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8日-星期四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毛澤東:《明史》我看了最生氣
點擊:5157  作者:胡長明    來源:今日頭條  發布時間:2022-10-28 11:01:40

 

毛澤東

 

節選:

酷愛歷史的毛澤東通讀過“二十四史”,對歷朝歷代的興衰治亂、文治武功皆有研究和體悟。其中《明史》是毛澤東圈點最多、體悟最深的史書之一。

 

對朱元璋研究得比較仔細

 

19645月,毛澤東在一次談話中說:“《明史》我看了最生氣。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不識字的兩個皇帝搞得比較好,明武宗、明英宗還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盡做壞事。”

 

朱元璋以一個落魄的和尚,十五載而成帝業,是繼劉邦之后又一個出身卑微、起自草莽的平民皇帝。毛澤東對這種現象深有感觸,他通過對比,得出了不要小看“大老粗”、“老粗出人物”的結論。朱元璋大字不識一個,卻善于從戰爭中學習,多謀而又善斷。毛澤東對朱元璋卓越的軍事才能給予過很高的評價,曾說“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194811月,明史專家吳晗輾轉來到河北省平山縣的西柏坡,將他在當年8月份寫完準備再版的《朱元璋傳》的修改稿送請毛澤東閱正。正在指揮解放戰爭的毛澤東擠出時間仔細閱讀了書稿,還約請吳晗深談了兩次。隔了幾天,毛澤東在退還《朱元璋傳》原稿時,還特地給吳晗寫了信。信中對吳晗苦心為朱元璋立傳稱道有加,但又指出吳晗“似尚未完全接受歷史唯物主義作為觀察歷史的方法論”。毛澤東和吳晗在對朱元璋的評價問題上存在一定差異。在毛澤東眼中,唯物史觀亦可稱做“奴隸史觀”,認為是底層人民在創造歷史,歷史上的農民起義都程度不同地推動了歷史的進步。朱元璋作為農民起義的首領,亦當做如是觀。而吳晗的《朱元璋傳》卻以朱元璋影射蔣介石,顯然沒有貫徹唯物史觀的階級觀點。

 

新中國成立后,吳晗根據毛澤東的意見,從1954年開始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重新寫了《朱元璋傳》,并再次呈送毛澤東以博指教。毛澤東對吳晗的修改表示滿意。

 

稱朱棣“搞得比較好”

 

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于建文四年(1402)攻破南京,即位沒幾天的建文帝失蹤,朱棣奪取了帝位。

 

毛澤東在讀清人谷應泰所撰《明史紀事本末》時,仔細揣摩了朱棣造反奪取皇位的過程,并多有評論。朱棣在與南京對峙的過程中出生入死,打過許多漂亮的勝仗,特別是建文二年(1400年)的白溝河戰役(戰場在今河北雄縣),朱棣將李景隆等率領的勤王之師打得大敗。但在隨后的東昌戰役中,朱棣驕傲輕敵,結果被盛庸等擊敗,被擒斬萬余人。當時朱棣身處重圍,奮力死戰才得以逃脫。毛澤東在對比了兩次戰役之后評論道:“白溝河大勝之后,宜有此敗。”這就是說,朱棣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注定會有閃失。毛澤東曾多次告誡軍事將領不要“犯大勝之后驕傲的錯誤”,想必是從中得到過啟發。

 

朱棣后來重整旗鼓,千里奔襲,竟然兵臨南京城下。建文帝多次派人前往朱棣大營,許以割地求和。但朱棣不為所動,口口聲聲要捉拿“奸臣”,顯出咄咄逼人的架勢。毛澤東讀至此寫道:“始終以索戰犯為詞,使南京無法答允。”言下之意,朱棣是有意將矛盾尖銳化,以遂其奪取天下之志。朱棣兵臨南京城下,實際上是孤軍深入,帶有相當的冒險性。

 

朱棣登上皇位后不久遷都北京,并屢次北征。在其治下,幅員之廣超越漢唐,受朝命而入貢者幾達三十國,可謂武功赫赫,威震殊俗。特別是他遷都北京更是明智之舉,奠定了明朝近300年的基業,其雄武之略不減其父,所以毛澤東稱贊朱元璋、朱棣父子在位“搞得比較好”,同屬于有作為的皇帝。

 

對嘉靖皇帝很不以為然

 

除了朱元璋父子,毛澤東提到較多的另一個明朝皇帝是嘉靖皇帝朱厚熜。明朝由盛到衰,嘉靖當政是重大的轉折點。但人們談到明朝的歷史,大都以為萬歷皇帝對明朝走向滅亡負有重大責任,認為明朝“實亡于萬歷”。

 

其實不然,《明史》在評價嘉靖皇帝時寫道:“若其時紛紜多故,將疲于邊,賊訌于內,而崇尚道教,享祀弗經,營建繁興,府藏告匱,百余年富庶治平之業,因以漸替。”所以明朝真正走下坡路,是從嘉靖開始的。

 

毛澤東對嘉靖皇帝很不以為然,說他“煉丹修道,昏庸老朽,坐了四十幾年天下,就是不辦事”。這個評價恰如其分。嘉靖初登大位時曾大刀闊斧地革弊圖新,裁汰特務機關,廣行寬恤之政,頗有明君氣象。但不久便玩弄權術,耽于享樂。他倚重嚴嵩等奸臣殘害忠良,經常廷杖大臣,又特別崇信道教,醉心于齋醮、方術、祥瑞等無聊之事。

 

鑒此,御史楊爵沉痛進諫,期望嘉靖“念祖宗創業之艱難,思今日守成之不易,覽臣所奏,賜之施行”。可是嘉靖皇帝非但不聽,還將楊爵下獄論罪。毛澤東在讀《明史·楊爵傳》時旁批了四個字:“靡不有初。”下筆似有無限感慨。“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這句話見諸《詩經》,意思是說人們大都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但很少有人能夠善始善終。

 

作者:胡長明

來源:中國政協報—共產黨員網—河北黨史

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9JWVcg-kAxawRjxxzZ1Cfw

轉自懷疑探索者今日頭條號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毛澤東:《明史》我看了最生氣

    2022-10-28
  •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烽火HOME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