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嵊州一沿街店鋪冒煙起火,樓上一家4口被困。危急時刻,路過的送奶工鄭大姐迅速接上消防栓的水槍滅火,隨后路過的車主楊喜華也上前幫忙,最終消防員趕到將火撲滅。此后,嵊州市公安局認定鄭大姐和楊喜華救火行為為見義勇為行為,同時給他們申報見義勇為三等功,嵊州市也正為兩人申請“嵊州好人”榮譽稱號。
鄭大姐
兩位熱心市民見義勇為的行為獲贊無數,讓很多人相信“正能量一直在身邊發生”。有關部門及時為兩人申報榮譽也值得點贊,“好人有好報”將激勵更多人在關鍵時刻伸出援手。
近年來,多地出臺了獎勵、保護見義勇為人員的政策,有的地方專門建立困難見義勇為人員救助幫扶機制,一些地方還探索成立見義勇為基金會。這些政策和舉措不但給了見義勇為人員鼓勵,還給了他們真金白銀的獎勵。
然而,由于宣傳不到位等原因,仍有不少見義勇為人員因不及時申報,得不到表彰獎勵和宣傳弘揚。現實中,不少普通人路見不平卻不敢“一聲吼”,該出手時也不敢出手,除了自身能力有限、缺乏一定的勇氣外,更重要的是底氣不足。
普通人見義勇為底氣不足的原因之一是相關保障制度還不夠完善、細化。當前,弘揚見義勇為精神、保護見義勇為的法律框架已經搭建,但是具體到執行層面仍有模糊、界定不清的情況。不少人擔心路見不平、出手相助被定性為“互毆”,正當防衛一不小心成了防衛過當。好在,《關于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相繼發布,可以指導各地準確理解和適用相關法律規定。
此外,提高獎勵會激勵更多人去見義勇為。以南方某市為例,其見義勇為的認定標準是:同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同侵害國家、集體財產或者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協助追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或者協助偵破重大刑事案件的;搶險、救災、救人的。去年7月,河南省鄭州市遭遇特大洪澇災害,鄭州市涌現出一大批見義勇為先進典型。為表揚先進、弘揚正氣,當地政府決定授予14名個人鄭州市“見義勇為模范”稱號,給予每人10萬元獎勵。
見義勇為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以來就根植于國人的精神世界中。社會需要不斷完善保障和獎勵制度,才能從根本上打消普通人見義勇為的顧慮,喚醒他們的勇氣,給他們添加挺身而出的底氣。讓更多普通人成為城市的英雄,讓見義勇為成為新時代社會風尚。
作者:王寧 單位:肅寧縣應急管理局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