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自所謂的地理大發現至第二次工業革命,全世界的市場基本被西方列強給瓜分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直到日不落帝國英國,西方不斷蠶食和殖民世界。他們屠殺印第安人、販賣黑奴、發動鴉片戰爭侵略中國······他們用強權和大炮打開了世界一個個市場,把整個世界逐漸吸納到了西方經濟發展當中。
然而,由于早期的西方列強已經將世界范圍內的殖民地瓜分殆盡,再無更多殖民地市場給新興強國開辟,這導致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崛起的德國、美國、日本等新起列強無法繼續進行殖民市場擴張,于是有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一戰,是世界殖民地爭奪戰;二戰,是在世界再無新殖民地可開發情況下,整個西方歷史、發展矛盾積壓幾百年后的總爆發。世界因一戰和二戰進行了世界政治經濟秩序的大重組,進行了大洗牌。
洗牌后,原來的殖民地經濟發展模式崩潰了,在原有的殖民地發展模式基礎上,西方誕生了新的市場經濟發展模式。而以蘇聯為首的工業上較為落后的后進國家形成了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陣營,該陣營則誕生了以民族主義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發展模式。
在這里,不得不說四大偉人,他們分別是馬克思、列寧、斯大林和毛澤東。
馬克思,他看透了資本主義的本質,寫下了資本論,并且為落后國家、落后民族提供了革命理論的基礎——共產主義。如果沒有馬克思主義提出的共產主義理論作為支撐,世界將只有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邏輯,中國作為后進國家就很可能被列強給分裂,留下現在的版圖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與此同時也基本不可能追上西方,中國大概也就是一個大印度。
列寧的偉大在于,他在馬克思主義基礎上進行了發展,即他認為共產主義是可以先在一國進行革命而非同時進行世界性革命,于是他領導十月革命,并且締造了偉大的蘇聯。直白說,列寧主義就是講馬克思主義民族主義化,用民族主義的大旗武裝共產主義,然后再進行國際性的共產主義革命。
如果說馬克思主義是理論基礎,那么列寧主義就是馬克思主義偉大實踐 走出的真正現實的一步。有了這一步,全世界有很多國家開始發起共產主義工人革命,中國就是在十月革命的指引下開始了共產主義革命的。
斯大林是馬克思主義偉大實踐走出的第二步,他在列寧主義的基礎上發展處的斯大林主義對全球的社會主義革命具有重大意義。因為,斯大林主義認為,共產主義可以在一國之內實現。在占豪(微信公眾號:占豪)看來,這一理論的實踐意義在于,它充分利用了民族主義的力量將共產主義國家化,形成了以國家、民族為基礎的社會主義改造理論基礎。有了這一理論基礎,蘇聯放棄了托派的共產主義國際革命的路線,轉而在國內進行工業化的大發展,從而在很短的時間里就成了工業強國。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如果沒有斯大林主義帶來的蘇聯工業大發展,蘇聯很可能就無法抵擋住納粹德國的進攻。一旦納粹德國攻破蘇聯,占領了包括蘇聯、中亞在內的地區,那么納粹德國的工業就找到了新市場,這種擴張就有了可持續發展空間,德國就可能統一歐洲。那么,接下來,納粹德國就可能從蘇聯方向與日本以及其他列強最終對中國進行瓜分,世界歷史可能就因此直接改寫了。
斯大林在列寧主義基礎上發明的、以民族主義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工業發展模式,是當時落后國家追趕西方發達工業國的唯一道路。作為后進國家,在本來經濟、工業、科技都落后的情況下,如果還不能集中資源搞工業建設,是不可能追上已經發展了兩三百年的西方的。所以,斯大林是和列寧一樣,屬于人類社會的偉人之一,是落后的國家、民族追趕西方民族的理論奠基人,他的天才創造為落后國家在那個時代追趕西方國家提供了理論和實踐基礎。當然,這也是為什么斯大林能戰勝托派而成就大蘇聯的根本原因。
中國新中國后的發展之路,實際上就是在馬列主義的基礎上,借鑒了斯大林主義中的國家和民族主義發展社會主義道路,然后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農民革命,從而推翻了三座大山,才實現了國家民族的偉大解放。而締造這一奇跡的基礎,就是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就是基于馬列主義、借鑒斯大林主義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今天習大大提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是毛澤東思想的進一步發展。
毛澤東思想之所以比斯大林主義更具內涵,其根本原因在于他提出了基于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的“為人民服務”思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其本質上是中華文化中的圣人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和延伸。也就是說,毛偉人不但在馬列主義的基礎上,借鑒斯大林主義的經驗,還基于優秀得中華文化發展出了核心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毛澤東思想。
斯大林主義后來為何被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給否定了?根本原因就是他的主義沒有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核心,這使得他的主義并未根植于人民。沒有根植于人民的主義,當他自己死后權力不在時,那么后人就能推翻他的主義而另立主義。
斯大林的國家民族主義是基于國家民族主義自身發展的,所以他的對外擴張性并不強。赫魯曉夫之所以要推翻斯大林主義,根本目的就是要突破斯大林主義對蘇聯向外擴張的限制。所以,當斯大林被徹底“打倒”后,蘇聯變成了“蘇修”,走起了帝國主義路線。
中國為何批判蘇修?從根本上說,就是要抵御蘇聯的向外擴張。而赫魯曉夫在朝鮮戰爭后支持中國工業發展,后來就試圖將中國納入蘇聯體系。赫魯曉夫試圖說服中國在中國建長波臺,要中國開放旅順、大連兩港,還試圖從中國手里拿到東北鐵路的控制權,這些都是試圖控制中國的手段。毛主席看透了這一切,所以一直拒絕,為此不惜與蘇聯決裂。彭老總、高崗等都是沒有處理好與蘇聯的關系,沒有認識到蘇聯帝國主義路線的本質而被斗爭下去的。
當蘇聯走向帝國主義,就只能走不斷擴張路線,而不斷進行準軍事擴張的結果就是重走過去殖民帝國主義老路,這種回頭路必是一條死胡同,這就是為什么毛主席在蘇聯衛星上天時判斷蘇聯未來是“衛星上天,紅旗落地”的根本原因。
蘇聯,因為沒了主義的思想指導,還不斷推進帝國主義擴張,當這種擴張模式難以為繼之時,崩潰就成了必然。
當然,就細節而言,占豪(微信公眾號:占豪)認為,蘇聯崩潰除了上述核心指導思想因素外,還有四大原因:
一、經濟因素。
蘇聯二戰后是軍事、工業強國,但從來不是經濟強國,哪怕以其為核心構建了經互會,蘇聯在經濟實力上依然與美國為首的西方有很大差距。經濟上不行,又因為冷戰不得不進行軍備競賽、對抗,雖然在初期因為計劃經濟而在對抗方面并不落下風,甚至階段性還處于上風,但最終在經濟上,蘇聯還是扛不住了。經濟方面出現疲軟甚至瀕臨崩潰,是蘇聯崩盤的開始,東歐劇變就是因為經濟元素使得蘇聯控制力減弱而導致的。
二、窮兵黷武,盲目擴張因素。
蘇聯在赫魯曉夫對外擴張的帝國主義思想指引下不斷窮兵黷武、盲目擴張,這加快了蘇聯的自我消耗。蘇聯先是因為搞擴張與中國交惡,樹立了一個敵人,南向之路被截斷。在美國陷入越南戰爭時沒有與中國緩和關系聯手對付美國,當美國醒過味發現了中國的價值后,美國與中國妥協進行戰略收縮,蘇聯此時又試圖支持越南搞擴張侵占中南半島以對中國形成合圍。最終,鄧小平方面確認了中美的戰略妥協,中國打對越自衛反擊戰短時間內擊潰越南野心,也徹底讓蘇聯東面向南擴張之路中斷。蘇聯為了繼續擴張,在1979年入侵阿富汗,結果被美國聯合沙特等國把蘇聯陷進了阿富汗這個帝國墳場。10年阿富汗戰爭,把蘇聯消耗干了,最終引爆了東歐劇變。
其實,這一切都是因為蘇聯窮兵黷武搞盲目擴張的結果。說白了,經濟上不如美國為首的西方,搞軍備競賽已經夠吃力了,再窮兵黷武,不崩潰才怪。
三、意識形態陣地丟失因素。
如果蘇聯政府不是在自己與美國競爭處于嚴重劣勢時向西方服軟,接受美國為首的西方建議放松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丟失意識形態領域的真諦,蘇聯還不會那么快崩潰,至少還有喘息修復時間。然而,戈爾巴喬夫的上臺,對蘇聯激進式的改革,最終葬送了蘇聯。在占豪看來,如果說赫魯曉夫是蘇聯的掘墓人,那么戈爾巴喬夫就是蘇聯的埋葬者。
四、脫離人民群眾的官僚主義、享樂主義等特權因素。
如果大家注意,蘇聯崩潰不僅僅是意識形態的分崩離析,經濟的崩潰,更重要的是蘇共的官僚特權主義與享樂主義使他們脫離群眾太久了,他們失去了群眾支持的基礎,沒有了根,那么大的樹干不倒才怪。
蘇聯倒了,美國為首的西方認為歷史終結了,著名的美國政府智庫專家日益美國人弗朗西斯·福山在1992年蘇聯倒臺后興奮地寫了一本名為《歷史的終結與最后一人》的書。福山認為,最后的歷史是自由民主的歷史,在自由民主階段,人類獲得了平等的認可,歷史也就終結了。說白了,就是美國的最大敵人消失了,世界模式將會終結于西方模式、美國模式。然而,在2014年,福山卻自己否定了1992年自己那本書的觀點。
現如今,歷史不但沒有終結于美國,2008年還因美國次貸危機而引發世界金融危機,從而最終因經濟動蕩觸發世界政治動蕩。世界,因為美國次貸危機而開始了新的快速政治經濟秩序重組,開啟了21世紀歷史新篇章。
次貸危機爆發后,美國開始意識到之前小布什政府發動的兩場戰爭對美國危害極大,而在美國打仗的幾年時間里,中國一日千里快速發展,已經讓美國感受到了新的威脅。為了遏制中國,美國在2009年奧巴馬上臺后開始調整戰略,經過一年醞釀2010年采取了針對中國的遏制戰略——“亞太再平衡”戰略。
近些年,美國從來沒停止過顛覆中國的活動,一直在努力試圖像扳倒蘇聯一樣扳倒中國。然而,從現在格局看,美國越來越沒戲了。到底是什么原因讓中國那么堅挺?在占豪(微信公眾號:占豪)看來,根本原因有六:
一、中國在意識形態斗爭領域頭腦清醒。
美國一邊利用亞太盟友對中國進行“再平衡”,一邊利用網絡輿論戰試圖扳倒中國。從次貸危機后到2012年網絡輿論一片亂象怎么來的?就是因為美國對中國實施了網絡輿論戰。前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在北京的一次群眾集會時親臨現場,而在回到美國參加總統競選時在電視節目中親口承認,美國要用網絡輿論鼓動中國的年輕人扳倒中國。
然而,中國雖然經歷了網絡輿論亂象,但經過幾年的加強管理,依法治理,互聯網的輿論已經明顯好了很多。很顯然,美國通過網絡輿論扳倒中國已經猶如癡人說夢。
有了蘇聯倒臺的前車之鑒,中國政府在意識形態斗爭方面是清醒的,雖然大國治理轉彎總是需要過程,但幾年時間經過調整就達到了正確引導輿論的目的。至于中國老百姓,相比蘇聯當時的老百姓在這方面要警醒得多,這不僅僅是因為前面有東歐劇變、蘇聯崩潰、各種顏色革命的前車之鑒,更是因為中國人的政商是很高的。想想看,中國曾遭受百年凌辱,新中國后又經歷一輪一輪的政治洗禮,什么場面沒見過,西方的那點小兒科很快就能被中國網友看穿、揭穿,并自發在網上展開人民網絡戰。
到今天,美國在意識形態領域想扳倒中國已不可能了,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制度優越感、對未來前景的高度認同都已經出來了,所謂西方式的民主、自由、人權都已成了中國網民的嘲笑對象。
二、美國的經濟能力已無法發起對中國的經濟戰。
除了輿論戰,美國還發起了對中國的貿易戰、貨幣戰等經濟戰手段。然而,中美之間的經濟融合已經非常緊密,這種緊密的經濟聯系讓美國對中國的經濟戰必然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所以,無論是奧巴馬還是特朗普,雖然動不動對中國搞一些經濟小動作,但在小動作之后往往只能以更大的合作來彌補之前的損失。事實上,鑒于中國對美國在經濟領域的強大反制能力,美國并不敢發起對中國的全面經濟戰。想想看,中美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國,中國是美國國債最大持有國,美國在中國也有巨量資產,這種格局下美國又如何下得了決心和中國打經濟戰?和中國打經濟戰,全世界都倒霉。
所以,中國與蘇聯本質不同的是,中國經濟實力非常強大,美國在經濟領域無法下決心自捅一刀對中國采取真正有殺傷力的措施,這和當時與蘇聯打冷戰是完全不同的格局。
三、中國的開放與世界的融合,已經讓美國無法發起對中國的新冷戰。
中國對世界是開放的,改革開放后中國不斷強化與世界的融合,2001年加入WTO之后中國與西方經濟已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雙方融合得已不分彼此。在這種情況下,西方還怎么齊心發起對中國的新冷戰?已經不可能了。更何況,與蘇聯對歐洲等西方國家的威脅相比,中國根本不威脅西方,中國一直推動的是平等互惠的合作,這使得美國僅僅憑意識形態想讓西方搭上自己的實際利益是非常困難的。事實上,連美國自己都不愿意搭上自己的實際利益,歐洲國家又怎么可能呢?
所以,與蘇聯和西方一直在打冷戰搞消耗相比,中國一直推動的是互惠互利的合作。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又怎么可能像扳倒蘇聯那樣傾整個西方之力扳倒中國呢?
四、中國的大國倡議和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已成為引導世界發展的旗幟,美國卻已拿不出引導世界的大國方略。
與當時蘇聯搞帝國主義擴張不同,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就一直推進的是合作而非對抗,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更是幾十年來奉為圭臬。2013年,中國又基于自身的發展基礎和世界經濟進入發展瓶頸陷入彷徨的現實,提出了對世界各國的都有利的中國路線倡議——“一帶一路”倡議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的合作理念和發展路線。
“一帶一路”倡議給后危機時代陷入彷徨的世界指出了發展道路,這不但給發展中國和欠發達國家指出了發展的未來方向,也給發達國家指出了未來投資貿易的市場空間,而中國的14億人的市場和世界最大工業國的能力,能幫助全世界解決發展問題。
“人類命運共同體”則打破了過去西方零和博弈的政治邏輯,將發展與合作、共同繁榮和可持續發展作為新的人類社會的政治邏輯,給全球大合作提供了政治理論基礎。
然而,反觀美國,作為世界的唯一霸權國家、全球的領導者,至今依然抱殘守缺奉零和游戲為圭臬,依然以“美國優先”為合作的前提,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手段,這些實際上都與當前發展的主流價值觀格格不入。
理念都格格不入,就更談不上領導世界發展的大國倡議或大國方略了。在占豪(微信公眾號:占豪)看來,在發展哲學層面無法站在世界頂端,美國以一己之私想扳倒中國又怎么可能?
五、中國在體制、機制上已經優于美國,并且制定了詳細的發展方略和路線圖,而美國兩黨還在進行著爭吵和攻訐。
無論美國為首的西方是否承認,中國在體制、機制上已經優于西方已是不爭事實。過去,我們總說西方做事效率高,但現在再看,西方的做事效率也比中國做事效率低得多得多。中國的一黨執政、民主集中制開辟了中國特色的新民主,使得中國在兼顧效率的情況下既有民主又有集中,使得中國能夠制定更加具有前瞻性的戰略和政策,并將這些政策形成最高決策,長期貫徹和執行下去。以這次大會為例,明確的國家發展戰略計劃已經規劃到了本世紀中葉,并且對發展戰略的落實劃分了時間點。這種體制、機制上的優勢,絕非美國特朗普政府把前任奧巴馬政府的幾乎所有政策都推翻所能比擬的。
特朗普政府不斷推翻前任奧巴馬政府的各種政策,連政府簽署的官方協議都可以不守信譽隨便撕毀。與此同時,民主共和兩黨、美國的司法體系、國會斗得一塌糊涂,特朗普的政策莫說貫徹,經常剛簽署就被否定了。甚至,政府動不動就停擺關門。這種體制機制,如何與中國高效運轉的政治體制相比?所以,在占豪(微信公眾號:占豪)看來,像這種內部消耗如此大的機制,根本不可能扳倒在體制和機制上優于他們的中國。
六、美國在科技及軍事科技領域,持續領先中國的能力已經有限,而且成本已太高。
過去,美國在科技、軍事科技領域是領先世界很多很多的,特別是軍事科技領域,其它國家幾乎都是與美國處于隔代狀態,哪怕是軍事實力強大的俄羅斯也與美國有很大差距。然而,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隨著中國科技和軍事科技的積累、升級,現如今美國在科技特別是軍事科技領域,已經逐漸被中國部分追上,未來隨著中國追加更大的研發投入,美國領先中國變得越來越困難。而且,由于中國追趕速度非常之快,在諸如反導系統、高超音速武器、戰斗機及其研發、艦船的部分領域已經被中國趕上甚至超越。譬如,在高超音速武器領域,中國連續試射成功,而美國已經3年沒有進行試驗了;再譬如在四代機領域,中國J20服役并且已經量產,美國F22生產線停了之后恢復非常困難,而F35顯然無法抗衡J20;再再譬如,美國的朱姆沃爾特級巡洋艦已經是戰略誤判的失敗產品,而其現在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已經明顯落后于即將服役的中國055萬噸導彈驅逐艦······當然,還有諸如艦船的電推系統,美國研發也已落后于中國十年以上。
美國在軍事上雖然比中國依然強大很多,很多領域依然對中國形成強大的領先優勢,但這些優勢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少,而且要想繼續保持領先美國所需要付出的成本非常巨大,美國已顯得有些力不從心。說白了,美國要和中國打一場軍備競賽,其實經濟上已經顯得有些吃力。
在軍事上無法與中國形成代差,在中國并不與美國全球爭霸的情況下,美國是無法在中國周邊對中國形成壓倒性軍事優勢的,甚至如果真的和中國在中國周邊進行較量,美國不但占不到便宜還會吃虧。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憑軍事力量又怎么可能扳倒中國?
中國,剛剛開了一場意義重大的大會,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僅僅來的外媒記者就有1800多人,占總記者數量的一半以上。面對外媒的密切關注,中國充分展現了自信,采訪代表很方便、很容易,中國的發展成就更是讓外媒不斷驚嘆。而中國對未來發展的規劃之清晰,對未來的判斷之準確,都是處于混沌狀態的西方發達國家所完全沒有的。
事實上,相比過去我們是世界的跟隨者,今天的中國正在成為世界的中心,中國的政策正在影響整個世界,所以全世界的媒體都在關注中國的一次黨的會議也就不難理解了。而在全世界開始都轉向中國的情況下,美國連拿出與中國相媲美的大國責任和大國方略都不能,又怎么可能扳倒在戰略層面遠優于自己的中國?
中國還比美國落后不假,但那是歷史形成的。但是,中國在體制、機制、大國責任和擔當、大國發展路線和規劃等等方面,都已非一己之私的“美國優先”可以比擬。而中國的實力注定了美國與之對抗也不會有好果子吃。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必然會大步向前地發展,誰也無法阻擋!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