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7日-星期四
馬克思主義已經走過170多年的發展進程,最近的幾十年間,無論是理論邏輯還是實踐邏輯,這條歷史長河的主干越來越匯聚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之中。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中形成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形態,不斷推進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發展。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使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代表著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新成就、新形態
馬克思主義誕生后,在其指導下,“第一國際”等國際工人組織相繼創立和發展,在不同時期指導和推動了國際工人運動的聯合和斗爭。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資本主義的重大變化使第二國際理論家們對時代和無產階級革命的認識產生了嚴重分歧,對馬克思主義根本原則的理解出現了重大分歧,以致形成了不同的主張和派別。19世紀上半葉是資本主義階級矛盾尖銳沖突的時期,到了19世紀晚期和20世紀初期,資本主義獲得了穩定發展,階級矛盾出現了緩和,資產階級民主有了重大發展。以伯恩施坦為代表的右派,看到了資本主義的繁榮發展、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階級矛盾的緩和,以及資產階級議會民主給無產階級參政帶來的希望,于是主張走議會道路,爭取“和平長入社會主義”,由此,他們主張從根本上修正馬克思主義或徹底否定馬克思主義,宣傳馬克思主義過時論。這一理論被德國社會民主黨繼承下來,西歐歷史上后來出現的所謂“第三條道路”等民主社會主義,都是這一思想傳統的實踐結果。但這些實踐的結果是,沒有一個國家真正和平成長為社會主義國家。以列寧、盧森堡等為代表的左派,堅決反對修正主義,主張無產階級以社會革命奪取政權,建設社會主義。雖然伯恩施坦的修正主義在第二國際幾個主要黨派占據了上風,但第一個把社會主義由理論變成現實的是列寧。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一大批社會主義國家誕生,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極大壯大了世界社會主義力量。之后,盡管世界社會主義在發展中也出現了一些曲折,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聯解體、蘇共垮臺、東歐劇變,世界社會主義遭受嚴重曲折。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充分證明,中國不但在世界上把社會主義的旗幟舉住了、舉穩了,而且把科學社會主義推向嶄新的階段。
中國共產黨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同時,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發展著的實踐,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使一個有著13億多人口、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東方大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國際地位實現前所未有的提升,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輝煌成就和強勁發展勢頭面前,“社會主義失敗論”“歷史終結論”不攻自破,在當代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面前,“馬克思主義過時論”蒼白無力。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許多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上,作出了具有鮮明時代特色、實踐特色、民族特色的重大貢獻,推動著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發展。
二、怎樣推進社會主義事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昭示了推進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方法論
所謂“理論邏輯”,就是事物發展的理論必然性。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就是按照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社會主義區別于資本主義的本質特征,明確社會主義該做什么、怎么做。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保證著馬克思主義政黨實踐的理論自覺和根本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22頁)理論邏輯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質、規律和理想形態。所謂“歷史邏輯”,就是由歷史條件決定的歷史演進與人基于這種特定歷史條件的社會行動的必然性。每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在不同時代都面臨著特定的時代條件,特定的世情、國情、黨情,決定和制約著馬克思主義政黨實現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可能性”,即能夠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這是社會主義道路上最根本的唯物論原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邏輯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它根植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愿望;二是要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階段。我國的改革開放,來源于中國共產黨人的一個重要認識: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即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仍然清醒地認識到: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兩個沒有變”,要求全黨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牢牢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這個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
“理論邏輯”揭示的是“有理”,即有科學根據,“歷史邏輯”揭示的是“有效”,即有實踐成效。理論邏輯與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就是要尋求具體的社會實踐既要“有理”,又要“有效”,實現“有理”與“有效”的統一。不是任何科學、正確、有理的理論在實踐上都能取得應有效果,如果實現科學理論的條件不具備,結果甚至會適得其反,事與愿違。社會主義建設者的最根本智慧就在于把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與各自國家的歷史邏輯統一起來,具體地、歷史地研究探索在特定的時代條件下,面對特定的世情、國情、黨情,科學社會主義的哪些原則可以變成現實、哪些原則一時還不能變成現實;那些可以實現的科學社會主義原則,應當采取什么方式、什么進程來實現。如果過于強調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而忽視時代、國家、民族發展的歷史邏輯,就會犯教條主義錯誤或“左”的錯誤,欲速則不達;如果過于強調歷史邏輯而忽視理論邏輯,就會犯經驗主義錯誤或右的錯誤,走上離經叛道的錯誤道路。“左”的錯誤和右的錯誤都會損害甚至葬送社會主義。
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把科學社會主義的階級、革命的理論邏輯與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的歷史邏輯結合起來,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革命、戰爭、政黨、軍隊理論,走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在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邏輯與中國經濟發展的歷史邏輯統一起來,成功創造了社會主義改造的贖買模式;在社會主義改革過程中,全面地、系統地把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與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邏輯統一起來,通過揭示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突破了傳統社會主義模式的束縛,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并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力推進到新時代。
三、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國家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牢固樹立和貫徹新發展理念,成功書寫了馬克思東方社會理論的新篇章
科學社會主義是在揭露資本主義矛盾、批判資本主義弊端中建立的,因此它有一個重要特點:著重從社會關系性質上論證和界定未來社會主義的本質和特征。
按照馬克思恩格斯當時的設想:在經濟關系上,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是階級剝削和社會壓迫的根源,是資本主義固有矛盾及其弊端的根源,未來的社會主義必須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資本無限謀利的自由是不容干預的,資本主義實行的是市場經濟,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無法擺脫周期性經濟危機,未來的社會主義要實行計劃經濟;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決定了按資分配的資本主義原則,形成勞動面前的不公平,造成貧富兩極分化,并加劇經濟危機,未來的社會主義要實行按勞分配原則。在政治關系上,資本對國家采取的是一種利用關系,既要排斥國家對資本的干預,按照資本的要求限制國家權力,同時又要國家在資本受到外在力量挑戰時提供強有力的保護,因而使資本主義國家表面上凌駕于社會之上,實質上是地地道道的資產階級專政國家。未來的社會主義,由于實現了生產資料公有制,人人都是生產資料的主人,人人也因而成為社會的主人、國家的主人,人民管理國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并通過社會主義時期無產階級專政的過渡而走向國家的消亡,過去具有階級壓迫職能的國家變成純粹的社會生活管理機構。
按照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邏輯,社會主義是在改造發達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以及廣泛社會關系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它有一個重要前提,這就是社會主義是建立在高度發達的社會生產力基礎之上的。
根據馬克思的東方社會理論,俄國、中國、印度等東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雖然經濟文化相對落后,但在帝國主義統治相對薄弱的鏈條上,有無產階級政黨的堅強領導,建立鞏固的工農聯盟,是可以跨越資本主義的“卡夫丁峽谷”的。無產階級革命成功后,要戰勝資本主義世界的圍剿,充分顯現社會主義制度相對于資本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具有更艱巨的發展任務。
在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基礎上,要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能夠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在這方面,包括中國在內的不少社會主義國家都是有過經驗教訓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在于: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并在此基礎上推進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使社會主義逐漸成為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社會主義國家,都是在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前工業社會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而這時的西方發達國家幾乎正在邁向后工業社會。任何一個社會主義建設者都必須回答“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這一基礎性問題。走過一段歷史彎路后,中國共產黨人認識到: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大力發展生產力,必須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通過經濟優先發展,補齊“經濟短板”,為其他問題的解決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較好處理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人適時明確提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應當說,經濟的優先,是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急切任務。推進社會主義的全面發展,既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邏輯必然,也是社會主義自身發展的歷史必然。
堅持“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同時貫徹新發展理念,把社會主義建設的目標任務與指導、評價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理念統一起來。社會主義社會的全面發展,應當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但是,要做到這一點,既需要有科學理念的先導,也需要正確價值標準的過程性、結果性評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發展理念搞對了,目標任務就好定了,政策舉措也就跟著好定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讀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65頁)黨中央提出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的新發展理念,既立足當代中國實際,鮮明突出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和本質要求,對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新境界作出了新的創造性回答,書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篇章,又把握世界發展潮流,聚焦國際社會面臨的突出問題,對世界經濟走出低迷困局提出了“中國方案”、“社會主義方案”。
四、如何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把馬克思主義政黨治國理政理論推向新境界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是社會主義政治發展的必然要求。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統一于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偉大實踐。
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政治使命和政治生命,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偉大進程中,必須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揭示了黨、黨的領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關系。其一,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叫共產黨,就是因為從成立之日起我們黨就把共產主義確立為遠大理想。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是共產黨人的命脈和靈魂。其二,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把黨的領導升華到社會制度層面,不僅標志著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認識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而且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特征的高度,深化了對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系的認識。其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但這種選擇不是一勞永逸的。黨必須始終以自己的先進性、純潔性引領社會,才能始終贏得人民擁護和信任。必須補足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讓權力始終為人民服務,使中國共產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社會主義事業是人民的事業,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立場和發展思想。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這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中國共產黨長期堅持、全面貫徹、不斷發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發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擴大人民群眾有序政治參與,保證人民廣泛參與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使社會主義國家真正成為人民的國家;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發展各項社會事業,保障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前進,使社會主義社會真正成為人民的社會;中國共產黨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使社會主義價值觀真正成為人民的價值觀。
黨的領導和人民當家作主必須具有法律保障,成為國家意志。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依托,也是黨的領導和人民當家作主的形式和保障。中國共產黨把全面依法治國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經驗教訓的深刻總結。不少社會主義國家的共產黨通過革命取得了政權,卻沒能順應現代社會的法治規律,最終喪失了黨的執政地位,同時葬送了社會主義事業。中國共產黨把依法執政確定為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實現黨、國家、社會各項事務治理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把馬克思主義政黨治國理政的理論和實踐推向新境界。
五、在多種文化、多種社會制度、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和民族共處同一時空的世界,人類未來道路如何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找到了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指導實踐的新形態
社會主義是對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及其根本弊端進行克服的結果,因而是與資本主義相對立的全新社會形態。由于現實社會主義國家都是通過階級斗爭和社會革命改造資本主義制度或舊的社會制度得以建立的,于是就形成了現實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在意識形態上的尖銳對立。這種對立曾經使世界分裂為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大陣營,進行了長達半個世紀的冷戰。
歷史證明,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或國家集團之間,和則兩利,斗則兩傷。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完全可以相互取長補短,共同創造美好未來。人類創造的各種文明都是勞動和智慧的結晶。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里,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沖突”,就可以實現文明和諧。“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258頁)秉承這一理念,中國共產黨主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即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為此,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這一主張落實到國與國之間的國際交往實踐中,書寫了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新篇章。
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揭示了在商品交換形成的世界市場中,人類命運無奈地被捆綁在資本擴張的歷史過程中。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根據經濟全球化以及與之相伴隨的多種社會制度、多種文化并存的局面,致力于讓世界從單純的、謀利性的世界市場走向多元的、平等交往的國際社會,在人類命運共同體存在形態問題上,實現了從分析世界市場到塑造國際社會的理論與實踐的新階段。
在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中,世界市場的交換主體、交往主體、利益主體主要是階級,主角是資產階級,實質是資本關系。階級關系國際化是交往共同體擴大的實質。作為當代人類命運共同體存在形態的國際社會,其交往主體的代表者是主權國家。國家主權與統治階級的權利有著直接的、天然的聯系,但它同時又是階級、個人、集團國際交往的安全和權益保障。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在交往主體問題上,實現了從揭露資本主體到尊重國家主權的新思路。
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揭示了資本擴張過程中的文明霸凌和軍事對抗,揭示了人類面臨的極為尖銳的難題:在邁向未來理想世界的漫長過程中,人類該如何擺脫資本霸權、告別戰爭,實現共同發展?不同文明包容互鑒是破解這一歷史難題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智慧。中國共產黨推動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諧共處,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主張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為人們提供精神支撐和心靈慰藉,攜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各種挑戰。這就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發展之路問題上,實現了從揭露文明霸凌到推進文明交流互鑒的新主張。
理論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創新,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神圣職責。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用鮮活豐富的當代中國實踐來推動馬克思主義發展,堅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在開放中博采眾長,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
(作者系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教授、少將;來源:紅旗文稿)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外國經濟學說與中國經濟100人論壇:用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批評新自由主義影響
2018-11-30周新城:必須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來分析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私營經濟問題
2018-11-15?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