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中央情報局前局長 John McLaughlin在《Does the Century Have to Belong to China?》一文中談了他對中國崛起的看法。文中首先肯定了中國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的這一無法抗拒歷史趨勢,而面對這一趨勢,必須要清醒認識、理智接納,正如他所說:“中國正在成為全球經濟強國,而美國,可以分享這一階段。”特別提醒以軍事為首選的應對方法已不再適用,最后提出新時期維護美國全球影響力的三條重要策略。現由學術plus編譯,僅供學習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觀點不代表本機構立場。
John McLaughlin
美國中央情報局前局長
任教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高級國際研究學院(SAIS),并在OZY撰寫專欄“全球視野:通過情報鏡頭的外交事務”。
美國最受尊敬的經濟學家之一,前克林頓政府財政部長和哈佛大學校長勞倫斯薩默斯曾說:中國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這一歷史趨勢無法抗拒。時至今日再次回顧,不得不反思我們對中國的戰略。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外交政策工具包里是否有足夠的工具,以應對薩默斯預測的這一特殊挑戰。
中國是一個崛起的大國,這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了。但令人欣慰的是,美國仍保留了一些在全球競爭中的優勢。比如:豐富的自然資源、強大的教育體系、極富吸引力的文化,充滿創新精神的企業家和有利的人口結構(不像中國的人口老齡化)。此外,中國正盡力改變以出口廉價商品為主的經濟模式,此外還包括知識產權、黑客攻擊事件、限制外國投資者、補貼其大型國有企業等問題,都在不斷地改善之中。
但薩默斯的論點是,即使中國遵循了我們所制定的所有規則并符合國際經濟規范,也不會改變其增長率,(對其影響可能只有1%)。同樣,他認為不公平的中國貿易行為對美國經濟增長的影響更是微乎其微,最高為0.1%。
因此,薩默斯敦促我們開始想象:到2050年,我們的經濟規模只有中國的一半。
此時,必須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以及我們面對這個全新世界的參與方式。其中可能會重啟一些舊的做法,也著手開發新的手段。但我們的第一反應總是想要提高軍事能力。但有一件事毫無疑問:我們將不能用原來的方式繼續獲得優勢。軍事現代化已經成為必要但不充分的一步。
中國正在成為全球經濟強國,而美國,可以分享這一階段。
諸事之中,必須優先考慮以下三個問題:
首先,要明確什么因素可以增加我們的力量和影響力。其中,建立擁有共同價值觀和利益的聯盟是最為堅不可摧的,這一方面可以發揮我們“軟實力”優勢,但另一方面則卻與美國當今單邊行動的外交政策傾向相反。然而,想要建立中美日韓之間三方或四方合作關系,這一策略需要大量的時間、耐心以及各種外交手段,并且其成功率非常之低。即使這些國家有許多共同利益,但由于歷史原因嚴重阻礙其合作的進程。然而,如果我們能夠實現這一目標,必將改變歷史。
其次,我們應該開始采取戰略和戰術,增強在外交和軍事力量之間“灰色”區域的競爭能力。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家使用不對稱戰術對我們發起挑戰,并將常規戰術,特殊行動,外交,秘密行動,網絡,心理等多種手段結合,使我們失去平衡并使我們的決策復雜化。
第三,應加強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競爭。物理和工程技術(空氣動力,核能等)已經是屬于上個世紀,而本世紀的技術趨勢則指向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納米技術和人工智能以及這些技術的整合,這無疑將影響人類發展的各個方面。目前來說,中國可能不是最具創新性的,但相比之下它受社會規范和政府監管的影響最小,并且擁有龐大的數據集,對這些技術的發展十分有利。
因此,雖然中國經濟的增長和權力的擴大勢不可擋,但只要美國現在開始調整戰略和策略,適應中國的發展這一現實,那么仍然可以繼續穩固美國的全球領導力。
(全文完)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