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1日-星期四
當地時間6月13日,七國集團(G7)峰會正式在英國康沃爾結束,會議聯合公報發布,多國領導人參加記者會。不出所料,中國再次成為貫穿公報和記者會的重要主題。
從會議最后一天的表態來看,G7各方釋放出怎樣的對華信息?
從各家外媒的爆料和分析來看,美國總統拜登是G7中推動對華強硬措施的領頭人。但是,他所支持的與中國競爭的計劃,卻被外界批評為“言行不一”、“進展緩慢”。
加拿大和日本迎合拜登的說辭。加總理特魯多聲稱,G7需要在中國問題上表現“堅定和團結”,“更緊密地”協調應對中國帶來的挑戰。日本首相菅義偉則繼續在臺灣地區加入世衛大會和貿易等問題上挑釁中國。
但歐盟國家的表態相對曖昧。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記者會上公開表示,他不希望G7變成“敵對中國的俱樂部”。德國《圖片報》(Bild)則形象地比喻說,雖然美國、加拿大和英國呼吁“更強硬”的對華行動,但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意大利總理德拉吉“踩下剎車”。
《金融時報》指出,相比G7其他國家,歐洲領導人在激怒中國的問題上,顯得更為謹慎。
面對各國間分裂和矛盾的態度,英國《衛報》分析說,G7是想要在(與中國)的極端競爭和必要的合作共存中取得“正確的平衡”。
拜登想在這些方面和中國“競爭”,卻被外界批評……
據《金融時報》13日報道,拜登在G7峰會結束后發表講話,他稱贊了峰會聯合公報提及中國的做法,還表示對峰會的內容滿意,而在應對中國的措施上將有“大量行動”。
他聲稱:“我們不是在與中國本身競爭,而是在與世界各地的‘獨裁政府’競爭,看民主國家能否在瞬息萬變的21世紀與他們競爭。我認為,我們如何行動,是否能以民主國家的身份團結起來,將決定我們的子孫在15年后回想說:‘他們挺身而出了嗎?民主是否還像過去那樣重要、強大?’”
拜登吹噓說:“我離開會場時,相信我所有的同僚(其他領導人)都被說服了,他們認為情況就是如此。因此,我認為你將看到我們與中國打交道時的‘直截了當’。”
《衛報》援引的美國官員透露說,本次G7的對華討論中,拜登是“強勢陣營”的領導者,緊隨而后的是約翰遜和特魯多。拜登特別希望G7領導人在聯合公報中譴責新疆“強迫勞動”的行為,還希望西方國家“同意集體采取行動”。
但美媒此前報道稱,拜登此舉并未取得“巨大的成功”。現實情況是,白宮在會后單獨發表的聲明中,提到在所謂“強迫勞動”問題上“新疆是受關注的主要供應鏈”,但G7公報中卻并未直接點名。
此外,拜登還提出了“重返更好世界倡議”(B3W)全球基建項目。根據白宮方面解釋,B3W倡議是一個“由主要民主國家領導的、以共同價值觀為導向、高標準和透明的”基礎設施伙伴關系,以幫助縮小發展中國家40多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需求。路透社則說,這一倡議是想和中國的“一帶一路”項目抗衡。
但《金融時報》注意到,直到最后一天,峰會也沒有就倡議的具體資金來源和內容達成一致。
峰會之前各國環境部門負責人還曾商討,將在2030年前后建立一個“脫碳發電系統”。但環保人士批評說,本次峰會聯合公布中不僅沒有提及此事,還沒有達成財政承諾,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和碳排放問題。
最后,G7還承諾“明年至少和貧窮國家分享8.7億劑新冠疫苗”。其中美國出5億劑,英國和加拿大出1億劑,法國出6千萬劑。
但慈善組織樂施會(Oxfam)悲觀地告訴《金融時報》:“10億劑只是九牛一毛,但他們連這都做不到。”
實際上,自去年底開打新冠疫苗來,發達國家的“疫苗民族主義”一直為人批評。如美國是世界主要的疫苗生產國之一,生產及購置的疫苗總數已遠超國內需求。當前全球相當一部分地區還面臨疫苗短缺的情況下,拜登政府搞起了“美國優先”,奉行“疫苗民族主義”,遭到美國國內和國際社會的批評。
相較而言,中國一直在與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分享疫苗。本月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介紹說,截至6月4日,我國已累計向80多個國家捐贈,向40多個國家出口疫苗35701萬劑。
針對本次峰會和聯合公布,樂施會不平等政策研究馬克斯·勞森(Max Lawson)措辭激烈地說:“這次G7峰會將在恥辱中繼續下去。面對百年來最大的衛生緊急事件,以及正在摧毀我們星球的氣候災難,他們完全不能應對我們時代的挑戰。”
“G7歷史上從未出現過,行動與世界需求之間有如此巨大的差距。我們不需要等待歷史來判定,這次峰會是一個巨大的失敗,這是眾所周知的。”
除了拜登,特魯多和菅義偉也展示了對華強硬的態度。特魯多13日在峰會后表示,G7領導人同意“更緊密地”協調應對中國構成的挑戰,但他也表示,在氣候變化等一些問題上,七國集團需要與中國合作。
路透社援引的一名消息人士說,特魯多12日主持了G7關于中國的討論。他表示,G7需要在中國問題上“堅定和團結”,并同意為此采取措施。
對此,彭博社解讀說,默克爾即將在G7峰會后卸任總理,而特魯多“有意取代”她的角色,但在馬克龍和德拉吉等人的襯托下,特魯多似乎“無足輕重”。
例如本屆峰會中,英國和北愛爾蘭在“脫歐”一事上的貿易分歧也是重要議程之一。特魯多表示愿意擔當“調停人”,但“似乎沒有人接受他的提議”。
12日公報發布前,美媒曾分析稱,G7內部在對華問題上分成兩派,德國、意大利和歐盟似乎不愿對中國采取同樣強硬的立場,而寧愿把重點放在“兩國關系的合作性質”上。
另一方面,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法國在不同程度上想要更加“以行動為導向”。這些國家中,日本的態度似乎最“搖擺不定”。
但13日,菅義偉表現出對華強硬的態度,他繼續在臺灣問題上挑釁中國,宣稱支持臺灣作為觀察員參加世衛大會。此外,他還迎合拜登要求調查新冠病毒起源的表態,贊同起源調查的“必要性”。
另外,根據日本經濟新聞的報道,菅義偉13日與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會面時,聯合表達了“經濟脅迫”的強烈反對。日經解讀說,這是菅義偉“含蓄譴責中國在與澳大利亞貿易方面的強硬行為”。
美英加想對華強硬,其他歐洲國家踩下剎車
多家外媒注意到,對華問題上,G7內部分歧嚴重。《金融時報》評論說,與美國相比,參加本次峰會的歐洲領導人對于“激怒中國”一事,顯得更為謹慎。
德國《圖片報》也在報道中說,盡管拜登、約翰遜和特魯多三人呼吁更強硬的對華行動,但默克爾和德拉吉“踩下了剎車”。
實際上,默克爾在13日表示,相比于與華“對抗”,她更依賴于與華合作。“峰會不是關于‘對抗’什么,而是關于我們代表了什么。”
一名消息人士也告訴《圖片報》,默克爾不想讓外界認為G7是一個“反華集團”。
法國總統馬克龍表達了類似的看法。他在峰會后的記者會上明確表示,G7不是敵對中國的“俱樂部”,在應對氣候變化、國際貿易以及發展政策等問題上,七國集團成員仍要同中國一起努力。
馬克龍還稱,他看到中國走出的道路在過去幾十年讓數億人脫貧,同時他也承認中國與西方國家之間存在的不同。馬克龍強調,現在發展同中國的合作伙伴關系需要坦誠與尊重,七國集團應該去直面分歧,但不能把這種分歧夸大。
當天的發布會上,馬克龍還被問及新冠病毒的溯源問題。馬克龍表示,病毒才是人類共同的敵人,當前需要各國共同努力來保護民眾,并且分享創新帶來的成果。馬克龍強調,現在當然需要弄明白新冠病毒的來源,但不能聽某個國家的一家之言。病毒的溯源應當基于清楚的事實,并通過所有國家的合作,由世界衛生組織來展開調查。
意大利總理德拉吉表示,西方必須在關鍵領域與中國合作,尤其是在氣候變化方面。
實際上,《衛報》13日解讀了英國在峰會上的舉動。報道中認為,峰會其實擴大了英國內閣在對華措施上的分歧。一部分英國資深政界人士認為,中國是英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因此保持關系至關重要,但也有些人聲稱,由于所謂人權問題,英國應該與中國“保持更大距離”。
因此,約翰遜正被這兩股力量“撕扯”。
英媒分析:G7對華想取得“平衡”
《衛報》13日的另一篇分析文章中注意到一個小細節:峰會12日在討論中國問題時斷網了。《紐約時報》聲稱,這是為了防止中國“竊聽”。
在是否應該明確指責中國的問題上,各國領導人之間分歧嚴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對6月12日的會議報道稱,“分歧讓歐洲國家與美國、英國和加拿大對立起來。會議一度變得十分敏感,以至于房間內所有互聯網都被切斷。”
報道分析說,這次會議表明,G7領導人想在(對華)極端競爭和必要的合作共存之間取得“正確”的平衡,這個問題未來很可能會主宰他們的政治生涯。
拜登政府印度-太平洋政策主管坎貝爾(Kurt Campbell)則將這種困境描述為一種“復雜的共存模式”,他表示,美國此前幾乎沒有這種經驗。
但作者也提出質疑,“西方能在周一就貿易、人權和投資規則對中國強硬,周二就氣候變化問題與中國合作嗎?”
13日,中國駐英使館發言人回應七國集團峰會公報涉華內容時指出:七國集團峰會公報在新疆、香港、臺灣等問題上發表了歪曲事實、顛倒是非的言論,對中方進行蓄意誣蔑,對中國內政橫加干涉,這是對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的嚴重違反,進一步暴露出美國等少數國家的險惡用心,我們對此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肆虐,全球經濟低迷、復蘇乏力,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國際社會需要的是各國的團結與合作,但是,這次峰會讓世人看到的是搞“小圈子”和集團政治、強權政治,是人為制造對立與分裂。這是逆時代潮流而動,違背各國人民的意愿,也無助于國際社會攜手應對共同挑戰。
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倡導合作的國家,始終致力于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拓展同各國友好合作,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同時,中國也是一個講原則、有底線的國家。中國的內政不容干涉,中國的名譽不容詆毀,中國的利益不容侵害。我們將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決反擊強加給中國的各種不公和侵害。
我們敦促美國及七國集團其他成員尊重事實,認清形勢,停止污蔑中國,停止干涉中國內政,停止損害中方利益,多做有利于促進國際合作的事情,而不是人為制造對立和摩擦。
(來源:觀察者網;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G7發表涉華公報,英媒:歐盟三國在可能激怒中國的問題上更謹慎
2021-06-15中國人不吃這一套!美國近來攻擊中國的幾乎所有議題都被搬到G7公報中
2021-06-15?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