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都會收到宣傳部門下發訂閱黨報黨刊的“紅頭文件”,隨后還要對訂閱計劃完成情況進行通報,給基層組織帶來了不小的壓力。此前為了完成訂閱任務,不但出現過扣罰小學教師工資用于訂閱費用的新聞,甚至出現明確要求酒店旅業、卡拉OK歌舞廳、持牌網吧訂閱的荒唐事。
之所以出現此類攤派現象,就因為信息化讓黨員、干部了解黨的方針政策,獲取信息,接受教育的渠道增多后,黨報黨刊的重要性被弱化,而訂閱黨報黨刊的任務卻越來越重。
幾天前,有媒體針對《甘肅日報》連發三篇評論闡述“不訂不看黨報已絕非小問題”的觀點,分析了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公費訂閱也不夠積極的原因。
實際情況應該是這樣,由于傳播手段的多樣化,中央媒體尤其是網絡每天都會給老百姓推送很多最新信息,而省、市級紙質媒體一般都會大篇幅轉載,帶來可讀性差、時效性差等問題,在網絡時代已逐漸喪失生存的價值。有鑒于此,筆者建議黨報、黨刊以及行業性報刊、內部紙質報紙刊物,盡快全面推行電子化,其理由如下:
一是黨報、黨刊推行電子化后,傳播的效果會更好。目前黨政機關基本上人手配備了一臺計算機,上網變得十分便捷。因為網絡具有傳播及時、信息容量大的優點,不但便于儲存,更便于隨后檢索,尤其是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及各種APP的普及,極大地方便了廣大干部群眾隨時隨地及時了解國家大政方針,接受政治教育,因此傳播效果較紙質媒體有著無法比擬的優勢。
二是宣傳部門不再下達訂閱計劃,有助于提升黨和政府形象。無論《甘肅日報》稱“不訂不看黨報已絕非小問題”,還是幾年前《渭南日報》刊文對渭南市聯通公司拒訂黨報黨刊表示“詫異”,作為發行主體都有“強賣”的嫌疑。不僅僅損害報社的形象,也不利于樹立黨和政府的光輝形象。
三是符合中央倡導的“節儉之風”。花錢訂來的黨報黨刊,一摞一摞堆在辦公桌上,這是比較普遍的現象。推行電子化之后,不但可以直接減輕財政負擔,也減輕了被強迫訂閱的公職人員和管理對象負擔,這是對中央倡導的“節儉之風”實實在在的落實。
四是推行電子化,有助于環境保護。現在地方黨報、黨刊因為可讀性差,訂閱者又多不是自掏腰包,加之網絡媒體的強力沖擊,“基本沒有人翻閱,最后被當作廢紙賣掉”的現象并非少數。而因為強力推銷,卻帶來發行量不降反升的“反網絡化”局面,從而造成了極大的浪費。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在都市報紛紛停刊的大背景下,我國新聞紙進口量仍有明顯的增長,2017年,我國新聞紙進口量為33萬噸,同比增長451.4%;進口金額為16.91億美元,同比增長467.1%。2018年上半年,我國新聞紙進口數量為27萬噸,同比增長178.6%;進口金額為15.81億美元,同比增長132.8%。
推行電子化后,不但可以節約大量的紙張,避免森林被砍伐,有助于環境的保護,還能節約大量外匯。
黨報、黨刊推行電子化之后,運營成本會大幅度降低,出版部門完全可以依靠網絡廣告收入來彌補發行損失,形成良性循環。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