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沂舊城城南約1公里處,有兩座東西對峙的小山崗,東邊的被叫作金雀山,西邊的被叫作銀雀山。
1972年4月,考古工作人員在銀雀山兩座漢墓里,發掘了大量竹簡、竹簡和漆木器、陶器、銅器、錢幣等隨葬器物。
1974年,經過長達兩年的工作,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研究工作全部結束。
據統計,兩座漢墓共計出土竹簡7500余枚,內容包括《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六韜》、《尉繚子》、《晏子春秋》、《守法守令》等13篇先秦古籍。隨著這些竹簡的出土,失傳2000多年的《孫臏兵法》也再次現世。
這個重大考古發現甚至引起了毛主席的重視。作為杰出的軍事家,毛主席熟讀過《孫子兵法》,但還沒有見過《孫臏兵法》。
因此國務院調集了全國一些著名的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參加整理《孫臏兵法》,爭取早日讓毛主席看到這部失傳了兩千年的軍事巨著。
經過緊張的編輯、校對,整理后的《孫臏兵法》很快被送往北京。毛主席很是高興,馬上讓手下工作人員讀給自己聽。
聽完之后,主席還拿起筆,對其中的“圍魏救趙”進行了批注:“攻魏救趙,因敗魏軍,千古高手!”
參加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的考古學家吳九龍,至今仍然感到自豪。他說:“每當回想起來就很激動,是我們讓這本失傳已久的兵法走進了中南海,走向了全世界,這是我一生的光榮!”
一、
作為世界各國公認的、最富有哲理性并產生了深遠影響的兵法書籍,《孫臏兵法》雖不及《孫子兵法》的知名度,但它同樣蘊含著作者深邃而奧秘的思辨內容。
書中博大而精深的軍事學說,豐富而深刻的歷史內涵,清新而鮮明的實踐風格,使它當之無愧地成為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
《孫臏兵法》的作者是戰國時期齊國人孫臏,相傳他是孫武的后人,以兵法謀略聞于天下。
他曾被同窗龐涓迫害遭受臏刑,后投奔齊國,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率領的魏軍,取得了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奠定了齊國的霸業。
最早記載孫臏事跡的史書是《戰國策》和《韓非子》。《戰國策-齊策一》上記載:“田忌為齊將軍,系梁太子申,擒龐涓。孫子謂田忌曰∶'將軍可以為大事乎?'……田忌不聽,果不入齊。”
《魏策二》上又記載說:“孫子善用兵。戰必不勝,不勝必禽。”《韓非子》則是第一個記載“孫子臏腳于魏”,是第一本指出孫臏曾受過“臏刑”的史書。
司馬遷則在《史記》中詳細地記載了孫臏的事跡,并且還評論說:“孫子籌策龐涓明矣,然不能早救患于被刑。”
意思是孫臏謀劃擒殺龐涓是很精明的了,但可惜他不能早預防龐涓,以致自己被龐涓臏足而殘疾。
司馬遷的這句評價的意思是指一個人正直有才,就會被人嫉妒,君子是無心提防小人之暗中陷害的。
根據《史記》上的記載,龐涓在魏國受到魏惠王的信任和重用后,寫了一封信給自己的老同學孫臏,喊孫臏來魏國共謀大業。
孫臏認為這是老同學在提拔自己,于是很快來到了魏國。但他并不知道,龐涓是個嫉妒心極強的人,他把孫臏招來,只是想利用孫臏的才智,讓自己立功。
孫臏到魏國后,龐涓捏造罪名將孫臏處以臏刑和黥刑,也就是挖去了孫臏的膝蓋骨,臉上刺上字,讓孫臏成了個殘疾人。
龐涓自認為孫臏殘疾之后無處可去,也沒人會任用他,只能留在自己的手下,被自己所用。
但龐涓沒有想到,孫臏在經受了這番折磨后,后來竟然在齊國使節的幫助下逃到了齊國,與龐涓展開了一場你死我活的斗爭。
二、
桂陵之戰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戰役之一,也是孫臏完成對龐涓復仇的一戰。山東出土的《孫臏兵法》,就詳細地記錄了桂陵之戰的真實情況。
根據《孫臏兵法》的記載,公元前353年,魏國國君魏惠王派大將龐涓統領八萬大軍攻打趙國。龐涓的大軍到達衛國的茬丘后,對與趙國結盟的衛國展開了進攻。衛國根本不是魏國的對手,形勢十分危急。
齊國國君威王得到消息后,立即派大將田忌率軍來到齊國和衛國邊境,準備援救衛國。
面對來勢洶洶的魏軍,孫臏對田忌說:魏軍非常強大,咱們不能正面和魏軍硬剛,就樣是救不了衛國的。田忌一聽十分著急,便問孫臏:“如果不去救衛國,那怎么辦呢?”
孫臏說:“請將軍率軍南下攻打魏國的平陵。平陵城池雖小,但是一塊戰略要地,魏軍是不會放棄那里的。”
田忌接受了孫臏的建議,率軍快到平陵時,田忌又向孫臏請教該怎么攻打平陵。
孫臏說:“請將軍派兩位將領帶兵從齊城、高唐攻擊環涂地區魏軍。環涂是魏軍屯駐之地。我軍派出前鋒發起猛烈進攻,主力部隊卻按兵不動。環涂的魏軍必定會反擊,兩位將軍可能打敗仗,甚至犧牲,到時我自有妙計。”
田忌按照孫臏的計策分兵兩路,從齊城、高唐直向平陵進擊。果然不出孫臏所料,夾、環涂兩處魏軍從后面夾擊齊軍,兩路齊軍大敗,兩位派去的將領果然戰死了。
田忌見狀急了,連忙召孫臏問計道:“我軍沒攻下平陵,反而遭受很大損失,現在該怎么辦呢?”
孫臏說:“請將軍立即派出輕裝戰車,往西直搗魏國都城城郊,激怒龐涓。龐涓必定回兵救魏國國都。我軍只需分出少數兵力和龐涓交戰,顯出我軍兵力單薄的樣子。”
田忌按照孫臏的計策,做出一副派輕裝戰車直搗魏國都城的模樣,龐涓果然急了,于是丟掉輜重,晝夜兼程回救魏都。
沒想到孫臏卻帶領主力部隊在龐涓必經的桂陵設下埋伏,等魏軍進入埋伏圈后突然殺出,將魏軍打得大敗,并一舉生擒了龐涓。
桂陵之戰中,孫臏首創的“圍魏救趙”之計,被后來歷代軍事將領所欣賞,成為“三十六計”中的一計,至今仍有著許多值得借鑒之處。
三、
雖然齊軍在桂陵之戰中擊潰了魏軍,但魏軍的主力損失并不太大。此戰結束后不久,魏軍擊敗了齊、宋、衛聯軍,齊國被迫請楚國出面調停,兩國休戰。
之后齊國將龐涓釋放回魏國,魏惠王并沒有追究龐涓的責任,反而再度拜龐涓為大將軍。
公元前343年,魏國為了報桂陵之戰之仇,太子申為上將軍,與龐涓一起攻齊。齊威王以田盼為主將,田嬰為副將,孫臏為軍師,率軍迎敵。
交戰之前,孫臏發現魏軍自恃兵強馬壯,并沒有把齊軍放在眼里,于是在認真研究了戰場地形條件之后,定下了“減灶誘敵,設伏聚殲”之計,在馬陵這個“隘塞死地”,為“籌策龐涓”做好了一個“套”。
出土的《孫臏兵法》通過孫臏與齊國大夫陳忌的問答,為我們還原了孫臏“設套”的過程。孫臏告訴陳忌:“用此者,所以應猝窘處隘塞死地之中也。是吾所以取龐涓而擒太子申也。”陳忌聽了孫臏的計劃后,不禁拍腿大贊曰 :“善!”
孫臏非常了解龐涓。他知道這次魏軍雖然名義上是由太子申率領,但魏軍是由龐涓一手訓練和培養出來的,太子申根本無法節制龐涓,所以龐涓才是魏軍的實際統帥。
對于龐涓來說,孫臏這個人太可恨。
幾年前,正是這個孫臏壞了他的好事,加上龐涓本來就“自以為能不及孫臏,乃陰使召孫臏,臏至,龐涓恐其賢于己,疾之,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欲隱勿見”。
龐涓原本想借助孫臏的才能和智慧來成就自己的事業,不想孫臏逃回到齊國后反而成了自己的敵人,還在桂陵打敗了自己。所以龐涓早就對孫臏“必欲除之而后快。”
孫臏能引誘龐涓“入套”,就是抓住了龐涓對自己的嫉妒和仇恨這個人性的弱點。《孫臏兵法》上用的“恨而誘之”四個字,確實是極為形象地形容出了當時兩人的心態。
正是因為這種心態,所以龐涓不但“棄其步軍,與其輕銳倍日并行”,即使到了天黑,仍不顧一切地追逐孫臏。
對孫臏的嫉妒和仇恨使龐涓喪失了理智,讓龐涓欲罷不能。想來在追擊齊軍的時候,孫臏一定是在齊軍中時隱時現,讓龐涓可望而不可即,似乎只要再追一程就能抓住,但又總是差了那么一點點。
為了讓魏軍放心大膽地追擊,孫臏還設下了“減灶之計”,讓龐涓誤以為齊軍在魏軍的追擊下,早已斗志渙散,逃亡過半。
在錯誤的判斷下,龐涓丟下步兵和輜重,只帶著一部分輕裝騎兵,晝夜兼程追趕齊軍。
龐涓追到一個名叫馬陵的地方,天色已晚。他正要下令讓軍士們做飯,卻看到前面不遠處有一棵樹被剝去了樹皮,上面還似乎寫著什么字。
由于天比較黑,龐涓看不清楚,于是叫人點起火來看上面的字。
結果火把剛點著,早就埋伏在這里的大批弓箭手便萬箭齊發,魏軍頓時大潰。 龐涓此時終于看到了樹上寫的字,原來是"龐涓死于此樹之下"!
龐涓自知失敗無法挽回,大喊一聲:“遂成豎子之名!”便舉劍自殺。齊軍乘勝追擊,大破魏軍,并俘虜了魏軍主帥太子申。
龐涓臨死前的那句“遂成豎子之名”,說明直到死,龐涓仍然是不服的。
龐涓直到死也沒明白,他和魏軍的失敗完全在于自己,孫臏的套布置得再好,龐涓如果不鉆,那孫臏也是拿他沒有辦法。
但私心重、嫉妒心強、一心要捕殺孫臏的龐涓早已失去了理智,不叫他鉆,他也要鉆入死地,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毛主席說過:“兩軍相爭,一勝一敗,所以勝敗,皆決于內因。”馬陵之戰的失敗,完全是龐涓忌才害能之性格使然。
四、
在《孫臏兵法》出土之前,人們只能通過歷史上其他史書記載的戰例,來分析和總結孫臏的軍事思想。
隨著山東出土竹簡中《孫臏兵法》的面世,人們這才知道,孫臏雖然是一位軍事家,但是他卻一直反對窮兵黷武,認為好戰必亡,應該慎重地對待戰爭。
孫臏還指出:政治和經濟條件才是決定戰爭勝負的基礎,"強兵"必先"富國",只有具備強有力的政治和經濟作為后盾,做到"事備而后動",順應民心軍心,才能做到百戰百勝。
在出土的《孫臏兵法》中,孫臏在《篡卒》、《八陣》、《兵情》等篇里多次還提到過主將的素質及其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他關于將帥要“知道”的思想,至今仍值得學習和借鑒。
孫臏所說“知道”,包括了“智”、“勇”、“數戰”、“得民心”、“知敵情”、“通戰術”等好幾個方面的內容。
孫臏認為“智, 不足將兵, 自恃也;勇 , 不足將兵 , 自廣也”,只有才智的人是不能帶兵打仗的,因為這容易導致主觀臆斷;只有勇敢的人,也是不能帶兵打仗的,因為這容易導致盲目自大。
不懂得用兵規律的人,也不能帶兵打仗,因為他企圖僥幸取勝。
所以在《孫臏兵法》中,孫臏認為只有兼具智、勇、數戰、得民心、知敵情、通戰術的人才,才能做到是“知道” ,也就是從理論到實踐真正掌握戰爭的規律 ,具備駕馭戰爭全局的能力,成為“王者之將”。
作為一名軍事家,后世對孫臏一直都是追捧有加,并對其在戰爭中的計謀頌揚不已。
元代詩人孟之普就曾在他的《馬陵道中》頌揚孫臏的高超謀略時說:“奇哉孫子智,減灶擒龐涓”;明代學者俞允文也曾賦詩贊揚孫臏的計策:“籌榮之行,亦以其時。徨徨刑徒,卒為國師。更駟顯畫,損灶曜奇。齊是以強,魏是以危。秘哉籌榮,讎滅名垂。”
自唐代開始,孫臏便成為以姜子牙為主祭的武成王廟的配祀,與吳起、尉繚等人相提并論。
五、
但是歷史上還有一種觀點,那就是后世有些人認為孫臏雖然兵法玄妙高深,但他自己卻沒有做到其提倡的"知彼知己”,最后落得身體殘疾、無法自保的地步。
這種看法的人以司馬遷為首。司馬遷在《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評價孫臏說:“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孫子籌策龐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于被刑。悲夫!”
直接了當地指出孫臏雖然有謀略,但終于未能使自身免于酷刑。
但相比于司馬遷的觀點,還有一種觀點更加激進,那就是孫臏的兵法中存在著“詐”而不仁的傾向。這種觀點認為,孫臏雖然善于用兵,但缺少仁愛之心,所以最終很難做到保全自身。
宋代詩人徐積便認為孫臏不具備真正的將才所具備的品質,不值得后人傾慕和學習。
他在一首詩中寫道:“兵法每羞孫臏詐,將才惟愛武侯高。他年不負東平約,待假偏師入不毛”,指出孫臏永遠比不上諸葛亮的光明正大。明代小說家余邵魚對孫臏的評價也是一個“詐”字,說他“假饒黜詐懷仁義”,對戰國時期及后世的社會風氣帶來極壞的影響。
孫臏引起后世爭議最大的一件事,發生在桂陵之戰中。
根據《孫臏兵法》記載,在救衛國的時候,田忌曾向孫臏問計,孫臏告訴田忌,可以派兩位將領帶兵從齊城、高唐攻擊環涂地區魏軍,主力部隊卻按兵不動。田忌認為環涂地區聚集著魏軍主力,兩位將領去攻擊這里的魏軍,肯定兇多吉少。但孫臏卻公開對田忌說:“環涂擊柀其后,二大夫可殺也。”
也就是說,孫臏明明知道派兩位將軍率領兩萬人去攻打魏國主力,肯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的。但為了讓龐涓起疑,為了讓魏軍主力回師救都城大梁,這兩萬人是可以去當送死的炮灰的。
后來的事情果然被孫臏料中,龐涓在消滅這兩萬齊軍之后,果然怕齊國真的去攻打大梁,于是放棄攻打趙國,結果中了孫臏的“圍魏救趙”之計,在桂陵中了齊軍的埋伏。
雖然說“慈不掌兵”,但明知是去送死,還將活生生的兩萬人送進虎口,孫臏此舉在后世一些人看來,未免太過冷酷,認為他被龐涓挖去膝蓋骨,也是命里的報應。
自從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正統以來,“仁義”便成了士大夫問學做事的風向標。在讀書人看來,不管做什么,其動機和出發點必須符合儒家倫理之學的仁義要求,否則便不值得學習和提倡。
宋朝之后,儒家學說更是成了全社會的真理,所以宋明之后,學者一方面把孫臏看作是著名的軍事家,一方面又詬病于作為軍事家孫臏的“詐”而不仁的兵學思想,且尤其突出后一種看法。
當然這種看法與宋明時期的社會和思想受到傳統儒家戰爭倫理觀念的影響是不分開的,其正確與否,也成了一個倍受爭議的話題。
六、
孫臏的晚年歸屬史書中無記載,但卻留下了不少民間故事。
山東《莒州志古跡》記載:“莒縣東南百里甲子山前麓有孫臏洞”,說孫臏在龐涓死后,便在此歸隱。
據說此洞中一直供奉著一尊騎牛臏腳的孫臏像,直到1955年才被毀。莒州一直認為,孫臏便是在這個洞中終其天年的。
但在山東省菏澤地區,卻對孫臏的歸屬有另一種說法。據《鄄城縣志》記載,馬陵之戰后,齊國一些大臣嫉妒孫臏的功勞,不在齊王面前進讒言,齊王對孫臏起了疑心。
孫臏知道后便棄官回到鄄城,在月厭河北建了一座草堂,又在草堂前開辟了一個花園。
由于當時慕名拜訪他的人很多,孫臏還在花園前擺下了一個“九宮八卦迷魂陣”,讓來訪者無法接近自己的草堂,終于安安靜靜地在這里渡過了余生。后來這個村子便被人稱為“孫花園”。
不管歷史上其他人對孫臏怎樣評價,我認為只有毛澤東的評價才是最客觀的。毛主席的那句“攻魏救趙,因敗魏軍,千古高手”,就是對孫臏的最大褒獎,孫臏如果泉下有知,聽到毛主席的這句評價的話,一定會感到欣慰的。
參考資料:
邵斌:《銀雀山漢簡“孫臏兵法擒龐涓”新論》
張艷麗:《“兵法每羞孫臏詐”———宋明學者論孫臏》
來源:史論今日頭條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