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全中國第一個報到的志愿軍戰士,也是第一批犧牲的志愿軍戰士。”
2023年11月25日,毛岸英烈士犧牲73周年紀念日。1950年11月25日,美軍多架轟炸機用凝固汽油彈偷襲位于朝鮮大榆洞的志愿軍總部,正在作戰室工作的毛岸英和另外一位參謀當場犧牲。電影《英雄兒女》的插曲《英雄贊歌》中有一段歌詞,像是專門為毛岸英寫的——關于毛岸英的參軍、入朝與犧牲,有兩個廣為人知的說法,都不夠準確,甚至錯誤。

準確的說法是:毛岸英主動要求上前線,得到了父親的肯定和支持。1950年,當美帝國主義強加給中朝兩國人民的這場戰爭爆發時,毛岸英已經28歲,他不是軍人,而是一名企業干部,北京機器總廠的黨總支副書記。那個時候,解放戰爭剛剛勝利,中華民族迎來百年來難得的和平,每個人都在憧憬社會主義工業化的燦爛曙光,毛岸英也和所有的人一樣,希望能夠為工業化貢獻自己的力量。也許,這是毛岸英第一次使用自己的“特權”——他參加了最高統帥為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舉行的家宴,所以,有機會當面向司令員提出參加志愿軍的請求!結果,我們現在都知道了:他是全中國第一個向彭德懷報到的志愿軍戰士,也是第一批犧牲的志愿軍戰士。毛岸英犧牲時,距離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僅僅一個月零六天!他沒有馬革裹尸,歸葬故鄉,這倒是他父親單獨做出的決定。理由也很簡單,有那么多志愿軍戰士留在了朝鮮,所以,他也留在了朝鮮。

“鍍金”的邏輯前提,是預知抗美援朝戰爭一定會很順利,并且不會有太大犧牲,參加者無需冒險就能收獲榮譽。決定出兵朝鮮時,就連身經百戰的林彪也覺得沒有把握,從來都懷有必勝信念的毛澤東主席,則做了“萬一沒有打好,就當中國革命晚勝利幾年”的準備。試問,如果出現了這一局面,還有什么“金”可“鍍”呢?其實,毛岸英入朝參戰,真正的理由只有一個:軍事形勢萬分危急,戰爭前景充滿不確定性!毛岸英認為,在這種情況下,自己應該去前線,他的父親支持了他這一想法,并親自向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說情”。

1950年10月15日,毛岸英到北京醫院,向正在那里住院的新婚妻子劉思齊告別。臨別時,他做出了一個非常奇怪的舉動:對妻子深深鞠了一躬!經歷過極其殘酷的蘇德戰爭洗禮,毛岸英深知戰爭意味著什么。

既然參戰,就有可能犧牲,從理性的角度來說,毛岸英對犧牲,早有精神準備,就像每一個即將上前線的軍人一樣!在與妻子擁抱、吻別,并走出十幾步后,又突然轉身,向扶病目送自己的妻子鞠躬,則無疑是有某種不詳的直覺與預感急遽襲來。于妻子,則滿懷愧疚,因為這意味著再也不能履行自己熱戀時的山盟海誓,再也不能陪她白頭到老……

無論有沒有人去看他,他都在那里,成了天邊的一座高山!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獨立評論員郭松民”微信公眾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