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不可思議,中國的發電量,已經這么多!
比G7還多一個日本的發電量。
是美國的2倍多。
我們讀小學那會兒。
村里都才通上電。
用的還是那種鎢絲燈。
到高中,時不時電都還不夠用;還會拉閘限電。
一轉眼。
中國的發電量,單單是大陸,都已經超過世界30%。
是人口差不多的印度的4.8倍。
從發電量的增長速度來看,跟GDP的增長,大致是相當。
這也說明,各國的GDP數據,總體可信。
畢竟用電多少,有電表清晰匯總。
中國改革開放后發電量高速增長,對應的是GDP規模,高速增長。
最近這幾年, GDP增長速度相對較慢;對應的是,發電量增長,也相對較慢。
印度這幾年發電量增長較快,對應的是GDP增長也較快。
美國的發電量增長,維持在百分之二三,對應的GDP增長率,也是百分之二三。
但是美國有美元印鈔機,這玩意兒是世界貨幣。
他多印一點美元。
GDP規模暴漲,也會很恐怖。
疫情期間,美國連續兩波,印了7萬億美元左右。
去年開始,美國通脹超過8%。
所以名義GDP增長率,超過了10%。
歐洲這些年,GDP基本沒有增長。
對應的是發電量,也基本沒有增長。
我們的發電量增長這么快。
主要不是生活用電。
生活用電每個人也就那么多,多了也用不完。
增長較快的,主要是工業用電。
工業用電數量,沒有天花板;只要工商業發展得快,再多電,都不嫌多。
人均“生活用電”,只是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但是人均用電(包括工業用電),已經是世界(除中國)平均水平的17倍。
這主要就是工業用電,給人均用電拉高了。
老實說。
看到這么大的發電量。
我是有點激動的。
第2次工業/科技革命,就是電力革命。
這么大的用電量,說明我們的電力革命;已經做得很好。
已經后來居上。
妥妥的世界用電量之王。
除了第2次科技革命。
第3次科技革命,信息技術革命,包括現在的數字革命。
也都是以電力革命為基礎。
畢竟一切信息化和數字化,對應的都是電子產品設備。
電力使用不充分,第3次科技革命,直接在根上被遏制。
當然第1次工業革命的機械化,還是基礎的基礎。
但這個因為發展的時間較早。
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已經大差不差。
目前差異比較明顯的,是第2次電力革命和第3次信息革命。
好比印度,跟我們人口差不多。
但是用電量只有中國的差不多1/5。
這就注定他們在全球商貿競爭中,跟我們還有很大的差距。
因為他一邊還要加速電力革命,一邊還得據此建立信息革命。
等它的發電量達到中國現在這個規模。
怎么也得10年以后。
那時,中國發電量,很可能已經過20萬億。
這背后對應的工業生產競爭能力,很可能是一帶一路從亞洲到非洲;從交通到信息基站,電力能源,可能全都由我們供給。
那個時候在中國。
可能跟大多數國家,都已免簽。
出國就像跨省一樣。
從庫頁島上高鐵,不下車,都可能坐到非洲南端好望角。
并且中國的電力,有最好的轉型升級后勁。
大西北的太陽能和風能,那是全世界最豐富的。
青藏高原和新疆,地廣人稀海拔高,那是天然的太陽能和風能基地。
全世界其他地方都沒法比。
按照黃啟凡的話說,以后那里就是新能源的阿拉伯。
西藏,青海和新疆加起來,超過全國1/3的土地面積。
以后這里的太陽能和風能,可以源源不斷的替代火電。
10年后的中國。
GDP應該在40萬億美元左右。
是現在的2倍。
相當于再增加一個中國的市場體量。
在世界貿易中的影響力,再增加一倍。
現在中國經貿,在世界上,實際已經很有影響力。
再增加一倍,包括美國在內,我們的很多意見和主張;都不得不重視。
那時候的人民幣印鈔機,世界性可能跟美元印鈔機,也已經不相上下。
這個時間大概在2040年前。
第2個百年奮斗終點之前。
這個時候中國的影響力,應該會超越歷史上最強盛的時候。
真正完成偉大歷史復興,重新邁上更輝煌的新征程。
可能這幾年的經濟環境相對較差,尤其股市和樓市。
讓我們慢慢覺得好像經濟發展,已經找不到什么亮點。
但實際從底層變化來看,就這個用電量規模;就注定了,未來中國的經濟總體規模和世界影響力,一定是最強大的。
還有很多基礎變化。
包括錢包革命,公交卡革命,報刊雜志革命,筆和紙張革命,計算器革命,電腦鍵盤革命,鑰匙革命,遙控器革命……
很多經濟建設發展底層的東西,都在過去十幾年,全部被淘汰;被一種更高效的東西,替代。
我大致算了一下:
錢包,現金和卡片的退出,每天平均給一個人節約半小時。
8億勞動力,一天就節約4億小時。
一年下來,那就是1460億個小時。
再除以8,÷365。
相當于新增5,000萬個勞動力。
翻報紙雜志,用筆和紙手寫,用鍵盤敲字的退出。
取而代之的是手機和語音輸入,是AI基礎文案自動生成,智能助手計算結果直接告知,智能開門……
這些東西,可能給一個人一天省兩個小時。
相當于增加2億勞動力。
之前我們一直說人口紅利消失了。
實際上配上這些經濟底層建設進步和科技變革,人的工作效率提高。
人口勞動力紅利,還在釋放。
還有視頻監控。
減少大量的犯罪,社會變得更高效安全,資源浪費更少。
發達的交通,快遞跑腿和網絡購物體系。
這省出來的時間,又是速度,效率,勞動力和國際競爭力。
這些經濟發展底層的變化,最后必然形成強大的國際競爭力。
歷史上中國為什么落后?
主要也是因為別人都已經在開始搞工業革命。
槍炮銅鐵機械對別人來說,都已經是一些基礎玩具。
但那些東西,對我們來說。
都還是稀有之物。
現在情況,差不多反過來了。
我們這邊快速發展變化。
反過來去幫英國建高鐵去了。
風水輪流轉。
日子好了就容易懈怠。
苦難和困難,卻一直讓人進步。
中國近代落后,也是因為歷史上發展的相對較好。
古代那些帝王貴族,坐在高位。
后人越來越蠢,越來越懶,越來越壞。
反倒是貧窮老百姓。
在艱難困苦壓力下,在最少的資源支持下,始終在緩慢成長。
中國接下來一段時間。
從各種經濟底層基礎建設來看,肯定是在發展的上升期;在歷史性的黃金期。
從投資的角度看。
應該是還可以很有信心的。
具體哪些東西,可能在接下來的歷史復興大潮中受益?
單從股票看,我個人覺得,還是那些未來市場大,還有發展前景,在中國稱王;并且在世界上也有機會稱王的新興行業龍頭公司。
所以我個人目前依然非常看好,海康威視,順豐控股,東方財富,科大訊飛,華大基因這5個沒有對手,他們所處的行業也依然非常有前景,很多人都還對他們沒那么在意的王者龍頭公司。
來源:“如離若來天下無我”今日頭條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