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6日-星期二
2018年第一場金融監管風暴,來得比往年更早一些,曾經人見人羨的金融土豪,突然間就塌了。
做金融,善良永遠比聰明更重要,因為金融乃國之重器,不可不小心,否則傷人傷己。
在過去的歷史上,中國經歷了幾次嚴厲的金融監管浪潮,可以說,前兩次的金融監管浪潮才是最嚴厲的。
相比,現在的金融監管才剛剛開始,和歷史上比,只是開了一個頭,接下來還會更加嚴厲。
曾經中國的金融業是混業經營,做銀行的,同時做信托等,還可以投資房地產,導致了大量的關聯交易,大量壞賬。
后來讓一些信托破產重組,還讓某個發展銀行破產,可謂開了金融嚴厲監管的先例,無數人被抓。
正是這一次金融監管,整肅了中國的金融亂象,中國開始嚴格遵照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思路。
這也是中國金融最為規范的一段時間,因為分業經營和分業監管,在當時的情況下是無比正確的。
銀行亂象被整頓、監管之后,一場股市大熊市拉開了序幕,在這場熊市下,無數證券公司開始紛紛顯出原形。
大量的證券公司挪用客戶的保證金,因為被挪用虧空,無法補上窟窿,于是一大批證券公司被破產接管。
毫無疑問,這次對證券行業的監管,又有很多人被抓進去了,每一次金融監管,都是這樣。
從2017年開始的這次金融監管,遠比過去要復雜,可以說金融監管和金融反腐已經進入了深水區,所面臨的局面是過去無法比擬的。
這些年,雖然中國表面上是分業經營,分業監管,但實際上已經進入了金融混業經營,但監管卻還是分業監管。
用分業監管去對付混業經營,就有很多無法監管到的地方,每次都是跨金融機構,跨監管機構,力不從心。
很多集團熱愛收集金融牌照,橫跨銀行、券商、基金、信托、保險、期貨、融資租賃、保理、供應鏈、小額貸款、房地產等等,一些集團手里竟然持有幾十張金融牌照,非常嚇人。
他們手里的金融公司之間,互相來往,關聯交易巨額且頻繁,而且非常隱蔽,游離于監管之外。
現在分業監管對于這種嚴重的混業金融經營根本沒有太多的辦法,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迅猛野蠻生長,監管難度越來越大。
照這樣發展下去,他們是想形成類似日本的財閥,從而綁架經濟,綁架國家,形成大而不倒。
日本的財閥就是這樣,在日本的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日本房地產崩盤之后,沒有讓日本的銀行破產,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因為一旦日本的銀行破產了,背后的財閥就火燒連船,無數的企業會破產,因為日本財閥下面的公司互相之間借貸、互相之間持股。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只能仍由這些財閥成為僵尸企業,日本的經濟從此陷入了長期蕭條。
日本的教訓非常深刻,全世界的銀行等金融機構都避免走向財閥道路,不管是美國的金融機構,還是歐洲的金融機構,都盡量持股分散化,股東多樣化。
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單一股東對金融機構的實際控制,導致金融機構成為公器私用的工具,最終埋下金融危機的禍根。
在寬松貨幣時代,中國對于城商行、保險、信托的牌照發放很多,這導致了大量民營企業開始堂而皇之進入了金融行業。
但是因為很多股權不透明,實際上通過股權代持,一些集團變相控制了這些城商行、保險和信托公司,導致了一系列非常嚴重的后果。
大量的民營保險機構,注冊資本虛增,股東竟然將保費套出,然后用這些保費去注資。
這就等于是空手套白狼,虛假注資了,然后這些保險公司又大量發行期限錯配的萬能險,短期規模增長驚人。
這等于是一個超級杠桿,建立在沙灘上的堡壘,非常脆弱,非常危險,一旦遇到風險,整個金融機構很可能坍塌。
這種保險金融機構虛假注資非常危險,因為金融的本質是經營風險和信用,虛假注資極大的增大了風險,這動搖了金融的根本,是應該被抓起來的。
很多民營保險機構的股東,將保險機構當做自融的工具,成為了企業融資的平臺,這在過去無法想象的事情,這些年卻大行其道。
中國的金融系統性風險,一在民營保險,二在信托,三在城商行,這三者的監管做好了,中國的金融系統性風險也就化解了。
今天,中國監管機構對某大型保險公司進行了接管,這件事確實讓所有人大吃一驚,因為體量太大了。
這意味著中國的金融監管真的進入深水區,反應了監管決心和魄力,一場史無前例的金融監管風暴來了。
在春節后第二個工作日就公布這件大事,傳遞了一個重要信號,那就是2018年就是金融監管年,鐵拳出擊。
虛假出資,股東挪用資金,股東自融等,這些大量存在民營保險機構的問題,現在開始正式成為這次監管整頓的重點。
這次接管保險機構發生后,很多違法違規的民營保險機構股東恐怕真的無法入睡,不懂敬畏,最終難逃法網。
這也說明了兩件事情。第一,不要妄想做到大而不倒,通過做大規模來綁架經濟,綁架國家。
第二就是,不要通過投資并購向國外轉移資產,這是國家的底線,突破了底線,那就別怪不客氣。
尤其是后者,絕對是非常嚴重的事情,將負債大量留在國內,將資產大量轉移到國外,這已經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了。
如果僅僅是在國內,那么財富還是留在中國,一旦通過并購將資產轉移到國外,那就意味著財富外流,是非常嚴重的罪行。
過去很多通過投資并購向國外轉移資產的集團,恐怕會坐立不安,因為國家財富的流失,必然要追回來。
如此龐大的保險機構被接管,從去年7月工作小組進駐,到現在才公布,可見監管層的良苦用心。
因為擔心爆發系統性風險,因此在之前做了長期的準備工作,逐步逐步公布,風險就越來越小。
到現在接管工作組已經進入,各項工作正常進行,債權債務正常,保民不用擔心,這是非常難得的。
想到今年年初,中國一位偉大的智囊說的,中國的降杠桿可能會超過大家想象。當時很多人還無法理解超過想象是什么意思。
現在看來,中國的降杠桿已經開始超過大家想象了,這次大型保險機構被接管就已經超過了大家想象。
接下來在金融監管方面,肯定還有超出大家想象的事情,開弓沒有回頭箭,金融不整頓,后面隱患就會越來越多。
我在金融行業工作了十八年,見證了中國金融行業的跨越式大發展時代,自己也想說幾句自己的心里話。
我真心覺得中國金融業不適合混業經營,中國的金融業應該嚴格分業經營,這是中國人投機心理非常重的特點決定的。
一旦混業經營,那一定是無從無盡的關聯交易,一定是大量隱藏的壞賬,而現在中國事實上是混業經營,一個集團下面無數張金融牌照,真的很難監管。
當年嚴格分業經營的年代,中國的金融是最良性的,很少有這么多事情出現,而進入混業經營后,大量問題就出現了。
還有就是,對于境外投資和收購,一定要高度重視,嚴厲禁止將負債留在中國國內,將資產轉移到國外的行為,因為這會掏空國家財富,是最無法容忍的。
雪崩到來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抬頭望望,蒼天最終饒過誰?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