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媒體又有些不淡定了。
據參考消息網報道,美國正經歷國內的能源繁榮,并因此迅速成為主要油氣輸出國。與此同時,中國正逐漸轉向可再生能源,并在某些領域取得支配性地位,這讓美國媒體產生了危機感。
令人矚目的變革
近日,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在倫敦一個會議上表示,隨著中國在核能發電領域的發展,未來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核能國家。
美國金融新聞媒體“市場觀察網站”在報道中援引比羅爾的話說,當今全球在建的核電機組約有三分之一位于中國。比羅爾估計,到2030年中國就會超過美國成為最大的核能國家。
國際能源署網站的數據顯示,2016年,核電在中國總體電力供應中的占比為2%。預計到2040年,該占比將達到4%。
據比羅爾介紹,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就一直是全球核能領域的領導者,但目前兩大問題有可能讓美國失去這一領先優勢:核電裝機容量增加非常有限以及現有核電站沒有壽命延續的計劃。
比羅爾說,同樣的情形在太陽能發電領域也能看到:中國通過實踐掌握了太陽能發電技術,降低了成本,目前已準備好對外輸出自己的技術,而且能做到比其他國家效益更高。
比羅爾此前在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期間接受新華社采訪時也說,全球能源體系轉型的同時,中國能源體系也正經歷一場“令人矚目”的變革。中國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壯大清潔能源產業,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綠色巨人”
面對中國在新能源領域日新月異的變革,美國媒體開始焦慮和擔憂。
美國《外交》雙月刊3/4月號(提前出版)刊載的題為《綠色巨人——可再生能源與中國力量》的文章稱,中國轉向可再生能源,美國存在慢慢失去其對全球能源市場統治的風險,為此,美國將會力阻中國稱霸綠色能源領域。
文章稱,改用可再生能源是中國的一種新戰略,中國已經主宰了全球太陽能電池板市場,現在它正在擴大對節油技術的支持,為從蓄電池到電動汽車的各類產品的發展和 生產提供資金。
文章認為,中國的目標是不僅降低中國對外國油氣的依賴,更重要的是避免讓中國與美國相比在經濟上處于劣勢。
文章稱,如果中國的新能源戰略成功,它將不僅有助于全球抗擊氣候變化的斗爭,而且有助于中國取代美國成為眾多區域聯盟和貿易關系中最重要的參與者。
文章舉例,如果中國金融機構幫助制定綠色融資的規則和標準,那么它們可能埋下有利的伏筆,從而讓美國的銀行在今后幾十年規模必將達到數萬億美元的行業中遭受損失。
說到底,美國現有的繁榮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對傳統能源的掌控基礎之上的。特朗普曾聲稱,美國可以通過向全世界銷售其龐大的油氣供應來維持能源主導地位。但是這取決于國際能源和碳規則。而中國轉向新能源明顯會改寫這種規則,可能導致美國喪失話語權,這對美國來說是不可承受之重。
中國海外安全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北京市社科院外國所副研究員戚凱接受參考消息網采訪時表示,中美綠色能源領域主要的競爭點在于科技創新領域,兩國都希望實現該領域的重大科技革命,從而成為該領域的領跑者。中國將綠色能源領域視為對美國實現科技彎道超車的重要領域之一,而美國則必然不樂見這樣的結果。
全世界都在轉型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專家和媒體都對中國新能源領域的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
俄媒日前表示,在美國退出巴黎協議背景下,中國或從美國手里奪過環保和新綠色技術領域全球領先國地位。
據俄羅斯衛星網1月12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競選過程中就宣揚反對巴黎協議。2017年夏,他宣布退出該協議。特朗普指出,執行巴黎協議,將導致美國減少270萬個工作崗位,造成難以計數的損失。美國總統還認為,需要發展而不是縮減煤炭工業,使“美國再次強大起來”。
而煤炭工業在能源平衡中占70%的中國,相反卻在盡快重建本國的能源體系,更多地發展可替代能源。不久前,中國國家能源局宣布,2020年前,將向可替代能源領域投資2.5萬億元人民幣。這些投資將主要用于發展風電、水電、太陽能發電和核電站建設。而且,太陽能發電將投入1萬億元。按計劃,到2020年前,要將太陽能發電總量增加5倍。
總地來說,中國政府很早以前就非常推崇太陽能發電。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鳳英說:“能夠看到,國內的環境污染、汽車數量和取暖設備狀況要求必須發展新能源。這是市場、環境以及國際環境的倒逼,不得已而為之。而且全世界都在轉型,不只是中國。”
報道稱,目前形成的是這樣相互矛盾的場景。一方面,美國不想將“綠色技術”的優勢交給別人。但另一方面,卻在發展傳統的化石能源載體。而中國走的是創新之路。甚至,把美國認為是威脅的領域看成是前景。比如,特朗普認為,巴黎協議將“吃掉”270萬個工作崗位,但中國卻認為,新能源領域投資,將在中國創造1300萬個就業崗位。
1月25日,在北京舉辦的“2018綠色能源發展論壇”上,國際能源署中國合作部主任涂建軍表示,中國能源轉型的核心是能源結構向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發展,未來五年中國將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場中毫無爭議的領袖。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