光芒萬丈的。不過,幾十年過來,再回過頭來檢視自己的人生,才發現其實人生不過如此。當年的氣勢,當年的風光,現在看來,依然是過眼煙云。
雖然在當年,七七級和七八級的人們,確實是非常幸運的,但也僅此而已。當年還有許多同齡人,因為種種原因,沒能進入大學的校門。他們的人生,或許沒有那些幸運兒們那么有些光亮,但是那些幸運兒們與他們的同齡人其實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在人生道路上,這樣一個群體在童年時代多少還是感受到一些幸福的。但伴隨著與共和國的一同成長,他們都經歷了不少的坎坷和風雨。在這樣一個群體中,或許有人認為他們的思想、他們的感情、他們的觀念和他們對人生的態度都非常接近。然而,如果你真的走近這個群體,就會發現,在他們這個群體中的個體之間,差異還是很大的。
就其這個群體中的多數而言,他們對新中國有著很深的感情。雖然生活的曲折甚至苦難讓他們對現實多多少少會有一些不滿和失落,但是在總體上,他們中的多數人不會怨天尤人,因為他們的經歷會告訴他們,那是什么用處也沒有的。他們大多都在默默承受著這些痛苦甚至不幸。
在他們之中,有些人沒有忘記最初的抱負,一直兢兢業業地努力工作,奉獻著自己的勞動和艱辛。他們觀察這個世界時是冷靜的,不會因為自身的坎坷遭遇而動搖自己的信念。他們在各種誘惑和詭異面前,依然睜大著明亮的眼睛,保持著沉著的心境。然而,在他們之中,也有一些人,被瞬息萬變的令人眼花繚亂的世界所困惑,以至于在不同程度上走進了某種迷失。他們對周圍產生了懷疑,他們曾經擁有的信念也快被他們遺忘或者丟失了。也有極個別的人們一頭跌入迷亂的惶惑,他們懷疑自己的祖國,懷疑自己的民族,懷疑曾經受到深刻洗禮的古老文明。
因此,用一些簡單的概念來表述一個時代的群體,往往并不確切,并不恰當。群體中的共性是有的,但這種共性也是有限的。時間過去得越久,這種共性就越是模糊,而各種差異就越是突顯。漸漸的,這類所謂原來具有鮮明共性的群體,本身的形象也開始模糊,開始平淡,最終淺淺地消失在歷史的濃霧之中。
正如我們今天的人們,對于七十年前生活在不同年代的人們,會有什么印象嗎?我們會對生活在20世紀二十年代、三十年代,以及四十年代的人們,能看到他們之間的區別和差異嗎?我們不能。因為我們對那些個時代的群體了解得太少了。正如從現在起,再過五十年后的人們,對于生活在八十年代,和生活在世紀交替時代的群體之間,有什么區別和差異,能夠區分得清楚嗎? 估計那未來的人們面對這個問題,也會是一頭霧水。
或許,歷史應該就是如此,曾經在我們頭腦里印象鮮明的形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形象都會一點點地淡化,一點點地消融,最終就是模模糊糊的一片。當然,歷史中經歷的事件,人們的行為,人們的活動,人們的思想和觀念,多少還是會留下一些痕跡的。這些事件可能會在不同程度上,在歷史上書寫著不同的畫面,但是那些在歷史事件中真正經歷過的人們,后來的人們是很難清晰地看到的。
總有一些人,希望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記。但顯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實現他們的愿望?;蛟S,有意為之者,未必能夠如愿。而無意行事者,則有可能產生出奇不意的結果。畢竟,當人們離開這個世界之后,一切榮辱毀謗都對這個人都沒有了任何意義。
老一代人離去后,新一代人就會成長起來。這個新一代群體的成長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這個連續過程沒有間斷。人類一代又一代群體的成長沒有間斷,歷史就沒有間斷。每一代人,每一個人,都是這個偉大群體的一分子。但個人似乎看起來總是渺小的,而群體才是偉大的。無限個渺小卻能夠形成偉大的群體。這不也是歷史的辯證法嗎?
七七級、七八級那一代人終歸是要離去的。正如有詩句說: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大哥、大姐、大兄弟、大妹子,我們能做到如此瀟灑嗎? 按說,做到這一點,應該并不難吧?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北航老胡之閑話”微信公眾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