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記憶里,以前各醫療機構,各大醫院都在顯眼處懸掛著一副毛主席親筆書寫的“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的題詞。
短短的13個字,言簡意賅,溫暖人心,深刻體現了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唯一宗旨,對廣大醫護人員是鞭策是鼓勵,對患者是安慰,是關心。
可是后來,在市場經濟大潮沖擊下,在醫療體制改革中,這副題詞被沖刷掉的蕩然無存,很難再看到了。
關于這副題詞的來歷,據考證:1940年在延安,經毛主席提議,中共中央批準,紅軍衛生學校更名為中國醫科大學。1941年即將畢業的軍醫十四期是學校更名為中國醫科大學后的第一期。畢業前夕,同學們都熱切期望毛主席能題詞留念。當時的期長林春芳將大家的要求向校長王斌匯報,王校長立即電話邀請毛主席在百忙中題詞。不久,毛主席就派人送來了題詞,只見一張白紙上用毛筆寫著“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十三個遒勁有力的大字。學校把主席題詞精心放大,分別貼在校部、禮堂、圖書館和十四期教室門口。1941年7月15日,十四期的61名同學得到了印有毛主席題詞的畢業證書。從此,毛主席題詞成為我國醫療衛生工作的行動指南,并成為全國醫務工作者的座右銘。一個時期以來全國各級醫療機構和各大醫院大都掛有這幅題詞。
“救死扶傷”,就是搶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顧受傷的人,是醫務工作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革命人道主義”是與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斗爭相聯系的人道主義。毛主席一向重視人民的疾苦,在中國革命過程中,他明確指示醫院不能為金錢和特權服務,必須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新中國成立后,他堅持以農村醫療為重點,在缺醫少藥的年代努力解決廣大群眾看病難問題,真抓實干地在全國有效控制了性病、麻風病、血吸蟲病等多種疾病。他的一系列工作方針處處體現了革命的人道主義倫理原則。
“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是毛主席對醫生的重托。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偉大任務中,對醫務界的具體要求。和“紀念白求恩”文中提到的兩個極端與一個精益求精,內容一致。就是要醫生“不斷創新的維護傷病者的生命幸福與人格”。“人道”就是維護人的生命幸福與人格;“革命”就是重大革新。這是醫者應該追求的金光大道。
可是一個時期以來,不知何種原因,這副被掛在醫療機構,各大醫院顯眼位置的題詞莫名其妙的看不到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深感迷惑和不解!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心為了人民,攻堅克難,推進了我國的改革開放和各項事業的發展,期盼我國的醫療機構,各大醫院重新掛起這副明方向,暖人心的偉人題詞,讓“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精神再度熠熠生輝!
作者:楊甲午;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