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6日-星期日
(一)
感覺中國這次真有點發飆了,用詞前所未有強硬,態度前所未有嚴厲。
因為緬甸的戰火,已經再次禍及到中國。
情況確實很嚴重,按照外交部發言人昨天的通報:緬北地區發生的武裝沖突,已造成2名中方在緬人員死亡,并有3枚火箭彈和一些流彈落入中方境內,此外,還有300余名緬甸邊民進入中方境內避戰。
看中國緬甸大使館此前的聲明,有一段話更這樣說:
中國駐緬甸大使館對此次暴力事件予以譴責,對有關人員無辜傷亡感到痛心。中方已向緬甸有關方面提出嚴正交涉,要求沖突各方保持克制,立即停火,采取切實有效措施,防止事態擴大并進一步造成人員傷亡,盡快恢復中緬邊境地區穩定與安寧,確保兩國邊民生命和財產安全。
中方的態度,也是很明確的:
第一,緬北又打起來了,克欽獨立軍和德昂民族解放軍和政府軍發生激烈交火,根據新華社的報道,至少19人喪生。很多邊民因恐懼逃往中國,而且,更重要的,還打死了兩名中國人,“3枚火箭彈和一些流彈落入中國境內”。不管是哪個方面所為,這都是對中國主權的極大侵犯。
第二,請注意中方的用詞,“予以譴責”,這不是“遺憾”;“嚴正交涉”,這是動真格的;“立刻停火”,不管你們是什么原因,都馬上停火。中方的立場,可以說非常強硬了。
第三,此外,還有兩個“堅決反對”,尤其是“我們堅決反對任何企圖破壞中緬邊境穩定與安寧的行徑”,意思也是明確的,肯定有某些勢力,在破壞中緬邊境的穩定和安寧,中國非常憤怒。
之前沖突的場景。
(二)
之所以用“又”,是因為這不是第一次了。2015年3月,緬軍空軍還突入中國境內投彈,造成4名中國平民死亡。
緬甸內戰,是緬甸的內政。戰火外延,大批難民越境進入中國,這是人道主義問題;但炮火竟然打到中國境內,這就是對中國主權的侵犯和挑釁。
所以,這次中國態度非常強硬。
當然,緬甸問題,確實非常復雜。
這個鄰國,總人口5700多萬,民族135個,比中國民族還多兩倍。其中,緬族占人口總數的60%,少族民族多處于山高林密之處。
對緬甸政府來說,自然希望國家一統,取締各路武裝;但少數民族對中央政府又極度不信任,都害怕大緬族主義。各路軍閥擁兵自重,形成”國中之國”,這也是緬北地區毒品泛濫的重要原因。
過去幾年,各方多次大打出手,也說明緬甸各方矛盾的根深蒂固。
其中,果敢武裝主體,被認為就是中國的漢族;更重要的一支力量則是克欽軍,民族成分即我境內的景頗族。他們擅長山地作戰,雖然只有輕武器裝備,但政府軍也無可奈何。
而且,他們都在邊境作戰,火力稍一猛烈,就可能打入中國境內,招致中方的強烈反彈。
(三)
中國,處于非常敏感的位置。
眾所周知,過去幾年,中國和緬甸的關系起起伏伏,緬甸一度還與美國、日本眉來眼去。
但最近幾年,中國外交一大變化,就是硬的地方更硬,軟的地方更軟,外交風格有了重大變化。
具體到中緬關系,中國保持了極大的耐心,沒有口出惡言,也沒有恩斷義絕。當然,也不乏恩威并施。所以,我們看到,昂山素季前年上臺執政后,首訪的第一個大國,并不是很期待的美國和日本,仍舊就是中國。
當時新華社的報道,中國最高領導人在會見昂山素季時,還特地說了這樣一句話:
中方愿同緬方一道,弘揚傳統,繼往開來,推動中緬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不斷取得新進展,為兩國人民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利益,使兩國人民永做好鄰居、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
重大玄機,就在這“四好”表述上!
要知道,在中國外交上,以前能夠用這“四個好”來形容的國家,此前只有兩個:一個是巴基斯坦,巴鐵。巴鐵就不用多說了。
另一個就是柬埔寨,柬鐵。
為什么叫柬鐵?因為中國能從容應對南海問題,柬埔寨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柬埔寨首相洪森公開表示,南海仲裁是這不是法律,是政治事件,我不支持。
這樣的國家,才是好兄弟。
中國將與緬甸的關系,在三好之外,再加了一個好兄弟,實際上把中緬關系,拉高到了中國與巴基斯坦、柬埔寨等鐵哥們一個層次。
中國不能失去緬甸。
別忘了,中國在緬甸有重大戰略利益,尤其是途徑緬甸的油氣管道,投資額重大,戰略利益豐厚,不容有絲毫閃失。當然,對緬甸來說,有中國這個好兄弟,經濟發展大有裨益。所以,最近兩年,中緬關系持續回暖。
但中國的耐心,應該也是有限度的。
中國在積極促和,但這邊卻大打出手,甚至不排除故意搗亂,這置中國的信用于何地?這不僅嚴重損害中國的大國權威,緬甸的和談也可能因此前功盡棄。
所以,這一次,近乎發飆似的強烈譴責,也是警示緬甸各路武裝,不要把中國的警告當做耳旁風。
總有一些勢力不聽中國促和的勸告,中國很生氣。
總有一些勢力蓄意破壞中緬邊境的穩定與安寧,中國很生氣。
總有一些勢力甚至侵犯中國的主權,炮彈打到了中國境內,中國很生氣。
究竟是哪些勢力,這么明目張膽的挑戰中國?
中國很生氣,后果很嚴重。這些勢力,真需要掂量掂量后果了。
下一步,緬甸難民,自然要人道主義對待;被打死的中國公民,也必須得到撫恤;中國軍方也必然嚴陣以待,形成威懾。但讓緬北安居樂業,讓緬甸成為中國可靠友好鄰邦,考驗的是中國的外交智慧和手腕。
中國的大外交家,在哪里?希望不總是在大嗓門的抗議聲中。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