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如果不知道這些中國近代史,就無法理解為什么毛主席說“勒緊褲腰帶”也要搞出原子彈的決心,更無法理解下邊照片中原子彈爆炸時工作人員的興奮勁頭!
一、羸弱的中國和被任意宰割的中國人
曾經,中國是這樣的!中國人的命如草芥,面對屠刀只能等死。僅僅一個南京大屠殺,中國人就死亡了30萬人!鮮血染紅了南京城,染紅了長江水!
看著那些歷史鏡頭,每個中國人都會觸目驚心!據粗略統計,自鴉片戰爭以來到新中國,中國非正常死亡人數可能超過1億人,甚至在1.5億以上。而日本侵華以來,中國軍民非正常死亡人數高達3500萬人。
國恥啊!
最苦莫過亡國奴!
二、中國人真正站起來了!
如果不知道這些中國近代史,就無法理解為什么毛主席說“勒緊褲腰帶”也要搞出原子彈的決心,更無法理解下邊照片中原子彈爆炸時工作人員的興奮勁頭!
中國第一課原子彈爆炸時興奮的慶祝鏡頭
也許,至今仍有些人不不明白,從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開始,這個世界再沒有任何國家敢拿著刺刀對準中國人,中國人自此是真正站起來了!這也是為什么說“兩彈一星”的元勛都是民族英雄的根本原因。
中國用極快的速度研發出“兩彈一星”,使得中國真正實現了獨立自主,這除了是中國人的艱苦奮斗和聰明才智外,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取得這樣的成就,實際上是得益于我們國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國家體制。
試想,在中國人還不能完全實現溫飽的年代,在高精尖領域追趕美蘇和西方發達國家,若非有這樣的政治體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事實上,新中國頭三十年之所以在工業、國防、農業等領域取得輝煌成就,根本原因就是我們國家是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中央集權政治體制。
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局限與改革開放的必要性
我們可以在基礎工業領域、在局部科學領域、基礎設施領域集中力量辦大事以追趕西方發達國家,但在廣泛的民用、民生領域,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確就不大管用了。西方國家之所以發達,不僅僅是在高精尖領域領先,在民用科技領域、民用工業領域一樣領先。而且,他們的高精尖是由巨大民用市場支撐的,所以發展迭代速度非常快,可持續發展能力很強,后勁十足。
客觀地說,中國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通過“集中力量”辦大事取得如此輝煌成就已是奇跡,但哪怕實現了對西方發達國家局部的追趕,事實上卻無法實現真正超越,更別說全面趕上和全面超越了。這就是為什么中國在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一定要推進改革開放的根本原因。不和人家學,我們追不上啊!
在那個年代,中國需要將自己的人力、物力等資源與世界市場對接從而激活中國巨大的生產潛能,然后再以工業積累和資本積累加速投資循環從而更廣泛地發展工業和科技,直到財富和科技的積累激活中國這個超過十億人的大市場,并對中國民用工業和科技領域的可持續發展形成廣泛的市場支撐為止。
所以,那些反對改革開放的人目光是狹隘的,是缺乏遠見的,由此也充分證明毛主席打破中美關系堅冰、鄧小平同志堅持改革開放的互為因果和高瞻遠矚,也是習總書記“兩個三十年互不否定”的思想基礎。
四、新時代的模式超越,中國找到了彎道超車美國的終極利器
在占豪看來,中國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這讓新中國在前30年有了完整的基礎工業鏈,有了完整的農業基礎設施,有了獨立自主的國防工業,有了通到鄉村地頭的文化教育······因為這三十年,新中國充分生長了筋骨,豐富了大腦,為改革開放后的三十年實現經濟騰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而且,這種體制至今依然發揮著非常重大的作用,譬如我國在航空航天、軍工、高精尖技術應用、基礎科學等等領域的突破,都依然是“集中力量”辦大事在發揮作用。譬如,在超級計算機領域我國已經領先美國和世界,這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最新典型成果,類似成果在很多領域都有體現,航天領域更加普遍。
然而,我們要在廣泛的民用領域實現對西方的追趕和突破,這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方法并不適合,甚至這種集中力量辦大事要想加速突破,還需要更多民用領域的突破才能給予可持續發展的支撐。
事實上,在民用領域,由于改革開放前資源有限,也的確沒有取得什么成績,這也是改革開放前我們新中國雖然發展很多,但我們只是實現溫飽的根本原因。在占豪(微信公眾號:占豪)看來,民用領域的突破,必須依靠市場的力量,必須在政府引導下依靠民間的力量。
改革開放之初,我們的市場規模非常小,我們沒有太多資金和資源投入到研發之中,起點太低研發出的產品也沒有市場競爭力,所以我們只能依賴外部的產品和技術,我們不掌握核心技術也沒有能力快速研發與發達國家競爭。
然而,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現在則完全不同了。當前,中國13億多人的市場已被開發出來了,2017年的今天我們不但是世界第二大市場,還是世界最有開發潛力的市場。
在這種市場積淀下,我們只要找到科學創新的發展模式,將潛在的市場力量激發出來,就能以極高的效率在某個領域實現重大突破,并最終實現對美國、對西方發達國家的彎道超車。
在實現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彎道超車方面,占豪認為三個領域取得的成績最為凸顯:
一、高鐵。
相比德國、法國、日本等西方發達國家,中國在高鐵領域發展要晚得多。甚至,在進入21世紀后中國鐵路的綠皮車還非常普遍,2004年第六次鐵路大提速中國鐵路速度才有幾條干線達到200公里的時速。然而,僅僅十來年的時間,中國截止到2016年9月高鐵總運營里程就超過了2萬公里,遠超全世界其它國家高鐵總里程之和。
中國高鐵為何能發展這么快?就是因為中國13億多人的巨大市場,中國高速發展中的巨大的流動人口,是在市場力量的推動下,再充分利用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最終實現了高鐵在短時間內的巨大突破。如今,中國高鐵已成中國的工業名片,成了“一帶一路”倡議的戰略基石。
二、移動通信。
第一代移動通信的時代,中國是完全受制于人,無論技術還是產品都以西方發達國家的產品為主,一臺“半截磚”得幾萬塊,市話通話費高達一兩塊每分鐘。第二代移動通信,依然以西方發達國家的產品與技術為主,但此時中國的企業終于開始追趕,初步有了自己的技術和產品,但專利依然以發達國家為主,中國占比極少。第三代移動通信,中國已經開始有了部分知識產權,在TD-SCDMA技術標準中占有了一席之地。等到了4G時代,中國已經開始在技術標準中有了一定的主導能力,可以與西方分庭抗禮了。
現如今,中國正在研發第五代移動通信,第五代移動通信中國在核心技術領域則開始處于局部領先和主導的地位了。在這些技術研發中,華為、中興等中國擁有核心技術的通信技術企業已經與美國高通等世界著名企業展開技術競爭。在筆者看來,以中國的巨大市場以及中國移動通信技術的迭代速度,中國企業將會逐漸取得優勢,并在5G技術領域獲得足夠強的主導地位。
三、互聯網應用下模式創新與科技發展。
在互聯網技術方面,中國無疑仍然是追趕者,美國依然是世界領先者。但是,在互聯網應用領域,中國無疑已經實現彎道超車。互聯網應用領域最典型的三個領域是電商、社交和移動支付,中國在電商和移動支付領域都實現了對美國的超越,在全球十大社交媒體中我國已占據半壁江山。而在更廣泛的互聯網應用領域,中國正在超越美國。甚至,中國在全球互聯網治理和跨境電商方面都走在了美國前面,中國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是第一個關于互聯網治理的世界性的大會,而在跨境電商中國則明顯取得領先優勢,在見完馬云后連特朗普都心動了。
2月28日,又看到一則爆炸性消息:
小米公司發布了定位中高端的自主研發芯片“澎湃S1”,此舉被業內認為是全球消費電子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小米從此成為了繼蘋果、三星、華為之后,全球范圍內有同時生產芯片和手機能力的第四家企業。
在這里,不得不多說一下小米。以極短的時間、充分利用中國的市場體量、以創新的模式實現快速突破的中國企業,小米是最為典型者,非常值得深度研究與揣摩。
2010年4月小米工作室才成立,同年8月就立足于安卓系統、基于中國人的使用習慣全面進行了改進,做出了MIUI首個內測版本。1年后的2011年8月小米手機問世,中國首款雙核1.5GHZ的千元智能機。在當時智能機入門門檻還在2000元左右的時候,千元左右的價差不但給市場丟了一顆重磅炸彈,也給競爭對手樹立了短時間內難以追趕的壁壘。
與此同時,雷軍又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傳播速度快的特點,通過網絡信息傳播實現小米手機在網絡輿論上的爆炸。之后,再用網絡渠道建設速度快、省時省力的特點將市場效應放大到極致。小米手機發布的第二年也就是2012年,小米已經成為中國市場第四大手機品牌。
從無到有,一年多時間從手機行業新秀變成中國市場第四大品牌,中國大陸國產手機品牌第一名。這是什么?這就是通過利用互聯網這種新手段,將中國巨大的市場的潛力充分挖掘、開發,從而實現彎道超車的典型案例。
2014年,小米手機實現銷量進一步突破,當年全國出貨量第一。同年10月小米開始了更高級別的布局,成立研發芯片的松果全資子公司,起步研發費用10億開始了新的高端芯片產業鏈布局。從項目立項算起僅僅28個月,2月28日小米即推出了自主手機中高端芯片。這樣的速度,不得不讓人驚嘆!
芯片研發與其他產品研發不同,投入大、研發周期長,一般都是十億資金起步,10年周期起步。哪怕是華為,在擁有一二十年技術研發積累的情況下,也用了七八年的時間積累才最終推出量產的芯片產品,而小米利用互聯網思維,在自己掌握了巨量市場的力量推動下,用最快速度組建了一支有著豐富經驗的世界頂尖芯片研發團隊,投入巨資,采取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互聯網產品策略,再將小米前些年在軟件方面積累的技術和經驗融入研發之中,開發出了性能優秀、穩定性高和功耗低的量產芯片澎湃S1。
更令人驚喜的是,澎湃S1并不只是CPU,而是SoC(System on Chip芯片級系統),包括CPU、GPU、ISP、射頻基帶等手機核心組件的片上系統。這還是一個硬軟結合的系統,對穩定性要求極高,90%是數字邏輯,而不是單純的硬件拼裝。如果不是中國有十三億人的巨大市場,如果不是互聯網模式的創新,哪里會有如此快速的高端技術研發?莫說太久,就是在幾年前這種情況能想象得出來嗎?
小米過去沒有直接做芯片,做手機終端的歷史也還不到7年,如此短的時間里不僅僅擁有了巨量的手機終端用戶,如今更是向更高端的產業鏈邁進了一大步,后來居上成了世界級的高新技術企業,利用巨大的市場規模潛力和互聯網思維,充分發揮聰明才智進行創新,這其實正是當今中國向世界頂尖領域沖刺、實現彎道超車的終極利器。這不但是中國企業商業方法論的創新,更是中國模式在世界上的突破。
綜上所述,在占豪看來,中國實現對西方彎道超車的終極利器是:
基于已經成長起來的中國13億多人巨大市場,充分利用互聯網進行模式創新,將某個細分市場的潛力集中在某一個點或幾個點,用市場需求的力量帶動模式、科技的創新,從而實現對以美國為首西方的彎道超車。
在這一過程中,如果再把我們國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與“互聯網+市場”的模式融合起來,則必然會迸發出更大的能量。以中國這樣的市場和這樣的模式、科技創新效率和速度,再有20年到30年的時間積累,中國就能實現對西方的全面超越!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