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慶齡同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之一,是全國各族人民、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衷心敬愛的卓越領導人,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統一戰線事業的積極推動者、人民政協事業的杰出領導者。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宋慶齡同志緊緊把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聯系在一起,始終滿懷愛國熱忱,順應歷史進步潮流,堅決擁護和支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義無反顧投入中國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事業、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為民族解放、國家獨立、人民幸福建立了不朽功勛,為黨的統一戰線事業、人民政協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宋慶齡同志以其堅定信念、崇高風范、偉大人格,深受中國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敬仰和愛戴,永遠值得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欽佩和懷念。
宋慶齡同志追求進步、立場堅定,永遠和黨在一起。自投身革命事業以來,宋慶齡同志始終堅信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內部革命力量中最大的動力”,秉承“永遠和黨在一起”的堅定信念,堅持與中國共產黨同向同行。早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她就參與孫中山先生同中國共產黨代表的重要會談,對中國共產黨有了初步認識。孫中山先生逝世后,宋慶齡同志等國民黨左派繼續與中國共產黨合作,與蔡元培等發起組織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積極營救廖承志、陳賡等共產黨員。1935年11月,當得知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后,她由衷感到高興,特意寫信給毛澤東同志以示祝賀。全民族抗戰爆發后,她堅信“共產黨非但沒有被打敗,反而成了抗日的先鋒”,克服被國民黨當局監視、打壓的困局,從不避諱與共產黨人和左翼文化人士一同出席活動,鮮明地表明立場。1949年7月1日,宋慶齡同志發表了《向中國共產黨致敬》的熱情洋溢的講話,指出“歡迎我們的領導者——這誕生在上海、生長在江西的叢山里、在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艱難困苦中百煉成鋼、在農村的泥土里成熟的領導者。向中國共產黨致敬!”新中國成立后,宋慶齡同志始終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對社會主義道路充滿希望和信心,堅信“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終于會成為全世界的一種通行的社會制度”,“這種社會制度,只有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實現,也一定會實現。”宋慶齡同志與黨的領袖在長期的共同工作中,推心置腹,親密無間,締結了牢不可破的革命情誼。她對毛澤東同志十分欽佩,認為他“不但是一黨的領袖,并且是全國人民的導師”。黨也一向把她視為親密的戰友、同志和可敬的無產階級先鋒戰士,毛澤東同志曾指出“黨的高級干部還要向你學習,學習你的革命堅定性”。周恩來同志曾說:“延安的朋友們都惦記著您,感謝您為解放區所作的貢獻。”在病危中,宋慶齡同志仍提出希望加入中國共產黨。1981年5月,鄧小平同志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緊急會議,一致決定接受她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實現了她長時期來的夙愿,這是宋慶齡同志的光榮,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宋慶齡同志奔走呼吁、團結各方,為黨的統一戰線事業建立了卓越功績。宋慶齡同志一生與黨的統一戰線結下了不解之緣,在統一戰線的醞釀、確立、發展、壯大各個時期都以其獨特身份地位、崇高威望和號召力發揮了重要作用。早在20世紀20年代,宋慶齡同志就完全贊同孫中山先生提出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革命政策,大力支持孫中山先生改組國民黨,協助孫中山先生實行第一次國共合作,為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做了大量切實有效的工作。孫中山先生病逝后,她繼承孫中山先生“和平、奮斗、救中國”的遺志,堅決捍衛新三民主義,促使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繼續執行三大政策的決定。九一八事變后,宋慶齡同志積極響應中共中央“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八一宣言”,支持中國共產黨關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號召,主張以團結抗日大局為重和平解決西安事變,與何香凝、馮玉祥等聯名提出《恢復中山先生手訂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案》,組織保衛中國同盟促進中國抗日統一戰線與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溝通合作,向同情中國抗戰的國際友人和海外僑胞進行募捐,為促成第二次國共合作、贏得抗日戰爭勝利作出了積極努力。全面內戰爆發后,宋慶齡同志堅決擁護和支持中國共產黨建立人民民主統一戰線,支持進步組織和民主力量開展“反內戰、反獨裁,要團結、要民主”的斗爭,發表《關于促成組織聯合政府并呼吁美國人民制止他們的政府在軍事上援助國民黨的聲明》,強烈譴責國民黨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全面內戰,呼吁建立人民民主制度。新中國成立后,宋慶齡同志認真貫徹中共中央關于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指出在建設社會主義中“需要集合一切的力量和每一個人的知識。每一個政黨、每一個人都可以有所貢獻。黨派的‘共存’與‘互相監督’、藝術上的‘百花齊放’、科學上的‘百家爭鳴’,這一切都意味著各種不同的因素為了國家利益進行真誠合作和有效配合。”她積極發揮朋友遍天下的優勢,廣泛團結凝聚各族各界人士,為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宋慶齡同志率先垂范、為國為民,積極參與人民政協的創建和履職工作。人民政協的創建與宋慶齡同志的名字緊密相聯。新中國建立前夕,中共中央就誠邀宋慶齡同志由滬北上參加新的政治協商會議,毛澤東、周恩來同志在邀請電報中說:“新的政治協商會議將在華北召開,中國人民革命歷盡艱辛,中山先生遺志迄今始告實現,至祈先生命駕北來,參加此一人民歷史偉大的事業。”1949年8月,宋慶齡同志由鄧穎超同志等陪同抵達北平,在前門車站受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同志和民主黨派負責人迎接,以特邀代表的身份出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她指出,“這是一個歷史的躍進,一個建設的巨力,一個新中國的誕生!”“讓我們現在就著手工作,建立一個獨立、民主、和平與富強的新中國,和全世界的人民聯合起來,實現世界的持久和平。”1954年12月,宋慶齡同志在全國政協二屆一次會議上當選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任職期間,她認真貫徹中共中央關于人民政協的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堅持團結和民主,積極引導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切實履行職責,充分發揮作用,為人民政協事業蓬勃發展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她不辭辛勞,奔走城鄉,訪問工人、農民,閱讀報告材料,聽取工作匯報,了解到許多具體情況,指出中國“面臨著巨大的任務,就是迅速發展我們的國民經濟,首先是發展我們的民族工業,以及消除殖民主義造成的經濟上停滯落后的狀況,以使我們人民能夠在政治上、經濟上和文化上享受幸福生活”,提出中國“廣大、分散、原始的”農業必須現代化,“‘半殖民地地位的’工業必須轉變為獨立自主、生產多樣化、機械化的現代工業,‘為數少得可憐的’技術人員必須增多”等建議。她關注新中國婦女的健康、福利以及在政治、社會和教育上的進步,關懷青少年和兒童的健康成長,圍繞相關問題提出許多真知灼見。她積極開展人民外交,對外廣泛宣傳中國的政治制度、政策主張,以高超的外交藝術推動國際社會正確了解新中國,架設起中國人民通往世界各國的友誼橋梁。宋慶齡同志胸懷大局、心系統一,廣泛團結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致力于祖國統一大業。實現祖國統一是孫中山先生的遺愿,也是宋慶齡同志畢生的不懈追求。無論是艱苦卓絕的民主革命時期,還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她始終“志先生之志,行先生之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定支持祖國和平統一大業。新中國成立后,宋慶齡同志鮮明地表示:“臺灣是中國的領土,好多世紀以來一直是如此,這一點已為今天世界上一切明白是非的國家所承認”,還批駁了所謂“停火”“托管”“公民投票”“臺灣地位未定”等謬論。1955年周恩來同志在萬隆會議上闡明實現和平解放臺灣的政策后,宋慶齡同志多次發表文章和談話,贊同和支持中共中央主張,在《只有一個中國!》一文中嚴正指出:“中國只有一個。那就是中國人民在1949年10月1日建立的中國。在近代史上,這是第一個真正擁有主權的中國。它充分體現了我們整個民族的意志和愿望。”“臺灣和中國其他領土不能任意被裝扮成‘第二個’中國。它們必須再一次地并永久地回到我們偉大祖國的懷抱中來,在全體中國人民建設幸福富裕生活的過程中,作出貢獻并得到福祉。”1979年,宋慶齡同志在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發表的文章《人民的意志是不可戰勝的》中發出熱切期盼:“三十年了,臺灣回歸祖國、實現國家統一的大業還沒有完成,哪一個中國人不應感到身有責任呢?”她深情地表示“我們希望我國全體人民能‘在同一個屋檐下’和睦相處”,真誠呼吁“臺灣同胞能同我們一起,共同努力,來進一步發展和壯大革命的愛國統一戰線,為偉大的祖國早日實現統一、共同發展四個現代化的建國大業而做出應有的貢獻。”她廣泛團結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特別是早年追隨孫中山先生的故舊友朋,真心誠意地對待海外親屬,潤物無聲地化解歷史積怨,殷切期待國共第三次合作,積極促進祖國統一大業。
高風亮節,永垂千古。宋慶齡同志把畢生精力無私奉獻給了振興中華的偉大事業。她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驕傲。宋慶齡同志雖然離開我們已經40多年了,但她的革命精神、高尚人格、不朽功勛將永遠被中國人民銘記。宋慶齡同志曾充滿信心地說:“我衷心地祝愿我國偉大的人民,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不斷加強團結,走向更加光輝的前程。”歷史長河波瀾壯闊,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奮斗創造了今天的中國。現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經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吹響了奮進新征程的時代號角。今天,我們紀念宋慶齡同志誕辰130周年,就是要繼承和發揚宋慶齡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的革命風范和寶貴精神,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齊眾心、匯眾力、聚眾智,以斗爭精神迎接挑戰,以奮進拼搏開辟未來,以堅定步伐踏上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來源:“人民政協報”微信公眾號,原載“《人民日報》”,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