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看到一種說法,說為什么這幾年的影視劇,描寫清王朝的劇目非常地多。清朝的戲又稱辮子戲。清朝的男人都留大長辮子。有個說法是,因為拍清王朝的戲,各種服裝、道具都很多,也都是現(xiàn)成的。而且,人們掌握的清王朝的資料,也比對其他王朝的資料要更多、更豐富,準確度也要略高一些。
不知道這種說法的理由是不是成立。但是對于清王朝,在中國歷史上所起到的作用,以及這些有著清王朝影視劇的編導們,到底有沒有認真地研究過清王朝。
我知道的(不是我認真看過的)有關清王朝的電視劇,最早的一部就是《戲說乾隆》。在我看來,這是一部極其糟糕的戲。
其中的戲說,本身不僅不嚴肅,而且會把觀眾,特別是青少年觀念,引導到一個錯誤的方向上去。其中對于封建帝王的描寫,幾乎就是正面的,盡管其中有不少搞笑。而這樣的搞笑,實在既低俗又廉價。
后來的大量清王朝的戲,即使是比較受觀眾歡迎的,都是把清王朝中的帝王當作正面形象來描述的。
有人說,清王朝十二個皇帝,不知道是不是包括了溥儀,應該也不能算上同治,畢竟一個是年紀很小時,清王朝就覆滅了,另一個是還沒有親政,就病亡了。其他在位的成年清帝,據(jù)說都是非常勤政的。這是中國歷史上很少有的現(xiàn)象。在之前的各個王朝,也有勤政的皇帝,但也有荒淫的皇帝。而清王朝,除了后期執(zhí)政的慈禧,幾乎都沒有什么太過昏庸的皇帝。
這樣的一個王朝,卻最終把中國搞成了這個樣子,這樣的王朝難道不值得我們認真的思考研究嗎?
我們不否認,清王朝走向衰敗,有國際環(huán)境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的因素。但那是外因。外因總是要通過內因來發(fā)揮作用。雖然清王朝的皇帝都很勤政,但勤政不等于就不昏聵,就不平庸。
現(xiàn)在有的人就只說康熙如何英明神武,說雍正如何勤政辛勞。但在他們的治下,中國并不是什么太平盛世。中國大地上階級矛盾非常激烈,各地農民的反抗也都是此起彼伏。
清王朝在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的失敗,總不能都歸咎于當時的道光皇帝以及在他之前的嘉慶皇帝。在整個清王朝統(tǒng)治時期,滿清的貴族對于漢族百姓的壓迫和壓榨是非常嚴酷的。
清兵入關,對反抗侵略的漢族百姓實施極為野蠻的屠殺。揚州的屠城,嘉定的屠城,都是非常殘暴的。入關后,滿清貴族早期的強占漢族農民土地,到處跑馬占地自不必說。滿清貴族,無論是皇室還是大臣,都把漢人視為漢奴。即使是漢族大臣,在地位上看起來與滿族大臣平起平坐,但在實際上,那種隱性的低人一等絕對是客觀存在的。
康熙皇帝經(jīng)常對漢大臣嘲笑貶損,絲毫不給面子。在影視劇里,滿族大臣面君時自稱“奴才”,漢大臣面君時自稱“臣”。其實在漢語中,“臣”就是奴才,二者并無異義。而滿大臣嘴里對皇帝自稱為奴才,倒是透著跟皇帝更親密一些,是自家人的關系,而漢大臣嘴里的“臣”,聽起來似乎有些面子,但在實際上卻是不折不扣的奴仆。
這樣的等級壓迫,看起來比元朝時,蒙古貴族把元朝治下的臣民分為四等,即蒙古、色目、漢人與南人要略好一些,但在本質上,清王朝對漢族的態(tài)度,與蒙元王朝對漢族的態(tài)度是沒有區(qū)別的。這樣的民族壓迫再加上階級壓迫,都是非常殘酷的。在這樣的王朝統(tǒng)治下,中國的社會生產力如何能得到有效的發(fā)展?
當然,我們也不會否認,在清王朝統(tǒng)治時期,收復了臺灣,保衛(wèi)了新疆,對蒙藏民族也是和睦和團結的。這對在此之后中華民族在這個基礎上的發(fā)展也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封建王朝就是封建王朝。清王朝的守舊體制、思想上的保守昏庸,不愿意擴大眼界,真正去認識世界,了解世界,更不愿意緩解對本來就已經(jīng)非常貧困的民眾的野蠻剝削和掠奪,這必然決定著清王朝的進一步衰敗和墮落,直到它一步一步地走向滅亡。
辮子戲不是完全不可以拍。但如果我們的編導只停留在所謂故事的好看上,只停留在票房和收視率上,那么這樣拍出來的戲不可能具有真正的唯物主義的歷史觀?,F(xiàn)在的這類戲,基本都是唯心史觀在當?shù)?,這樣拍出來的戲也不可能真正符合歷史的真實面貌。特別是那么多的宮斗戲,完全把歷史當作游戲,這是非??杀?。
毛主席當年在給延安平劇院在演出《逼上梁山》后,給延安平劇院寫的信中說,歷史是人民創(chuàng)造的,但在舊戲舞臺上(在一切離開人民的舊文學舊藝術上)人民卻成了渣滓,由老爺太太少爺小姐們統(tǒng)治著舞臺。
毛主席在這封信中還寫道,這種歷史的顛倒,現(xiàn)在由你們再顛倒過來,恢復了歷史的面目,從此舊劇開了新生面。
而我們現(xiàn)在拍的這些辮子戲,又把這種歷史重新再顛倒回去了。舞臺上,屏幕上還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在統(tǒng)治著。那出所謂新編的京劇《大唐貴妃》似乎也更有甚之。一曲《梨花頌》把這種封建帝王的荒淫無恥推崇為一種所謂高尚,一種所謂愛情的純潔。這是多么可笑的事。
與其寫這種帝王的荒淫寫成所謂情愛,還不如把玄武門之變認真地寫一寫。這里一定會有很豐富,也很復雜的內涵。玄武門之變,有其內在的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歷史上對這一段歷史多有諱言,但之后的貞觀之治又被廣為贊揚。這其中的原因到底都有什么? 帝王家族中的殘暴和野蠻是不缺少的。但之后的大唐盛世又是因為什么原因才會出現(xiàn)的。這其中確實非常復雜,不可能用單一的線條來描述清楚。但越是復雜,挑戰(zhàn)性也越強,越有認真研究的必要。如果我們能夠真正把握住唯物史觀,來創(chuàng)作這樣一部大戲,估計會讓我們受益非淺。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wǎng)【作者授權】,修訂發(fā)布,圖片來自網(wǎng)絡,侵刪)
【昆侖策網(wǎng)】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wǎng)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fā)現(xiàn)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wǎng)絡時代發(fā)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wǎng)》,網(wǎng)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wǎng)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wǎng)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wǎng),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