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音磊,三聲)故里”
當淮安人用蘇北鄉音念出這幾個字時,語氣里總帶著幾分自豪。
淮安城小,市區面積不過3千多平方公里。除了淮揚菜,周總理就是淮安人與五湖四海鄉里鄉親迅速找到共鳴的首選。
坦率地講,周恩來對老家人,是算不上很“好”的。
他為親屬定下十條家規:
一、晚輩不準丟下工作專程來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順路時去看看;
二、來者一律住國務院招待所;
三、一律到食堂排隊買飯菜,有工作的自己買飯菜票,沒工作的由總理代付伙食費;
四、看戲以家屬身份買票入場,不得用招待券;
五、不許請客送禮;
六、不許動用公家的汽車;
七、凡個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別人代辦;
八、生活要艱苦樸素;
九、在任何場合都不要說出與總理的關系,不要炫耀自己;
十、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化。
他多次力主平掉淮安的祖墳。
在平墳期間,曾遇到八嬸母楊氏等親屬的強烈反對以及淮安地方的冷處理,但周總理平墳的態度卻一次比一次堅決。
1950 年, 周恩來與八嬸母在西花廳合影
1965年,因為擔心鄉親們想不通不肯平墳,周恩來決定派一位親屬前去做工作并督辦此事。
弟弟周恩壽自告奮勇前往。但是周恩來沒有同意,因為考慮到弟弟的身份,回去后省里、縣里都要接待,既影響當地工作,又造成浪費。
而侄兒周爾萃母親在淮安,是探家,不會驚動地方領導。總理就派侄兒擔負這個任務,臨走之前,他明確交代,棺木要就地下沉一米以下,做到不影響機耕。
爾萃回鄉后,做通周家有關親屬的思想工作,說服了淮安縣委和地方干部群眾。農歷除夕,周爾萃、嫂嫂孫桂云以及30多位當地生產隊的農民,將他家在淮安東門外的七座祖塋全部平掉,棺木就地下沉,墳地也交給了當地生產隊耕種。
總理弟媳劉淑媛(右三)等親屬凝視祖墳碑
周恩來得知后非常滿意,從工資中拿出70元錢給生產隊寄去,匯款人一欄里端端正正地寫上“周恩來”3個字,在附言一欄內還有幾行清晰的小字:“此款支付生產隊平墳工資和賠償青苗損失費。”
自12歲那年離開之后,他始終沒有回過鄉。
上世紀50年代初,淮安人非常盼望周恩來能回家鄉看看。為此,淮安方面專門拓寬了南門大街等街道,疏浚了周恩來小時候曾經劃船游戲過的文渠,維修了標志性建筑文通塔和鎮淮樓。
文渠
然而,直至1976年噩耗傳來,淮安人也沒有看到文渠水載著淮安的兒子歸來。
那淮安人怎樣理解周恩來所做的這一切?
淮安周恩來紀念館主館前,有座16米的劍碑,各由四根柱子組成棱形劍頭。
淮安市周恩來紀念館
紀念館的講解員告訴刀哥,四根柱子外實內空,看似無形勝有形。寓意周恩來有“四無”,沒有遺產、沒有后嗣、沒有墓地、甚至沒有留下骨灰,但他的精神、品德、風范、業績如豐碑般永遠地矗立在人民心中。
看來,淮安人不但沒有“埋怨”周恩來,反而讀懂了他。
周恩來以他的“無”,在老家人民、全國人民心里留下了一個大大的“有”。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的講話中說,周恩來,這是一個光榮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當我們提到這個名字就感到很溫暖、很自豪。
周恩來這個名字,以及他的品格,時至今日,為何依然能讓中國人溫暖?
在西方,無論是早先的古羅馬、古希臘時期,還是隨后的中世紀,人們更多是從神性的角度去衡量一個偉人。他必得是上帝之子、或者半人半神。
直至現代,西方所推崇的完人,也大多是馬丁•路德•金、特蕾莎修女以及甘地這樣“道成肉身”的圣徒,他們代表了人性向神性的回歸。
而我們中國人不一樣。在我們的文化里,沒有超越一切的主宰人格的神。擁有完美人格的英雄人物也是人,但是是一個超凡脫俗的人,有偉大人格的人。
他是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是一飯三吐脯的周公,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諸葛武侯,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文正。
傳岳飛手書諸葛亮《前出師表》
他不是半人半神,卻能以個人平凡的肉身,做大量艱苦的工作,為國家、民族做出很多貢獻。
他也有痛苦悲歡,卻能以不斷的勤修苦練,提升和成就人格,實現治天下的理想。他的人格與人性,從不體現在那些使盲人復明、死人復生的“神跡”中,而是由點點滴滴的事跡相照出來。
故圣人之于民,亦類也。出于其類,拔乎其萃。
所以,今年1月8日周恩來逝世紀念日前后,一些西方媒體惡毒地攻擊他是“中國共產黨樹立的最后一塊道德招牌”,也就可以“理解”了。
他們看不懂中國人,他們哪知道,周恩來這塊招牌從來不需要從人民中樹起,他是人民的兒子,從來沒有離開過人民。
周恩來不是不愛自己的父母親人。
資料記載,1916年2月,周恩來在南開讀書期間的一篇作文《試各述寒假中之事況》中,提及在外奔波謀生計的父親:
今日為舊歲除夕,家家爆竹聲,不絕于耳,沿俗尚也。南俗晚間聚家人父子團聚一案共食,名曰守歲飯。北地不知有是習否?……北堂久不聞喚子之聲。回思依依膝下,此情此景,不必讀蓼莪之章,便已悲慨無垠。矧茲(值)今夕,尤令人淚盈枕席,竟夜不能寐矣!
這一年的8月27日,周恩來在其父親被辭退南去時,含淚記下了他“最是傷心”的一篇日記:
今早,生父以四點鐘行,往南京去。“昨事傷心方未已,今朝又復別嚴親”。此情此景,不知若何難受,又復遠吾愛友,傷心之極,不復再有言矣!
兩個月后又寫下:
此心之傷,實歷兩月,每當月夕風晨,雨窗花前,吾心之念念吾家,想吾惠弟,尤難受也!
1918年1月2日,在日本留學的周恩來思念已去世的嗣母陳氏,在日記中寫道:
“我把帶來的母親親筆寫的詩本,打開來念了幾篇,焚好了香,靜坐一會兒,覺得心里非常的難受,那眼淚忍不住的要流下來。計算母親寫詩的年月,離現在整整26年,那時候母親才15歲,還在外婆家呢。想起來時光易逝,墨跡還有,母親已去世10年了,不知還想著我這兒子沒有。”
2月12日,當周恩來從家鄉的來信中得知爹爹(嗣父周貽淦)和娘(嗣母陳氏)的墳還露出棺材在外邊時,心里“越想越難受,恨不得即時回國,為家里處置這些事情才好”。
周恩來父親周貽能先生像
1942年6月底,周恩來因小腸疝氣發炎住進重慶歌樂山龍洞灣中央醫院動手術。而周父因多年奔波,身體不支,于1942年7月10日夜間在紅巖離開了人世。為了怕刺激周恩來,時任南方局書記的董必武與鄧穎超等商量,向他隱瞞了這個噩耗。
瞞在鼓里的周恩來知道父親生病后還致信鄧穎超說:
爹爹的癥狀,除瘧疾外,還宜注意他的年事已高,體力雖好,但他過分喜歡飲酒,難免沒有內虧。所以主治的辦法,必須先清內火,消積食,安睡眠。東西愈少吃愈好,吃的東西必須注意消化與營養,如牛乳、豆漿、米湯、餅干之類,掛面萬不可吃。假使熱再不退,大便又不通,則宜進行清胃灌腸,忽專當瘧疾醫。
直到兩日后,從不小心說漏了嘴的報童口中得知真相的周恩來,當即“悲痛欲絕,慟哭不止”,并嚴厲責怪鄧穎超:“別人不了解我,你還不了解我?這么大的事,你為什么也瞞我?”一些同志聞聲到二樓走廊,聽到這些話,都為之感動得流淚。當天晚上,周恩來不顧自己病體初愈,為父親守靈至拂曉。
他也不是不愛自己的家鄉。
周恩來的衛士長成元功回憶說,周總理座機每次起飛前,機組人員總要事先把《飛行日志》送呈總理。凡是看到要途經淮安上空的,總理就感慨地說:“這次又經過我的老家淮安上空,如果天氣好能讓我看看故鄉就好了。”
1959年,周恩來從廣州開完會返京。當座機快飛臨淮安上空時,他突然從座位上站起來踉蹌著走向駕駛艙,對機長袁桃園說:“小袁,快到淮安上空了吧?能不能拉下一些高度讓我看看老家?”袁桃園機長很快地降低了飛機的速度和高度。周恩來就低下頭,神情專注地看著機翼下的故鄉。
飛越淮安上空了,袁桃園問:“總理,要不要再盤旋一周,讓您再仔細看看?”周恩來搖了搖頭說:“不用了,那又要多費汽油了,我們還是趕回北京吧。”直到這時,才在成元功的攙扶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總理坐下后,好久也沒有說一句話。
中國傳統文化中,沒有空虛抽象的“愛”。中國人的仁愛精神,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由近及遠、由親到疏,自家到國,自個人小家環環推及到家國天下。因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以能公而忘私、國而忘家,所以能為公益奉獻、為大道獻身。
這樣的人格和風范,被中國歷朝歷代仁人志士所推崇,通過幾千年的不斷涵養培育,進入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血液,養成了中國人對具備這樣人格的人物,自然而然的親近和接受。
在中國人眼里,真正的政治家,就要具備這樣的人格和風范。
周恩來,正是這樣的人。
周恩來的人格既源自傳統,又與共產黨人的黨性修養有機而完美的結合。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大公無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格”。
十里長街送總理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這是《道德經》中刀哥很喜歡的一段話,意思是天地之所以能亙古長存,是因為他們的存在運行不是為了自己;圣人之所以能為后世所銘記,是因為他們忘記了自己,他們以“無私”成就了“私”。
周恩來沒有遺產、沒有后嗣、沒有墓地、沒有留下骨灰,而他的精神、品德、風范、業績在我們心中長存。
這就是為什么這個名字,依然能讓中國人念念不忘。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