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記者近日
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
河南南陽黃山遺址
考古發現仰韶中晚期糧倉群
目前共清理出16座糧倉基址
大量糧倉基址的發現展現了
6000多年前原始貿易的輝煌
為探討仰韶時期
社會復雜化和文明化進程
提供了關鍵材料
圖為黃山遺址考古發現的仰韶中晚期糧倉基址
考古發掘顯示
新發現的16座糧倉基址為圓形或橢圓形
基址外徑一般2.3米至3米不等
內徑多在2米左右
均由墻基、地面墻體和防潮墊層構成
圖為黃山遺址考古發現的仰韶中晚期糧倉基址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
馬俊才介紹
這些糧倉分布在同期房址
或玉石器作坊址周圍
整個糧倉群經過統一規劃布局
形制體量類似
分布密集,可儲糧食數量大
具有明顯的功能分區
已具備“古國糧倉”的形態
“其中,50平方米內同一層面上
就分布了5座糧倉,密度驚人。”
目前植物考古學者已在黃山遺址
發現大量粟和一些稻、黍種子
“整個遺址中所見雜草種子少
或許該遺址并不從事農業生產
其食物資源可能由別處供給或貿易而來。”
馬俊才說,大量糧倉基址的發現
展現了黃山遺址玉石器產業背景下
原始貿易的輝煌
圖為黃山遺址出土的部分炭化植物種子
黃山遺址位于
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蒲山鎮黃山村
是一處以玉石器制造交流
為特色的區域性中心聚落
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
與長江流域的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
在這里碰撞交融
該遺址面積大
遺跡規格高,內涵豐富
目前已在該遺址發現
大型制玉作坊、高等級墓葬
碼頭、糧倉等遺存
馬俊才說:“系列發現反映了當時
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發展的
社會復雜化和文明進程
是探討南陽盆地、江漢平原文明起源
和文化發展的關鍵遺址
也是研究中華文明的重要遺址。”
圖為黃山遺址航拍圖
南陽黃山遺址曾入選
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18年5月至今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當地
對黃山遺址持續進行了考古發掘
目前考古揭露面積2700平方米
相關清理研究工作仍在繼續
來源|人民網-河南頻道 侯琳琳 常力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