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1日-星期四
美國為何是一個科技創新國家,美國國會通過的有關議案,給出了答案。研究美國特有的科技創新體制,分析美國國防部、美國財政部和美國高等院校之間的關系,研究美國公司制度和風險投資機制對美國科技創新的促進作用,對于完善中國科技創新機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美國國會參議院商務委員會24票贊成4票反對,通過一項措施,批準在五年內撥款1100億美元,用于基礎和先進技術研究,“以應對中國日益嚴重的競爭壓力”。
路透社華盛頓2021年5月12日報道,美國國會討論的這項法案被稱之為“無盡前沿法案”,其核心意思是,對于未來科技的發展,必須未雨綢繆,美國必須加強在人工智能、半導體、量子計算、先進通信、生物技術和先進能源等關鍵技術領域的基礎和高級研究,并且加快商業化市場推廣步伐,加強相關教育培訓工作。
這項法案很可能會在美國參眾兩院獲得通過。這是因為美國國會通過的一系列法案中,始終強調美國在先進科技領域對中國的優勢地位。如果打著對付中國的旗號,那么,美國國會將會不惜一切代價,促進美國科技發展。
但是,正如人們所知道的那樣,美國民主黨政府向美國國會提出的救助計劃,需要數萬億美元資金、而美國民主黨政府提出的刺激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同樣需要上萬億美元撥款。可以這樣說,美國需要資金的地方越來越多。美國有能力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和高科技領域投入更多資金,與中國競爭嗎?
答案顯而易見。中國有句俗話,虱子多了不癢,債務多了不愁。美國債臺高筑,每年需要支付2000多億美元債務利息。即便如此,美國也沒有為資金發愁。究其原因就在于,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發行世界貨幣,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購買美國國債,對外發行美國貨幣。美國貨幣已經和美國國債捆綁在一起。只要世界各國使用美元貨幣,那么,美國就可以大膽地發放美元,實行赤字財政政策。
和美國龐大的國防開支相比,美國參議院商務委員會提出的這項法案,可能會相形見絀。美國每年國防開支預算高達7500億美元,而美國參議員商務委員會提出的科技發展規劃,只需要七分之一的資金。只要美國聯邦政府或者美國參議員善于包裝,將這筆開支納入美國現有的財政預算中,那么,就可以在美國國會獲得通過。
對于美國的經濟實力和國家實力,國際戰略學者多有分析。如果不了解美國經濟發展的秘密,不了解科技創新在美國國家戰略中所占的位置,那么,很難得出科學結論。
美國之所以是世界上強大的國家,就是因為美國始終保持強大的創新能力。美國從世界各國吸引優秀人才,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從事研究工作,研究成果用于美國的國防事業。美國國防部每年向美國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提供大量的合同訂單,促進美國科教事業發展。
可以這樣說,美國國防部是美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最大的客戶,而美國國防部之所以能夠獲得撥款,是因為美國國防部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既得利益集團。美國軍事工業、美國國防部和美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形成特殊的“鐵三角”,他們相互依托,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眾所周知,上個世紀90年代,美國民主黨副總統戈爾將美國軍方的“信息傳輸系統”改造成為“信息高速公路”,從而誕生了“因特網”。這個美國完全擁有知識產權的網絡,不僅改變了世界信息傳輸的方式,而且更重要的是,改變了美國經濟形態和美國的財政狀況。
美國進入網絡經濟之后,充分利用自己在軟件和硬件方面的絕對優勢,從世界各地獲取大量收入,美國國民生產總值迅速增加,美國財政扭虧為盈。網絡經濟的發展,讓美國朝野嘗到了科技創新的甜頭,每當美國聯邦政府向美國國會提交預算,增加美國國防開支的時候,美國國會總是讓美國國防部如愿以償,獲得大筆經費。對于美國這種獨特的科技創新機制,人們可以進行深入研究。
軍事工業的發展,需要先進科技,而美國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反過來又促進美國軍事工業發展。美國軍事工業發展,帶動美國科技產業的發展,增加美國軍火出口,并且確保美元國際霸權地位。美國軍事工業,美國財政政策和美國高等教育相輔相成,形成了一個非常完整的科技創新體系。這種科技創新體系確保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科技創新國家。
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依靠科技創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但是,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中國科技創新面臨許多問題。從觀念上來看,到目前為止,許多中國學者仍然認為,科技創新的主體是企業。他們絲毫沒有意識到,美國科技創新的主體是政府。正是由于政府的大筆撥款,促進美國高等教育產業發展,而美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客觀上促進美國科技創新。美國政府通過國防部向美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特別是大型企業的科研機構),提供大量經費,這些經費用于研究各種先進武器,包括生物化學武器。
人們無法想象,在美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如果一個教授沒有獲得美國國防部的研究經費,該如何長期生存下去。對于美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員來說,獲得美國國防部的訂單或者參與美國國防部的研究項目,可能是其一生的榮耀。大名鼎鼎的數學家納什就曾經參與美國國防部的科研項目,只不過在保密系統下,這位著名科學家逐漸產生幻覺,以至于在自己的后半生,出現了妄想癥和迫害癥。在美國高等院校和家人呵護下,這位美國著名的數學家最終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這個例子可以說明,參與美國國防部的研究項目,或者獲得美國國防部以及美國國防部外部訂單,對于美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來說是多么重要。
不過,美國國防部近些年來在提供合同訂單過程中,可能出現了方向性的問題。美國國防部追求與其他國家的差距,試圖把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都用于生產武器之中,結果導致美國國防部組織生產的先進武器,在戰場上中看不中用,性價比很低。
譬如,美國生產的先進隱形戰斗機F35,雖然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可是,這款戰斗機只能投入常規戰爭使用,在先進雷達系統中,美國F35戰斗機功能很難有效發揮出來。這或許可以理解,為什么以色列使用先進戰斗機F35在中東戰場上所向披靡,可是,美國在其他戰場上卻很少使用該型號的戰斗機。原因非常簡單,以色列面對的是最原始的抗爭,中東其他國家對于具有先進隱形功能的戰斗機F35根本無能為力,以色列在中東地區根本沒有合格的對手。
可是對付俄羅斯、中國等一些國家,美國戰斗機沒有任何優勢。因為這些國家的雷達系統早已洞察戰斗機的軌跡,美國造價昂貴的戰斗機在現代化戰爭中很難發揮作用。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美國花費巨資建造航空母艦,可是,航空母艦最基本的纜索系統在關鍵時刻,難以發揮作用。美國國防部權衡利弊,不得不改變航空母艦電磁彈射系統,以便減少故障率,提高作戰效率。
所有這些都充分說明,美國國防部近些年來投入巨資研制的先進武器,對于科技創新沒有絲毫的意義。更令人感到費解的是,美國國防部在世界各地建造大量生物化學實驗室,并且搜集各國的基因,用來生產基因武器。美國這樣做可能是未雨綢繆。但是,這種把大量經費用來制造毀滅人類武器的做法,客觀上導致美國投入產出不成比例。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美國國防部不改變自己的技術路線,仍然在追求“技術代差”道路上狂飆突進,那么,美國國防部有可能會成為世界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制造商,總有一天,美國國防部會成為眾矢之的。
其次,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教育系統,可以吸引世界各國優秀人才深造。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許多猶太人橫渡大西洋,到達美國,進入美國高等院校。他們為美國高等院校帶來了新鮮血液,同時也帶來了科技創新能力。愛因斯坦為代表的猶太科學家,為美國科技創新作出了巨大貢獻。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由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世界各國優秀青年紛至沓來,美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濟濟。美國資本市場投資者審時度勢,借助于美國各州的公司法,組建獨特的風險投資機制,為美國科技青年創造條件,讓他們利用自己的知識產權,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為億萬富豪。這種獨特的公司體制,使得各國創業者紛紛到美國資本市場,借助于美國資本市場獲取豐厚的利潤。各國企業到美國資本市場掛牌上市,客觀上為美國經濟的發展提供強勁的動力。
可以這樣說,高等教育促進美國科技發展,而美國發達的資本市場,為美國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和財富創造了絕佳的條件。
高等院校促進科技進步,科技創新帶來財富,財富效應吸引世界各國企業,各國投資者在美國尋找發財的機會。美國這種獨特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教育體制,使得美國在科技創新領域始終保持優勢地位。
近些年來,美國華爾街投資銀行從世界各地尋找優秀的企業,在美國資本市場掛牌上市,美國華爾街投資銀行從中獲取巨額利益。這種良性循環機制,使得美國經濟始終保持強勁動力。
不過,這種從世界各國收割優秀人才的做法,可能難以持續。說到底,美國是一個“平臺國家”,美國充分利用自己的科技優勢、教育優勢、資本優勢,從世界各國掠奪資源。可是,美國政府揮霍無度,客觀上導致美國投資環境發生微妙變化。
現在越來越多國家意識到,美國財政赤字政策難以為繼,美國雖然不會宣布主權債務違約,但是,美國要想償還國債變得越來越困難。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只能不斷地發行貨幣,飲鴆止渴。如果這種局面持續下去,那么,美國信用經濟將難以為繼,美國科技創新機制將難以發揮作用。
事實上,在美國參議院舉行的聽證會上,美國網絡平臺企業創始人,面對美國國會議員無知的責問左右為難。美國國會那些老態龍鐘的國會議員,甚至不知道美國網絡平臺企業的盈利模式,他們堅決反對美國平臺企業開發電子貨幣。所有這一切,都注定美國在科技創新領域面臨體制上的障礙。如果美國不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改變自己的決策體制,繼續發揮自己的優勢,促進科技創新,那么,投入上千億美元的資金,根本無法達到預期目的。
中國應當深刻反思美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體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聚精會神,發展中國的經濟。中國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但必須充分意識到,在基礎科學領域,企業不會投入大量資金。政府以及政府所投資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必須在科技創新領域發揮基礎性作用,在關鍵技術領域必須未雨綢繆,因為只有這樣,中國才能擺脫美國知識產權桎梏,大踏步地前進。
(作者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喬新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