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
在中國共產黨一百年大事記中
記錄著這樣一件大事
1966年10月27日
中國成功進行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
地地導彈飛行爆炸
這件大事
有一個我們耳熟能詳的叫法
“兩彈結合”試驗
這次成功
標志著我國擁有了可用于實戰的核導彈
終結了我國核力量“有彈無槍”的歷史
意味著中國終于躋身世界核大國行列
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威脅、核訛詐
改變了世界戰略格局
改變了中國和中國人民的命運
△《兩彈結合珍貴鏡頭》 制作:孔祥鵬 張成坤
試驗當天,根據測試發射的安全要求,現場的操作人員數量必須減少到最低限度。
經過嚴格篩選,指揮部慎重決定:由負責發射的第一試驗部政委高震亞、參謀長王世成,以及發射二中隊分隊長顏振清、技術助理員張其彬、加注技師劉啟泉、控制臺操作手佟連捷、徐虹等七名人員,定位在地下控制室里,執行發射任務。
△“兩彈結合”七勇士
這些被后人稱為“七勇士”的同志,心里都很清楚,進行導彈和原子彈首次結合試驗,萬一失敗意味著什么。
出于保密原因,他們用種種婉轉的借口,向家人做了最后的交待,毅然奔赴發射陣地。
1966年10月27日上午7時40分,經指揮部批準的七名控制人員進入了地下控制室。
9時10秒,隨著王世成“點火”口令的下達,佟連捷果斷按下了發射按鈕。
幾分鐘后,從彈著區傳來激動人心的聲音:“核彈頭在靶心上空預定高度爆炸,試驗成功!”
△發射成功后,東風航天城召開慶功大會
直到40年后,隨著任務的解密,這樣驚心動魄的故事才被外界所知。
這期間,轉業到地方的徐虹,曾保留著一張只寫了“二等功”三個字的獎勵證書,當地的民政部門多次問過徐虹,到底為什么立的功,他始終都沒有說。
后來,那張證書被誤認為做假扔掉了。解密后,當有人再次問起為什么40年隱姓埋名?
徐虹說,原因有兩點,一個是,“不說”是組織的要求,是部隊領導交給我的最后一項任務;二是,我覺得當年那些事都是自己應該做的,是當兵的義務、是當兵的責任,沒什么值得宣傳的,能夠參與這項任務就已經很知足了。
▲徐虹(右)和戰友重聚“試驗陣地
不要問到哪里去,不許問做什么
上不告訴父母,下不告訴妻兒
那一代人就是這樣
把自己的成果和姓名
一起裝在了國家的保密柜
把自己干過的事情永遠埋在了心底
爛在了肚子里
“兩彈一星”組歌之七勇士
作詞:李小燕
作曲:楊曉云
編合唱:晏曉東
領唱:陳強、馬永睿、蘭鵬程、蔣正卓、侯宏業、劉德榮
合唱: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東風合唱團、西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合唱團
合唱指導:趙鵬、李爭虎
混音:李成江、張尉尉、李成偉
編曲:閆俊波
視頻:鞏丑蘭、常艷玲、張杰
特效:孔祥鵬、劉向峰、王飛
“兩彈結合”試驗的勇士
不僅僅是徐虹、佟連捷、劉啟泉他們七人
那些為了讓所有中國人
能挺直腰桿而義無反顧忠誠奉獻的人們
那些為了中國航天事業
勠力同心、接續奮斗的人們
都為“兩彈一星”精神
熱愛祖國、無私奉獻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大力協同、勇于登攀
添上了屬于自己的注腳
我愿以身許國
何妨埋名半生
今天
踏上新征程的我們
一起向前輩們致敬
來源 | 我們的太空(ID:ourspace0424)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