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依然大新聞不斷。
2月24日晚些時候,新華社發布消息,中央政治局24日召開會議,一是決定26日至28日在京召開十九屆三中全會,二是確定了三中全會的主要議題,其一就是審議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方案。另外就是討論有關人事方案,以及討論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稿。
1月18日-19日,二中全會召開,專題討論修憲方案。一個多月后,三中全會將召開,兩個月內連續召開兩次中央全會,這在改革開放以來的40年歷史中,絕無僅有。
26號開幕的三中全會也將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會期最早的一次三中全會(要知道按慣例,三中全會一般都在下半年召開)。
一
這次三中全會最大的看點莫過于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了。通常,討論機構改革的任務,會由二中全會承擔,而本次決定將其置于三中全會,也是一個變化。
為什么要推進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意義在何處?就是“四個必然要求”: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是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的必然要求,是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一句話,改革是基于現實的要求。這種強烈的現實導向和問題意識,一直是中共改革的基本邏輯。改革開放40年來的成績無一不基于中共對現實問題的積極回應。這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動因,依然如此。
二
改革開放40年間,出現過數次大大小小的機構改革。有統計,大的改革主要有這六次——
第一次:1982年。這次改革明確規定了各級各部的職數、年齡和文化結構,減少了副職,提高了素質;在精簡機構方面,國務院各部門從100個減為61個,人員編制從原來的5.1萬人減為3萬人。
第二次:1988年。通過改革,國務院部委由45個減為41個,直屬機構從22個減為19個,非常設機構從75個減到44個。在國務院66個部、委、局中,有32個部門共減少1.5萬多人,有30個部門共增加5300人。增減相抵,機構改革后的國務院人員編制比原來減少了9700多人。
第三次:1993年。改革實施后,國務院組成部門、直屬機構從原有的86個減少到59個,人員減少20%。國務院不再設置部委歸口管理的國家局,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調整為8個。
第四次:1998年。國務院不再保留的有15個部委,新組建4個部委,更名的有3個部委。改革后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組成部門由原有的40個減少到29個。
第五次:2003年。這次改革是在加入世貿組織的大背景之下進行的。改革后,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由28個部門組成。
第六次:2008年。新組建工信部、交通運輸部等5個部委,國務院組成部門改革為27個。
三
但可以發現,這幾次機構改革主要集中在政府直屬部門層面,以職能優化、精簡機構為導向,很少觸及內設機構。在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馬亮看來,這會使得各個政府部門的內設機構千篇一律,難以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
“以過去兩屆大部門制改革為例,各級政府合并的大部門僅對其綜合管理的內設機構進行合并,如辦公室、財務、信息、人事等,而很少針對職能機構加強重組。這也使一些政府機構在合并以后仍然是‘兩張皮’,無法真正打通職能交叉、重疊乃至矛盾之處”,馬亮表示。
這一點,從其改革的名稱上也可看出,一般稱為“國務院機構改革”或者“政府機構改革”。但這次的機構改革名字叫“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涉及面自然更廣更深,甚至還可能涉及修憲。
比如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十九大報告中就明確提出,“組建國家、省、市、縣監察委員會,同黨的紀律檢查機關合署辦公,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國家監察委員會就是中國特色的國家反腐敗機構。這個新設立的機構與黨內的紀委合署辦公,也就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這個橫跨黨和國家兩個系統的新機構具體有哪些職能?怎么運作?相信都會在此次機構改革中得以確認。
比如,十九大報告中就直接提到要新設國家層級的新機構:
“設立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自然生態監管機構,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統一行使監管城鄉各類污染排放和行政執法職責。”
也為機構改革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統籌使用各類編制資源,形成科學合理的管理體制,完善國家機構組織法。
無疑,編制管理很好地保證了對政府機構人員數量和崗位的有效控制,但也容易僵化,不適應新形勢變化。而統籌使用編制資源,則賦予了機構更大的自主權,能更好地應對新形勢。
“統籌考慮各類機構設置,科學配置黨政部門及內設機構權力、明確職責……賦予省級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權。在省市縣對職能相近的黨政機關探索合并設立或合署辦公。”
以往政府機構改革過分強調“職責同構”,說白了就是上級機構有哪些部門,下級機構也得“照抄”,這就削弱了機構本身的靈活性和變通性。十九大提出賦予省級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權,將有利于進一步理順黨政關系和上下級關系,給了地方政府更多的發揮空間。
當然,這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具體方案尚未公開,還需要履行程序,由中央政治局提交三中全會討論,再提交最高權力機構全國人大表決。聯系到不久前在達沃斯論壇上,劉鶴明確表示,中國改革開放的舉措將超出國際社會的預期,接下來的一系列改革動作無疑值得期待。
(文/獨孤九段,俠客島)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