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學長。
這周都是在聊年輕人的選擇。
昨天的《湖北高材生失蹤10年,深度沉迷網絡,回家5天后離世,至死不說20個游戲賬號密碼》,大家說,讀完無限唏噓。
說實在的,現在,確實也有不少年輕人因為現實的壓力,想要尋求一個出口。佛系、躺平、擺爛……似乎成為了不少朋友的口頭禪。
年輕人有這樣的心態,學長很能理解。
害怕、逃避不可恥,當然,一味逃避不可取。
前行需要勇氣,停下來思考更需要智慧。
今天,我想帶大家換個視角,一起理解一些年輕朋友的人生處境和態度。
1
短短3天,鶴崗上了四次熱搜。
因為房價。
最近,“25歲女孩花1.5萬在鶴崗買房”的新聞刷屏全網。
你沒看錯,1.5萬。
這個在一線城市買不下半平米地磚的價格,在鶴崗,全款買下一套房。
女孩說,自己的職業是一名自由畫師,月入過萬。
平時都是居家辦公。
這個45平米的房子,對她來說剛剛好。
裝修雖然只花了幾萬塊錢,但看起來既溫馨又有格調。
平時,她還請了一個阿姨來家里打掃。
月薪只要1000塊,從此省去了家務的麻煩。
自己每個月還能存下幾千塊。
不少網友直呼:這不就是我夢想中的生活嘛!
無獨有偶,另一對90后情侶花4萬在鶴崗安家的視頻熱度同樣很高。
主人公小李,是一名自媒體從業者。
兩年前他帶著女友離開杭州,到鶴崗買了一套70平米的小房定居。
每天的生活就只是一屋兩人,三餐四季。
曬曬太陽看看報,幸福指數大幅提高。
小李說,在來鶴崗之前,他從沒有想過日子還能這么過。
沒有職場的壓力,沒有合租的尷尬,免去通勤的疲累。
哪個掙扎在大城市的社畜能不羨慕呢?
不過很快,就有當地的中介出來澄清。
他們表示,鶴崗的房子大部分價格都在1000-3000元每平米。
視頻中的房子,是極少數的情況。
我也一直勸大家,不要一看到類似新聞,就沖動的跟風想去做同樣的事。
可即便如此,相對于北上廣動輒幾百上千萬的房價來說,這個價格也讓人難以置信。
為何鶴崗的房子如此便宜?
原因很簡單。
鶴崗,別稱煤城,典型的資源型城市。
隨著產業的變化,這個傳統的工業城市也逐漸落寞。
前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45萬。
很多鶴崗的年輕人,最大的愿望就是闖出去,別回來。
沒想到,現在反而有了一群小李這樣的年輕人,反向安家。
這下,有些人可就看不慣了。
他們說,不就是沒本事的人,才會跑這么遠的地方來買房嗎?有什么值得推崇的。
也有人說,這么年輕就來鶴崗“躺平”,逃避現實罷了。
說實話,看到這些言論,我心里有點酸楚。
鶴崗買房可能不值得提倡,但我們大可不必出言嘲諷。
請給這些年輕人一點理解。
誰不知道這里和一線城市的差距?
誰不明白大城市生活便利,燈紅酒綠?
年輕人買不上大城市的房子,是他們不想嗎?
答案呼之欲出。
有的人這才發現,其實我們都只是在生活和夢想的夾縫中被迫選擇。
3
沒有一個來鶴崗買房的年輕人,是沒經歷過生活毒打的。
他們的故事各有悲歡,來這的原因卻大多雷同。
逃。
25歲的女畫師,來鶴崗是為了逃離糟糕的原生家庭。
父母出軌離異,母親生意不順,多次逼迫她幫助貸款。
導致她信用不良,無法貸款買房。
所以她才到了鶴崗,這個能讓她輕松交上全款的地方。
那一刻,孤身一人的她知道了什么叫家。
而小李和女友,來這里是為了逃離難以負荷的工作。
在杭州的時候,雖然薪資可觀,卻不覺得生活是自己的。
加班帶來的壓迫感讓他們倍感煎熬。
所以,他們選擇鶴崗。
有人說,鶴崗是年輕人精神上的烏托邦。
但沒人想到,他們只是太累了。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新聞。
“1400萬人正在經歷極端通勤”。
跨城上班,高鐵地鐵輪流轉。
有人單程3小時,在路上的時間精準到了分。
他們不是不辛苦,常常上了地鐵就秒睡,才能休息片刻。
可為了省點錢,他們只能忍受。
公司附近一個月幾千塊的房租,可以被具像化成家里一個月的買菜錢;
孩子興趣班的學費、父母不受苦的底氣。
忙忙碌碌,只圖碎銀幾兩。
成年人不是不痛,只是我們學會了忍。
女孩生日當晚,加班到了深夜,剛坐上出租車,又被叫了回去。
她實在委屈,放聲大哭。
一輛奧迪不小心撞了外賣小哥,摔得無法直立。
車主要賠償,外賣員卻掙扎著站起來,騎上車子。
哽咽著要求交警放他走。
因為他手里還有幾個訂單,馬上就要超時了。
這個月的獎金眼看泡湯,他顧不上疼。
一個快遞員,因為客戶自己丟了件,和他起了爭執。
對方一怒之下,把他的手機狠狠摔在地上。
他一下子喪失理智,哭喊著說:我一個件才賺5毛錢!
作家劉亮程說:落在人一生中的雪,不能被全部看見。
我們咬著牙,期待著能平安度過一個又一個寒冬。
然而,不是每一個冬天,都能輕松跨越。
實在崩潰跳不過去的時候,停下來躺一躺,又能怎么樣呢?
生活就是這樣。
風暴席卷而過,每個人都是一身破碎。
只是,有人帶著一身傷口接著上路。
有人留下縫縫補補,再重新出發。
站著也好,躺著也罷,只要不跪,就是一樣勇敢。
4
看過一個小故事:
一個奔跑者,以自己的速度為豪。
卻不喜歡自己的影子。
于是他不停地奔跑,只為了能夠甩掉自己的影子。
但他跑得再快,影子還是跟隨著他。
他開始懷疑起自己的速度,更不敢停下。
最后力竭而死。
其實,甩掉影子的方法我們都知道。
停下來,找個樹蔭歇一歇,等陽光散盡,再繼續奔跑。
生活也是一樣的。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百米沖刺,你不需要始終以最快的速度向前。
遇到坎坷或高山,停一停也是一種智慧。
這并不是在鼓勵躺平。
其實若是你仔細讀了前文,你會發現,那兩個在鶴崗安家的年輕人,是稱不上完全躺平的。
雖然離開了大城市,但他們仍憑借自由職業,月入過萬。
所以,不必對這些停下腳步的人過于苛責。
就像弓弦不能老繃緊了不放。
人是軟弱的,如果沒有一點適當的松散,是支持不住的。
這個時代的節奏太快,我們似乎習慣了滿滿當當的生活,生怕浪費時間。
殊不知,休息,才能更好的蓄力。
能夠到達金字塔頂端的,只有兩種動物。
一是雄鷹,靠自己的天賦和翅膀飛了上去。
一種是蝸牛,有時會掉下來,有時停留很久。
但只要知道終點在哪,它就能夠登頂,
我們不一定每個人都是雄鷹,但只要有目標,是蝸牛又如何?
我的朋友們,趕路太累的話,就停一停吧。
崩潰也沒關系。
每一秒光陰都有聲音,都值得你駐足聆聽一會兒。
不要被忙碌塞滿你的生活。
不妨就享受片刻的閑暇。
如此,才能更好地出發。
文章來源于脆皮先生 ,作者脆皮先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95后女孩1.5萬全款買房,真相越扒越扎心:為什么這么多年輕人要逃去鶴崗?
2022-10-28孫玉良:鼓勵領導帶頭買房,還要買三四套,這個書記在替誰說話?
2022-08-1828萬億或撤離,中國人購買美國房產量下降84%,在澳大利亞買房或將被沒收
2021-08-05?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